上帝指使自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帝指使
当他把罪恶倾倒出来时,他的心立刻充满神所赐的喜乐平安。巴望朋友们也能不要听魔鬼的欺骗拦阻,也悔改归主,得着这属天的喜乐。您若愿意接受耶稣做自己生命的主,就向上主祷告说:爱我的上帝,我知道和承认我是个罪人,求你赦免我的罪,我愿意接受耶稣做我生命的救主,我渴望得着丰盛的生命,求主带领我过圣洁、仁爱的生活。我要一心信靠您!奉我主上帝指使的名祷告,你们都会有福的
不管庙里拜的是谁这都不重要,不相信的人谁也不信,信的人不管是谁也会拜上一拜的。有了上神的保佑后,这戏也会变得好看些。可惜这古庙并无上山的路,仿佛与世隔绝一般,如果真是这亲的话,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在这里,而且还会有人在这里演戏。只见广大的古庙正中有座佛塔,楼阁壮丽,灯火通明,古庙里随处可见各种叫不上名的铜器摆在庙里。
在庙门大院里搭建好了纸灯白布,应该是传说中的皮影戏吧,那时候汉武帝刘彻最心爱的妃子李夫人过早去世,汉武帝思念不止,常常彻夜难眠,这时,有齐人少翁深知汉武帝的心事。他花了三个昼夜,用皮子雕刻和李夫人一样大小的形象,图上颜色学着李夫人前的动作,在室内挂起了一块白色方形帷幕,点上灯烛,让汉武帝坐在方帷外观看,少翁贴着帷幕操纵皮人,那影子像真人一样活灵活现展现在汉武帝面前,从此皮影戏渐渐流传下来,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
皮腔纸影戏
二千四百五十三章 皮影戏
皮影戏起源于汉唐时期,又别名“灯影戏”,是一门在民间很受欢迎的艺术,以驴皮镂刻出戏文中的人物动物,由艺人在白幕之后伴着锣鼓器乐的点子唱词操纵,发展至今已有不下数百出的整套戏目。大唐人被皇家的人逼得太苦了,在那个文化生活为零的时代里,真是太吸引人了。道长光顾着看戏,完全忘了其他的事情,能放松一下,也算是不错了。
皮影戏所演的各出大戏都是极精彩的剧目,先演了一出《太宗梦游广寒宫》,又开始演《贵妃醉酒》。戏台上民间神话故事、武打片,精彩纷呈,再加上鼓乐催动起来,令观者不由得连声喝彩。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
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所以深受人民的喜爱。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道长看得心旌神摇,口中干渴,就伸手去鼓掌起来,无意间看了老道长一眼,只见他也正自看得端详。边看边取桌上的果脯点心食用,咀嚼食物的样子十分古怪,两腮鼓动如同动物,并不像是人,一嘬一嘬的。
半仙看过年老之后也没有牙,但是吃东西绝不是这样子啊,这老道长虽是一把年纪了,两只眼睛又黑又小。就像是动物的眼睛,看着道长两颗闪闪发亮的眼珠子,半仙真是吓了一跳,是人是鬼心中一乱,手中的果子落在地上,他是赶忙是弯下腰来捡,道长心里暗暗嘀咕吓死宝宝了。东西掉了不要紧,恶心的是那老道一直是盯着上自己,仿佛自己是个异类一般。
半仙捡起了自己的果子,装作没事人一般,继续看着皮影戏,口中兀自咀嚼不休,只是这颗果子越来越不好吃了,开始变得苦涩了。并没有人注意到半仙的异常,大家都在专心致志的看戏,只有半仙才是那不务正业的人。
老道显然是注意到了半仙的猴子,看到一只猴子与一个人如此的亲近,非常的好奇。之前的一个女人挺好奇的问道:没有想到你这猴子真是挺听话的,坐在这里一动不动的,你是怎么训练他的。
道长说:“这个嘛,他就是这样的,生来就比别的猴子要聪明一点。就跟我们人是一样的,我们人里面也有高智商与低智商的,猴子也是一样的,也有聪明的猴子和不聪明的猴子。”
“那你的意思是,你养的是一只聪明的猴子吧。”
“应该是吧,你别看他现在老实,那是因为手里有果子,如果没吃的东西了,估计也就不老实了吧。”
“这样啊,我看经专心致志的,还以为它也会看戏吧。”
“它能不能看懂戏,我就不知道,我也是才与它相处,它的脾气我还真不知道,我想最好还是不要招它吧,让它好好的看戏,才是最好。”
半仙看得入神,老道时不时的回过头来看他,老道一脸诚然的样子,时不时的咧着嘴对着他微笑。无事对人笑,非奸即盗,半仙可不想引起谁的注意,他来这里的事只告诉刘雯一个人。这里应该不会有人知道他是谁,可是来到这里感觉这些人对自己仿佛并不陌生,大家仿佛是朋友一般,一点也没见外的样子。半仙却我心中大惊,感觉自己的底细他们都是知道的,才会这般熟识,这样的感觉让道长很害怕,冷不禁的打了一个冷颤。
他口里默默地念道《道得经》上的三清咒,在他紧张害怕的时候,念此咒有安神驱邪的好处,他赶紧是默念起来:“天上诸神咸见,三清上神跪拜,日月星神将在旁,无上神通天彻地,助我清煞破邪。”人啊,就是贱,你要是初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别人要是对你不理不睬,你反而觉得这很正常,感觉很放松。可是要是别人对你很有礼貌,并且对你以礼相待,你反而会感觉很不自在,这也许就是我们小市民的心理在作祟吧。
当然,半仙要是一个很有名望的人,而且很有地位的人,就不会有这样想法。他就会希望别人能善待自己的,并以礼相待,得到与自己名声相符的待遇。这只有小市民才会有的想法,估计别人是很难明白的,也不是谁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想来
二千四百五十四章 半仙学艺
猴子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祖师看见,叫猴子道:“你是谁家的,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
半仙没有想到猴子突然间发作起来,也是吓了一跳,于是道:“不瞒祖师,这是我家的猴子,我这猴子自小通人性,虽是顽皮,可是却不敢造次。”
仙童道“它如此的胡闹,你说它不敢造次。”
半仙继续解释:“猴子诚心听讲,想来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
祖师道:“它不过是只猴子,它既识妙音,你可识得”
半仙心想要是我说不识得,岂不是说我连一只猴子都不如了,于是道长便道:“我自然也是识得。”
祖师问道:“那你说说看,我讲得哪里妙”
“自然是哪里都妙,特别是关于你说的道,这可是让人有无限的遐想,感觉大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是越是艰难,过程就越是让人受益非浅,这样才能修出正果来。”
它不会说话,我就不难为它,那我问你,祖师对半仙道“既然你来了,我也不吝啬我的本事,只要你想学,我便是会教你,这是你与我的缘分,你今要从我学些甚么道”
半仙:“但凭尊师教诲,只是有些道气儿,弟子便就学了。”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旁门,旁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
半仙道:“凭祖师意思,小道我倾心听从。”人都是这般的狡猾,而且口是心非的,表面上说听祖师的意思,可是实际上半仙哪有这般的听话,哪会乖乖的听话。表面上说随便的人,其实最不随便了,看似听话,可是却又最不听话了。
祖师道:“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
半仙道:“术门之道怎么说”
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这便是道家的不传之法了,也是道家的核心之法,祖师先把这个说了出来,想必这东西对修道的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吧。
半仙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为何半仙要如此的回答,那是因为道家自古就追求长生不老的法门,就算是半仙他也逃不过道家的宿命,想要得到长生不老。
祖师道:“不能,不能!”
半仙心想,不能你说个屁啊,我是很专一的好不好,我想要的是长生之术,除此长生之术外,他再也没有别的想法。于是道:“不学,不学!”
“你刚才不是说,任凭祖师意思,小道我倾心听从,你现在怎么不听我的话了”
“这个,这个,我只是想要学长生之术而已,并没有别的其它的想法。”
祖师又道:“那我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如何”
半仙又问:“流字门中是甚义理”
祖师道:“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
半仙一听,这个是什么玩意,这有什么好学的,你当我傻,这些东西谁会学啊。至少我是不会学的,我又用去治国平天下,我学这些东西做什么他又问:“似这般可得长生么”
祖师道:“若要长生,也似壁里安柱。”
半仙道:“师父,我是个老实人,不晓得打市语。怎么谓之‘壁里安柱’”
祖师道:“人家盖房欲图坚固,将墙壁之间立一顶柱,有日大厦将颓,他必朽矣。”
半仙道:“据此说,也不长久。不学,不学!”
祖师道:“你不是说随便,我说了几个就没有你想学的吗那我教你‘静’字门中之道如何”
半仙道:“静字门中是甚正果”
祖师道:“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
半仙道:“这般也能长生么”
祖师道:“也似窑头土坯。”
半仙笑道:“师父果有些滴。一行说我不会打市语。怎么谓之‘窑头土坯’”
祖师道:“就如那窑头上,造成砖瓦之坯,虽已成形,尚未经水火锻炼,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滥矣。”
半仙道:“也不长远。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动’字门中之道如何”
半仙道:“动门之道却又怎么”
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城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
半仙道这不是劳动人民的营生么,自己本不是劳动人民,自然也不用再去学你这动门之
二千四百五十五章 祖师认亲
“那是因为你蠢”当年祖师为何要设这个暗号,你们知道吗那是因为祖师不喜欢悟空,它究竟只是一只猴子,很难得道,要是它一直留在自己的身边的话,反正不会有什么好事,而且祖师会很烦的。所以,他无论如何要把它送走,于是就想出了这样一个完全没有道理的暗号来,而这样的东西只有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才会看得出来,当然还有灵性的猴子也是能看出这样的暗号来。
如此说来的话,你说猴子能看出这个暗号来,他是聪明,还是傻啊,也许只是自作聪明而已。却不知道真正聪明的人一定不是看破局势的人,而是那个布已局的人,真正聪明的人一定是那个可以操纵全局的人。
祖师听说,十分欢喜,暗自寻思道:“这厮果然是傻,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傻,还是很傻的那种,这样的傻子还想要悟道,也是醉了。
不过,对方不来也来了,来也来了,而且还看到了自己的宝贝,要是被他说出去的话,自己会很没有面子的。要是他出去对别人乱说的话,自己的处境也是挺尴尬的,祖师有种想要弄死这杂毛的念头,只是碍于自己的身份,要是随便把一个后生给处置了,自己的名声怕是也不保了。问题来了,这个世界上除了死人才会保密,为了让这个人保密,自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把人给消灭了,要么就是让他亏欠自己。只有这样他才不会乱说,人嘛都喜欢说,有的时候能正经的说话,可是有的时候却不知道能不能正经的说话,就开始胡说了。
个性天地生成的,想来这猴子生来便是生出了慧根,求道不仅需要的缘分,还需要有慧根的人才行,非一般有灵性的人,何就打破我盘中之暗谜也
半仙道:“我从小就觉得自己有灵性,没有想到祖师你也看出我的灵性来了,真是让我太荣幸了。既然祖师如此的看得起在下,那我一定不会把太师宝贝很小所以才出家的事透露半字的,大师你一定是怕女人嫌弃你吧。没事的,只要我不说那便没事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绝对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的,别人不知道也就不会嫌弃你了。”
“我就知道他会乱说的,我的被这货看了去,我这可要怎么办才好,我以后还要怎么见人啊。我的宝贝家伙,我对不起你,我不该将你随意的示人的,是我害了你。让这个不知道死活的杂毛小道偷偷的潜了进来,我既然没有发现,我一世的英明就这样的毁于一旦了。要不是我一时恍惚的话,我怎么会没有察觉到他的存在,都是我不好让你被他是看了去,你说我要怎么办啊。”
道长赶紧是安慰祖师,就像安慰一个受了气的孩子说道:“没事的,你相信我,我一定不会说的。”
“你当真不会说出去,你不会骗我吧”
“我怎么会骗你,我说了不会说我就不会了,这还能有假,我以我的人格担保。”
“那好吧,我就相信你吧”他只能相信这个杂毛了,好想杀人灭口,他一直都有这样的冲动。
半仙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
祖师道:“你敢威胁我。”
听祖师把话说得如此的严重,半仙感觉到很委屈,表示自己却没有这个意思,他本就为此而来,只是再一次把自己愿景是说了遍,并没有要挟的意思。话说回来,就祖师所说,自己只是一个杂毛小道,自己何德何能敢威胁祖师,自己并非不知死活的人。
祖师叹了一口气,心想自己今天算是栽在这个杂毛小道的手里了,于是说:“你今有缘,我亦喜说。既识得盘中暗谜,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可惜我也不会,长生之术非我等世间凡人可窥探的。不过我与你有缘,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就觉得并非常人。”
半仙可算是听明白了,他这是在说自己并非是正常的人,他以为他没说完整,自己就听不懂了吗半仙,好气啊。
祖师继续是神兮兮的对我说:“小伙子,我看你骨骼惊奇,英俊非凡,眉宇之间透着一股王霸之气,以后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帮助天下苍生的事也给你了,助人为乐的事也给你了,见义勇为的事也给你了...”说完给了我个奇怪的东西,像是一本书籍,这才是把他是没撒完的尿给继续撒了出来。
“你干脆杀了我算了,你说的这些关我屁事啊,干嘛要教给我,我才不会为了一个无可救药的大唐做这些事呢打死我也不会在大唐里做一个好人,想要在大唐做好人的人,都没有好下场的,这样的事我见多了,也看多了,也
二千四百五十六章 你要学什么?
祖师云: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此时说破根源,半仙心灵福至。切切记了口诀,对祖师拜谢深恩,即出后门观看。但见东方天色微舒白,山路金光大显明。
道长原本有一心经“道得经”,可是没得法门,却也一直是入不了门,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祖师赐予了他一本新的秘籍《阴阳诀》和一把铃铛后,一切就不一样了。有了这本秘籍后,我是不是该走上人生巅峰道长很奇怪,之前祖师为何不说有这秘术,却是说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让自己学。好在自己特别的坚定,并没有答应学他的杂学,不然的话自己怕是这辈子也就毁了。
很多的道士学了一辈子的道,却是没有学出任何明堂来,那便是因为他们学错了方向,入错了道。就半仙所言,那些没有用处的东西,学了再多也是无用。可惜很多的人并不知其中道理,自以为自己不断的在学习,可是学了后却一点用也没有,最终却是后悔莫及的。所以,说不管是学道,还是读书,还是学本事,我们一定要学有用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我们学得再好那也是无用,也成不了自己的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