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莹父亲吃着馒头加菜,说道:
“差不多,到初七了吧”
听到初七,魏莹点点头,说道:
“我们钻井队,也是初七,启动上山”
这时,魏莹母亲,从卧室走了出来,
她打着呵欠,说道: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这不,一大早的,父女两人,就在客厅里面,聊天了”
此时,是魏莹母亲,最幸福的时刻,
因为,老公和女儿,都冬天休假回来了,都在自己身边,一家三口,能够团团圆圆的在一起。
石油家庭,一般情况下,都是夫妻两人,两地分居。
因为工作的关系,魏莹父亲一辈子,都在大山里面上班,
而魏莹的母亲,则待在后勤家属院里面,照顾着魏莹。
所以,魏莹母亲和魏莹父亲,结婚一辈子了,两人在一起呆的最长的时间,也不超过三个月。
甚至,魏莹母亲在生魏莹的时候,魏莹父亲因为工作繁忙,都没有赶回来。
虽然,石油家庭,有好多的不完美,
但是,他们仍旧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毕竟,相比以前来说,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
现,在当魏莹工作了之后,魏莹母亲,更是感觉,经济宽裕了不少。
以前的时候,魏莹父亲一个人上班,养活一家三口,
现在,魏莹和父亲两人上班,养活母亲一个人,
家里面,一下子有了余钱。
再加上,石油家庭,普遍勤俭节约,
所以,魏莹母亲今年一年时间,攒下来了3万多块钱。
而这3万块钱,魏莹母亲更是不敢乱花,
她要把这些钱,存起来,将来作为女儿的嫁妆。
当魏莹看到,母亲出来的时候,他赶忙让母亲,坐在旁边,然后盛了一碗稀饭,说道:
“妈妈,快吃饭吧,爸爸已经把早餐,做好了”
魏莹母亲喝着稀饭,就着咸菜,感觉非常幸福的,说道:
“魏莹啊,你将来,找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找像你父亲,这样的男人既有担当,又心疼女人,而且休假回到家之后,又是做饭,又是打扫卫生的”
魏莹的父亲是一个模范丈夫,虽然他长年累月,在大山里面工作,
但是,只要一回到家里面,他便主动的承担起了,做饭,收拾家务,等等家务活,让自己的老婆,能休息就休息。
可是,还没等魏莹母亲,把话说完,
魏莹父亲就开玩笑的,说道:
“魏莹,你可别听你母亲的话你将来找对象,千万别找我这样的男人,没啥本事,也没出息,当了一辈子,最底层的石油工人”
魏莹母亲瞪了一眼魏莹父亲,然后说道:
“虽然,你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是,我感觉,你已经很了不起了在我心中,你就是那个,最完美的男人”
听着魏莹母亲的夸奖,魏莹父亲哈哈大笑,说道:
“好吧,既然你这么肯定我那么,我就接受你的夸奖”
话毕,魏莹父亲给魏莹建议,说道:
“魏莹,爸爸给你说,毕竟你现在年龄,也不小了,将来找对象的时候,一定要讲究一个门当户对尤其是不能高攀,咱们宁可低就不然的话,婚姻肯定会,不幸福的”
魏莹母亲不同意,魏莹父亲的婚姻观,他说道:
“娃他爸,你真是人老了,越来越糊涂了对于女孩来说,他在找对象的时候,肯定要找一个,比自己强条件好的男人毕竟,这是自然法则如果,你让魏莹依旧找一个,不如自己的男孩,或者是学历比自己低的男孩,结婚的话那么将来,婚姻肯定会出问题的”
魏莹父亲和魏莹母亲争辩,说道:
“你说的,那是什么话呀如果,咱们找一个条件特别好的男孩,人家还看不起咱们呢让我说呀,我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将来,魏莹就找一名普通工人的儿子,就好了”
魏莹母亲有点生气的,说道:
“你赶紧,把你那些老思想,改变一下吧你瞧瞧,周围的街坊邻居,谁家的女儿,不是找的,有房子的男孩,嫁了让我说呀,这个姑娘,找老公,最起码的,是要有一套房子不然的话,将来,连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那怎么行呢”
魏莹父亲喝完了稀饭之后,他将碗放在茶几上,站了起来,说道:
“当初,你嫁给我的时候,我不仅没有房子,没有车子,甚至身上,连100块钱都没有,你也不是照样嫁给我了而且,我们一辈子,也不是照样,挺幸福的吗我觉得,一个女孩,如果太追求物质的话那么,指定不会幸福的”
魏莹母亲据理力争,她大声,说道:
“可是,如果你让孩子,找一个条件不好的男孩嫁了,将来经济负担,那么重,日子可怎么过呀难道,你不知道,贫穷夫妻,百日衰吗”
第109章 婚姻大事
当魏莹看到,父亲和母亲,突然因为自己婚姻的事情,而争辩起来的时候,
她赶紧站了起来,安慰着两人,说道:
“爸爸,妈妈,你们俩人,能不能不要吵了我年龄还小,距离结婚的日子,早着呢”
本来,魏莹母亲和魏莹父亲争吵,
可是,当她听到女儿说的话,不中听的时候,
她便转过头来,话锋一转,对魏莹说道:
“魏莹,你都这么大的姑娘了,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你过了年,就24岁了,一个女孩24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就得谈恋爱,结婚了如果,你再耽误几年的话那么,搞不好,还真的不好找了要是到时候,你嫁不出去,你一个大姑娘家,待在家里面,那可怎么办呀你不发愁,我都替你发愁”
听着母亲的话,魏莹倒吸了一口凉气,她感觉没有那么夸张的,说的:
“妈妈,我觉得,你真的是杞人忧天了在这个社会上,我看,还没有嫁不出去的女人哪怕到时候,我30岁,我想,也一定能够嫁得出去这一点,你就放心吧,再不要提我操心了”
当魏莹母亲看到,女儿并不重视,婚姻大事的时候,
她脸一板,非常生气的,说道:
“魏莹,你也不是不知道,和我玩的特别好的那几个你阿姨,他们的女儿,都在23岁,24岁,就嫁出去,结了婚,有的甚至,现在都有了孩子可是你呢,竟然连一个对象,都没有谈下说实话,有时候,我真的在那些朋友面前,抬不起头”
当魏莹父亲看到,妻子竟然责怪女儿的时候,
他立刻上前一步,护着女儿,说道:
“魏莹,你可别听你妈妈瞎说,千万不能为了谈恋爱,而谈恋爱,更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否则,搞不好,会痛苦一辈子的”
当魏莹父亲,说了这句话之后,
魏莹母亲,便愤怒至极。
只见,魏莹母亲和魏莹父亲争吵着,说道:
“你就好好惯着,你这个宝贝女儿,她已经24岁了,竟然还从来没有谈过恋爱要是让咱们周围的街坊邻居知道了,肯定会成为一个大笑话的”
魏莹父亲也声音非常大的,说道:
“什么大笑话呀我看,周围没有结婚的大龄女青年,多的是了而且,别人还过得,挺逍遥自在的”
而当魏莹看到,自己无法熄灭,父亲和母亲争吵的怒火的时候,
她便摇摇头,一边往门口走去,一边说道:
“爸爸妈妈,我觉得,你们两人,平时都挺恩爱的嘛,为什么一到冬休的时候,两人正儿八经生活在一起了,却总是吵架呢”
这一点,魏莹也觉得奇怪。
从小时候,魏莹就发现,只要父亲一上山,当两人分开之后,父亲和母亲,就互相彼此想念,而且恩爱的不行,
可是,一旦父亲从山上下来,尤其是冬休,两人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长了之后,矛盾就慢慢激化了,三天一小吵,一个礼拜一大吵。
甚至有一段时间,魏莹觉得,父亲和母亲两人的性格,并不合适。
但是现在,魏莹儿慢慢的理解了,父亲和母亲,经常吵架的原因,
毕竟,一个人常年生活在城市里面,
而另外一个人,常年生活在大山里面,
他们的生活环境,以及所接触的人和事,信息量,都是不同的。
而这些差距和不同,则导致了两人的共同语言之间的冲突
不过,魏莹也知道,虽然母亲和父亲吵架,
可是,过去之后,两人又会恩爱如初。
所以,每当魏莹面对父亲和母亲吵架,而自己又无法让两人熄火的时候,
他便选择离开家,出去转一圈,等自己再次回来的时候,父亲和母亲两人,又非常恩爱的,在一起了,真的是所谓的,床头吵,床尾和。
只见,当魏莹看到,父亲和母亲两人,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
她便走到了门口,一边打开门,一边说道:
“好吧,那你们两人吵吧,反正过不了多久,你们又会和好的我出去转一圈,等我回来之后,我要看到你们两个人,在一起,恩恩爱爱,甜甜蜜蜜”
说着,魏莹就打开门,出去了。
魏莹出去之后,他在小区里面,转了一圈,感觉非常的无聊,
于是,他便拿出了手机,打开手机qq,在上面给梁博毅留言,说道:
“司钻,这会儿,忙什么呢冬休了,是不是已经开始卖苹果了啊”
在回来的大巴车上,司钻梁博毅就告诉魏莹,他冬休的时候,也不能闲,必须想方设法的去赚钱。
当魏莹把qq发出去,大概等了半个小时之后,
梁博毅给魏莹回复,说道:
“还没有开始卖苹果呢,最近这段时间,我准备批发上一些烟花炮竹,去售卖而这段时间,我正在办理,销售烟花炮竹的,相关许可证呢”
而当魏莹听到,司钻梁博毅不卖苹果,开始卖烟花炮竹的时候,
她感觉既好笑,又好奇的,说道:
“司钻,我觉得,还是卖苹果,保险一点我怎么感觉,卖烟花炮竹,有一定的危险性啊毕竟那玩意儿,会着火和爆炸的”
司钻梁博毅在qq里面,对魏莹说道:
“没事儿,我们非常注意安全的而且,我们在办理烟花炮竹销售许可证呢再说了,马上过年了,销售烟花炮竹的话,特别的赚钱只不过,现在有点缺人手,没人过来帮忙和我一起,销售烟花炮竹”
听着司钻梁博毅的话,魏莹突然来了兴趣,
她想尝试一下,说道:
“司钻,既然你找不到销售人员,那我过来给你帮忙,卖烟花炮竹,你觉得怎么样”
司钻梁博毅受宠若惊的,说道:
“魏莹,你不是说,准备趁着冬天休假的功夫,带着父亲和母亲,去海南旅游吗怎么这会儿,还有闲时间,能过来给我帮忙,销售烟花炮竹啊”
魏莹尴尬无比的,说道:
“我父亲和我母亲,正吵架呢,等他们俩人和好了之后,再说吧”
司钻梁博毅安慰着魏莹,说道:
“既然,叔叔阿姨吵架了,那你没事,赶紧回去调节一下,好好的把他们安慰一下啊”
魏莹发了一个搞怪的表情,然后说道:
“唉,石油工人的家庭,就是这样子因为,常年两地分居,所以当冬天休假回来,两人生活在一起的时候,难免因为种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斗嘴不过,没事儿,等他们吵完架,过不了多久,就又会和好的”
闻言,司钻梁博毅放心了,他说道:
“既然这样,那就挺好的那改天,有空了,你过来兴平吧”
魏莹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然后对司钻梁博毅,说道:
“我这会儿,正好有时间了,我过来给你帮忙吧”
司钻梁博毅高兴地答应了魏莹,说道:
“行,那你就过来吧”
第110章 农家小院
新平市距离西安市很近,魏莹坐上大巴车之后,还没有一个小时,就抵达了新平市汽车站。
新平市是一个县级市,非常的小,
当魏莹从大巴车上下来的时候,梁博毅已经站在门口,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