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遁奇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真费事
“儒生志在社稷,还是不要让尹夫子过多接触凡尘之外的事物为好,况且计某对此间事也有些兴趣,这晋王不准备参加皇宫团圆宴,来此找尹兆先为何哦是了,这皇帝不喜欢办宫廷晚宴…”
说到这计缘也对老龙邀请一番。
“回水府吃吃喝喝未免无趣,不如应老先生今日就同计某一同观游一下人间节庆如何尤其是这皇城气相,在新年交替之际想必有些可看之处。”
老龙一听也是露出笑容,做什么事得看和什么人一起,以往他对这些自然没感觉,但计缘既然有意,他就也起了点兴趣。
“既然计先生由此雅兴,老朽陪同便是。”
既如此,计缘也不打算在尹兆先面前现身了,微笑着伸手一引,同老龙一起靠近尹兆先摊位,只是两人的身形却逐渐虚化,在常人眼中已然被忽略过去。
这一会,就连文曲街上其他的书生也有不少围在尹兆先摊位上看的。
尹兆先也确实才情卓绝,所写春联诗词不但书法出众,而且都对仗工整寓意也好,和其他书生明显拉开了档次,一边的史玉生倒成了专门帮收铜钱的人了。
只是写得多了难免手酸了,这会尹兆先已经揉了好几次手腕了,所幸围观之人虽然还多,但真正买字的人已经不多了。
“冰消雪花江山又呈五光十色,冬去春来神州再现百态千姿。”
“写得真好啊!”“是啊,听说这人是稽州解元,叫尹兆先!”
“是吗,怪不得!”
……
也不知是谁传出去的,尹兆先才在这边摆摊两天,就开始为人熟知了,尤其今天人气爆棚。
等到写完这一副联子,暂时无人上前求字,那在边上看了好一会的“三公子”这才开口说话。
“尹解元,可还记得我啊”
说话间,边上的仆人已经悄悄隔开人群,将围观的书生等人往外驱赶了,旁人一看这架势也不敢多说什么。
“怎么赶人啊…”“就是,我还想买字呢!”
“嘘…别说了。”“走了走了…惹不起的…”
……
尹兆先转头望向晋王,愣了一下,他当然认识这人,但不知道名字,只能说一句。
“记得。”
“哈哈,记得就好,你那《群鸟论》和《谓知义》我都看完了,写得很是精彩啊,此前家师来我府上时也瞥见《群鸟论》,翻阅之下亦觉得甚是有趣,今日家中举办宴席,想到尹解元离家数千里定是寂寞的,希望尹解元赏脸随我赴宴如何”
“尹某……”
尹兆先看看周围这架势,似乎也不敢说个“不”字。
“恭敬不如从命!”
说话的时候尹兆先四处找寻史玉生,最后发现对
第148章 意外之客
李目书不以官场身份压人,平心静气的交流文学方面的内容,也上尹兆先的紧张感减去不少,多少也吐露出一些心中抱负理想。
有的东西在李目书听来确实有些天真,但尹兆先却不是如同其他年轻人一样空想,而是有自己的一套理念方针和准则,只是现在没什么交情所以浅谈辄止,可还是能令李目书窥得一斑。
“尹解元的心中抱负想要舒展,非繁荣盛世不可行啊!”
李目书感叹一声。
“尹某觉得当今大贞虽未必及得上盛世二字,却也繁荣,民强则国富,国富惠民则民安,乃相辅相成之道。”
尹兆先礼貌的解释一句但也不深入。
两人就是在偏厅雅座看茶而谈,王府宴席的事情由下人忙碌也碍不着他们,大约到了天色也开始变暗,陆续就有一些晋王的其他亲信或友人到来,有时候李目书也会带着尹兆先去寒暄一番。
随着天色暗下来,温度也持续降低,李目书到底年纪大了,在偏厅也显得哆嗦,就提议尹兆先一起挪步了。
“尹解元,不如我们去宴厅如何,那边有暖炉热水又有绒毯铺地,比这边可暖和多了!”
“这,王爷还没回来,我们就去宴厅”
尹兆先犹豫了一句。
“呵呵呵…尹解元放宽心,我们又不是提前开宴,况且很多宾客说不准已经去了,都是金贵人,这天寒地冻的谁愿意多受罪啊。”
‘我可不是金贵人。’
尹兆先腹诽一句,随着李目书前往宴厅。
这也确实算是王府家宴,一些晋王友人来的时候还拖家带口,也没有多少严肃,宴席场所就在晋王府中庭后的一间大屋厅内,里头摆了四五张圆桌而非个人桌案,更像是百姓家中的除夕宴。
除了圆桌外,屋内还在四角备有专人看顾的暖炉,关上门只保持一点点通风口,使得屋内非常温暖。
除此之外留在宴席前方处的空间并不算多,至少是不够大型歌舞表演的,但也足够几名侍女琴瑟琵琶和弦而唱。
李目书和尹兆先从带着厚棉帘子的侧门进入宴厅的时候,顿时感觉一阵热气涌来,浑身的寒意都被冲散了。
“哈哈哈…李少师!”“李公来了啊!”
“我等早已在此享受了。”“方才还想着李公这么怕冷,为何还不至呢!”
“呵呵呵,老了老了,受不得冻,要不是和尹解元找了个清静地方交流城诗词文学的话,我早就来了,来来来,我向大家介绍一人,乃是稽州解元当世大才……”
……
见到李目书来了,厅内早已在此避寒的宾客纷纷问候,尹兆先本来只想做个隐形人,但李目书显然不放过他,一番介绍让他备受瞩目。
计缘和老龙这会也已经跨入这偏厅,就站在角落观察这里的布置。
“应老先生,你那水府虽然华丽非凡璀璨明亮,但到底是水底宫殿,大冷天的泡在水里可不如这地方舒适啊。”
计缘嘿嘿嘿的开个玩笑,老龙撇撇嘴。
“水府之中四季恒温,珊瑚珍珠点缀如星,又有妖姬起舞仙乐和弦,这里,哼哼,差远了!”
温馨感,温馨感你不懂啊老哥!
老龙说话间伸手一勾,就有一壶桌上酒连同两个杯子一起飞向他和计缘所在角落,而其他人却毫无所觉。
倒了两杯酒,酒液呈现明黄色,酒香也十分好闻。
“这便是京畿府的金玉酒”
计缘接过老龙递来的杯子,两人同饮一杯,品鉴了一下滋味道。
“啧,还是不如千日春,更不用说龙涎香了。”
“在凡酒中算是尚可了。”
老龙尝着滋味将酒壶放在一边,而那头终于有仆人发现酒桌少酒。
“哎呀,这里还少一壶!”“赶紧补上!”
那边尹兆先也没刚才那么拘谨了,毕竟谈论的都是各自见闻和一些诗词歌赋。
“圣上驾到”
外头突然传来宫廷太监的高音嗓门,然原本热闹的宴厅骤然安静,尹兆先更是生理性的升起一阵鸡皮疙瘩。
“皇上”“皇上来这晋王府了”
“圣上今晚不是在吴王那边吗”“这……”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李目书这会更像个管事,让大家保持镇定,随后对着一旁尹兆先叮嘱道:
“见君不比寻常,便是家宴场合也不可逾越礼数,一会除了行礼,尹解元尽量保持安静就好。”
“在下省得!”
尹兆先巴不得当透明人。
计缘和老龙也是面面相觑,这倒是有意思,这皇帝突然来三儿子家了
“走,我们开门迎接圣上!”
宴厅大门敞开,一股寒风瞬间灌入,宾客和下人纷纷出去在门两边站定迎接。
随着外面一阵脚步声接近,宴会厅内从宾客到下人都明显略显紧张乃至局促不安。
这也是计缘第一次看到当今的大贞皇帝,大约五十岁的面容,身材略有发福,身穿黄袍头戴卷云冠,身旁还跟随着一名妃子,一名是当今皇后另一名是晋王生母任贵妃,而晋王则落后几个身位,亦步亦趋跟随在旁。
以计缘的角度看来,这晋王脸色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就是有些古怪别扭。
“恭迎圣上!”
一众人异口同声的行礼欢迎,若非触怒圣颜,正常情况下大贞见
第149章 祥瑞
宴席上其他人还在交杯换盏,晋王则悄悄走到了自己老师李目书的身边。
“老师,今晚大哥那边好像是惹到父皇不高兴了,所以临时来我这……”
“嘘…晋王殿下不要说了,你就当不知道。”
李目书视线看着那边皇帝方向,嘴上话音轻但分量重,晋王十分相信他。
“对了,尹解元在本王的家宴上吃得可还习惯”
晋王面向李目书另一侧的尹兆先,至少表面上看这会他并不算很拘谨,连忙放下筷子朝晋王拱手。
“多谢殿下相邀,具是佳肴和美酒,就是这凳子依然烫得慌啊……”
见尹兆先居然还开得出玩笑,晋王也是带着笑意点头。
“尹解元勿要拘谨,京城朝野都知我脾性,我请的友人都没什么要紧官职,算不上结党营私,你目前一介白身自然更算不上。”
这话就这么从晋王嘴里说出来,尹兆先听着都脊背发烫,但多少心安一些。
“呵呵,说到凳子烫,那边的说书先生可比你更甚。”
尹兆先顺势也往往不过七八丈外的桌案,那说书先生明显是连茶都不敢喝。
皇帝这会根本不知道,若按照常人的眼光看,这宴厅内部就有两个神仙,这会正问道说书先生凡人死后的事情。
“王先生可知人死后是否真的会去阴司啊这阴司又是位于何方”
说书人叫王立,面对皇帝的这么一段时间比表演着口技说好几场书都累,关键是心中慌啊,不敢有半分说错的地方。
“回圣上的话,在下曾听闻阴司是魂魄居所,人死前会有阴差来带路,具体在哪在下一介凡人也不清楚,也听说似乎和各地城隍爷有些关系,民间故事中城隍庙各司大神都会评判一个人生前功过来定死后结果,毕竟庙里头有判官嘛。”
皇帝抚须喝下杯中酒,心中也在东想西想,带着笑颜又问说书先生。
“寡人也看过不少书册史料,各地城隍也多为乡人推举立庙,也有皇朝有德有才之官员死后追敕,当年先祖正元帝也曾下诏命城隍现身,但庙中不过都是泥塑,哪有什么正神会出现。”
说书先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这人游荡四方搜罗故事,也是有些特殊见识的,这会既不敢评判皇帝的话也不敢评论城隍。
皇帝又问了那些传闻中有名的仙山是否有真仙,江河大海中是否真有龙宫,有没有办法招来一些神人仙长一见,但说书先生见识再广说得再生动,毕竟也是凡人,后面的对话令皇帝也不太满意了。
又过去一会,皇帝终于放过说书人,命人重新把屏风挪回原位,让说书人继续讲故事。
计缘和老龙倒是已经从圆桌旁到了那屏风后,看看这说书人的背部,明明大冷天,却已经被汗水打湿了。
老龙笑道:
“在凡人中,此人也算得上见多识广,某些鬼神精妖之事,都答到了点上。”
老皇帝对说书人的有些模棱两可的回答不满意,但计缘和老龙却对说书人另眼相看,比如有一处是“野鬼”缠人要“水饭”的,那“稀饭立筷子”背身往屋外泼出去的土法,这说书人讲的很有那么点意思。
计缘也是一笑。
“可惜皇帝想知道的不是这种民间小道,想的是得道成仙,想的是长生不老!”
“嘿嘿,人世间所有好处都让他得了去,却还不满足,这就是人间君王!”
老龙接口这么说了一句,倒也没有什么讽刺,不过是陈述事实。
皇帝回席吃菜喝酒,后厨又有热腾的新菜不断送上。
大贞历来有守岁的习惯,如这晋王府,有酒有菜有节目,宴席需要持续到子时,后厨也会忙碌到子时之后,反正王爷和圣上下筷的时候必须是热菜。
待到亥时尾端,计缘已经感受到天地间气息翻腾,显然新旧交替之际确实有不同变化。
“时辰将至,静礼!”
有仆人在门口高声喊道,听到这声音,哪怕是皇帝,也放下筷子,屋内的琴瑟琵琶也纷纷停止,等待新年到来。
计缘和老龙更是已经出了屋外,前者睁大双目望向天地间,灰蒙之中有清气积蓄着上升,而浊气下降中则消散,好似在天地间撕开一片新空间,又好似清气挂云升天拉开帷幕。
整个京畿府人道气息也不断攀升,好似在空中冲击灰蒙,令清浊而起翻卷。
“原来这就是辞旧迎新!”
计缘一声感叹中饱含情愫。
老龙同样睁大了眼睛看天看地,但顶多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悸动,他明显感受到计缘所见和自己所见绝对不同,却不好问他到底看到了什么。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京城中开始响起鞭炮声,并且越来越密集,就连晋王府门口,也有下人点燃长长鞭炮。
这时代或许是还无烟花,否则京畿府上空定也是璀璨非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