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遁奇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真费事
一共四个孩子在院外回合,“嘻嘻哈哈”间脚步飞快的穿出巷子朝外头冲去。
鞭炮是个稀罕玩意,大户人家逢年过节才会放,不过成串的鞭炮不是每一个都有机会炸响的,有一些会在其他鞭炮爆开的时候被弹出去。
这些沧海遗珠一般的漏网之鱼,就是孩子们的宝藏,过年这几天许多孩子都会到处寻找放过鞭炮的地方,翻找还没响的小炮仗。
目送孩子们欢声笑语的远去,计缘也被这种气氛感染,带着笑颜迈步离开,还记得他小时候好像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回到永宁街的时候,障眼法自然而然的散去,计缘如同常人一样在街上漫步前行。
虽然是要回楚府书阁,但也不是什么急事,如今的他虽然保持着正常作息,但十天半个月不睡觉还不至于有什么影响。
青藤剑悬浮在背后,自昨晚扫动清气之后就一直很安静,本身也是青藤缠绕灵韵非常的仙剑,那新春之意对于青藤剑也意义非凡,所以昨夜计缘才会让仙剑升空。
“嗡……”
这一刻,背后仙剑一阵细微锋鸣,计缘侧头看看。
“醒了”
“嗡……”
青藤剑又是一阵轻鸣回应,剑身悬浮在计缘背后明明没动,也没有出鞘,却有股微不可查的剑意扫视八方,令一切异物都不能在仙剑气机范围隐藏。
顺着永宁街大道一直往前就是皇城方向,越是向前走,人家就越是富贵,开始出现那种大园大府。
这里也是一些孩童的主要“战场”。
“这边我们先来的,你们去那边捡,那边也没人的!”
“胡说,我们刚刚就在这边捡的,你们明明才来!”
有两群孩子在一个府邸边吵闹这,前一刻还剑拔弩张,后一刻两边冲突没起来,将两军汇聚成一处,共同杀向其他府邸门口。
“给我看看你们捡了多少啊!”“哎呀你有十几个啦!”
“我有二十个了!”“我才七个啊……”
“一会一起放的啊!”
……
计缘走过的时候,这样的孩子可不止一两波,顾不上冻红手指的四处翻找,要抢在那些门房下人将门口清扫前收获宝贝。
很多府邸门房拿着扫把出来的时候会把孩子赶开,倒不一定是人人都凶,而是职责所在。
计缘走着走着走到楚府外,街对头还有一个他常光顾的包子铺,准备先买点包子再去书阁。
楚府的门房是个年过半百的老倌,这会正倚靠在大门边上,杵着扫把看着两个穿着大花袄的孩子翻找鞭炮,还笑着问一问两孩子。
“找多少个啦”
“我十一个,他有快二十个了!”
“厉害厉害,呐,我这还有几块糖,你们帮我把鞭炮蒂扫了,糖就给你们了,怎么样”
“好啊好啊!”“你可不准骗我们!”
两个孩子兴冲冲从老倌处拿了扫把和簸箕,在那十分起劲的扫着,扫地这种事对于百姓家的孩子来说自然不费劲。
计缘也在边上驻足看看,这楚家老倌他见过几次,其实并不算是门房更类似一个管事,活跃在楚家各处,有时候打杂有时候指挥,很是得楚家信任。
就凡尘而言,这人其实挺了不得的,至少看似枯老的样子,却有一身不俗的武功。
计缘也算当世武学大家了,他心中的“不俗”已经有相当分量了。
见一个斯文先生含笑站在边上,门房老倌也冲着计缘略一拱手,算是同陌生人贺了新春之喜。
第153章 一朝名响
这楚家虽然看似没什么人在朝为官,但还真不能小觑这家人在京城的能耐,不过倒也没能引起计缘多大兴趣,依然坐于阁楼上边看书边吃包子。
计缘看书的时候吃东西就会很慢,五个包子就是常人壮汉也不过七八口就能吃完,到了他手里越是看书入神吃得就越慢。
一直看到日头西斜,计缘已经将整套《百府通鉴》都翻阅得差不多了,可手中的包子愣是还有一点边角,好似就是等的一套书看完才吃完。
读完最后一句,翻上第六册《百府通鉴》的背页,计缘才将左手中的一点包子边角丢进嘴里,神态也不知是在品味包子还是在品味书的内容。
计缘如今的心态比起上辈子而言不能说大相庭径,但至少平和得多耐心也好得多,即便如此有时候还是会追忆一下手机网络等东西,各地民俗之类的事情网上点两下就都出来了。
到楼下将《百府通鉴》放回原处,计缘再次回到三楼的时候已经准备睡觉了,不过他睡觉并不是真睡,而是借着睡眠的时刻领悟老龙那借来的异术。
老龙那边的东西虽然不是仙府正宗,但毕竟是真龙,只要是老龙真的有兴致,有的是时间研究,再不济也会有个似是而非的产物,如之前白鹿的仙兽法决前身,计缘给完善一下之后觉得应该还是比较出彩的。
这所借玉签玉简中计缘最感兴趣的,自然是“以物传神”和“腾云驾雾”,前者练习起来比较方便,后者则是著名的飞举术之一,需要细细推敲反复在意境乃至梦境中练习模拟。
正常的修仙之辈在学习腾空类术法的时候,都是有长辈随行保护的,怕就怕一不小心给摔死了。
不过计缘并不是因为怕摔死,真要觉得不保险,他也不会拉不下脸来请老龙看护,大不了会令老龙大大吃惊一下,甚至被调笑一番,但对方也绝对会帮忙的,这点计缘看人(龙)还是很准的,当初老龙要交朋友也不是冲着计缘的本事。
老龙异术很特别,一些描述简直是细至毫厘,与其说纯粹的驾云不如说还有御水御风和一些特殊显化的因素在里头,同《通明策》上记载的那些腾云之术差别有些大。
俗话说风从虎云从龙,龙属的腾云驾雾是天赋神通,真龙更是其中佼佼者,本不需要怎么学习,老龙既然鼓捣个应氏异术,不管他当初是不是闲的发慌,但肯定非同凡响。
计缘睡觉倒也简单,取过藏挂在阁楼帘布上端的那只灰布包袱,放地上做枕头,然后就地侧躺,一根玉签垫于首下,几个呼吸之间就进入了梦香,于休憩的梦中修行异术。
不似寻常修仙之人入定入静的潜修,如计缘这般细润手段,估计也就他这种意境化山河并且可以时时重合的奇人才能用了。
。。。
计缘这边才入梦,永安街边的燕回巷里却有人才从长梦中醒来。
王立睡得有些迷糊,边揉边睁开眼睛,入目的是租住房室的天花板,略显呆滞的坐起身来伸个懒腰打个哈欠。
“嗬啊”
哈欠中眼角有眼泪溢出,也让整个人清醒了不少。
看看室内有些昏暗的样子,天色应该不早了。
床边桌上的碗筷等物已经不见,或许是房东家里有人又来收拾过了。
现在王立还有些发懵恍惚。
“我怎么就突然睡着了,好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视线扫过桌面,看到了最上端一泛黄纸张上写着“白鹿缘”三个字。
刹那间,脑中如过电,白日长长梦境中的一切都被回想起来。
王立整个人从发懵到一抖,再到逐渐亢奋起来,掀开被子就扒到书桌前。
“白鹿缘!白鹿缘!我得记下来,这是有神仙在传授故事,我得马上记下来!”
心情激荡之下,王立赶紧又点了写清水在砚台里,开始重新磨墨,要写的故事可不短,但作为一个说书人的本能,他的脑海里已经将故事脉络编排的更加精彩纷呈。
“这书得有有五回,不不,得有六回,必须要六回以上才能讲完……”
喃喃自语的时候手上更是激动,手上磨墨的动作都像是在打摆子。
刚刚起床没多久,一阵寒意袭来,王立又是一哆嗦,赶忙拖过被子把自己裹起来。
看看天色已经开始暗下来,拿起桌上火折子想要点亮油灯,打开盖帽却发现这火折子里头星火已经燃尽。
“小冬小冬在吗”
王立从放开被子从床上起身走到门口吆喝几句,但是却不敢开门,知道外头一定更冷。
“哎来了,爹,娘,王先生醒了,在叫我呢。”
“睡一天了,准是饿了!”
旁边屋子里的笑声和对话声传来,随后男孩小跑着到了王立屋前打开门。
呜……呜……
一阵傍晚的寒风吹进来,王立忍不住哆嗦一下。
“王先生醒啦给您备着呢,今天初一,有扣肉和白斩鸭,嘿嘿嘿,可好吃了!”
“哦哦哦,好的好的,正饿得慌,对了,给我取个新的火折子过来,要引着的,屋里的灭了”
男孩看了看屋里乌漆嘛黑的还没外头亮,清脆的答应一声“好的”,就小跑着离开了。
半刻钟后,王立屋内点起油灯合上灯罩,四仙桌一侧摆着文房四宝,另一侧摆着新年饭菜,中间则理顺了一摞白纸。
白纸最上方的一张只有三个大字,正是计缘所写的“白鹿缘”,这也是王立打算作为书封的纸。
介于神仙留书的精妙书法,这次说书人王立写字也格外小心,虽然依旧不算好字,但尽量做到工整,否则总有种玷污神人书法的感觉。
此时此刻,睡梦中的计缘好似也心有所感,梦中还在云雾上飞走,外界书阁上的身躯却露出笑容。
“天桥案桌挥纸扇,屏风醒木道传说。”
&n
第154章 天下知
在到达京畿府之后,尹兆先也同大贞诸多学子接触过,更和少师李目书这样的人物叙聊过,几个月来对于自己的学识也是颇有自信的。
可尹兆先本身不是狂妄之人,性子上其实和计缘挺像的,有自信的是一回事,但也仅仅是认为自己根本不可能落榜。
说到底京畿府如今才子云集卧虎藏龙,厉害角色绝对不止他尹兆先一人,有权有势有关系有学识,几样都占全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虽然尹兆先也如其他考生一样渴望拔得头筹,却也仅仅存一个念想,不敢说势在必得。
但人群中的声响无一不证明了他尹兆先拿到了“会元”。
“尹会元在不在啊”“谁认识尹兆先啊”
“知道名头但没见过啊!”
“让让让让,让我们过去了!”
“别挤啊哎!”
……
史玉生和尹兆先现在都激动了,就连尹兆先也是使出了吃奶的劲一起往前挤,不用太靠前,仅仅是从最边玩往中间挤了几步就能看清杏榜了。
果然,杏榜最高处那醒目的大字就写着:会元,稽州尹兆先。
确认成绩的那一刻,尹兆先都有微微的晕眩感。
。。。
晋王府中,晋王赵延正和自己的老师在暖炉前茶聊,谈论的也是会试的事情。
“李师,您不去凑凑贡院的热闹吗”
“有什么好凑的,这次我也没什么学生参考,倒是王爷你没去挺令老朽意外的。”
从小教到大的,李目书再了解自己这个学生不过,这晋王其实是个挺爱凑热闹的人,但这么问并不是疑惑,而是有调侃的意思。
“不去了不去了,上次祥瑞的事情令大哥现在处处看我不顺眼,反正现在和朝野有关的大场面,如非必要我都不去了。”
李目书抓起茶盏喝了口茶后笑道。
“这对王爷来说未必是好事,可对吴王殿下来说就肯定是坏事了……”
什么人容易做出格的事,自然是气急败坏的人。
如今吴王的状态就比较类似,本身在一众皇子中年纪最大羽翼最丰,从立嫡立长来看怎么也是储君之选。
但近些年来朝野气氛微妙,吴王就越来越感觉不自在了,尤其几次有大臣提出立太子,皇帝都没给好脸色,这时候出来个晋王府天降祥瑞就很扎眼了。
得亏了当时有皇帝在场,还可以说是圣上降临引得祥瑞现,可便是如此,晋王这三弟也成了吴王眼中钉,找茬那是难免的,不过这些事情朝野中和朝野之上的眼睛也都是能看到的。
可话说回来,吴王就不清楚这点吗,便是他不清楚就没有清楚的人提点吗,想必不是的,但清楚是一回事,气不气得过又是另一回事了。
就在这时,有下人急匆匆的从外头跑到这处王府偏厅。
“王爷,李少师,杏榜出来了,会元是稽州尹兆先!”
即便对尹兆先寄予厚望,可真听到这消息,还是让师徒两面面相觑,李目书放下茶盏感慨。
“尹兆先果非池中之物也!”
晋王也是自得的笑了起来。
“不知是从哪传出来的,说这尹兆先身具浩然正气,乃是当世不可多得的贤臣之才,但不可否认,其人才学确实出众,这可已经是连中两元了!”
李目书听晋王这话,转头望向自己这个学生,眼神极为认真。
“若中途不夭,再加上王爷相助,十几二十年后,朝野权臣定有此子一席之地,而此番,说不准就会出现我大贞开国以来第二个三元及第。”
李师的评价让晋王赵延收敛笑容,这可比上次的评价分量又重了不少。
晋王本来想说一句,书生文章写得再好,未必治国就行,可一想到《群鸟论》和《谓知义》这话也就没说出口,而是换成了另一句话。
“三元及第李师认为这尹兆先可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