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赵芷若想了想,突然拍手叫道:“对,他还说这件事不能告诉你和依依姐。他说要拿银子参与这件事情的人很多,所以现在只是在我们明朝人里面借贷,还不能让你们这些先宋遗民知道。”
“这事肯定是涛敏干的。”许朗说道,“我们能想到打击逆金的经济,涛敏不会想不到来打击我们的经济。”
“那咱们怎么办?”程依依问道。
“明天我和王华还有柳冠南他们商量一下,咱们顺藤摸瓜,把涛敏的人找出来。”许朗说完又向赵芷若问道,“找你的那个先生叫什么名字?”
“他叫莫辰逸,是学堂里管杂事的,并没有教课。”
第二天,许朗把传销的事和柳冠南、王华通了个气,莫辰逸被请到了巡捕房。
“莫先生。”柳冠南客客气气的问道,“我找你来是有一个情况想和你了解一下,莫先生不用紧张。”
莫辰逸长这么大从来没进过衙门,不免心里还是有些害怕:“柳老爷有什么话问在下,在下一定如实回答。”
“莫先生在学堂里面找人借贷的事是谁让你这么做的?”柳冠南直接问道。
见柳冠南问的是这件事,莫辰逸放心了一些:“这事是我的内弟和我说的,我觉得这件事没什么不好,就问了问学堂里的先生们。”
“莫先生觉得这件事很好吗?”
“是啊。”莫辰逸答道,“不用辛苦的做事,只要能找到人借贷就能有银子赚,这种好事还不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在下听说已经有人几个月赚了几百两了。”
柳冠南笑道:“那么莫先生以为这世上真的有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会找到莫先生的头上吗?”
莫辰逸被问住了:“这个,应该是有吧。”
柳冠南不再问了:“莫先生,请你的内弟来一趟巡捕房吧,我们有话要问他。”
莫辰逸又开始害怕起来:“在下马上去叫他。”
一个多时辰之后,莫辰逸的内弟,一个20出头的年青人坐在了柳冠南的对面。
“你叫岳羽?”
“是,小人叫岳羽。”
“关于拉人借贷的事你是听谁说的,你的上家是谁?”
“这个事是小人的一个朋友和小人说起的。”
柳冠南盯着岳羽:“你的朋友是什么地方的人,现在在榆林湾吗?”
“在。”岳羽回答道,“他也是在榆林湾内做点小生意,老家在琼州府澄迈县。”
经过几天的追踪,柳冠南的巡捕房基本查清了这个传销组织的体系,结果让柳冠南大吃一惊。
这个传销体系已经在榆林湾活动了半年之久,现在发展会员几百人了,涉及到的银子大约有上万两之多。最上面的金字塔的顶端是一个叫东郭耀的人,但是谁也没见过这个东郭耀,更不知道他在哪。
大明日月 第三百三十二章 蒋北铭的快枪队
“我们是不是可以收网了?”柳冠南把调查结果放在了谭静、张国栋等人面前。
“我觉得还不到时候。”张国栋说道,“那个东郭耀还没有露头。”
“我现在怀疑到底有没有东郭耀这个人。”柳冠南解释道,“这么多人都说有,但是谁也没见过他,这会不会是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
“冠南分析的有道理。”谭静说道,“咱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把这个东郭耀给引出来。”
“谭委员长。”张国栋问道,“你想怎么引?”
“你们看这样行不行。”谭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让王华找人,就说有人想大规模投资,投个几千两,但条件是要见到东郭耀。”
张国栋想了一会:“如果是这样,那就不用王华了,这不是什么军事上的事。冠南,你让那个岳羽去联系他的上家,希望能把东郭耀引出来。”
“好的,我去安排。”柳冠南去安排查处传销的事,张国栋又召开了一次军委会会议继续商量涛敏来信的问题和进军日本的事情。
“根据涛敏的来信。”张国栋先说道,“咱们很快就要给他一个答复,究竟怎么答复,咱们还要拿出一个主意来。”
“这件事我想了几天了。”许朗第一个答道,“涛敏这么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让崇祯腾出手来对付咱们,他好坐收渔人之利,所以咱们决不能让他得逞。”
“可是具体要怎么做?”王华说道,“我也想了想,涛敏的这步棋很妙。如果咱们直接拒绝,那他可能会鼓动皇太极再次入关,用战争来拖住咱们,损耗咱们和皇太极的实力,他自己在朝鲜慢慢发展。可如果咱们答应,他真的干掉了皇太极,和明朝停战,咱们的日子肯定就不会好过,说不定他会联合明朝先灭了咱们。”
“老王,你的意思是不管咱们答应还是不答应,对咱们都没有好处?”韩万涛问道。
王华点点头表示赞同。
“许朗、天冰。”张国栋问道,“你们总参有什么具体想法吗?”
“我和许朗商量过几次。”冷天冰说道,“我们觉得咱们现在的原则是不能让涛敏干掉皇太极。不但不能干掉皇太极,最好能挑拨一下他们的关系,让他们先翻脸。”
“那咱们把涛敏的来信想办法送给皇太极不就行了吗?”曾广贤问道。
“这不行。”王华解释道,“我们分析过这封信,从信上的表述和文字根本看不出这是涛敏写的,更看不出涛敏要干掉皇太极的意图。就算我们送给了皇太极他也不会相信的。”
“我倒是有个想法。”韩万涛突然说道,“原先蒋北铭不是骗过涛敏一次吗,这次咱们再骗他一次。”
“你想怎么骗他?”众人纷纷问道。
“咱们先答应涛敏的提议,就说咱们可以和他合作干掉皇太极。等咱们把涛敏的具体行动方案完全掌握了以后,咱们再想办法让皇太极知道,这样皇太极可能会相信。”
“你的这个办法倒是很有可操作性。”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众人吵吵了一会,张国栋摆手说道:“既然你们都同意韩万涛的这个提议,那咱们先给蒋北铭通个信,让他原则上同意涛敏的计划,等涛敏拿出具体行动方案来再说。”
“那日本那边的事怎么办?”许朗问道,“现在已经是9月下旬了,离着咱们和郑芝龙约好的时间就一个多月了。”
“今年去日本肯定是不可能了。”曾广贤回答道,“咱们现在的陆军只有不到2000人,王兆星那边的四条船一直在登州没回来,咱们最快也要明年才能去日本。”
“可是如果不去日本的话,怎么和郑芝龙解释?”冷天冰又问道。
“台湾麻豆社不是发生起义了吗?”王华说道,“这件事你们也都知道,我们总务二处的意见是派2条船去一趟台湾,先和郑芝龙一起解决掉台湾麻豆社的事情。总的意见是不能让郑芝龙和西洋人翻脸,然后顺便把进军日本的事情往后拖延一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我同意王华的意见。”张国栋微笑的看了一圈,把大家看的都有点发愣。
“张主席,你笑什么?”许朗不解的问道。
“我和夏天阳商量了一下,有个事情要和你们说一下。”张国栋笑道,“万涛,你回家以后也转告一下谭静,她是委员长,有权知道。”
“到底什么事,怎么又要我去转告?”韩万涛被张国栋说的有些糊涂。
“这件事是上一届委员会时候的,所以只有我和夏天阳知道。”张国栋解释道,“沈大兴已经研制出蒸汽机来了,目前还只有一台样品机,正在制造新的机器。”
“真的?咱们有蒸汽机了。”众人纷纷嚷了起来。
“先安静一下。”张国栋笑着制止了喧闹,“上一届的穿越大会已经同意要改造珍珠号了,但是古云鲲的原油究竟什么时候能运回来,咱们能提炼出多少柴油,这个还没数。邱鹏和我商量过,他想把珍珠号改造成蒸汽动力的战舰。这样就算没有柴油也能让珍珠号动起来。”
“那可以啊。”曾广贤叫起来,“只要珍珠号能动起来咱们就不怕郑芝龙翻脸了。”
“不过现在有个问题。”张国栋又说道,“如果把珍珠号改造成一艘完全靠蒸汽动力的战舰,那么它的航速可能会在10节以下,有些太慢了。”
“蒸汽动力的船这么慢吗?”许朗不懂这些东西,开口问道。
“蒸汽船的航速就是不快,早期的蒸汽船只有6节多的航速。”曾广贤觉得这也是个问题,“那张主席,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保留珍珠号上的柴油发动机,再装上蒸汽机,2套动力系统应该就没问题了。”
“如果要是那样,会不会占的空间太大。”韩万涛问道,“咱们的大炮有地方装吗,邱鹏想装多少门大炮?”
“关于大炮的事邱鹏、沈大兴也和我说起过。”张国栋答道,“咱们现在战舰的火炮最远射程只有1500多米,对于现在的大航海时代已经没有太大的优势了。沈大兴目前正在研制24磅炮和32磅炮,并且加长了炮管。据沈大兴的估计,新火炮的射程应该能达到将近3000米。因此邱鹏要求珍珠号装备40到50门24磅炮和32磅炮。”
“那太好了。”曾广贤兴奋地喊道,“真要有40多门能打3000米的大炮,再配上珍珠号的铁壳,那就是一艘海上巨无霸。”
“广贤,你先别高兴的太早。”许朗泼了点冷水,“银子,有那么多的银子改造吗。如果按照邱鹏的设计,装上蒸汽机和40多门大炮,再加固一下船体,我估摸着没有五六万银子是做不到的。”
“钱的确是个问题。”曾广贤被许朗说的有些失落,“不过我觉得就算花五六万银子也比重新建造一艘千吨以上的风帆战舰省钱吧。”
“大家不要再争论了。”张国栋说道,“咱们这样。第一,许朗、天冰,你们总参马上拿出一个台湾问题的计划来提交军委会,关键是如何调和一下郑芝龙和西洋人的关系;第二,广贤你准备一下,10月初带着2艘战舰去台湾,按照总参的计划拖延一下东瀛行动;第三,如果你们都没有什么意见,咱们军委会把改造珍珠号的意见报给委员会,让委员会去和穿越大会协商。”
“是。”众人一起起身答道。
紫禁城的养心殿内,王承恩正在伺候着崇祯皇帝。
“陛下,这是这几个月咱们的收入。”王承恩把一份折子捧到了崇祯的面前。
崇祯接过折子打开看了看,眼睛里冒出了亮光:“王承恩,短短几个月有这么多的银子了?”
“是的,陛下。”王承恩的话里也带上了兴奋的语气,“榆林湾和吴三桂的第一笔交易额是30万两,朝廷值百抽五是一万五千两。榆林湾的纯利是15万两,朝廷有一半,也就是七万五千两。虽然这笔交易还没有完成,但这九万两银子榆林湾已经送到户部了。还有大同镇和宣府镇的军火生意这些日子一共大约10万两,朝廷可以抽五千两。另外,蒋北铭说明年和吴三桂的交易额可能会在100万两左右,朝廷方面可以拿到三十万两。整个琼州府这几个月的贸易额是200万两,如果值百抽五朝廷可以拿10万两,但是因为在琼州府收税的事朝廷一直没有最终的答复,所以这10万两没有收。”
崇祯将折子慢慢合上:“今年咱们只有10万两,如果按照榆林湾的估算,咱们在琼州府收税的话,明年朝廷会有多少收入?”
王承恩在心里算了一下:“陛下,据奴婢的估算,明年的收入会是60万两左右。”
崇祯听完这个数字沉默不语,王承恩轻轻的叫了一声:“陛下。”
“60万。”崇祯默默说道,“我大明朝一国的收入不过二三百万两,一个榆林湾就能帮咱们收入60万。”
王承恩知道崇祯的心里又对榆林湾产生了一些想法:“陛下,榆林湾目前对朝廷还是忠心的,而且他们这个办法的确是可行。奴婢觉得朝廷目前最要紧的事是北面的鞑子和高迎祥、张献忠这些流寇,榆林湾还算不上。”
“朕也知道。”崇祯叹了口气,“就怕养虎为患。”
“陛下。”王承恩跪下来,“据奴婢得到的琼州的消息,琼州府知府王可宗虽说和榆林湾关系密切,但王可宗一直同他们保持距离,这说明王可宗的心里是忠于万岁的。如果陛下要在琼州府收税,奴婢觉得可以让王可宗具体去做。陛下只要再奖赏一下王可宗,他会死心塌地忠于朝廷的。”
崇祯点了点头,转而问道:“蒋北铭训练快枪队的事怎么样了?”
“回陛下。”王承恩答道,“目前五千快枪队已经满员。蒋北铭从榆林湾调来了500人担任快枪队的军官和班排长,如今正在加紧训练。”
崇祯没听明白班排长是什么意思:“班排长是做什么的?”
“回陛下,快枪队是按照榆林军的编制设置的。他们10个人为一个班,30个人为一个排,班排长就是最底层的军官。”
崇祯的疑心病又上来了:“快枪队里没有咱们的人吗,连最底层的军官都是榆林湾的人?”
“陛下。”王承恩解释道,“兵部派了几个人去,奴婢也安排了一个监军。快枪队里现在宣讲的还是忠君爱国的东西,并无什么异样。”
崇祯默默想了一会:“王承恩,你去安排一下,朕要亲自检阅快枪队。”
大明日月 第三百三十三章 生意经
王承恩见崇祯这么说,也不再说什么,只好应道:“嗻,奴婢立刻去安排。”
军官教导团的营地里,蒋北铭向张海问道:“快枪队的编制弄完了吗?”
“弄完了,名单在这里。”张海将一份名单放在了蒋北铭的面前。
快枪队采用了新的步兵四三编制。步兵一个班10人,一排四个步兵班40人,一连四个排160人,连部加警卫班、炊事班,共185人。一营4个步兵连740人,辎重排50人,警卫排40人,营部加医护队共860人。三个营编为一个团2580人,加团部20人共2600人。两个团编成一个旅,一共5200多人。蒋北铭亲自担任旅长兼一团团长,张海担任副旅长兼二团团长。
蒋北铭拿起了名单看了看:“我这阵子也没顾得上,开始训练了吗?”
“已经训练半个多月了。”张海笑道,“目前还在训练队列,枪械训练还没开始。”
一个哨兵进来报告:“报告长官,宫里的王公公来了。”
“快请。”蒋北铭刚要出去相迎,王承恩迈步走了进来,“蒋将军,张千户,咱家给两位道喜了。”
“王公公快请坐。”蒋北铭赶忙让座,“不知公公又带来什么喜讯?”
“万岁说了,要来检阅快枪队。”王承恩笑道,“两位准备一下,万岁对你们还是很看重的。这次如果万岁满意的话,蒋将军就能官复原职了。”
“多谢万岁恩典,多谢公公厚爱。”蒋北铭谢道。
军士端上来了茶水,王承恩看了一眼缓缓说道:“不知你们什么时候方便万岁检阅?”
“回王公公,随时可以。”张海回道,“现在快枪队已经编练完成,训练了半个月。不过都是在训练队列,还没有开始射击训练。”
“射击要赶快进行,万岁想看的就是快枪队的射击。”王承恩说道,“再给你们十天可以吗?”
张海想了想:“十天有点紧,半个月差不多,我们马上开始射击训练,半个月应该能够。”
“呵呵。”王承恩笑道,“知道咱家最喜欢你们什么吗,你们榆林湾最好的就是从不弄慌,有什么说什么。”
“多谢公公夸奖。”蒋北铭回应道,“下官不敢在万岁和公公撒谎。”
“这就好,万岁也想听到实话。”王承恩漫不经心的说道,“现在快枪队的班排长和军官都是从你们榆林军调派的吧?”
蒋北铭的心里咯噔一下,他马上明白了王承恩的意思:“回王公公,下官这么做是一心为了能尽早训练出快枪队,别无他想。还请王公公能在万岁面前多多解释一番。”
“蒋将军不必多虑。”王承恩又笑道,“咱家已经和万岁说过了,万岁也明白你们的心思。只不过朝堂上有人议论过这件事,咱家也就是随便说说。你们只要能替万岁训练好快枪队,别的就不用担心,咱家心里有数。”
“多谢王公公。”蒋北铭和张海一起谢道。
“不过咱家还有一件事想问问两位。”王承恩的语气突然变了,“你们榆林湾并无兵部调令,为何派了2000多人去了延长县?”
蒋北铭和张海都没想到王承恩会突然问到这个问题,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场面冷了下来。
“怎么,难道你们榆林湾还有什么事瞒着咱家不成吗?”
“回王公公,我们不敢瞒着公公。”蒋北铭知道这件事不解释是不行了,“公公也去过榆林湾,公公一定知道我们在榆林湾有2艘铁船。”
“你们的铁船我看过。”王承恩笑道,“都说你们的铁船可以不用帆桨,可是咱家看那2艘船却是一动不动,难道你们去延长县是为了这2艘船吗?”
“回公公,正是。”蒋北铭说道,“那2艘船是我们在故国建造的,到了榆林湾之后便出了毛病,一直找不到修理的东西。我们听说延长县有能让那2艘船动起来的东西,故此才派人去看看。公公,现在东南海上也不平静,红夷人和倭寇也一直是我大明的一块心病,只要我们的2艘船能动起来,我们就可以平定东南沿海,这对朝廷也是有利的。”
“只是我们并不知道是不是一定能找到让船动起来的东西。”张海也解释道,“故此才要先去看看,没有上报朝廷,还望公公见谅。”
“哦,是这么回事。”王承恩点了点头,“两位,朝廷上又有人说起过这件事,咱家也没回万岁,替你们给压下来了。不过你们以后有什么事还是提早和咱家说说,咱家也好心里有数。”
“多谢公公,下官以后一定有事先禀报公公。”
“蒋将军,还有一件事。”王承恩又说道,“万岁对你们说过的收税的事现在也很上心,蒋将军也和咱家说过,明年朝廷会有五六十万两银子的收入。牛皮咱家可是在万岁面前吹出去了,蒋将军可不要让咱家没了面子。”
“这个请公公放心。”蒋北铭拍着胸脯说道,“下官可以保证,只要能在琼州府内收税,银子只多不少。”
王承恩又随便聊了聊便回宫里复命去了,蒋北铭和张海马上开始着手安排快枪队的训练。
范秋明在帮助谭静同王可宗商量完在琼州府各地设厂做生意的事情之后便回了大同。目前大同镇和宣府镇两地的财政完全靠周磊等四人自己解决,面临的问题非常的多,范秋明同王谦祥商量了一下,两个人一起去了榆林堡同周磊和刘军见了个面。
现在两地的火铳制造和烟草生产已经上了正轨,同时屯田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两地一共开垦出了大约一万多亩的农田,但是却依旧缺钱。缺钱的根本原因还是征兵。两个地方按照军委会的命令往榆林湾输送了大约800名士兵,现在每个团都不满员,只能在当地继续征兵。
四个人一起坐在周磊的办公室吃着饭,桌子上放着两坛子酒。
“老范。”周磊问道,“你这次回去开会没和家里说说咱们的情况,现在一下子往家里送了800多人,咱们自己这里很困难。”
“我说了。”范秋明端起酒碗自己喝了一口,“家里还是那些老话,克服困难,服从安排。”
“说的轻巧。”刘军抱怨道,“让他们自己来试试,怎么克服困难。”
“别抱怨了,抱怨也没用。”周磊笑道,“咱们还是自己商量一下下一步怎么办吧,今年的香烟生产计划肯定是完不成了。”
“现在已经是10月初了。”王谦祥问道,“你们的烟叶收完了吗?”
“收完了,不是已经给你们送去一些了吗?”
“那点够干什么的。”王谦祥嚷道,“吴三桂那边就要200万盒。老范不在的时候王朴找过我,他也想包销咱们的卷烟。”
“他也想?”刘军放下酒碗,“咱们不是答应吴三桂黄河以北都让吴三桂来做吗,王朴想往哪卖?”
“我和王朴解释过了。”王谦祥说道,“他的意思是可以卖给蒙古人,可以在归化城设一个点。”
“我这次和谦祥来找你们就是为了这件事。”范秋明说道,“现在咱们把卷烟的市场给了吴三桂,九边重镇的军火市场给了卢抱忠,王朴那里有些不太满意。”
“你说这些朝廷的总兵们。”周磊笑道,“都不想着怎么训练,怎么打仗,一门心思的都想做生意。”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范秋明也笑道,“谁叫都穷呢,现在有了这么好的赚钱的机会,那还不一个个的都睁大了眼盯着。”
“不过你说的倒也是个事。”刘军慢慢说道,“正因为我们把军火的生意全给了卢抱忠和管鸣珂,现在我和周磊在宣府镇基本行动很自由。也的确该给王朴一点好处了,这也是为了你们大同着想。”
“所以说嘛。”王谦祥笑道,“你们到底能提供多少原料,我回去也好给王朴一个回信。”
刘军想了想:“今年的烟叶也就这么多了,你们回去的时候可以全部带走。不过今年能满足吴三桂的订单就不错了,王朴只能明年再说。”
“那明年就能没问题吗?”王谦祥追问道。
“明年应该是没问题。”周磊回答道,“现在一亩地能产烟叶大约是200斤,可以生产出3500盒香烟。我算了一下,如果明年需要一千万盒香烟的话,需要3000亩地左右。我们现在正在加紧开荒,明年春天可以开垦出这些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