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一亩地才200斤?”范秋明问道,“我怎么记得咱们后世应该在400多斤。”
“老范,现在能和后世相比吗?”周磊笑道,“200斤已经是很不错的产量了。”
“你们现在火铳的产量能有多少?”范秋明又问道。
“我们又招募了一些工匠,一个月差不多1000多支吧。”周磊回答道,“现在的军队也是训练半天,生产半天,没办法,缺人。你们那里不缺人吗,就算我们种出烟草来,你们有那么多人生产吗?”
“我们一样缺人。”王谦祥说道,“这个问题我和王朴说过了,他说他来解决,我估计他会有办法的,毕竟是坐地户嘛。”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李慕青端着一碗汤进来:“诸位长官,汤炖好了。”
“刘夫人辛苦了。”范秋明玩笑道,“还让刘夫人亲自下厨,我等真是有福气。”
“得了吧,老范。”刘军笑道,“老老实实喝你的汤吧。”
李慕青放下汤碗出去了,王谦祥盯着刘军问道:“刘军,我怎么看着她的肚子有点大,是不是有了?”
“谦祥。”刘军笑骂道,“你tm看我老婆肚子干嘛?”
“呵呵呵呵。”王谦祥也笑道,“当年咱俩在海军陆战队一个班的时候,你可是说过,等你娶了媳妇生了孩子,我给你孩子当干爹,我急着当干爹呢。”
“呵呵。”刘军笑道,“是有了,2个多月了。”
“行啊,刘军,要当爹了。”范秋明举起了酒碗,“敬一个,我先恭喜了。”
“谢谢了,喝酒。”四个人一起干了碗里的酒。
“老范,我还有一个问题。”刘军放下酒碗问道,“我听陆老讲过,在原先的历史上,明年皇太极会再次入关。你这次回家,家里有没有探讨过这个问题。”
“家里倒是没正式探讨过,毕竟现在的历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范秋明解释道,“不过我和许朗、王华他们说起过,军委会的意见是静观其变。涛敏和涛功现在在朝鲜搞土改,而且他们和蒋北铭停战2年的约定还没到期,所以他们应该不会有什么动静。至于皇太极会不会有想法,这个还要看咱们在东北的特工能送回来什么消息。”





大明日月 第三百三十四章 检阅
“等东北的消息会不会有点晚。”周磊有些疑虑的问道,“咱们的两个团现在都不满员。”
“军委会也让我给你们捎个话。”范秋明又说道,“军事是第一位的,不管将来怎么样,咱们的这2个团要当成一颗钉子死死的楔在这里。”
张海急匆匆的进了蒋北铭的办公室:“家里来信了,总务二处的人送过来的。”
蒋北铭接过信件打开看了一会:“张海,你把咱们自己人叫来开个会,家里对涛敏的事有指示。”
“有什么指示?”
“家里让咱们先答应涛敏的计划。”蒋北铭简单的回答了一句,“开个会商量一下。”
在北京的穿越者一共5个人,经过详细的协商,蒋北铭最终给涛敏写了一封回信。大概的意思是告诉涛敏,榆林湾已经答应和他合作干掉皇太极。为了让涛敏相信,蒋北铭在信里说,许朗对这个计划是反对的,他还是想要除掉涛敏兄弟二人。但是榆林湾的内部已经有人向穿越大会提议,只要涛敏能够干掉皇太极,和明朝政府停战,对他们兄弟2年前的行为将不予追究。只是穿越大会目前正在争论,还没有拿出一个最后的决议。
同时,蒋北铭还说,北京将派出一个专门的信使直接去朝鲜送这封信。如果涛敏有什么具体的行动计划,可以让信使直接带回来,但是必须要保证这个信使的安全。
散会后,办公室里只剩下了蒋北铭和张海两个人。
“北铭,让谁去送这封信?”
“我还没想好,得找一个有胆量并且机灵的人去,很难说涛敏会不会把人给扣了。”
“涛敏会把人扣了吗?”张海摸了摸脑袋,“那这个人可不好找,葛涛现在不在北京,总务二处的人应该是帮不上什么忙。”
“人选问题让我先想想吧。”蒋北铭也觉得挺头疼,“后天崇祯就要来检阅快枪队了,准备好了没有。”
“你放心吧。”张海回答道,“都准备好了,咱们也不用刻意的去做什么,按照正常的训练来就行。”
“但愿能让这位万岁满意吧。”蒋北铭苦笑道,“他还是对咱们不放心。”
“北铭。”张海在椅子上坐下,“你说崇祯到底对咱们有什么不放心的,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还能怎么想。”蒋北铭笑道,“这些君王,他们想的其实都是一样的,自己的位置和权力永远是第一位的。你可以帮他,可以给他出各种各样的主意,但是一旦你威胁到了他的地位,哪怕是亲爹亲妈他也会毫不留情的除掉你。”
张海摇了摇头:“怪不得许朗说,权力能让一个人疯狂。”
“是啊,权力是个好东西。”蒋北铭长叹一声,“别去想了,先把这次检阅应付过去吧。”
第三天的一大早,快枪队的演练场上,5000多士兵排着整齐的方阵等着皇帝的检阅。绝大部分的士兵是从来没见过皇帝的,这次的检阅让他们既紧张又兴奋。
蒋北铭和张海站在高台上等着崇祯的到来,两个人今天特意穿上了榆林军军装,耀眼的帽徽和肩章擦得锃亮,长筒马靴都能照出人影。现在榆林军的军官全部换上了长筒马靴,军士长和士官则穿上了半截筒的马靴,只有士兵还依旧是皮鞋加绑腿。
张海整了整武装带,偷偷问道:“都站了快半个时辰了,怎么还没来?”
“你急什么。”蒋北铭笑道,“不站上一两个时辰怎么显出万岁的威严。”
几个小太监从演练场的辕门处跑了过来,不停的拍着手,蒋北铭和张海停止了说话,全都立正站好。
一个小太监跑到了蒋北铭的面前:“蒋将军,万岁已经起驾,如今怕是出了紫禁城,还请蒋将军做好准备,就快到了。”
“有劳公公。”蒋北铭施了一礼,“快枪队全体准备完毕,正等着万岁的检阅。”
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崇祯的仪仗开始陆陆续续的开进了演练场。
“全体立正!敬礼!”
值日官见黄罗伞盖出现在辕门处,忙大喊一声,5000多士兵齐齐的举起了右手。
崇祯在王承恩的陪同下走上了高台,蒋北铭和张海迎了上去。
两个人并没有下跪,而是冲着崇祯行了一个榆林军军礼:“参见万岁,请恕微臣身在军营,不能行跪拜之礼。”
王承恩听蒋北铭突然说出这句话,不觉一愣,赶忙转头关注崇祯的表情变化。
崇祯却没有流露出什么不满,而是对蒋北铭笑了笑:“蒋爱卿果然有大将之风,朕看你们这个军礼很是不错。传旨,今日所有快枪队军士免跪拜,只行军礼。”
“谢万岁。”蒋北铭又敬了一个礼。
崇祯在高台中央的椅子上坐下:“蒋爱卿,你们可以开始操练了。”
“臣遵旨。”蒋北铭转过身,手中令旗一摆,5000多士兵开始操练起来。
整个演练持续了一个多时辰,从队列,射击,到格斗,对抗,崇祯在高台上看的津津有味。
演练结束,崇祯似乎有些意犹未尽,指着下面一个军士说道:“蒋爱卿,你去把那个军士叫过来,朕有话要问。”
蒋北铭没想到崇祯会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也没来得及多想,招手把那个军士叫了过来:“中士,万岁有话要问你。”
一个十八九岁的中士跳上了高台,对着崇祯也行了一个军礼:“卑职参见万岁。”
崇祯微笑着看了看这个年青的中士:“很好,你刚才的表现朕已经都看见了。你是何方人士,多大了,现在在快枪队担任什么官职?”
“回万岁。”那个中士没有一点紧张,“卑职今年十八岁,是琼州府崖州人士,现在快枪队担任一团二营三连二排军士。”
“少年有为。”崇祯夸了一句,“你和朕说说,是在崖州好呢还是在北京好?”
“回万岁。”中士回答道,“卑职是大明的军人,不管在哪个地方,卑职的职责永远都是保卫万岁,保卫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万岁需要卑职在哪,大明需要卑职在哪,卑职就在哪。”
王承恩站在崇祯的身后赞赏的对蒋北铭点了点头,崇祯也很是受用的说道:“你回答得很好,朕很欣慰。”
崇祯说完,从腰下解下了一块玉佩:“这块玉佩随朕多年,今日朕把它赐予你。朕希望你能记住你今天和朕说过的话,不管在哪里,你都是大明的军人。”
小中士接过了王承恩递过来的玉佩,激动的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卑职谢过万岁,万岁的话卑职回牢记在心。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站起身,王承恩赶忙上来搀扶着,崇祯却甩开了王晨恩的手走到了高台的前方对着台下说道:“朕今日看了你们的操练,你们每个人都很用心,朕心里也很高兴。朕希望你们今后能日日苦练,早一天成为大明朝的中流砥柱。”
“谢万岁。”台下的士兵一起答道,“万死不辞。”
“传旨。”崇祯喊道,“快枪队训练有功,赐白银一千两,御酒百瓶。蒋北铭擢升参将,张海升游击将军。”
“臣谢主隆恩。”蒋北铭和张海齐声喊道。
崇祯心满意足的回去了,快枪队解散,张海拉着蒋北铭回到了办公室。
“北铭,我怎么觉得今天崇祯的表现有点不对劲啊。”张海关上门说道,“他怎么会这么慷慨,咱们今天操练的不是多精彩啊,出了一些问题。”
“这你还看不出来吗?”蒋北铭笑道:“崇祯这是在笼络人心,他今天唱了这么一出,咱们恐怕几个月都弥补不回来。”
“有那么严重吗?”张海不太相信,“这些士兵恐怕几年也见不到崇祯一次,咱们可是天天和他们在一起的。”
“张海,我和你打个赌怎么样。”蒋北铭突然笑道,“现在已经是十月份了,最迟年底,崇祯还得再来检阅一次你信不信?”
“我不和你打这个赌。”张海晃了晃脑袋,“我也觉得有这个可能。”
“现在已经是十月份了。”涛敏在南浦也在计算着时间,“谢田去了盛京了吗?”
“已经去了。”涛功回答道,“我把任务都交代清楚了,谢田会知道该怎么做。”
“嗯。”涛敏想了一想,“榆林湾那边还没有答复吗?”
“目前还没有,他们应该不会那么快就有反应。”涛功说道,“咱们那件事关系太大,我估计他们不吵上几个月是拿不出主意来的。”
“唉,就怕等不及啊。”
盛京城里的一处客栈,谢田和刘三2个人单独的待在一间屋子里。
“刘三,消息送出去了吗?”
“已经送出去三天了,我亲自翻墙进去的,莽古济肯定能看到。”
“那为什么到现在还没动静。”谢田有些着急,“难道是冷僧机也有所察觉?”
“头。”刘三压低了声音,“照小的的意思,咱们也不用等莽古济怎么办了。咱们找个机会神不知鬼不觉的干掉冷僧机,一走了之,什么事都耽搁不了。”
“可这次就咱们2个来的。”谢田沉思了一会,“这件事太机密了,我没叫别人。不到万不得已,最好咱们不要亲自动手。你这几天再密切注意一下莽古济和冷僧机的动静,摸清楚冷僧机的活动规律。如果还没动静的话,咱们再动手。”
又过了几天,依旧没有什么变化。
“头,冷僧机的活动我已经弄清楚了,夜长梦多。”
“不等了。”谢田下定决心,“咱们自己动手。”
“头,如果要动手的话,白天还是晚上?”
“你先说说他这几天都有什么规律?”谢田问道。
“我盯了他几天,发现他几乎每天的傍晚都会去街上转转,小的觉得这是个好时机。”
“有合适的地点吗?”
“有。”刘三趴到了谢田的耳边,“他出门要经过一个小巷子,那个地方平常没什么人走。但是出了巷子,走几步就是大街,很容易脱身。”
“他都是一个人出来吗?”
“有时候是一个人,有时候带着人,最多不超过2个跟班。”
谢田起身找出了纸笔:“把图画出来,你打算怎么干?”
刘三在纸上迅速的画了一幅图:“头,我说的这条巷子就在这。咱们两头一堵,他肯定跑不掉。”
谢田盯着图看了一会:“如果他多带人了呢?”
“头,如果这里不行还有个地方。”刘三又在纸上画了几笔,“这条街的尽头有一个杂货市场,人流比较多。冷僧机一般都要进去逛逛,而且都是一个人,他的跟班会在市场外面等着他。”




大明日月 第三百三十五章 总参的规划(上)
“做好准备,明天就动手。”谢田指着地图说道,“如果巷子里不好动手,咱们就在市场动手,完事后立马出城返回北京。就算有人察觉,也只能想到是明朝方面的人做的。”
第二天的下午,谢田和刘三装扮成了蒙古人的模样,怀揣手铳和利刃,慢慢的在莽古济的家门口闲逛着。
到了傍晚时分,莽古济家的大门打开了,冷僧机带着一个随从出了大门。谢田暗暗地朝刘三使了个眼色,自己在后面远远的跟上了冷僧机。
冷僧机和那个跟班一面说着什么一面渐渐的走进了巷子,谢田也慢慢的加快了脚步。刘三从巷子的另一头走了过来,两个人和冷僧机的距离越来越近。
冷僧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突然停下了脚步转过身看向谢田。
谢田并没有在乎冷僧机的眼神,一副悠闲的样子继续慢慢走着。
“你。”冷僧机突然叫住了谢田,“你是谁,哪来的,我怎么从没看见过你。”
谢田停下脚步,叽里呱啦的说了几句蒙古话。
冷僧机皱了皱眉头,也改用蒙古话问道:“你是蒙古人,我怎么看着不太像啊。”
谢田突然又改说了汉话:“我是汉人,我家主人是蒙古人。”
冷僧机没怎么听明白谢田说的汉话,右手不自觉的握住了腰下的刀柄:“你究竟是什么人?”
谢田听懂了冷僧机的这句话,也用刚刚学会的满语冷冷说道:“要你命的人。”
冷僧机大惊,一伸手将腰刀抽出指向了谢田:“你到底是谁?”
“轰”的一声巨响,回答冷僧机的是他身后刘三打出的一颗铳弹。冷僧机的跟班吓得转身就跑,又是一声巨响,谢田的手铳打倒了这个跟班。
谢田和刘三没有片刻停留,各自从衣服里抽出了匕首,照着倒在地上的两个人的脖子狠狠的,抹了几下。
“走。”谢田说了一个走字,两个人快步跑向了巷子口。
刚刚出了巷子口,莽古济的府宅中就冲出了几个人,朝着冷僧机的尸体处跑了过去。
谢田和刘三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换下了蒙古服饰,回到客栈算清了房钱,打马出了盛京,朝着北京方向去了。
莽古济的密室当中,莽古济和屯布禄、爱巴礼两人正在密谈,却没有额驸琐诺木。
“两位。”莽古济开口说道,“现在的形势想必你们也已经知道,德格类刚刚暴病身亡,冷僧机又遭人暗算,你们觉得冷僧机的死会是谁干的?”
莽古济没有把收到谢田密信的事告诉这2个人,所以屯布禄和爱巴礼并不知道内情,屯布禄答道:“格格,依奴才推测,冷僧机的死恐怕其中另有隐情。”
莽古济勉强笑道:“这里就咱们三个人,没什么不好说的。”
“回格格。”爱巴礼说道,“这件事还需详细查一查,奴才们并不敢妄加揣测。”
“那就好好查查吧。”莽古济吩咐道,“我一个女人家,行事多有不便,全依仗两位了。”
许朗又召开了一次总参全体会议。曾广贤已经带领2艘战舰去了台湾;王兆星也派人送回来了古云鲲挖出来的第一批原油,顺便带回来了1000多两黄金;经过韩万涛的大力征兵,目前榆林湾内的机动部队达到了3000人,又整编出了独立四团,韩万涛兼任了团长;蒋北铭也送回来了一封信,将崇祯视察快枪队的事情向家里做了详细的汇报。因此张国栋指示总参拿出一个下一步军事行动的大概的计划。
“诸位,我先和大家透露一下。”许朗向与会者介绍完各方面的情况后说道,“根据军委会的指示,我们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要做这么几件事。第一,要继续在榆林湾内征兵,并尽量把征兵范围扩大到整个琼州府,以便为明年的东瀛行动和再次抗击鞑子入关做准备。第二,咱们现在在宣府镇、大同镇和延长县,还有安南都有自己的部队,分布的比较分散,大家都想想,这些部队怎么样分配才能更有效的发挥最大的作用。第三,就是流寇的问题,咱们下一步要怎么去应对流寇。目前卢象升卢大人正在陕西、山西一带清剿流寇,独立二团和独立三团要不要参加,怎么参加。第四,就是咱们要从各处抽调一部分人编练一个单独的预备队,人数大约应该在1000多人,怎么抽调,是在榆林湾内抽调还是从外地抽调,这个也需要大家出出主意。”
许朗并没有说明这个预备队是干什么的,因为现在还不能透露预备队的详细信息。这支预备队其实就是装备燧发枪的部队。沈大兴目前又弄出了2台小型的蒸汽机,燧发枪的产量每个月达到了200多支,明年的三月份就能生产出1500支。并且开花弹也试验成功,沈大兴正在研制线膛炮,希望能在春节后先装备10门左右能打开花弹的线膛炮。
许朗还没有透露的一件事便是珍珠号的改造,军委会通过了将珍珠号改造为蒸汽动力和柴油动力混合型的战舰。许朗和张国栋等人去看过珍珠号的改造进程,目前的珍珠号已经被拆的七零八落,所有不必要的房间和装备全部被拆掉了,空出空间来安装蒸汽机和大炮。
沈大兴的32磅炮已经弄出了样品,经过测试,可以将20多斤的实心炮弹打倒3000米的距离。在400多米的距离上能轻易打穿一尺多厚的硬木船板。只是因为青铜的原料问题,究竟能生产出多少门现在还说不好。
听许朗说完,横路敬二第一个问道:“长官,明年鞑子入关的干活,一定会吗?”
“应该会。”许朗笑着说道,“根据总务二处的消息,鞑子那边今年的收成不是很好,这个冬天恐怕应该不怎么好过,所以他们明年可能会再次入关劫掠。”
“长官。”黎文清又问道,“卢大人现在正在清剿流寇,如果鞑子再入关的话,那么咱们和朝廷岂不是又要两线作战了?”
“所以才要你们来出出主意,商量一下咱们要怎么应付两线作战。”冷天冰笑道,“你们这些参谋不就是要给军委会出谋划策的吗。”
其实虽然在原先的历史上,皇太极的确在崇祯九年的五月派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等统八旗兵十万攻明。阿济格兵分三路入喜峰口、独石口。但是目前的历史已经改变了很多,尤其是涛敏还要联合榆林湾除掉皇太极,因此对于皇太极能不能入关,整个军委会心里是没底的。但是张国栋指示许朗,不管情况究竟怎么样,总参还是先拿出一个应对方案来作为预备。
参谋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吵吵了一阵子以后,许朗开始一个个的点名:“横路君,你是作战部部长,你先说说吧。”
“是,长官。”横路敬二说道,“我的,意见的明确。我们的主要敌人,鞑子的干活。我的建议,将榆林军全部整合的干活,作为机动力量派往大同和宣府。至于流寇的干活,可以让卢象升大人去应付,我们只对付鞑子。”
“你什么意见?”许朗把头转向了黎文清。
“属下的意见和横路部长正好相反。”黎文清答道,“攘外必先安内。属下认为,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就不能全力以赴的应对鞑子。因此属下觉得,横路部长建议将榆林军整合是对的。但是整合以后的军队要先平定流寇再对付鞑子。”
“这么说你们的意见都是要先整合军队了?”许朗又问道,“高参谋,你有什么建议?”
“回长官。”高晨站起来敬了一个礼,“属下认为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很多,既有鞑子方面、流寇方面,也有东瀛和郑芝龙、西洋人方面的。鞑子方面和流寇方面是要用陆军去解决,东瀛方面要用海军去解决。此外还有征兵后勤方面的问题,所以属下觉得先应该把这些问题分成几部分来看。”
许朗欣赏的点了点头:“那你就说说要分哪几个部分?”
“长官。”高晨答道,“第一部分是鞑子和流寇方面的。我们现在除去安南方面的陆军应该有九千部队,属下建议将这九千部队整编成一个师,作为机动部队驻扎到宣府镇或者大同镇。不管是对付流寇还是鞑子,这都将会是一支生力军。”
“但是把所有的陆军全调到北面,榆林湾这里怎么办,延长县那里怎么办?”冷天冰问道。
“长官。”高晨说道,“榆林湾内还有500人的海军陆战队和300多的军校生。目前榆林湾遭到敌人进攻的可能性非常小,这八百多人的军队完全可以保障榆林湾的安全。至于延长县方面,属下认为可以在当地再征兵扩充。高迎祥已经和咱们达成了协议,他不会再去延长县,所以延长县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高参谋。”许朗笑道,“你就那么相信高迎祥说的话吗?”

1...153154155156157...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