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如果自己给陈雨寒这个建议,他会这么做吗。如果他这么做了,那自己岂不成了和洪秀全一样的刽子手了吗。然而不这样又怎么可能让陈雨寒迅速的壮大起来呢,蒋北铭想了好几天还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北铭,还没拿定主意吗?”张海从王承恩那里回来就看见蒋北铭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陈雨寒那边可是在等着咱们的答复呢。要是这是咱们不管的话,不但陈雨寒,恐怕连眼镜蛇都会有想法。”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这不是没什么好办法吗。”蒋北铭问道,“潘学忠和葛涛回来了没有,找没找到李岩?”
“还没回来。”张海说道,“不过已经送回来了消息,杞县并没有这个人,他们现在在整个河南寻找。潘学忠的意思,李岩这个人很可能是历史虚构出来的,压根就没这个人。”
蒋北铭没有再问李岩的事:“王承恩那边什么情况,我去宁远的事他答应了吗?”
“并没有。”张海坐下点上了一支烟,又扔给了蒋北铭一支,“王承恩的意思,朝堂上反对的声音很大。现在大明朝能守住宁远就不错了,主动进攻恐怕没这个能力。而且王承恩说了一个消息,现在朝廷上有些人对祖大寿和吴三桂很不放心,尤其是吴三桂父子和咱们榆林湾做生意,他们很担心一旦让吴三桂进攻满清会有什么变故。”
蒋北铭突然问道:“总务二处现在在北京谁负责?”
“梁二啊。”张海笑道,“你怎么糊涂了,王华亲自定下的,葛涛不在就是梁二,梁二不在就是宁严。”
“安排一下,我要见梁二。”蒋北铭突然没头没脑的说了这么一句。
总务二处联络点的后院里,蒋北铭和梁二单独的坐在一起喝酒。
“梁二,我的意思你都听明白了吗?”
蒋北铭把陈雨寒的事情毫无保留的告诉了梁二,并且希望总务二处能够派出人去东北寻找陈雨寒,把这支队伍能发展壮大起来。
“蒋将军。”梁二叫着蒋北铭在北京的官职,“这件事不是小人能决定的,小人还要向校长请示,请将军能体谅小人的难处。”
蒋北铭微微一笑:“我明白,你可以向你们校长请示。”
蒋北铭来找梁二的原因其实就是想让梁二向王华汇报一下。蒋北铭已经给王华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但是这封信蒋北铭并没有送出去,因为他始终觉得自己的想法过于的简单和天真。东北的真实情况自己并不了解,尤其是黑龙江一带的情况。蒋北铭希望先由总务二处自己单独做出一个判断,然后自己再把自己的打算告诉王华,这样可能会更理性一些,毕竟自己现在还是最高军事指挥官。如果自己的书信先送回榆林湾,可能会影响到王华的判断。





大明日月 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仗回到解放前
“多谢将军。”梁二冲着蒋北铭拱了拱手。
陈雨寒等到了傍晚,终于等来了八旗的追兵。大约十三四个八旗骑兵带着二十多个步兵从远处跑了过来。陈雨寒的手里现在只有四张弓箭,其余的人都拿着一些乱七八糟的兵器,有的人甚至只有一根削尖了的木棍,而对面的八旗兵个个盔明甲亮。
“点火。”陈雨寒明白,这仗不打是不行了,自己准备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这一仗。
两堆篝火点了起来,同时点火的人开始高声叫着朝远处跑去。
“全速追击。”八旗兵的头目隐隐看到大火中似乎有几辆大车,心中暗暗着急,也没顾得上仔细观察就下达了追击命令。
十几匹战马撒开了蹄子,不管不顾的跑了过来。
“快点,再快点。”陈雨寒的心里替这些八旗骑兵在鼓劲,跑得越快跌的就越狠。
终于,跑在第一个的八旗兵察觉出有什么不对劲,拼命的想拉住战马,但是冲起来的速度却是停不下来的。轰隆一声,这匹战马带着背上的骑士一起跌进来陷马坑。后面的八旗兵也收不住脚,接二连三的摔了进去。
“放箭。”陷马坑的外面还有四五匹马及时的停住了,但是四支重箭伴随着凄厉的声音射向了他们。
“杀!”老三和老五带着其余的人从道路的两边冲了出来,这仗必须要以快打慢,自己这边无论是在武器还是在战斗力上都无法和这些八旗兵进行长时间的对抗,只能是趁着他们没有注意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只有两名八旗骑兵还没有被打落,二十多个步兵也纷纷的亮出了武器。可是他们的弓箭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老三和老五带着三十多人和这二十多个八旗混战到了一起。
陈雨寒见过朝鲜新军的训练,为了这次的伏击也绞尽了脑汁。本来陈雨寒是把三十个人分成了两队,每一队都排成了一个方阵,希望能用集体的力量来对抗这些八旗步兵。
可惜愿望终归是愿望,这些训练时间不长的农民和猎户这是第一次真正的对抗八旗兵,什么训练和技巧全忘的一干二净。两个方阵根本就没成型,每个人都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在各自为战。
好在八旗兵的反应不是很快,也没排出什么应敌的阵型,五十多个人全都搅在了一起。
“杀!”陈雨寒扔下了弓箭,抄起一根猎叉冲着还没有被打倒的一个八旗兵冲了过去。
那个八旗正在和老三缠斗,老三拿着一根粗大的木棍不停的朝着战马没头没脑的打过去,一边打一边还躲避着战马高高扬起的马蹄。
“老三,打他的马腿。”陈雨寒的叫声提醒了老三,趁着那匹战马又一次扬起前蹄,老三一蹲身子,一棍子结结实实的砸在了马腿上。
马上的骑士被掀翻在地,还没等他爬起来,陈雨寒的猎叉就到了,一叉准确的捅进了这个八旗的脖子里。
这场小规模的战斗持续了小半个时辰,所有的八旗兵全部被打倒在地,而陈雨寒的身边也仅仅站立着五个人。
老三抹了一把脸上的鲜血,他的内心是震惊的。自己这边三十多对八旗二十,还精心准备了这么久,可是一仗下来,辛辛苦苦拉起来的队伍基本打没了。
“大哥。”老三有点想哭的样子。
“看看咱们的人有没有活的,所有的鞑子全部补刀。”陈雨寒的脸上看不出有任何的悲伤,冷冷的命令道,“把能跑的吗收拢起来,所有的盔甲和兵器收起来,咱们马上撤离。”
一番忙活,陈雨寒这边还有四个人是没死的,这些八旗兵的盔甲和兵器收了一车,老三又拉来了五匹还能跑的马。
“大哥,还有那几个车夫怎么办?”老五上来问道。
陈雨寒的嘴角微微笑了一声:“去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加入咱们。如果不愿意,一个活口不留。”
王华收到了梁二从北京发回来的情报,王华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几个反抗皇太极的满洲人是掀不起什么风浪的。自己的总务二处现在人手不够,很难往东北再派出去什么人。但是王华并没有表达自己的意思,只是把这个情况和何炯说了一声,让何炯拿出一个对策来,到底是派人还是不派人。
梁二的情报到达的第三天,蒋北铭的信也到了。蒋北铭在信中详细的分析了陈雨寒的事情,并且建议总务二处可以派人去帮一下陈雨寒,这对东北和眼镜蛇都是一个鼓励。
王华虽然心里有些不怎么同意蒋北铭的意见,但是还是把蒋北铭的信交给了军委会,并指令何炯尽可能成立一个小组去东******万涛和许朗等人已经回到了榆林湾,越南那边还有一堆的事,而且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召开新的穿越大会。因此军委会也没怎么重视陈雨寒的事情,这件事就全交给了何炯负责。
各人都在忙活着各人的事情,王谦祥从大同到了周磊的榆林堡。
“周磊,还有一个月就要开穿越大会了,你回去还是不回去?”
“我恐怕是回不去了。”周磊边和王谦祥喝酒边说,“榆林堡这边还有很多事要处理,我的学堂也刚刚才成立,再说回去了也没什么事,翻来覆去的还是那些东西。”
王谦祥想了想:“你要是不回去我也就不回去了,来回一趟的确是比较麻烦。”
周磊问道:“谦祥,咱们过来整整九年了,你今年多大了?”
王谦祥笑道:“28了,当初刚过来的时候只有十九,你呢,得30了吧。”
“三十一了。”周磊伸出几个指头比划着,“比你大三岁。”
王谦祥突然有了一种失落:“唉,岁月不饶人,转眼都而立之年了。”
“也不能这么说。”周磊笑道,“要是不过来的话你说不定早就退伍了,哪能像现在这样当上上校团长。”
“得了吧。”王谦祥哼了一声,“我宁可不当这个团长。”




大明日月 第五百五十八章 全面改革的议案
“不当也当了。”周磊自嘲的笑了两声,“谦祥,个人问题考虑的怎么样了?”
“你什么意思?”王谦祥放下酒杯斜楞着眼看着周磊,“我的情况你又不是不了解,你不会是看好了谁了吧。”
周磊嘿嘿的笑起来:“谦祥,我还真看好了一个。她现在是学堂的先生,不过只有十七岁。她爹死于上一次的战乱,现在只有她和她娘在榆林堡。”
王谦祥看着周磊,嘴巴长的老大老大:“你先等等,你今年32了,她17,那她娘多大了。”
周磊很有些不好意思:“谦祥,你这话问的有点不太地道吧,管她娘多大了干嘛。”
“唉,唉,周磊。”王谦祥嚷道,“这事怎么能不管。明朝人结婚都早,你可别告诉我她娘和你一样大,你想通吃啊。”
“你这话说的。”周磊摇了摇头,“她娘比我大好几岁呢。”
“好几岁?到底是几岁。”王谦祥用筷子指着周磊,“你可比人家大了15岁。”
两个人正在开玩笑,杨涛推门进来:“长官,北京急信。”
“知道了。”周磊接过信拆开看了几眼,王谦祥在对面问道,“什么事,北京出什么事了吗?”
“没什么事。”周磊把信递给了王谦祥,“还是穿越大会的事,北铭问问咱俩的意思,他想咱们北面的人派个代表回去就行了,不用每个人都回去。”
王谦祥接过来看了看:“既然没什么事,那就让北铭那边安排吧,他或者张海回去都行。咱们回去了也没什么用,吵来吵去的还不就是那些事,到头也没个什么好主意。”
周磊想了想:“那行,就这样吧。我给北铭回封信,咱们俩都不回去了。”
榆林湾。
史显扬和范秋明一起宴请了许朗和夏天阳等人。
“许朗,这一趟去越南辛苦了。”史显扬和范秋明同时向许朗举起了酒杯。
许朗并没有端杯,看着两个人笑道:“先别说这些,还是说说你们又有什么想法吧。马上要开穿越大会了,你们两个法院院长指定不会消停的。”
“许哥,你太没意思。”孙天昊也在宴会上,“敬你酒你就喝,事不事的都是后话。”
“吆,天昊。”许朗把酒一干而尽,“看来这里面还有你的事啊。”
“许朗,其实也没什么。”史显扬放下了酒杯,“秦松旺想要放开全部行业这事你肯定是知道了,我们也不多说,就想问问你是怎么想的。”
许朗笑着看了一圈:“想听实话还是假话?”
夏天阳有点不满的嚷道:“许朗,你别拿把,想说就说,不想说就别说。”
“得,我又说错话了。”许朗笑道,“说实话,我对秦松旺的这个建议支持一半,反对一半。民用行业全部放开,引入民间资本,尤其是引入大陆资本和西洋资本我绝对赞成。但是军工企业也放开,这个我不是太赞成。因为你们知道,我们现在的能力还无法做到完全的保密。我们目前还是需要引进人口的,人口基础是我们最大的一个缺陷,在大规模引进人口的情况下很难控制住泄密情况的发生。”
“你说的很对。”范秋明边笑边从身边拿出了一个文件夹,“所以我和显扬,还有天昊、大雷一起弄了这个。我们要提交到穿越大会上,你先看看。”
许朗伸手接过来,半开玩笑的说道:“既然这是你们的议案,干嘛要先让我看看。”
许朗的半开玩笑真的是半真半假,他现在一直在犹豫一个事情,是不是真的到了肖俊哲说的那样,该成立政党了。按照《公害珍珠号公约》的规定,只有超过5%的会员签名的议案才必须要被表决,而不足5%签名的则很可能连表决的机会都没有。这使得近几年每当召开穿越大会之前,总有一部分人为了能让自己的议案得到表决权而在开会之前私下通气以便获得这5%的签名。
当然这并没有任何违反规定的地方,也是被穿越者们所认可的,因为每个人都得这么干。可是许朗越来越觉得这种办法总有那么一些不合适,因为这将慢慢导致小团体的形成。就比如现在,史显扬和范秋明不会去找别人而专门来找了自己。
“许哥,你先看看。”孙天昊在一旁笑道,“不过先坐稳了,别再把你吓着了。”
“就你们几个脑袋能想出什么来。”许朗边看边笑,“还能把我吓到了。”
许朗看完后虽然没被吓到,但却也是久久没有说话,这份议案牵扯的问题太重大了。
史显扬和范秋明在这份议案中提出了要全面改革榆林湾,这个改革是牵扯到全方位的,有点类似后世的日本明治维新和光绪皇帝的维新变法。
别的都还好说一些,最重要的就是这份议案中的殖产兴业。
这一条共分了六款:
第一、废除各地关卡,培育和发展海南岛、越南和东南亚统一市场;建设公路,发展航运、邮政、等近代交通通讯事业。
第二、推行“劝农”政策,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农牧业品种和经营管理制度;结合土改政策,使大批原地主从事农垦。
第三、大量引进西方先进人才和技术,配合榆林湾自己的教育,改造原有技术和工具;扩大创办民品工业。
第四、采用奖励、保护等多种方式,鼓励优质新产品和发明创新;举办交流会、博览会以推广先进技术。
第五、将现有的官办企业加以改造和扩充,并收购一批经营不善的民用企业,以形成国有的企业体系;大力创办各种称为“模范工厂”的新式近代企业。并且在这些企业走上正轨之后,逐步廉价出售或者转让给私人,实行大力扶持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方针。
第六、奖励国产,鼓励国货出口。对出口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方面的改革措施。
在政治方面,重新整合榆林湾的文官系统,全面改革联合总会。把这种体制推广到全海南岛和榆林湾能控制住的越南、新加坡等地。力求能够上下政令统一。
在教育方面,扩大教育投资,除了榆林湾学堂和万州书院,再建几个学堂和书院,并在榆林湾建立最高学府榆林湾大学堂。同时完善学历和考试制度,力争做到小、中、高级三级教育体系。
在军事方面,实行精兵政策,军队将重视质量建设而不去追求数量,榆林湾的军队人数将控制在四万人左右。
此外,还有一些民生方面的改革措施。




大明日月 第五百五十九章 军队调整
了“许哥,给点意见。”孙天昊见许朗一直不说话忍不住问道。
许朗放下了手中的议案,并没有直接回答:“你们知道当年的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吗?”
夏天阳说道:“咱们现在的情况和那个时候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许朗指着议案笑道,“急于求成。要是按照这份议案,别的不说,光是教育、收购企业得花多少钱。咱们现在的目的是满清和涛敏,所以必须要扩军,没有那么多钱去搞这些。”
范秋明想说什么被许朗拦住了:“我也知道这份议案本身没什么错,可问题就是我们没有资金,更没有精力一下子搞这么多。我建议你们精简一下,挑出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方向性强一些。说实话,这份议案如果提交到穿越大会,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通过了又能怎么样,没有什么可操作性。”
许朗的话说的几个人都沉默不语,这的确是个问题,榆林湾是没有这么多的能力一下子进行全面改革。
议案的起草人史显扬端起了酒杯:“我再考虑考虑吧,你说的确实是个问题。”
改革的问题被放下了,许朗向着孙天昊问道:“天昊,最近忙什么呢,我回来以后也一直没看见你。”
“我都快忙晕了头了。”孙天昊说道,“过的也真快,琼交会结束都半年了,我现在正在准备第二届琼交会,而且我准备再弄一次广交会,两个一起来。”
“你还要弄广交会?”许朗有些吃惊,“去广州吗,那会不会和琼交会有冲突?”
“有没有冲突我也不知道,但是如果只在榆林湾搞展销会的话,规模还是有点小。”孙天昊突然很神秘的说道,“这是委员会的意思,秦松旺希望咱们的产品能在大陆上扩大市场,并且借着这个机会和两广总督拉一拉关系。”
许朗的心里隐约觉得委员会的这个想法恐怕不仅仅是要做贸易这么简单。现在的两广总督已经不是熊文灿了,去年就换上了张镜心。榆林湾这些年虽然一直在广州有自己的商号,生意也越做越大,可是和广东的地方官的来往不是很多。委员会难道想在稳定了海南岛之后要控制广东吗,许朗觉得要是真能控制得住广东甚至广西,再和福建连成一片,那榆林湾就有了和任何人翻脸的资本了。
许朗曾经单独和陆天翔探讨过一个问题,和崇祯翻脸的可能性有多大,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会翻脸。两个人最终取得了统一的意见,要想真正改造大明朝,逐步推行和实现虚君政体,那么翻脸是一定的。可这有个前提,必须在灭了满清以后,如果没有消灭满清就和崇祯翻脸,那么榆林湾将会树敌太多。
众人又简单的聊了聊最近的情况,这顿酒宴就结束了。
许朗吃完了饭,见天色还没到傍晚,又回到了总参看了看。
冷天冰正在总参的办公室里埋头工作,许朗推门进去:“天冰,快下班了,干嘛还这么努力。”
冷天冰抬头瞅了一眼许朗:“你一下午都跑哪去了,把活全推给了我,你这个参谋长干的挺省心啊。”
许朗在冷天冰的对面坐下:“我刚从越南回来,总得让我歇几天吧。能者多劳,你多干点没什么。”
冷天冰很无奈的摇了摇头,把面前的一份文件递到了许朗的面前:“你看看这个,董非让人送回来的,军队整编的事。”
“军队怎么又要整编?”许朗皱着眉头说道,“新一军刚刚成立,难道又有什么变化?”
“新一军是为了去越南才成立的,现在安南登陆结束了,自然要重新整编,当年你们混成旅不是也一样解散了吗。咱们的下一步是对马岛和日本,明年说不定还要去菲律宾,董非的意思是扩大海军编制,缩减陆军编制。”
许朗把手中的文件看完了:“扩大海军编制我赞成,可是要缩减陆军,那咱们以后怎么对抗满清?”
“你先别管这么多。”冷天冰又拿出一份计划,“这是我下午想的,一个大概,你看看,心里先有个数。”
冷天冰的这份计划对整个榆林军做了一个极大的调整。解散新一军,越南方面的兵力保持在八千人左右,成立一个新的安南混成师。锦普、普利安哥和占城各驻军一个营。每营下辖三个步兵连和两个炮兵连一共800人,直属师部指挥。在会安驻军两个团共四千人作为机动部队,同时调拨两艘500吨级战舰和两艘30炮艇成立安南舰队,隶属于安南混成师。这四艘战舰将会在对马岛行动结束后开赴越南。
因为新加坡和贡布已经和英国人共管,所以这两地将不再保留战舰。新加坡驻军一个营800人,贡布驻军由一个步兵连和一个炮连组成一个营,这两个营也隶属于安南混成师。
大同和宣府暂时保持不变,周磊和王谦祥将在当地征兵,力争将每地的兵力扩充到两三千人。因为这两个地方的财政完全由自己负责,所以榆林湾可以不用考虑军费问题。
登州方面的战舰增加到六艘,成立登州舰队,为进攻对马岛做好准备。
榆林湾内部将成立四个快速反应的机动旅,采用旅辖营的四四编制,每个旅的人数五千人,总兵力两万人。同时成立榆林湾舰队,榆林湾舰队的战舰保持在六艘到八艘。在必要的时候,榆林湾舰队、安南舰队和登州舰队合编为联合舰队。整个海军的兵力达到了一万人。
并且,冷天冰在这份计划书中建议成立预备役部队作为战时的兵员补充。
许朗看完冷天冰的这份计划思考了一会:“天冰,我说点个人的意见。扩大海军的编制没问题,问题是咱们有那么多的战舰吗。越南那边的编制也没问题,因为咱们现在还要防备郑梉那边,人少了不行。可是榆林湾里要保留四个旅,这样各地的陆军加起来就得三万人,咱们有那么多的人吗。”
“船的问题你不用担心。”冷天冰答道,“按照这个计划,联合舰队的战舰总数会达到十六到十八艘,但这不是马上就要做到的,只要我们在明年进军菲律宾之前满员就行。现在邱鹏那里正在赶工新的战舰,而且董非的意思是要把以前退役拨给海关的30炮艇全都要回来重新服役。”
“你先等等。”许朗笑道,“送出去的东西还能要回来,这么干的话你媳妇那里不得去找董非打仗啊。”



1...225226227228229...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