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崇祯如今把这么大的一个问题放在了刘宇亮的面前,刘宇亮只是一个劲的磕头:“陛下圣明,陛下自有万全之策。”
崇祯很有些厌恶的挥了挥手:“爱卿退下吧。”





大明日月 第五百九十四章 皇太极的打算
盛京的皇宫里也坐着两个人,皇太极和范文程。皇太极已经得到了各地的消息,五万明军进攻金州,旅顺的援兵受阻于金州以南,恐怕金州现在已被攻下。南浦的多尔衮和涛敏则一直按兵不动。据晋商那边传过来消息,多尔衮和涛敏在朝鲜恐是另有企图。而且宁远的吴三桂和锦州的祖大寿现在也在蠢蠢欲动,皇太极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焦虑。
“范爱卿。”皇太极很有些焦虑的问道,“金州现在恐怕不保,旅顺危在旦夕,不知爱卿有何良策?”
范文程知道皇太极对自己是绝对的信任,自己这几天也一直在苦苦思索应对之策。现在见皇太极问到了自己的意思,起身奏道:“皇上,臣有一言,大清和明朝讲和如何?”
“朕又要和明朝讲和?”皇太极有些惊讶,“范爱卿,你也知上次岳拖去北京的事,明朝恐很难和我们讲和。”
“此一时彼一时也。”范文程奏道,“皇上,上次岳拖贝勒前去讲和虽然功亏一篑,但是目前形势已经不一样了。”
“不知有何不一样?”皇太极问道。
范文程跪了下来:“皇上,臣一心为了皇上,为了大清。”
皇太极微微点了点头:“范爱卿平身,朕知你心。”
范文程站起身:“皇上,臣以为睿亲王和涛敏郡王绝不会回兵援助旅顺。”
范文程说完暂停了一下,抬头看了看皇太极,皇太极沉默不语。
范文程接着说道:“皇上方才也说金州现在恐是不保,旅顺也是危在旦夕。旅顺尚有我大清两万精兵,而盛京即使是集结我大清勇士也不过五万余人,而且时间上恐是来不及。如果我们坐视旅顺陷落,即便皇上将来能收复旅顺也会是一场恶战,我大清将士恐怕是所剩无几。”
皇太极咬了咬牙:“爱卿,多尔衮和涛敏真的不会回来吗?”
范文程避开了这个话题:“皇上,吴三桂和祖大寿还在宁远和锦州,如果我们全力增援旅顺,皇上也要考虑到他们的动向。”
皇太极甚是为难:“就算朕有心同明朝讲和,可谁又能去讲和。”
范文程又一次跪下:“臣不才,愿意担当此任。”
“范爱卿一片忠心朕甚欣慰。”皇太极不怎么愿意让范文程去,“只是此去北京路途遥远,还需严格保密,辛苦爱卿了。”
“不,皇上。此次同明朝讲和不用去北京,只去旅顺即可。”
“爱卿此话怎讲。”皇太极颇为惊讶,“为何要去旅顺。”
“启奏皇上。”范文程回道,“此次进攻旅顺的明军以榆林军和福建总兵郑芝龙的军队为主,其中的神机营和快枪队也归榆林军调遣。涛敏郡王将朝鲜新军悉数驻扎对马岛实则是为了攻取东瀛,榆林军同涛敏郡王前些年激战数次,而臣听闻郑芝龙和东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故此臣以为此次明军进攻旅顺是假,阻止涛敏郡王进攻东瀛是真。”
“但是爱卿也说过多尔衮和涛敏不会回援旅顺。”皇太极还是没听明白。
“正因为如此,榆林军和郑芝龙才会同我们讲和。”范文程分析道,“皇上请想,假如我大清同这五万明军在旅顺激战数月,双方的伤亡暂且不论,恐榆林军和郑芝龙就没有机会去阻止涛敏攻取东瀛。而涛敏应该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故此才不会回援旅顺。”
“皇上再想。”范文程又说道,“假如我们这次单独同榆林军和郑芝龙讲和罢兵,明朝崇祯会怎么想。上次岳拖贝勒去联系高起潜,结果走漏了消息,明朝朝野上下一致将矛头对准了高起潜,这一次他们可能会改变目标了。”
皇太极沉思了一会:“范爱卿,即便朕同意讲和,那什么条件才会让榆林军罢兵。”
范文程跪倒磕头:“这还需皇上做主。”
“范爱卿,说吧。”皇太极虚扶了一下,“在朕的面前没有什么是不能说的。”
“皇上。”范文程站起身说道,“如要同榆林军讲和罢兵,臣以为我大清要让出旅顺。”
“我们要让出旅顺吗?”皇太极十分的不情愿。
“皇上您想,只有我们让出了旅顺,我大清的两万精锐才能返回盛京,这也会保存我大清的实力。再者,明军即便是占了旅顺他们也不会就此罢休,榆林军和郑芝龙一定会去朝鲜阻止涛敏。榆林军一走,旅顺又是空城一座。只要榆林军在朝鲜同涛敏纠缠起来,皇上可随时收复旅顺。”
皇太极把范文程的话在肚子里反反复复的滚了好几滚:“范爱卿,朕就命你为钦差大臣,讲和一事爱卿可全权处理。”
“臣谢主隆恩。”范文程谢完恩又站起来看着皇太极。
皇太极问道:“爱卿可是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事?”
“皇上圣明。”范文程小声说道,“肃亲王和郑亲王对皇上忠心一片,恭顺王、怀顺王、智顺王也是可用之才。只是豫亲王,同睿亲王走得很近。”
皇太极轻轻点头:“朕明了。”
多尔衮和涛敏接到旅顺的急报已经有两三天了,可是涛敏却一直没有动静,每天只是在拷问季通海。
季通海被押在兵营的地牢里,双手被高高吊起,身上的衣服已经被血迹浸透,一条一条的贴在身上。
“何先生,这几天先生受苦了。”涛敏坐在季通海的对面,“只不过先生的嘴还是硬的很,看来先生无论如何是不会和本王说实话了。”
季通海微微睁开了被血渍遮盖的双眼:“王爷明鉴,奴才说的句句都是实话,奴才对王爷一片忠心,并没有任何欺骗王爷的地方。”
涛敏笑道:“何先生,做人太聪明了不好。你以为你那些话本王会相信吗。”
涛敏知道,这几天用在季通海身上的酷刑是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住的。假如是一个没有受过严格训练的人早就屈打成招了,哪怕是胡说八道也会说出点什么来。但问题就是季通海前前后后说的话虽然很多,可有用的一条没有,而且是严丝合缝,滴水不漏。这更坐实了涛敏的猜测,他一定是受过训的。
涛敏这几天之所以没有采取行动是因为他还没拿定主意到底应该怎么办。涛敏一直想撬开季通海的嘴,希望能从季通海的身上知道榆林湾的真正目的和下一步的行动,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打算要落空了。
“你们继续审问,不管用什么办法也要让他说话,而且要说实话。”涛敏站起身吩咐了一声就离开了地牢。




大明日月 第五百九十五章 涛敏的动作
涛敏刚刚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多尔衮又找上了门:“涛敏,皇上的旨意也到了,咱们不能这么抗旨不遵。”
涛敏听多尔衮的语气有些强硬,知道他也急了,走过去把门关上:“王爷请坐,奴才正要和王爷商量此事。”
多尔衮在椅子上坐下,涛敏走到了地图前:“王爷请看,如今明军五万已经拿下金州,他们的战舰三十艘,并且奴才猜明军一定会在金州筑起一道防线来阻隔盛京和旅顺。”
“这些本王都知道,你就说咱们应该怎么办。”多尔衮插了一句嘴。
“王爷先不要着急。”涛敏不紧不慢的说道,“如果我们要从海上援助金州则需要从对马岛调派战舰,但是咱们只有十艘战舰,是打不过明军水师的。”
“那咱们就从陆上走。”多尔衮嚷了一句。
“王爷请看这里。”涛敏的指头指向了盛京,“明军的兵力只有五万,旅顺有我大清两万精锐,明军一时半会是打不下来的。盛京离着旅顺只有八百里,比南浦近多了。而且盛京完全可以集结起五万人马,我们南浦加上王爷的人只有三万。王爷想过没有,皇上为什么会舍近求远,让我们去增援旅顺,盛京却是按兵不动。”
多尔衮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是他不愿意承认,也不敢承认。如今涛敏把这个问题说出来了,多尔衮并没有接话,而是问道:“那依着你咱们应该怎么办?”
涛敏把指头从地图上拿下来缓缓说道:“王爷,咱们换一个地方打。”
“换一个地方,换哪?”多尔衮走过来也趴在地图上仔细的瞅起来,“你的意思是咱们去打登州?”
“不,咱们不去登州。”涛敏又把指头放在了对马岛上,然后往下挪了一小段,“咱们从对马岛去打东瀛。”
“你现在还要去打东瀛?”多尔衮不知道涛敏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个时候还要去东瀛,难道扔下旅顺和盛京不管了吗?
“王爷请坐,请听奴才一言。”
涛敏详详细细的给多尔衮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形势。旅顺两万精兵,而且有城防火炮,并且屯粮甚多,五万明军就算是全力进攻,没有两三个月是打不下来的。皇太极肯定不会坐视不管,盛京的援兵一定会去增援旅顺,那么就算明朝增兵,这场仗没有半年是结束不了的。如今可以暂时放弃南浦,将南浦的三万人马也调到对马岛,九万大军齐攻东瀛长崎。不必占领整个东瀛,只需在长崎稳住脚就和德川家光谈判。涛敏的意思是一定要让东瀛同意朝鲜新军驻扎东瀛以便展示朝鲜新军的威力。等到同德川家光谈妥,只需留下一两万人马在东瀛负责征兵,其余的八旗和朝鲜新军可以撤回南浦。而那个时候,可能旅顺的战役还没有打完。
涛敏一再强调东瀛有一千万的人口,这是一个很好的兵源。征服了东瀛便可以在一两年内编练出最少十万的东瀛军队,那样才可能同大明朝抗衡下去。
多尔衮提了一个问题,进攻东瀛虽然很好,但是违背了皇太极的旨意,万一皇太极借着这个机会怪罪下来怎么办?
涛敏给多尔衮吃了个定心丸:“王爷,假如王爷的手里有十几万大军,朝鲜和东瀛都在王爷掌控当中,您说皇上还会怪罪您吗?”
多尔衮被涛敏说动了:“就依先生,我们去东瀛。”
涛敏在心里暗暗笑道:“等去了对马岛,打下了日本。你一万八旗,我八万朝鲜新军。多尔衮,日本的主子会是谁。”
涛敏的真实想法并没有和多尔衮说,也不能和他说。涛敏并不是要暂时放弃南浦,而是想永久放弃南浦。南浦靠着盛京和登州太近了,自己的一举一动皇太极都会知道,而且登州的战舰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来进攻南浦,自己还要随时提防,很是牵扯精力。涛敏想把南浦让给榆林湾或者明朝,朝鲜新军这次全部去对马岛,只要拿下日本,就可以回过头在朝鲜的南部建立起统治。这样自己就和皇太极之间隔着北朝鲜,这样一来自己的行动就自由了很多,并且这种布局既可以让明朝从北朝鲜和宁远夹击皇太极,自己也可以和皇太极夹击北朝鲜,主动权会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至于多尔衮,将来也会是满洲的一面旗帜,现在还要留着他。
金州已经被神机营和快枪队打下来有十天了,金州地峡的防线也略显雏形。韩万涛在金州以南两里地挖了大量的战壕并拉了两道铁丝网。奇怪的是这十天的时间里,既没见盛京方向的八旗援军,也没见朝鲜那边有什么动静。旅顺方面的三千援军也离着韩万涛的铁丝网三里地扎下营寨,一直在和韩万涛对峙却没有任何行动。
郑芝龙派出两艘战舰去南浦转了一圈,南浦方面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城头上的城防炮开了几炮。郑芝龙的战舰也没敢靠近,还击了几下便撤回了金州。
暂时的安静令这些穿越者都摸不着头脑,蒋北铭在榆林军自己的军官会议上笑着解释道:“这没什么不好理解的。盛京方面肯定是还没集结起兵马,再说盛京离着这里八百里,就算他们出发也来不了这么早。南浦那边更慢,而且我估计涛敏说不定这次还巴不得坐山观虎斗,咱们重创皇太极的八旗,他的朝鲜新军就会更得到重用。”
“可是旅顺那边的八旗也没有动静,既不进攻也不回撤。”曾广贤表示想不明白。
“他们应该是怕了咱们的铁丝网。”韩万涛说道,“在铁丝网面前,那些骑兵只有挨揍的份。”
“大家都不要多想了。”蒋北铭总结道,“鞑子不动正是咱们的机会,抓紧时间把长墙弄好。咱们还是按照原计划来,只要金州的防线弄好了,咱们就全力以赴打下旅顺。”




大明日月 第五百九十六章 范文程到金州(上)
许朗又一次见到了王承恩:“王公公,圣上那边可有旨意?”
许朗和王承恩说了涛敏有可能去日本的事已经好几天了,却一直没有等到答复,许朗的心里着急上火,嘴上起了一圈的泡。
“许将军,咱家已经和万岁说过这事了,可是万岁有万岁的想法。”
“不知圣意如何?”许朗在心里骂道,“还他妈有狗屁想法,真要等到涛敏征服了日本,到时候你还得吊死在煤山上。”
“许将军,杨大人和洪大人现在还在陕西同流寇作战。我们如今要去朝鲜必定要调遣重兵,圣上是担忧陕西的战事。”
王承恩的这个答复让许朗一时无话可说,崇祯考虑的也有道理。如果把北京周边的军队调往朝鲜,一旦陕西有什么变故,李自成就可以直扑北京,历史上他就是这么干的。
王承恩见许朗不说话了又说道:“许将军,万岁和咱家知道你们也是在为朝廷着想,只是朝鲜的事是不是可以先放一放,等到蒋将军他们收复了旅顺再说。”
许朗摇摇头:“公公,请恕下官直言。旅顺一战恐怕几个月不会有结果,而在这几个月中,鞑子一定会去进攻东瀛。一旦让鞑子得逞,公公,那些倭寇又会卷土重来。”
“唉,咱家也明白。”王承恩叹了口气,“许将军,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许朗不是没有想过别的办法,但是一一都被自己否决了。从越南把李福强和林兆龙调回来肯定不行,没有那么多船,时间上也肯定来不及。从宣府镇和大同镇把周磊和王谦祥调过来,可他们加一起才两个团,还不够涛敏塞牙缝的。徐田彬也指望不上,他最早能在年底赶到登州就不错了。
郑芝龙和西洋人还有一定的实力,但郑芝龙的主力战舰现在已经去了旅顺。要是动用西洋人的力量,没有三五个月的谈判是做不到的,等谈判下来,涛敏恐怕要站在长崎笑了。
许朗很无奈的站起身:“王公公,下官回去再好好想想,下官先告辞了。”
许朗回到了军官教导团:“学忠,给北铭的消息送出去了吗?”
“葛涛的人已经送出去了,只不过现在旅顺在打仗,他们只能从天津找船出海,可能会晚几天。”
“还要晚几天。”许朗又是一脸的无奈。
潘学忠注意到了许朗的表情:“在王承恩那里碰钉子了?崇祯不同意进攻朝鲜?”
“也不是,崇祯的想法也有些道理,总之这事越来越麻烦。”许朗没做过多的解释,“我再想想,实在不行我亲自去一趟旅顺和北铭他们商量一下。”
金州地峡的长墙完工一半了,从战舰上搬下来的重炮基本都安置完了,大大小小有五六十门之多。各路明军这些天也在做着准备,只等着长墙一完工便南下进攻旅顺。
蒋北铭又视察了一遍长墙,看着这道自己精心设计的防御工事,蒋北铭的心里有点小小的骄傲,大明朝的马其诺防线。
“长官,长官。”一个斥候飞马来到了蒋北铭的面前,“盛京方向发现鞑子,距离咱们十五里。”
“他们终于来了。”蒋北铭挥了一下拳头,“人数多少,骑兵多少?”
“长官。”斥候有些疑虑的说道,“鞑子人数一千,全是骑兵。”
“人数一千,怎么才一千?”蒋北铭身边的冷天冰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你们打探清楚了吗,鞑子只有一千骑兵?”
“回长官。”斥候回道,“我们也觉得不太可能,可各路斥候打探的都是一千,而且只有骑兵。”
“这是怎么回事。”冷天冰歪头问道,“难道皇太极就集结了一千骑兵?”
蒋北铭没理冷天冰:“他们的将领是谁?”
“回长官,他们打的是范字旗号。并且他们还打出了白旗,并且咱们有的斥候被发现了,但是鞑子并没有阻拦,更没有追赶。”
“这他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蒋北铭越听越糊涂:“再去打探,一定要弄清楚鞑子的意图。”
斥候下去了,冷天冰问道:“北铭,难道皇太极想要谈判?”
“我也不知道,先不管这些。”蒋北铭高喊了一声,“传令兵,传令下去,一级战斗警报,鞑子的骑兵来了。”
蒋北铭和冷天冰站在长墙的后面等了半天也没等到八旗的骑兵,倒是刚才那个斥候又一次飞马回来。
“长官,鞑子的将领是一个叫范文程的文官,他说要来和长官谈判。”
“皇太极还真想谈判。”蒋北铭想了想,“天冰,先去一起见见这个范文程,听听他要说什么。”
蒋北铭和冷天冰带着骑兵团出了长墙,范文程的一千骑兵已经在对面停了下来。一个八旗扛着白旗策马来到了蒋北铭的面前,用汉语高喊道:“大清钦差大臣、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奉我皇圣旨前来谈和,你们是什么官职?”
“头衔还不小。”蒋北铭清了清嗓子,“你听好了,本官是大明皇帝亲封从二品副将、北京军官教导团团长、榆林军最高指挥官、旅顺战役统帅、少将蒋北铭。”
扛旗的八旗摸了摸脑袋:“你到底是副将还是少将,指挥官是什么官?”
冷天冰在一旁笑道:“你回去告诉范文程,这里我们说了算,他想谈什么来和我们谈。”
蒋北铭、冷天冰和范文程各带了十几个骑兵走到了两支骑兵队伍的中间,蒋北铭对范文程还是比较了解的,陆天翔在讲课的时候着重谈到过这个人。如果说洪承畴、钱谦益的降清还有迫不得已的成分,范文程却是主动投靠的努尔哈赤。别人怎么看蒋北铭不管,在蒋北铭的心里,面前的这个人是实打实的铁杆汉奸。但是现在,蒋北铭只能先把自己的情绪压下去,谈判还是必须的。
“蒋将军。”范文程对蒋北铭拱手说道,“本官奉我皇圣旨来同将军谈判。”
蒋北铭的鼻子里哼了一声,勉强还了个礼:“不知范大学士想怎么谈,想谈些什么。”
范文程没在意蒋北铭的态度,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我皇的意思,我大清可以退出旅顺,把旅顺让给你们。但是旅顺的两万大清将士必须安全撤回盛京,你们不能阻拦。”
范文程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冷天冰等了半天没等到后面的话:“还有呢?”
范文程笑道:“没有了。”
蒋北铭也不太相信:“就这么简单?”
“蒋将军,就这么简单。”
蒋北铭的心里有些困惑,皇太极难道不知道自己要固守旅顺的打算吗,就算皇太极不知道,范文程也看到了自己现在正在修建的这道长墙。他们一仗也不打就把旅顺拱手相让,这不太符合满洲人的个性。难道是盛京出了什么变故还是皇太极另有打算,这是在拖着自己。
范文程见蒋北铭和冷天冰一直没说话,又笑道:“将军是不相信我皇的诚意吗?”
蒋北铭一时还真想不明白皇太极是什么意思:“范学士,这件事关系重大,非是我等能做主的,还需奏请圣意。”
“将军请便。”范文程说道,“不过本官也提醒将军一句。现在我们让出旅顺,将军自可向你们朝廷上奏,是将军收复了旅顺。我想这么说杨文岳巡抚和郑芝龙将军那里都会很满意的,你们也会得到朝野的赞赏。可是如若把谈判的事上奏朝廷,将军莫不是忘了去年的高起潜?”
“还有。”范文程继续说道,“我们的睿亲王和涛敏王爷在朝鲜还有九万大军,本官也不知道将军同涛敏有什么瓜葛,但是将军同他以前激战数次,将军难道就不考虑一下涛敏的动向?”
范文程的一席话把蒋北铭说的脑子里快成了一团浆糊,皇太极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多尔衮和皇太极真的翻脸了,所以皇太极才急于和自己讲和,不惜让出旅顺来对付多尔衮和涛敏。又或者这是皇太极的缓兵之计,他在拖着自己等朝鲜的九万大军回援旅顺。
冷天冰也想不明白:“范学士,我家将军刚才说了,这事兹事体大,我们还需要回去商量一下。不知范学士可否在这等上几日?”
“本官可以等。”范文程指了指身后,“本官就在那里扎营,三日后咱们再谈。本官只带了一千兵马,我想两位将军也不会有别的想法吧。”




大明日月 第五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到金州(下)
蒋北铭一回到金州城就嚷开了:“来人,马上通知下去,榆林军所有团级以上军官回来开会。再去把郑芝龙将军和张术节副将请到这里来。”
不多时,韩万涛、曾广贤、叶战等人都到了,郑芝龙和张术节还没有来。
蒋北铭还没来得及说和范文程谈判的事,一个海军上尉进来报告:“长官,我们拦截到一艘大明福船,船上的人说是安全部的,要求见蒋长官。”
“让他进来。”蒋北铭不知道来人是榆林湾的还是北京的。
一个平民打扮的人走进了屋子,冲着蒋北铭敬了个礼:“长官,卑职是安全部北京联络处的人,这是许朗将军写给您的信。”
“许朗在北京?”屋子里的人都惊了一下。
“是的长官,许朗将军到北京没几天。”
“你先下去休息吧。”蒋北铭说完拆开了信。
1...240241242243244...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