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蒋钦差是何时到的我升龙府啊?”穆绥德的大门口,郑梉坐在轿子里冲着刚刚走出来的蒋北铭说道,身后站着阮启。
“这三更半夜,惊扰了清都王雅梦,本官惭愧,清都王见谅。”蒋北铭也冲着郑梉拱了拱手。
“好说,好说。”郑梉连连说道,“既然蒋钦差已经到了本地,请去王府一叙如何?”
“多谢清都王好意。”蒋北铭身后的许朗抢先答道,“如今天色已晚,不便搅扰清都王,我等明日自去拜会,只是这兵将,是否请清都王撤掉?”
“呵呵。”郑梉笑道,“既是误会,这是自然。那本王明日就在王府之中恭候各位上使。”
郑梉说完,重新坐回轿子,对着阮启一挥手,“回府。”
穆绥德的府门重重的关上了,蒋北铭和许朗来到了正房大厅。
“他们走了吗,郑梉怎么说的?”两个人一进屋,程依依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走了,我们明天去王府,也该到了和郑梉好好谈谈的时候了。”许朗答道。
“蒋兄,许兄,请受穆某一拜。”穆绥德突然跪倒在地,对着蒋北铭和许朗大礼参拜。
“穆兄这是何意,快快请起。”两人赶忙把穆绥德从地上拉起来,“这事是我们惹下的,自然由我们来应付,给穆兄添麻烦了。”
“不不。”穆绥德解释道,“穆某非是为了今日之事才参拜二位,实乃是为了蒋兄的一句话。”
“我的一句话?哪句话?”蒋北铭实在想不起来自己和穆绥德说过什么话能让他如此举动。
“蒋兄方才所言,保护任何一个海外大明子民是大明帝国的军人的职责。”穆绥德静静的望着窗外,放佛是在自言自语,“穆某年幼便随家父来到安南,迄今已20余载。这20多年中,穆某尝尽异乡异客之苦楚。安南官府规定,在此定居之人必须与当地人通婚,所以穆某娶的2房妻妾均为安南人。并且禁止我等返回大明,上次姚夫人返国也是悄悄而行。更为重要的是,安南朝廷禁止我等宣传华夏文化,不得与当地人交流。我等离乡背井,在这异国他乡备受欺凌,为得一夕安寝,战战兢兢,不敢多言多语。但我等心向故国,心向大明,望穿天地,只盼着我等境遇能够上达天听,只可惜北望王师年复年。”
穆绥德诉说着自己的感怀,不觉又流下泪来。
蒋北铭擦了擦眼角:“穆兄,从今往后,只要有我大明旗帜飘扬的地方,只要有我大明军人的地方,没有人再可以欺凌我任何一个大明子民。”
大明日月 第一百一十六章 总务二处
第二天一早,30名士兵扛着燧发枪整装待发,蒋北铭和许朗站在队伍前面心潮澎拜。虽然在后世读书的时候,每个人都知道闯南洋是何等的艰辛,也都亲眼看过新闻上的东南亚反华事件,可真正穿越到了这十七世纪,真正亲耳听见了越南华人的诉说,两个人才深深地真切感受到,一部华人南洋史就是一部华人血泪史。
“士兵们。”蒋北铭高声说道,“我们都是大明帝国的军人,我们的职责就是保护大明帝国的每一个子民。在安南的这些日子,你们也都亲眼看见了,亲耳听到了,我们的同胞过的是怎么样的一种日子。虽然他们可能衣食无忧,但却丝毫没有一点权力,任人蹂lin,任人宰割。士兵们,这一切将要从我们改变,将要从我们这30个人开始改变。今天我们要去清都王府,就是要去改变这一切,就是要让任何一个大明子民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挺胸抬头的做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明人。。。。。。”
许朗在后面拉了拉蒋北铭,差不多就行了,再说多了这些士兵也听不懂啊。和一帮十七世纪的人讲国家和民族,是不是有点太超前了。
蒋北铭止住话语,又高声问道:“你们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长官!”30名士兵齐声答道。
蒋北铭一挥手:“出发!”
和郑梉的谈判又是艰难而辛苦的。一番威逼利诱,郑梉同意了将鸿基煤矿租给榆林湾20年,每年的租金是白银1万两。在升龙府将设立一个大明帝国商会,代行领事馆职责,第一任会长就选择了在当地华人当中已经颇有声望的穆绥德。
王华站在军校角落的一个房子面前,门口的牌子上写着“总务二处”,这就是王华秘密组建的特工处所在地了。
“校长,人员都在里面了,一共8个人,校长是不是进去训话?”何炯现在的公开身份是政治部主任,秘密身份特工处处长。
王华没有说话,抬腿进了门。里面的8个人见王华进来,都赶紧站起身来,有些不知所措,但没一个人敬礼的。
何炯递过一个文件夹,文件夹上标着“绝密”2个字:“校长,这是他们的资料。”
王华接过文件夹,脸上不露声色,心里却说道:“这就是你招的特工啊,怎么一个个歪瓜裂枣的。”
“谢田。”
“回老爷,俺是谢田。”一个年近30,老实巴交的农民应道。
王华点了点头,低头看着谢田的档案:“谢田,琼州府万州人士。本名冯武,年二十七,崇祯2年犯杀人罪潜逃,此人特点,心狠手辣,极会伪装,野外生存能力强。善用器械,刀,棒。”
“葛涛。”
“回老爷,我是葛涛。”一个不阴不阳的声音答道。
“葛涛,广州府人士。本姓苏,无名,年二十五岁。绰号‘草上飞’。此人无案底。特点,善赌,偷窃,长距离奔跑。善用器械,无。”
王华挨个把8个人的档案都看了一遍,合上了文件夹说道:“你们今后就是我榆林湾军校总务二处的一名职员了。你们的工作就是没事扫扫地,擦擦桌子,搞搞卫生什么的。具体的任务,何主任会给你们安排的。何主任都分别找你们谈过话,你们自己心里也多少知道一些,大家都记住了,在这里,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一切事情,只听从何主任一人的安排,除了我和何主任,任何人都无权指令你们,都明白了吗?”
屋子里顿时响起了抑扬顿挫的声音:“俺知道了,明白了,听老爷吩咐。”
特工处的事情在穿越集团内部目前也是不能公开的,这极大的难为住了王华,因为关于特工具体要怎么训练,王华这个后世的正统军人是不太清楚的。他只知道后世的特工学校一般是先精选人才,进行技术培训,比如外语、心理学、格斗、风土人情、追踪与反追踪、情报网的建立和管理等等很多科目,然后,还要进行长时间的实习,经过专业训练才能执行特殊任务。
王华只能自己冥思苦想,把自己能想起来的一丁点的东西编写了一个小册子交给了何炯,让何炯先按照这上面写的东西训练这8个人。对于在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只能是自己慢慢摸索改进,“摸着石头过河”,王华心里苦笑,“谢谢邓大人的教诲了。”
8个人被何炯带回了宿舍。榆林湾军校的宿舍是仿照了后世的大学生宿舍,一个屋8个人,高低铺,每人还有一个上了锁的橱子。葛涛把自己的包袱哐当一下扔在了地上,顺手把被子一掀,四仰八叉的倒在了床上。
“你轻点行不行,不知道这屋还有别人吗?”对面正在收拾床铺的谢田不满的说了一句。
葛涛没回嘴,而是照着谢田的屁股狠踹了一脚,谢田一头撞在了墙上。
“操,你想干嘛?”谢田回过身对着葛涛嚷道。
葛涛依旧没说话,从床上站起身来,一把掐住了谢田的脖子:“怎么?不服?找地方练练?”
谢田没说话,两只眼死死地盯着葛涛。葛涛从谢田的眼神里似乎看到点什么,心里一阵发虚,但是嘴上依旧强硬:“你tm再看我,信不信我打出你屎来。”
“叭”,这次不是谢田打葛涛,也不是葛涛打谢田。一根皮鞭从远处甩过来,鞭梢准确的抽到了葛涛的脸上,一道血红的鞭印登时鼓起老高。
“哎,我操,这他妈谁打我。”葛涛一回头,刚才已经出门的何炯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根长鞭。
按照榆林湾的军规,除了藤条,是不能用任何器械体罚士兵的,尤其是不能打脸,因为这是侮辱。但王华给了何炯这个特权,对于总务二处的人,不但可以任意体罚,还必须要他们心甘情愿的去忍受这种体罚,因为将来,如何对抗敌人的刑讯,这是特工的必修科目。但王华没告诉何炯,实际上军委会已经授权给他,对于总务二处的人,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灭口。
“打啊,接着打。”何炯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你们都给我听好了,在这儿,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趴着。谁想称王称霸,扰乱规矩,先来找我。”
“都赶紧收拾利落了,一会去吃饭。”何炯将脚边的包袱一脚踢出老远,又指着葛涛和谢田说道:“你们2个今天不准吃饭,去围着操场跑圈,太阳不落山不准停。”
叶战背着背包站在军校的门口,将手里的报到证递给了哨兵。哨兵接过了看了一下,冲着叶战敬了个礼:“长官,尉官培训班宿舍在西面第二个房间。不过您还得先去政治部报到。”
叶战回了个礼:“谢谢你,二等兵。那边那两个跑圈的人是怎么回事?”
“他们啊。”哨兵露出了一丝不屑,“总务二处打杂的。不知道犯什么错误了,被罚呢。”
叶战点了点头朝着政治部的方向走了过去。叶战本来是不想去担任警卫排排长的,安南战役中,自己的排战死8个,重伤退伍10个,生死与共的兄弟就剩了12个了。这12个人当中在战后还有4个被提升成了班长,调任到了别的连队。叶战现在深深的感受到了当年周磊说的那些话的意思。
“在战场上,你们将彼此相依,彼此安慰。在最难以忍受的时候,互相鼓励,互相用身体替对方挡住敌人的武器。你们将一起忍受死亡的恐惧,一起经历战争的磨难,兄弟的情谊只有在并肩战斗中才能永存。”
叶战现在深深地眷恋着自己的混成营步兵一连二排这个番号,这个番号代表了荣誉,代表了兄弟,代表了血与火的磨练。但是军令难违,尤其是这个命令是蒋长官亲自下达的,原先的许先生,现在的少校参谋长也找叶战谈过话,叶战最后选择了服从命令。不过这件事让叶孙全大大高兴了一把,当35具棺木在榆林湾码头抬下船的时候,叶孙全的两腿打颤,罗氏当场就晕倒在地,谁也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自己的宝贝儿子。结果不但叶战毫发无损的回来了,而且还成了唯一一个被授予了一等日月勋章的幸存者,现在又要进军校深造,下一步还要成为蒋长官的警卫排长,这让叶孙全早把当初的担心抛到了九霄云外,逢人便说:“我们家老二又升官了,要跟着蒋长官了。”武承宗白天嘴上一个劲的恭维着叶孙全,晚上回家把所有的怨气全发泄到了几个妻妾身上,哼哧哼哧的,没几天工夫,居然瘦了一圈。
叶战到了政治部办完了手续来到了自己的宿舍。因为尉官培训班这次一共只有4个人,所以全部安排在了一间宿舍里。这4个人全部是少尉升中尉,其中有一个就是刚刚伤愈出院的徐田彬。
叶战来到宿舍的时候,其余的三个人已经到了。看见叶战进来,徐田彬站起来同叶战打了招呼:“叶战,这边,你的床在我上铺。”
叶战赶紧过来扶住了徐田彬:“你的伤好了?”
“好了。”徐田彬摸了摸屁股,“本来就没什么大事,皮肉伤。”
叶战又扶着徐田彬坐下,张了张嘴想问什么,但却没问出来。
徐田彬笑道:“叶战,你是不是想问我为什么也和你们住一起了?”
旁边的一个少尉说道:“是啊,刚才我们也想问,但没好意思问。徐少尉,你是榆林湾的老爷,跟我们不一样,怎么也和我们住一起啊?”
“没什么不一样的。”徐田彬笑道,“咱们都是榆林湾的军人,连军衔都一样,有什么不能住一起的?我是来自海外的大宋遗民,可大宋遗民不也同样是华夏子孙?在军队里讲的是战功,是能力,不是出身。你看看人家叶战,咱们几个里年纪最小,军功最高,一等日月勋章。”
“徐哥,你就别笑话我了。”见徐田彬如此说,叶战也放松了很多,“你比我厉害,你屁股上都被捅了一刀。”
“嘿,叶战。”徐田彬笑道,“你这是损我呢还是夸我呢。”
“徐哥,叶战。你们俩说说,打起仗来你们怕不怕?”旁边的2个少尉属于韩万涛的增援部队,没赶上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放了2枪越南人就撤了。
“要说这个嘛。”徐田彬又不自觉的摸了摸屁股,“不害怕是假的。那个越南人捅我一刀的时候,我心里想,这下完了,再来一刀我的小命就没了。也多亏了蒋长官背后开的那一枪,救了我。”
“不过害怕也没用。”叶战接着说道,“那种情况下,也没时间去想害怕还是不害怕,你不杀人就要被杀,所以当时只能有一个念头,我杀你,不能你杀我。”
几个人正在闲聊着,一个下士跑到门口敬了个礼:“各位长官,校长命令去会议室,开学典礼马上要开始了。”
大明日月 第一百一十七章 榆林湾特别行政区
陆天翔和孙大雷这一阵子算是忙活坏了。汪建从崖州传来消息,王可宗已经同意了将榆林湾租借给穿越集团,只不过在价钱上这个家伙还一直是模棱两可的。陆天翔和孙大雷去了一趟崖州,和王可宗,陈民城长谈了一次,终于搞明白了为什么王可宗一直不松口的原因。
王可宗的意思是这件事绝不能落实到字面上,但是该给的银子却一分不能少。陆天翔是知道的,当年广东海道副使汪柏为了向嘉靖皇帝上贡龙涎香而允许葡人入澳,并每年接受葡萄牙人500两白银的贿赂。直到1571年左右汪柏受贿之事被揭发,继任汪柏的官员不敢将贿赂金再收为己有,而是改为地租,公开上交国库,以示他与其上任不同,表明他的清廉,这500两的地租就一直交到了1849年。
王可宗之所以不愿意和穿越集团签定任何文字协约,恐怕也是怕重蹈汪柏的覆辙。但是陈民城偷偷告诉陆天翔,王可宗想再往上升一升的道路可能要被堵住了。万州知州顾斌给新上任的两广总督王业浩送上了一份大礼,据说不下2000两银子,现在上面的意思更多的是会考虑顾斌。
说了半天还是银子。陆天翔和孙大雷回到榆林湾以后和其他的委员商量了一下,决定要帮王可宗这个忙。但是送什么,委员们有点犯难。银子吧,太俗,恐怕也入不了王业浩的眼,去找点什么稀奇玩意吧,恐怕时间又来不及,因为这个王业浩就当了一年的总督。委员会商议来商议去,最后决定送一面穿衣镜。虽然目前工业局生产出来的镜子样品着实不怎么样,但珍珠号上还存有一些现代的镜子。原先给高鹏举的那面一尺见方的镜子就卖了1200两,找个大一点的,怎么也得值个三四千两银子吧。
当陆天翔和孙大雷把一面2尺宽,四尺长的穿衣镜和一套玻璃酒杯放在王可宗的面前时,王可宗的眼睛都直了。这东西,少说1万两银子吧。
下面的事情就顺利的多了,陈民城代表王可宗同穿越集团达成了一个口头协议。榆林湾以及田独矿2处一共5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全部租给了穿越集团,榆林湾每年向崖州方面缴纳5000两白银作为租地的费用,并负担全部的崖州上缴国库的赋税。在租借地内,穿越集团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习俗制定律法,组建衙门,自由雇佣明朝人工作,并且可以拥有一支不多于500人的民团作为武装力量。但是,榆林湾民团在编制上隶属于崖州千户所,榆林湾有义务协助崖州府衙保卫整个崖州的安全。
双方最后还约定,一旦朝廷方面查下来,穿越集团绝不能承认是租借了榆林湾,只能说是来自海外的客商。好在这些人和大明人一样,黑头发黄皮肤,说的也是大明的言语,王可宗也不用那么的担心。
孙大雷在忙完租地的事之后便开始忙活银行的事情了。新的银币和合金币已经铸造好了,因为铸造这些金属货币需要模具,工业局现在忙的顾头不顾腚的,所以在范秋明的要求下,金属币的币种由原先的7类缩减为了3类,分别是一两和一钱的银元,一分银子则用铜钢合金币。每一枚的金属币的正面都是同样日月同升的图案,背面分别标注了货币的价值。
对于一两和一分的银元,榆林湾的明朝人是完全接受的,这种银元不但分量足,成色好,而且样式新颖,使用起来还不用称不用量。但是对于一分银子的钢镚,明朝人的思想就显得有些抵触。那种看似很漂亮的东西不就是一块铁吗,这么一小块铁就能当一分银子用吗?孙大雷也没什么办法,只好先号召穿越者们自己带头使用这种货币,并且做了一个规定,所有穿越者自己开设的商铺酒楼,尽量只收这种货币,以便提高它的流通率。
但是孙大雷做了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所有为穿越集团服务的明朝人,每个月的薪水将不再用白银发放,而是给了每一个人一个小卡片。在这个叫做存折的卡片上,清楚的标注了每一个存款人的姓名,职务和所存的金额。并且告诉每一个存折持有者,平时不用把银子放在家里,需要用的时候,就可以到银号里去取,不但不收手续费,还根据存取款的天数付给一定的利息。
在采用了存折发薪水的第一个发薪日,榆林湾银行的所有人整整忙了一个通宵。除了穿越者,没有人相信仅凭这张卡片就可以领到银子,当年的大明宝钞还历历在目。有一部分人当天排队没有排上,第二天取出钱来的时候,惊讶的发现,取到的银子居然比存折上标注的还多了那么一点。虽然多出的只有一点点,但这个消息还是迅速的传遍了榆林湾,把银子放进榆林湾老爷们的银号里真的能下小的。榆林湾银行里的所有人第二个晚上又没怎么睡,大批头天把银子取走的人纷纷回来重新把钱存回了那张小卡片上。
孙大雷终于等来了第一个来贷款的明朝人----制衣组的吴嫂。吴嫂自从来到榆林湾之后便一直在妇联的制衣组工作。吴嫂这人虽然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阅历,但是小算盘打的那叫一个精明。在制衣组的日子里,吴嫂亲眼见识了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的效率。所以当委员会要把这2个专利转让,并且要把今后所有的军服帐篷全部采用订单的形式放给个人的时候,吴嫂大着胆子联合了几个同在制衣组的老乡,一起找到了谭静,想把这个专利买下来。
谭静对吴嫂的这个想法十分的赞同,这一年多的时间,谭静挂的牌子是妇联,但妇联的工作却基本上是做衣服,养猪,养鸡,整个一服装厂加养殖场。在范秋明担任委员长的时候,谭静便同委员会协商了好几次,要求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划出去,妇联的专职应该是妇女工作,不是养鸡养猪。但无论是范秋明还是孙大雷,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所以这次吴嫂一说要买下专利自己开厂,谭静立马忙不迭的领着吴嫂找到了孙大雷要求贷款。
“大雷啊,你可一定要支持我们妇女工作啊。你看看,现在连吴嫂都积极要求进步,都知道要投资办厂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榆林湾的妇女也能顶半边天。”
孙大雷压根就没听谭静的喋喋不休,他的脑子里硬生生的挤出了一个唐僧:“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onlyyou。。。。。。”
孙大雷晃了晃脑袋,把这个唐僧从头脑里赶了出去:“吴嫂,你要想贷款呢,没问题。但是有几个问题我得提前和你说清楚。”
吴嫂赶忙站起来:“孙老爷,您说。”
“坐,坐。不用紧张。”孙大雷给吴嫂倒了一杯茶,“贷款,也就是借银行的钱,第一是要有利息的,第二,是要有抵押的。而且我们还要找人来考察你的投资项目,看看这个项目是不是由发展前途,就是说,你借了钱以后做的事是不是能够赚到更多的钱。”
孙大雷的话直接把吴嫂说晕了,吴嫂求助的看着谭静。
“大雷啊,你说的这么复杂,吴嫂能懂吗?”唐僧又重新出现在孙大雷的脑子里了,“你就直接告诉我们,借你们银行的钱都需要什么东西,我们回去准备。”
“谭大姐,这么说吧。”孙大雷又把唐僧给撵走了,“我也明白吴嫂现在的意思。根据我大体的估计,目前榆林湾军队军服和帐篷、帆布等各种需求一年的订单大约是一万两银子左右。因为我们同时有了纺纱机和织布机,而且用人比较少,效率高,所以光军队的订单一年的毛利润大约就在4000两左右。另外,棉布可能也是我们将来打开越南和广州市场的一个产品,根据孙天昊的推算,这一块估计今年的订单也要一两万两的样子。如果要完成这些订单,光是购进机器,盖厂房,招工人,以及购买原料的流动资金,加起来差不多就得七八千两,还有2个机器的专利转让费,委员会的定价是一个3000两,此外还有分成,纯利的2成属于榆林湾。所以总共的投资大约在1万3千两到1万5千两白银。”
孙大雷还没说完,吴嫂就站起来:“孙老爷,俺不借了。这么多银子,俺10辈子也还不起啊。”
“吴嫂,你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孙大雷示意吴嫂重新坐下,“银子是很多,不过这个工厂真要是运作起来,差不多只需要四五年的时间就可以把贷款还清。也就是说吴嫂,你在五年的时间内,你最少就可以赚到一个工厂。5年以后,你每年最少可以赚到2000两银子,你干不干?”
“孙老爷,您没骗俺吧。”吴嫂又站起来了,“一年2000两,俺的娘来,这事做梦也想不到的啊。”
“大雷,真的像你说的这样吗,吴嫂一年能赚2000两?”谭静问道。
“谭大姐,这就是工业的魅力。”孙大雷说完,突然转了普通话,“但是谭大姐,贷款是要有抵押的。吴嫂他们现在肯定拿不出任何的抵押物,如果你真想帮她们,你可以用你在穿越集团的股份作为抵押,你来做担保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