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陆天翔静静的想了一会:“小许,你这个想法倒是很有些道理,也很新颖。但我觉得现在恐怕还不是时候,你等我仔细琢磨琢磨,先不要和别人提。”
“我知道了,陆老。”许郎应道。
韩万涛回到榆林湾之后便一头扎进了混成旅旅部。曾广贤已经从西洋战俘中挑选了300多人,配上了榆林军的军官和军士长,西洋营正式成立了。
“广贤,这些西洋人的反应怎么样?”韩万涛坐在旅部里问着曾广贤。
“还不错,尤其是他们知道了那个《外籍人士兵役法》之后。”
“这里面还有西洋人当军官?”韩万涛手里拿着的是西洋营的花名册。
“这是军委会的决定。几个船长和大副都给了个少尉军衔,最高做到排长,连级军官都是咱们自己人。”曾广贤解释完又笑道,“这些船长和大副们挖了几个月的矿,一个个现在都急不可耐的要效忠大明帝国了。军委会为了便于管理,也算给他们一个面子,就都给了个少尉排长。”
“呵。”韩万涛轻笑了一声,指着花名册又问道,“这上面怎么没有范巴斯滕?他去哪了?”
“他走了,这件事还没来得及和你说。”曾广贤回道,“这是2个委员会的意思,当初咱们也答应过,珍珠港行动之后把他送回欧洲。所以这次趁着释放这批战俘,就让蒋北铭把他带到了越南,从越南找船回欧洲。”
“这么做不会出什么问题吧?”韩万涛还是有点不放心。
“没什么事,咱们不说,他自己打死也不会说的。”曾广贤起身倒了2杯水,“你们这次去万州呆了半个多月,这西洋营正式组建10天了,你这个旅长还一直没露面呢,想不想去视察一下?”
“行,那就去看看。”韩万涛站起身戴上了军帽,“开始训练了吗?”
“训练一个星期了。”
西洋营的营地里,300多名官兵站的笔直,韩万涛仔细的一个一个打量着这些十七世纪的洋鬼子。
“你。”韩万涛指了指面前一个挂着少尉军衔的西洋人,“你叫什么名字,职务是什么?”
“报告长官。”那个西洋少尉大声用汉语回答道,“我叫费尔南德斯,现任混成旅三营二连二排排长。”
“你原来是哪条船上的?”
“报告长官。”费尔南德斯的声音依旧洪亮,“我原先是葡萄牙帝国海军圣安东尼号船长。”
“你的汉语说的不错嘛。”韩万涛想了想,也没想起这个圣安东尼号是什么时候被榆林湾打沉的。
“报告长官。”费尔南德斯的声音终于小了点,“为了效忠大明帝国,我正在努力学习大明语言。”
“很好。你们。”韩万涛的目光威严的扫了一下整支队伍,“谁能告诉我,你们觉得效忠我大明帝国,当一个榆林湾军人舒服呢,还是在田独矿舒服?”
“报告长官。”另一个同样挂着少尉军衔的年轻人回答道,“我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韩万涛点了点头:“你说吧。”
“报告长官,我们就算为大明帝国战死也不愿意回到矿井里了。”
“哈哈哈哈。”韩万涛朗声笑道,“你回答的够直接爽快的,不过我喜欢。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长官,我叫达席尔瓦,现在是混成旅三营一连三排排长。”
“你们都记住了。”韩万涛冲着所有的西洋人做了最后的讲话,“既然你们都在上帝的面前发过誓,要效忠于我大明帝国,那么我希望你们不要违背你们的誓言,在上帝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你们现在已经不是战俘,而是我榆林军的军人。那个《外籍人士兵役法》你们也都知道了,只要你们遵守军规,尽心尽力为大明帝国服务,总会有你们出头之日的。大家都看到安德里亚斯了,想想他之前是什么样,现在又是什么样。”
韩万涛和曾广贤视察完了西洋营以后一同回到了旅部办公室。
“对了,广贤。”韩万涛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个西洋营的营长是谁?花名册上没有,刚才我也没看见。”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曾广贤笑道,“就是我。”
“你?你一副旅长兼营长?”
“那有什么,林兆龙都能副团长兼排长,我这副旅长兼营长怎么了。”曾广贤开完玩笑还是解释道,“咱们已经决定要再下水2艘500吨的战舰,将来这个西洋营的士兵可能会有一大批要转到海军,毕竟他们专业。别忘了,我现在还是海军部部长,所以军委会决定我来兼任这个营长。”
“这是军委会的决定?”韩万涛有些不满,“这不是拆我的台吗,他们转了海军,那陆军怎么办,混成旅怎么办?”
“你别急啊,急也没用。”曾广贤也有些无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叫咱们人少呢。海军不比陆军,没点专业水准还真不行。”
“我说你们。”韩万涛刚想发点牢骚,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对了,那些日本人怎么安排的,他们去哪了?”
“你不问我还给忘了呢。”曾广贤答道,“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
“什么事?好事坏事?”
“你还记得原先跟着姚德祥一起来榆林湾的那个日本人吗?中国名字叫姚安,日本名字叫新佑左卫门的。”曾广贤神秘兮兮的说道,“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是谁吗?”
“谁啊?不会是日本天皇吧。”韩万涛笑道。
“呵呵。”曾广贤被韩万涛逗笑了,“当然不会是天皇,不过他的出身也不低。他是丰臣秀吉的孙子丰臣国松。”
“丰臣秀吉我倒是知道,不过他还有孙子?”韩万涛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横路敬二把他认出来了。”曾广贤抬头看了看门口,压低了声音说道,“现在这个事只有2个委员会的人知道,还要严格保密。据陆老说,丰臣秀吉的儿子叫丰臣秀赖,丰臣秀赖的儿子就是这个丰臣国松。在咱们原先的历史上,丰臣家族战败之后,他就下落不明了,有说他被杀了的,有说他逃到萨摩的岛津家。谁也没想到真实的他到了榆林湾了。”
“这可真够乱的。”韩万涛上来了兴趣,“那这个横路敬二又是谁,他怎么会认识这个丰臣,丰臣什么来?就是那个新佑左卫门。”
“横路敬二原先是丰臣家的仆人,所以他认识丰臣国松。不过委员会的意思是这个事先不要说破,等将来看形势再说,说不定将来和日本打交道会用上这个人。”
“这就不是我想的事了,让委员会去安排吧。”韩万涛转移了话题,“横路敬二怎么安排的?”
“那十几个日本人,有几个打算自己做生意。还有八九个,包括横路敬二想参加咱们榆林军,我给编到越南营里面去了,反正他们在越南呆过,也懂越南话。不过总的原则是,一个也不能离开榆林湾。”
“报告。”门外一声报告打断了韩万涛和曾广贤的谈话。
“进来。”
“报告长官。”一个陆军下士推门进来,“委员会和军委会通知,请两位长官到会议室开会。”
“这怎么又开会。”韩万涛嘟囔了一句,“下士,知道什么事吗?”
“报告长官,好像是福建郑家来人了。”
榆林湾办公楼的会议室里密密麻麻坐了不少人,所有在家的委员和各局局长都来到了这里。
“大家先安静一下,安静一下。”陆天翔压了压手,制止了众人的喧闹,“郑家来人了。不过这次来的不是郑芝龙和郑芝虎,而是郑芝豹。他们送来了第一批物资,白银一百万,还有六千多斤铜。”
“怎么才一百万,不是说好了给三百万吗?”有人吆喝起来。
“就是啊,不是给一万斤的铜吗,这铜也不够啊。”
“大家先别急,听我先把情况说完。”众人安静下来,陆天翔继续说道,“郑芝豹已经解释过了,刚过完年,这些银子和原料一时没凑齐,下一船可能要一个月以后才到。不过他们这次拉来了很多造船的木料,而且有几十名工匠跟着一起来了,郑芝龙的意思是请求咱们能够教一教他们的工匠造船和造枪炮的技术。”





大明日月 第一百六十四章 猎鹰行动和毒蛇行动
“教他们?怎么教,教会了他们咱们吃什么。”听陆天翔如此说,下面的讨论声顿时嗡嗡响成一片。
“都别吵吵。”张国栋在一旁喊道,“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郑家也把他们的要求提出来了,我们怎么应对,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意见。”
“还说什么啊。”狄冲吆喝道,“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呗,咱们不是早就等着他们送来原料吗,马上开工不就行了吗?”
“邱鹏,沈大兴。”陆天翔没搭理狄冲的牢骚,“你们2个说说你们的意见。”
“陆老,我觉得这事吧,其实没什么。”邱鹏先开口说道,“既然咱们要卖给郑芝龙的是咱们重新设计的军舰和枪炮,那么就让他们的那些工匠学一学也无所谓。约翰已经把图纸改了,关键的部分在图纸上并没什么体现,就算他们学去了,这里面核心的东西他们也是学不会的。这么说吧,即使将来郑芝龙能够按照咱们的样品造出军舰来,也只是个样子,更何况这种军舰无论是航速还是性能根本赶上不上咱们自己的30炮艇和500吨军舰。”
“你能保证吗?”曾广贤抢先问道,“这个可开不得玩笑。”
“曾部长,你放心。”邱鹏笑道,“百分之百保证。”
“沈大兴,你那边怎么样?”韩万涛问道。
“和邱鹏那边差不多。”沈大兴站起身来对所有与会者说道,“诸位,根据前几次的战役总结,军委会认为目前装备的陆军三磅炮的射程和威力还是比较小。所以我们兵工厂和科研所目前正在研制6磅野战炮,研发工作已经完成了。如果这次郑家送来的铜合格的话,我们想试验一下6磅炮。至于郑芝龙的工匠嘛,让他们打打下手也不错,反正兵工厂也缺人。”
“嘿,沈大兴。”韩万涛一听沈大兴的话就急了,“你们什么研制的6磅炮,我怎么不知道?对我还瞒着啊。”
“呵呵,韩旅长。”沈大兴笑道,“我不是怕你又天天去找我嘛,所以就没告诉你。”
沈大兴的话惹得众人一阵哄笑。
张国栋转头和陆天翔低低的耳语了几句,随后说道:“既然你们造船厂厂长和兵工厂厂长都没什么意见,那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这正月都快过完了,抓紧时间开始生产。郑芝龙的工匠可以参与生产,不过这事具体怎么做,你们2个要向委员会提交一个详细报告,保密是最重要的。”
“我再说说。”陆天翔又接着说道,“郑家送来了一百万的银子,这笔钱具体怎么用,孙大雷你也拿出个报告吧,各方面都要兼顾到。范秋明去了越南,所以下面和郑家的交涉以及后续工作,我看就先交给孙天昊吧,要让郑家尽快将剩下的银子和铜送过来。咱们又缺钱了。”
会议进行的很简短,众人都没什么意见了,于是散会各忙各的去了。韩万涛散会后没回旅部,而是拽住了沈大兴非要去兵工厂看看这6磅炮的设计。
兵工厂的设计室里,沈大兴和张信正指着图纸和韩万涛介绍着这6磅炮:“这款炮的原型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m1841型6磅野战炮,原炮口径93mm,身管长1.52米,炮重389公斤,最大射程1400米,是现在三磅炮的3倍。”
“1400米?”韩万涛惊呼道,“这么远?”
“韩旅长还嫌远啊。”张信笑道,“我们做了改进,加长了一些炮管,按照我们的设计,6磅炮的射程可以达到1500米,重量大约400公斤,配上炮架要有700公斤。所以这就有一个问题了,陆军要是用的话,没有骡马是不行的。”
“还要骡马?”韩万涛有点犹豫了,“我们现在骑兵都缺马,这炮兵再要马的话,难度挺大啊。”
“这也没办法。”沈大兴解释道,“这个时代,哪个炮兵部队没有马啊,你总不能让我给你搞出自行火炮来吧。”
“这还得要马。”韩万涛又想了想,“这要是配上马,一门炮得多少人?”
“大约是15个人左右。”张信说道,“你们混成旅不是要组建重炮团吗,就别用那个30舰炮了,用这个比较好。有了6磅炮,3磅炮就可以不用那么多了,3磅炮的散射距离太近了。”
“你们什么时候能弄出样品来?”
“韩旅长你真心急。”张信笑道,“看看郑芝龙的铜吧,没问题的话最慢半个月。”
榆林湾军校的校长办公室里,王华正端着茶杯慢慢的品着茶,何炯毕恭毕敬的站在一边。
“何主任,你们这次在万州表现得不错,尤其是那个葛涛,我准备嘉奖你们。”
“多谢校长栽培。”何炯赶紧应道,“属下职责所在。”
“不过你也知道。”王华放下茶杯,“咱们的嘉奖是不能公开的,内部嘉奖一下。”
“属下明白。”
王华停了一会继续问道:“我安排你的别的事进展的怎么样了?”
“校长,我正要跟您汇报。”何炯将一份标着绝密的文件夹放在了王华的面前,“按照校长吩咐,总务二处特科已经成立了,一共是7个人,这次是绝密的,目前除了我谁也不知道这个特科的存在。他们也不会在榆林湾里露面,而且都是单线和我联系,他们自己也不会知道别人的存在。”
“你做的很好。”王华打开了文件夹,“猎鹰行动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校长。”何炯指着文件夹答道,“猎鹰行动的报告我放在这里面了。全部是特科的人,我计划广州方面放2个人,剩下的5个人一个去北京,2个去山东,2个去朝鲜。时间是半年,半年后带回各方面的消息。”
王华点了点头:“毒蛇行动呢?”
“校长,毒蛇行动的人已经派出去了,一共2个。”
“你找的什么人,可靠吗?”
“绝对可靠。”何炯从桌子上的文件夹里抽出了2张纸,“这是他们的详细情况。都是前年鞑子入关以后来到咱们榆林湾的辽人,老家都在辽东,家里已经没什么人了,都让鞑子给杀了。他们对鞑子是恨之入骨,所以很爽快的就答应了咱们。”
“他们明白自己的任务吗?”
“明白,按照校长的吩咐,我告诉他们了。只蛰伏不启用,待战时见奇效。”
“很好。”王华坐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何主任,你现在忙活这一摊子事,压力大不大?”
“校长。”何炯没明白王华为什么突然这么问,只好说道,“卑职会尽心尽力为校长解忧。”
王华没理会何炯,而是问道:“你觉得咱们这总务二处设个副处长怎么样?”
“校长。”何炯的心里打起了鼓,“是不是属下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对,还请校长训示。”
“何主任多虑了。”王华说道,“不是你做的不好,而是现在工作太多了。咱们这个总务二处现在也算是半公开了,军队里的人基本都知道你们是干什么的了。而且你将来的主要任务是盯死了猎鹰行动和毒蛇行动,这是你最重要的任务,总务二处的任务还是针对琼州府内。”
“那校长。”听王华这么说,何炯放下心来,“您觉得谁来当这个副处长合适呢?”
“你觉得呢?”王华反问道。
“属下觉得谢田是比较适合的人选。”
“哦?为什么不是葛涛?”
“校长。”何炯答道,“这葛涛虽说能力不错,这次万州行动也颇有建树,只是属下觉得他还是没有什么心机。完成个任务倒没什么问题,但是要掌握整个琼州府的工作,替校长分忧还是有些欠缺。这谢田虽然不声不响,可为人处世都很稳重,所以属下觉得还是谢田比较适合。”
“恩,你分析的很有道理。”王华点了点头,“别的教官和主任最近有什么情况没有?”
“主任们倒是没什么情况。”何炯答道,“不过听说有几个红夷人教官据说有想转到海军方面的想法。”
“海军?呵呵。”王华笑道,“正好你去透漏一下这个消息,咱们军校下一步要成立海军科,他们就不用转了,可以去当海军教官。”
“属下明白。”
“何主任,我还有个事想问你。”王华突然严肃了起来,“你现在虽说是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可你的真实身份是总务二处的处长。我想你也应该能想到,将来这个总务二处是要扩大编制和职权的,说不定会从军校里分离出去,直接属于军委会领导。”
“校长。”还没等王华说完,何炯就急切地说道,“属下永远忠于校长,永远只听校长一人的命令。”
“何炯。”王华一声断喝,却又停了下来,想了想,把下面的话咽回到了肚子里,平心静气的说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如果一直留在这总务二处,你将来恐怕很难有出头之日。你看看,你现在还是个少尉,别的主任大部分都升中尉了。即便将来这总务二处扩编了,你的职位和军衔恐怕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你愿意一直这样吗?”
“回校长。”何炯突然给韩万涛敬了一个军礼,“属下承蒙校长栽培,担任这总务二处处长之职。属下不求高官厚禄,只愿为校长解忧。还有,属下喜欢这个工作,很刺激。”
“哈哈哈哈。”王华笑了起来,“喜欢就好。行了,你去吧,记住,还是那句话,盯紧猎鹰行动和毒蛇行动。”
何炯出门走了,王华又细细的翻看了一下何炯呈上来的文件夹,理了理头绪,然后找出纸笔重新用简体字抄录了一份。抄好之后,又找了个挎包装起文件夹去了张国栋的办公室。
“张主席。”王华将文件夹放在了张国栋的面前,“这是猎鹰行动和毒蛇行动的详细报告,繁体的和简体的都在这,你先看看吧。”
“你这计划的挺周详的啊。”张国栋看完将那份简体字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拿出火镰,把那份何炯写的繁体字的点上火烧掉了。
“陆老那边我就不去找他了。”王华又说道,“麻烦张主席你转告一声就行,这也是咱们原先约定的。”
“这个我知道。”张国栋看着火盆里的火慢慢的熄灭了,“任何关于满清方面的情报,现在除了你我和陆老之外,绝不能有第三个人知道,包括韩万涛和曾广贤。”
“呵呵,你还怕我泄密啊。”王华笑道,“不过我有个请求,可能不太合适。”
“什么请求,先说来听听。”
“你能不能和陆老商量一下,找个咱们自己人帮我抄抄这些东西啊,每天光抄情报就累死我了。”
“呵呵。”张国栋也笑了,“累点就累点吧,我和陆老商议一下,找个自己人。不过绝密情报还得你自己来,我倒不是担心咱们自己人,但很多事都是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就透漏的。”
“那我就先谢过你张主席了。”




大明日月 第一百六十五章 张复北
“军校那边还有什么事吗?”张国栋一边问一边起身倒了两杯水。
“军校的规模还得扩大。”王华接过茶杯,“一方面是咱们已经让韩万涛成立了混成旅,另一方面韩万涛也答应周崇德帮他训练崖州的军队,所以还需要培训一批军官和士官。另外,根据曾广贤的要求,我们还得增设一个海军科培训海军的人。”
“你想怎么扩大?”张国栋问道。
“我现在只有个初步的打算。”王华回答道,“其实也简单,咱们现在的军校只分步兵科和炮兵科,军官培训和士官培训也是时有时无。我想把这些都重新规划一下,学校重新设立步兵,炮兵,骑兵和海军四科,军官和士官的培训也做到常态化,只要是没外派的,每2个月或者3个月培训一次,晋升的另算。而且军校的学员在没毕业之前可以单独编成军校生,有战斗任务的话可以派他们去,边打边练,我觉得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来。”
张国栋仔细想了一会:“你这个想法不错,拿出个详细计划来军委会讨论一下。”
“还讨论什么啊。”王华笑道,“现在在家的军委委员就四个人,你去通知韩万涛他们一声不就行了吗。”
“呵呵,王华。”张国栋笑道,“有些程序还是要走的。”
广东不比海南,更不比榆林湾,此时还没出正月,走在路上依旧有一些凉意。一月的风吹在身上,虽然这风比起辽东来那是暖和多了,但张复北还是觉得有一丝的冷意。他使劲的裹了裹衣服,又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包裹,沿着大路径直向北走去。
往北,只要往北,就能到达家乡,只要往北,就能有希望替家人复仇。张复北的思绪重新飘回到了几年前,马嘶,哀嚎,一道道的刀光血影,这一切这么多年在他心里久久不能忘记。
天命九年(1624年)正月,nu尔哈赤下九次汗谕,清查所谓“无谷之人”,并谕令八旗官兵“应将无谷之人视为仇敌”,“捕之送来”,最后于正月二十七日下令:“杀了从各处查出送来之无谷之尼堪”。
天命十年(1625年)十月初三日,nu尔哈赤指责汉民“窝藏奸细,接受札付,叛逃不绝”,命令八旗贝勒和总兵官以下备御以上官将,带领士卒对村庄的汉人,“分路去,逢村堡,即下马斩杀”。
“时奴贼既得辽阳,辽东八站军民不乐从胡者,多至江边。。。。。。其后,贼大至,义民不肯剃头者,皆投鸭水(鸭绿江)以死。”
那年应该是天启五年吧,自己刚刚十五岁,村子里突然来了一群鞑子,见人就杀,整个村子瞬间便尸横遍野。自己的爹娘都惨死在了鞑子的刀下,只有自己带着5岁的小妹妹藏了起来,这才躲过一劫。
1...7172737475...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