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王华看了看追兵的位置,对周围的人说:“都把身上的银子拿出来。”
谁身上的银子也不多,只有葛涛身上稍微多点,大家一共凑了50多两,全交到了王华手上。
“葛涛,你先拿着,一会可能有用。”王华将包着银子的包裹递给了葛涛。
对面一个百户带着几十个官兵追了过来,在王华等人的面前停下。
那个百户手中的马鞭一指:“尔等是何人,为何要在我钦州府冲关。”
王华冲着这个百户抱拳说道:“我等是gd锦衣卫,在此公干。事发突然,有对不住的地方还请大人海涵。”
那百户看了看王华,厉声问道:“你们既是锦衣卫,为何有人说你们是假冒的,说话那人现在何处?”
“实不相瞒,我家大人也是奉了我们骆大人之命,特此遣我们前来公干。方才说话那人并不是什么锦衣卫,乃是朝廷要犯。这其中原委,我也不便说与大人听,大人如想知道,可去问我们骆都督。”
那个百户听王华这么说,一言不发。他知道王华抬出来的是现在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而且sd孔有德的叛乱和朝廷中周延儒和温体仁的争斗,各地也早有耳闻。
“来人。”王华招了招手,葛涛将五十两银子捧到了百户的面前。
王华说道:“在下走的匆忙,纹银五十两算是给大人买碗酒喝。今日之事,事关朝廷,还请大人不要多问。万一出了什么差池,恐怕我家骆大人那里是要过问的。”
那百户也不知道王华说的究竟是真是假,但骆养性他是万万惹不起的,现在又有五十两银子,于是便不想再掺和这件事了。
“既是骆大人的意思,卑职明白其中的利害,大人放心,卑职不会透漏一个字的。”
“多谢了。”王华说完对着葛涛一扭头,“咱们走。”
众人终于返回到了上帝号上,王华和许朗没做任何耽搁,直接下令升帆起航,返回榆林湾。
看着上帝号缓缓驶向大海的深处,许朗的心终于稍稍平复了一下:“王校长,去看看宋应星吧,还不知道他现在吓成什么样了。”
“哼哼。”王华轻笑一声,“行,现在都听你的,你许朗一句话,我们就得忙活大半天。”
许朗笑笑没说话,和王华一起来到了宋应星的房间。
“校长。”梁二见王华和许朗进来,赶忙站起来敬了一个礼。
“你出去吧,我们有事要和长庚先生说。”王华还了个礼。
梁二转身走出船舱,深深的出了一口气,可tm算是完成任务了。
船舱里,宋应星对着王华和许朗怒目而视,一言不发。
许朗一躬到地:“在下崖州榆林湾许朗,这几日有对不住长庚先生的地方,还望长庚先生见谅,在下迫不得已,实属无奈。”
宋应星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自己更是无路可走,只能先听听这些人是怎么说的:“你是崖州榆林湾的海外客商?”
“正是。我等是崖山之后,大宋遗民。”
“不知诸位为何要如此看重在下。”宋应星问道,“非要用这种办法请我去?”
“长庚先生请坐。”许朗给宋应星倒了一杯水,“我等在还海外之时,便久闻长庚先生大名,知道先生是大明朝的擎天柱,紫金梁,我等久慕先生之才干,所以特请先生去榆林湾指导一二。”
“哈哈哈哈。”宋应星笑道,“我如今数科不第,连个进士也未能考中,说什么擎天柱,紫金梁。你们也太高看在下了。”
“非也,非也。”许朗笑道,“如今大明天下,进士多如牛毛,有何尊崇。只是先生之才,观我大明,却无人出先生之右。”





大明日月 第一百九十三章 回到榆林湾
“呵呵。”宋应星又是一笑,语气放缓了很多,“不知你们榆林湾为何偏偏如此看重在下?”
“我等早在海外之时便已拜读先生大作,受益匪浅。”许朗笑道,“近闻先生又想写作《天工开物》一书,我榆林湾现今也正在琢磨机械、农耕之事,故想向先生请教一二。”
宋应星听许朗如此说,惊讶的站起身来:“此事在下只是打算,还未动笔,你们是如何知道我想写这本书的?”
“先生莫要着急。”许朗对着宋应星又施了一礼,“依先生之学识、高志,此书定可完成。其中之原委曲折,先生到了我榆林湾自会明白。”
经过几天的航行,上帝号带着宋应星返回到了榆林湾。
葛涛是四月上旬出发去的jx前前后后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等许朗和王华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底了。
这两个月中,曾广贤和蒋北铭重新编制了混成旅,现在混成旅基本上已经算是齐兵满员了。
何超勇、王谦祥和叶战等人被任命为了混成旅营长,叶战成为了第一个晋升少校军衔的明朝人。赵奇被调回来担任了重炮营营长,正在忙着同沈大兴交接着20门6磅炮的事情。安德里亚斯担任了新组建的骑兵连连长,张海则被任命为了海军陆战连连长。
邱鹏的2艘500吨战舰已经交付给了海军方面,被命名为了福州号和泉州号,试航航速最快可以达到17节,比现在的任何一条船都要快。西洋营的一大半人转到了海军,曾广贤又将一批刚从越南调回来的士兵补充了进去,现在的西洋营成了越南人和西洋人的混编。
韩万涛在崖州的工作进行的也比较顺利,前前后后一共帮着周崇德训练了大约800名士兵,并在征得周崇德同意的情况下,往榆林湾征集了300多名的新兵。
同时,穆绥德也将越南大米和在越南招募的工人一船船的送到了榆林湾。曾广贤做了初步的估算,整个朝鲜行动按照3000人、半年的时间,大概需要400多吨的大米,再多了恐怕运输也会出问题,毕竟榆林湾离着朝鲜太远了。
经过柳冠南的又一次普查,榆林湾里的人口已经达到了3万。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得到了初步的缓解,但是怎么养着这些人,钱怎么办,这个问题又摆到了孙大雷和程依依的面前。
联合总会正式成立了,并且已经召开了第一次大会,制定了一些章程。只是这些各方面的代表对这个联合总会还是有各种各样的疑虑,有些人甚至连自己开会要做什么都不知道,让举手就举手,让画圈就画圈。陆天翔也没办法,只好在闭会的时候一遍一遍的告诉着他们自己拥有的权力。
上帝号在榆林湾的码头靠港了,许朗和王华陪着宋应星一同来到了甲板上。
码头上的情景把宋应星吓了一跳。陆天翔带着所有的委员和各局局长列队站在码头上恭迎这位大明朝的科学家。
“许公子,这是。。。。。。”宋应星这几日知道了许朗的名字。
“长庚先生请。”许朗伸手一指,“我榆林湾各界恭候长庚先生多时了。”
宋应星走下船,陆天翔迎了过来:“老朽乃榆林湾主事陆天翔,恭迎长庚先生莅临榆林湾。”
宋应星没有还礼,他的目光被停泊在一旁的东海珍珠号和777号快艇吸引过去了。
陆天翔又说了一遍:“恭迎长庚先生莅临榆林湾。”
宋应星反应过来,忙还礼道:“不敢。敢问老先生,那边那两艘船真如葛捕头所言,不用帆桨,疾驰如风吗?”
陆天翔微微一笑:“正是。”
宋应星顾不得许多,一把抓住了陆天翔的手:“老先生可否带在下登船一观?”
“不着急,不着急。”陆天翔笑道,“先生一路鞍马劳顿,先歇息一下再观船不迟。”
“不不,在下不累。”宋应星坚持道,“休息不急,劳烦老先生。”
陆天翔心里苦笑一声:“还真如许朗所说,这个宋应星还是个急性子。”
许朗走了过来:“长庚先生如要观船,在下陪先生登船一观。”
777号破天荒的为了宋应星又启动了一次,在榆林湾里绕了一圈。
“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在接风宴上,宋应星一直喃喃自语,“没想到这世间还真有不用点火,灯头冲下之物。在下是不信鬼神之说的,可除了鬼神之说,在下实在是想不出什么解释的理由。你们榆林湾真乃世外高人,在下佩服。”
陆天翔举起酒杯:“长庚先生请,我榆林湾还有很多事要向长庚先生请教。”
接下来的几天里,榆林湾里所有的地方全都对宋应星开放了,甚至包括了保密级别最高的军工科研所。
宋应星参观完了榆林湾之后,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一天。许朗在屋外等了整整一天,这个长庚祖宗不会又受什么刺激,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吧?
“许公子请进。”宋应星终于打开屋门对许朗说道。
许朗走进屋内,宋应星先对许朗施了一礼:“许公子,在下这几日在榆林湾眼界大开。许公子说要向在下请教,真是折杀在下了,在下有诸多疑惑还望公子能为在下解答。”
许朗还了一礼:“先生言重了。我等自会向先生解答一切,只是先生可愿意留在榆林湾吗?”
“呵呵,许公子说笑了。”宋应星笑道,“如今就是公子赶我走,在下也不会走了。”
时间到了六月初,整个榆林湾都在为混成旅北上的事忙活着,军委会为这次北上也起了一个名字---高丽行动。
许朗坐在陆天翔的办公室里默默地抽着烟。
“许朗,你真的决定也要和韩万涛一起参加高丽行动吗?”陆天翔问道。
“是的,陆老。”许朗抬头答道,“马上七月份就要委员会改选了,我就不再担任委员了。我是高丽行动的倡议者,韩万涛和曾广贤和我说了好几次,希望我能和他们一起北上。我想这样也好,我先去看看北边的具体情况,也好为2年后的行动做准备。”
“除了这个还有别的原因吗?”
“陆老,还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您。”许朗笑道,“我还有个私心。陆老您知道,我的老家就在烟台,也就是现在的登州。既然咱们已经到了大明朝了,我一直想找个机会去老家看看,也见见我的列祖列宗。”
“你啊。”陆天翔微微摇了摇头,“你的骨子里一直就没变。”
“你又要走?”许朗的家里,程依依和赵芷若正和许朗一起在吃晚饭。
“是,我可能八月跟韩万涛一起走。”许朗回答了程依依的问话,“曾广贤先走,过几天就要出发了。”
“许朗,你这次去要多久回来?”赵芷若低低的声音问道。
“我也不知道。”许朗喝了一口酒,“顺利的话可能半年吧。”
“那要不顺利呢?”程依依问道。
“依依,芷若。”许朗拉起了两个人的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不亲自去的话恐怕不行。”
“有什么不行的。”程依依甩开了许朗的手,“你这一年为了榆林湾出了多少力,他们又不是不知道。好不容易你可以不当委员了,就不能好好歇歇。韩万涛和曾广贤离了你就不行吗?”
“依依。”许朗回道,“你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是能歇歇的时候吗?”
见两个人又要吵起来,赵芷若拉了拉程依依的衣服:“依依姐,我去看看炖的汤好了没有,你别和许朗吵。”
程依依见赵芷若出了门,说道:“我不是那个意思,刚才芷若在这我不好说。你上次和我说的那件事我也想了,我担心你不在榆林湾会出事。”
“依依。”许朗下意识的看了看门外,“那件事只是我自己的一个想法,说出来对谁也不好,我连陆老也没说过,所以你也别说。我出去以后,你多留点心,多注意一下。我想最近这段日子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事的。”
“万一要是有事呢?”
“万一要有事就去找蒋北铭和柳冠南,他们会处理好的。”
赵芷若端着汤回到了屋里:“许朗,依依姐,先喝点汤。”
许朗没喝汤,而是将面前的酒一饮而尽:“芷若,给我和你依依姐弹唱一曲吧,很久没听你唱歌了,这一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听到。”
“说什么呢。”程依依见赵芷若有点想哭的意思,对许朗呵斥道,“你想听芷若唱歌随时可以听。”
赵芷若转身拿来瑶琴,开口唱到:
“伤离别。江南雁断音书绝。音书绝。两行珠泪,寸肠千结。?
伤心长记中秋节。今年还似前年月。前年月。哪知今夜,月圆人缺。”
赵芷若唱完,自己还没怎么样,程依依双泪垂下:“哪知今夜,月圆人缺。”
“依依姐,你怎么哭了,你别哭啊。”赵芷若劝着程依依,自己的声音里也带上了哭腔。
“谁哭了,我没哭。”程依依摸了一下眼角,“芷若,再去拿2个杯子,咱们俩今晚陪着你的许大公子好好喝几杯,不醉不归。”
三个人推杯换盏喝了一会。
许朗长叹一声:“要是再早100年就好了。”
赵芷若没听明白许朗的意思:“为什么再早一百年,早一百年有什么好的?”
许朗握起了赵芷若的手笑道:“要是再早一百年,我和你依依姐就不用这么累了,咱们就可以舒舒服服的享受享受天伦之乐。”
赵芷若还是没听明白:“现在不能享受吗?现在有什么不好的呢?”
“芷若,你觉得现在过得好吗?”程依依问道。
赵芷若垂下头:“能和许朗在一起,和依依姐在一起,哪里都是乐土。”
程依依对着许朗笑了笑,竖起了大拇指:“你行。”
“你也行。”许朗笑道,“别管什么乐土了,咱们喝酒。”
旭日初升,许朗屋子里的桌子上一片狼藉。
许朗睁开眼睛,却见程依依和赵芷若都合衣躺在自己的身边。
“醒醒,醒醒。”许朗拍了拍两个人的脸。
赵芷若先睁开了眼,发现自己在许朗的身边睡了一晚,羞得赶忙跳下了床:“许朗,我喝多了,不知道睡在这了。”
“我也不知道。”许朗拿了块毛巾扔给了赵芷若,“先擦把脸。”
程依依此时迷迷糊糊的翻了个身:“芷若,他怎么还在咱的屋子里,赶出去,咱们要睡觉了。”
“我走,我走,程小姐好好休息。”
许朗和赵芷若互相对视了一眼,两个人同时笑了起来。




大明日月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中校参谋长
“许朗,英明的选择。”混成旅旅部里,曾广贤兴奋的拍了许朗一巴掌,“这个高丽行动没有你还真不成。”
韩万涛此时已经从崖州回来了,崖州的训练全交给邓钟国和丁小武:“许朗,我早说了那个委员会有什么好呆的。还是来我们混成旅好,我给你个中校参谋长。”
“谢谢你韩大旅长。”许朗笑道,“需不需要和你签个卖身契啊?”
“呵呵呵呵。”韩万涛和曾广贤两个人同时笑起来。
“不过。”许朗又说道,“广贤要六月份出发,咱们七月份才改选,我还要交接委员会的工作。我和韩万涛八月份走,这一路上的事,还有到了朝鲜以后怎么办,我还想和你们商量一下。”
“没问题。”韩万涛说道,“你还有什么想法就都说出来,反正你现在是参谋长了,你不参谋谁参谋?”
“先甭给我带高帽,朝鲜和sd目前的情况你们都了解吗?”
“听陆老说过一些,你再给详细说说。”
“朝鲜现在是仁祖李倧当政,也就是我们要去救的那个光海君的侄子。”许朗介绍起朝鲜的情况,“但是李倧是通过宫廷政变夺的权,因此明朝政府认为这是一件忤逆不道的大事,是不能接受的。而在1627年,皇太极与贝勒阿敏亲自领兵入侵朝鲜,史称丁卯胡乱,朝鲜军队不敌清兵,仁祖与群臣逃往江华岛,结果朝鲜与后金议和,约为兄弟之邦,朝鲜并向后金岁贡。但是朝鲜和满清的关系却一直不好,今年皇太极派巴都礼、察哈喇等人前往朝鲜颁定贡额,仁祖仅同意贡献贡额的十分之一,推托说金银、牛角不是朝鲜的特产,拒绝献出。皇太极大为光火,在明年致书仁祖,责其减岁币额,并窃葠畜、匿逃人之罪,欲罢遣使,专互市。朝鲜索性拒绝同后金在会宁城的互市。此后又多次拒绝互市,并加筑京畿、黄海、平安三道白马等十二城,以加强对后金的防备。当然,这都是后话。”
“你先别说后话,我前话都没听明白。”韩万涛给许朗倒了一杯水,“我怎么听着这么乱,广贤,你听明白了没有?”
“我明白个屁啊。”曾广贤笑道,“许朗,简单点说,我们又不是上历史课。”
“好吧,我简单点说。”许朗笑道,“我的意思是现在朝鲜还没有完全依附于满清,他们和满清的关系并不是太好。这是咱们的一个机会,咱们打着明朝的旗号把光海君救出来之后,如果不能用光海君来扳倒李倧,也可以用光海君作为筹码,要挟李倧和满清断交,把南浦这个地方给我们,作为我们的后方基地。”
“那我们怎么去救光海君?”曾广贤问道。
“光海君现在被囚禁于江华岛的乔桐。江华岛距朝鲜首都汉城,也就是后来的韩国首都首尔约50公里,隔海峡相距约1公里。我们可以拿下江华岛以后,利用战舰封锁海峡,同李倧谈判。咱们的目的是南浦,而南浦到现在还是一个小渔村,所以我觉得李倧是不会在意这个地方的,应该很容易就会答应咱们的条件。”
“就算我们顺利的拿下了南浦。”韩万涛又问道,“那登州孔有德那边怎么办?”
“我们尽量把孔有德堵在登州府内,不能让他去投降满清,这也是咱们原先的设想。”许朗答道,“现在登莱巡抚是陈应元,咱们去打孔有德怎么说也是帮了他的忙。再说整个sd打成了一片废墟,要是咱们多带点银子粮食,和陈应元搞搞关系,就算咱们不能在登州驻军,我想他也不会赶咱们走吧。”
“其实我还有个想法。”许朗接着说道,“咱们在榆林湾发展整3年了,虽说还算不错,和郑芝龙也搭上了关系,在越南也设了点。但毕竟崖州离着bj太远了,咱们接触到的最高级别的大明官员还是琼州知府这个级别,刘军在广州和两广总督一直没能取得联系。咱们最终的目标还是要打垮满清,起码能阻止满清入关。可是就凭着咱们榆林湾自己的能力,太艰难了。仅仅这次的高丽行动几乎就动用了榆林湾所有的资源,所以咱们还得依靠明朝自身的力量。目前sd孔有德叛乱的问题在大明朝廷上人尽皆知,不管是周延儒还是温体仁,如果咱们能靠着这个事和他们扯上关系,那么对于咱们将来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哪怕他们不行,只要能和陈应元打好交道,对于咱们两年后远征辽东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不错,许朗。”韩万涛夸道,“不过你说的这些我基本没听明白。”
“没听明白你还说不错。”许朗笑道,“你这是损我呢。”
“没有,没有。”曾广贤解释道,“咱们混成旅少了你这个参谋长还真是不行。我和万涛就想着怎么打仗就行,至于这些政治上的问题还得麻烦你这个参谋长。”
许朗花了几天的时间写了两份报告,一份简要的高丽行动分析提交给了穿越大会,另一份极其详细的行动计划则由韩万涛提交给了军委会审议。
穿越大会批准了许朗提交的报告,同意曾广贤领着先头部队六月份出发。
军委会经过了详细的论证和推演,也同意了韩万涛递交的计划,高丽行动开始了。
六月中旬,曾广贤带着由上帝号和崖州号护航的二十多艘大明福船,载着一千多名士兵和所有的高丽行动物资起航了。骑兵连、海军陆战连、半个重炮营和叶战的一个步兵营留在了榆林湾等到八月再走。整个航程3000多海里,因为只有两艘战舰护航,为了安全,曾广贤只设了2个补给点,一个台湾,一个长江口的崇明岛。曾广贤和韩万涛约定的汇合地点选在了仁川。许朗开玩笑地说,这是大明朝的仁川登陆。
叶战这个榆林湾里最年轻的16岁的少校营长正端坐在家里的饭桌旁。
叶严和叶战回来之后都在各自忙着各自的事,很少有一家人能聚在一起吃顿饭的时候。自从年初叶严和孙佳怡订婚以后,孙佳怡就几乎不再去叶严家里了,每次全家吃饭的时候罗氏总禁不住叨叨两句:“要是再添一口人就好了。”
叶孙全的心里又一次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叶战升了少校营长,可叶孙全一点没有了当初的喜悦。上一回升排长,结果去了安南打了一场狠仗。这一回升了营长,还是要去朝鲜。朝鲜在哪?叶孙全全然不知。
“爹,娘。”作为老大的叶严端起了酒杯,“儿子敬二老一杯。”
“好好。”罗氏喝完了酒向叶战说道,“老二,这些日子又有不少人到咱家来提亲了。你哥哥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你也16了,要不然你看上了哪家姑娘就应承下,再有一个多月你又要走了。”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叶孙全和罗氏没有听懂叶战说的话,两口子愣愣的看着这个儿子,不知道他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
“二哥,你说的不对。”叶立在一旁说道,“林先生和许先生都说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哥你身已经修了,剩下的就是齐家了。”
“三。”叶战笑道,“齐家不是成家的意思。齐家是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咱们家现在父慈子孝,已经齐家了。”
“我知道齐家不是成家。”叶立辩解道,“可陆先生说,一个男人只有成家了才能真正知道什么是责任,一个真正能对家庭和子女负起责任的人才会对国家和民族负责。就像咱爹一样。”
1...8586878889...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