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灵眼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可乐步步
徐迩又看向桌子,拿起了其中光晕较大,且比较明亮的一个盒子,经验上,这种一般也都是比较值钱的。
徐迩做过测算,基本上光晕大的,东西也比较值钱,而亮度越高的,一般里面蕴含的梦境就越清晰。
那是一个泛着直径约有一米的,带有橙红色光晕的明八角剔红牡丹纹盒。
整个盒子的直径大约有五十厘米,上面雕刻着二十四朵姿态各异,花叶相连的艳丽牡丹。
整个盒子由盒盖和盒身组成,颜色略有些暗红,但是可以看的出当年的风采。
徐迩小心的打开盒盖,看到里面是九个一般大小的方形小盒,均是以剔红工艺雕琢的双联牡丹花样,一个个花样不同,很有些富丽堂皇之感。
“这是我唯一知道是做什么的,盒子嘛,装东西的。”吴攀看到徐迩拿起那个东西里,他觉得最普通的一个盒子,笑嘻嘻的说。
“嗯,是装东西的。”徐迩点点头,吴攀说的没错,当年这东西做出来,确实是放东西的。
“胖哥将来要用它装东西的话,一定不要装吃的东西,若是装些珠宝啊、翡翠啊、钻石啊,也算是对它没有埋没了。”
“啥,小二你就损你哥哥我吧,我有那钱买这些东西?有钱我就买房子去了。”吴攀瞪了一眼徐迩,觉得对方是在调侃他,但是看到徐迩一脸认真,心里倒是打起鼓来,“兄弟,这是个什么盒子,值钱吗?”
“对了胖哥,现在房子多少钱,其实我也想买房子,我现在和我哥住的房子,是租的。”
徐迩突然想起自己还不知道房价,于是向正在买房的吴攀询问。
“那要看你买什么地方的房子了,便宜些的比如浦东那边,一千左右一平,都是比较好的地段,可是在浦西,那是至少2000打底,别墅的话,大约就是五六十万一套。”吴攀虽然着急,但是徐迩问他他倒也是把知道的都说了出来,“我看上了一套浦东的和一套浦西的,浦东的大一些还有园子,我妈能种个葡萄什么的,可是离我上班的地方太远,而且那里什么都没有。浦西是个高层的二楼,五十多平,小点但是离我公司近,而且在市区,买什么都方便。价格上都差不多,都是十万左右。”
十万块啊,自己的存款好像是不够,徐迩算了算,自己前些日子卖宣统铜钱有两万多,加上家里给的,自己挣得,大概能有三万吧。从没有去看过银行存款的徐迩,计算出了一个自己觉得很对的数字。
“那你大概能买上一个房子了。”徐迩对比了一下,自己在东台路的见闻,说了一个自己觉得比较靠谱的价位,“十二万大概,你可以开价的时候多说一点,买卖古玩的都喜欢砍价,一说个高点的,对方说个低价,然后两人互相还价,基本上能取一个中间价。”
多少?十二万?就这个盒子?
“弟你说真的?十二万,这个盒子?”吴攀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问道。
吴婶也吓了一跳,前两天她还觉着这盒子不错,几个亲戚来了,就用它装点心招待人了。
“明代永乐年间的剔红漆器,品相完好,而且还是成套的,样式也好看。我知道去年秋拍有比这个好一些的,当时是二十万成交,你这个差了点,送拍卖行要交手续费,这么一算的话,十二万差不多。”徐迩点点头,这盒子自己其实也很喜欢,但是太贵了,买不起。
吴攀接过盒子,连忙让吴婶那布包上,别磕碰到了。
“其他的呢,看看还有哪个值钱的。”房子钱有了,吴攀心情一下子变得特好,指着桌子上的东西,也没有之前那样忐忑了。
第16章 买椟还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平平整整没有雕刻痕迹的匣子。那个匣子并不是很好的东西,但是那个匣子里有一个亮得耀眼的光晕,整个光晕直冲其上,形成游龙戏凤之势,在匣子的上方徘徊,隐隐间还能看到一丝浮云晃动。
徐迩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光晕,简直是好看极了,也让徐迩震惊极了。
那光芒,亮的耀眼,但是仔细看上去,却又会觉得眼睛很舒服,徐迩不明白里面是什么,但是可以肯定,里面是一个大大的宝贝。
徐迩虽然第一眼就看到了匣子,但是却没有第一个就拿起那个匣子。
徐迩从外太曾祖父的记忆里看到过,也听在东台路上的几个年纪大的常客说过,这种时候,绝对不可以先看自己最看好的物件,要把最好的,当成是最普通的,缓缓地、漫不经心的对待,不然话,八成会和宝贝失之交臂。
徐迩打开匣子,看到里面放着几块玉制品,虽然散发着淡淡的柔光,但是却全都不是自己想要看到的。明明在匣子里的东西,肉眼却看不到,那就只有一种解释,这个匣子有问题。
徐迩再一次的,仔细观察这个平平无奇的木匣子。
木料该是松木的,从裸露的年轮上来看,应该是百年以上的木材,保存得不错,外面有些油脂的污渍,想来曾经有阵子保存不当。
匣子外侧高三十厘米左右,长方形的盒子看起来有些厚重,目测的话,仔细看就会发现,匣子的内侧空间不大,只有外侧的一半大小。
夹层?
徐迩不动声色,转而开始观察匣子里的玉雕饰品。
从触觉上来说,真的是非常享受。
徐迩由于眼睛的关系,手指非常灵活敏锐,对东西触感非常灵敏,只要不是机器制品,徐迩一般都能通过触摸,将材质分辨出来。
羊脂玉,没成想札记写到的那种描述是这的,这种圆润温和,细腻如油脂,却并不让人讨厌的感觉,确实让人非常享受。
徐迩以前没有接触过真正的羊脂玉,东台路一家玉器店里倒是有,不过那是人家老板的随身配饰,轻易不肯示人。徐迩也只是在远处,远远地见过一次,当时只是能够看到温润柔和的光晕,而现在,徐迩竟将一块真正的羊脂玉握在手中。
一种非常特殊的情愫在徐迩的血管里流动,那羊脂玉好似有了灵魂一样,光晕晃动起来,将一丝丝光晕,融入到了徐迩的身体里。
今天的特异事件实在是太多了,先是看到奇异光晕,然后竟然有光晕融入到了自己的身体里。
“兄弟,咋样,这些是玉石吧,能卖钱吗?”不得不说吴攀是个非常煞风景的人,这种时候,满脑子想到的都是钱。
不过徐迩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的,毕竟人家又不是做这一行的,没感觉很正常。
“这么说吧,玉器一般情况下它的价值体现在玉料、雕刻工艺、年代上面。当然盘玩过的和没有被盘玩过的价值也不一样。
从玉料上说,这匣子里都是和田玉的玉料,和田玉是咱们老祖宗从西汉时期,就在史籍上有了明确记载的一种名贵玉料。
而且史籍对和田玉记载甚多。《穆天子传》载周穆王巡游昆仑,曾‘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载玉万只’而归。这个记述虽然有点像现在的小报传言,但也看得出,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知道昆仑山是盛产玉石的地方了。以后各代历史对和田玉的记述渐多,着就显得和田玉更为真实。因此,和田玉在软玉之中,是最正宗的,其他的像是台湾啊、俄罗斯玉啊、缅甸玉啊,价值差了不是一层两层。
再看我手里这块,颜色白中泛青,细腻,滋润,微透明,宛如羊脂,这都是和田玉中的上品,羊脂玉的特征。
从工艺上来说,商周时期,制玉就已经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那个时候的玉器,多是作为祭祀、信物或是身份的象征存在。
汉唐时代,由于技术的升级,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玉器成为了一种装饰品,不在是只有一小撮人才能佩戴的东西。
宋元时代,玉器的使用有了飞跃式的发展,甚至出现了专门的玉院,专门制作玉器。
到了明清时期,玉器的雕刻和使用打到了最鼎盛的时期,涌现出了很多国宝级的精品。
从年代上来说,分为高古玉、中古玉、明清玉。
这几块玉器,雕工精美、形态拟真,曲线流畅,带着一丝奢靡的气息,应该是宋中期的样式。
我觉得,这几个小动物形态的小玉雕,应该是古代大户人家用来给孩子做见面礼的。不过能拿羊脂玉做见面礼,那户人家想来也是极为富贵有权势的。”
徐迩洋洋洒洒介绍了一通,自觉自己将以前看书学到的东西,联系了实际,很是开心。
不过听众注意的重点,显然和徐迩想要表达的不一样。
“你是说这是一种很名贵的玉石雕刻的,还雕刻的不错,是个古代人用的东西?”吴攀细细的回想徐迩说的话,整理问道。
“对,是的。”
“那,很值钱?”
“很值钱,可以让你买个房子了,不过我建议你别全都卖了,这东西还是很有升值空间的。”升值空间也是徐迩学到的新名词,这次正好现学现卖。
“成,那就不卖了,留着当传家宝。”吴攀想了想,觉得这主意不错。
吴婶听到徐迩的话也是点点头,很是赞同,“小二这话说得好,要我说能买房子就成了,其他的都留着,将来这子子孙孙的,说不定会遇到什么事儿呢。”
其他的东西,徐迩也七七八八的辨认出了一些,大多都是明清时期,达官贵人喜爱把玩的一些饰品和把件。整理一下,徐迩给了一个估价,大约两万左右。
桌子上的物件都看完之后,吴攀要将玉器和漆器盒子收起来。就看到徐迩很是不舍的看着装玉器的木匣子。
吴攀打开木匣子,拿出一个小蝙蝠式样的玉器,就要送给徐迩,徐迩连忙拒绝。
“胖哥你别误会,我就是看这匣子不错,应该是以前人做出来,要在上面雕刻浮雕,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完成,我就是觉得有点可惜这料子。”





鉴宝灵眼 鉴宝灵眼_分节阅读_10
“那就把匣子拿走,兄弟你可别拒绝,我也是知道行市的,像我这种请你来看东西估价,那是要给辛苦费的。哥哥我现在没钱,就先给你个木匣子,等将来有了钱,哥哥给你包红包。”吴攀很是大气的将玉器全都倒了出来,把木匣子塞到徐迩手里。
等到徐迩回到家坐在床上,脑袋都还在晕乎乎的。
这就到手了?连买都不用买,一分钱没花的就到手了?
徐迩梦游一般的掐了自己一下,嘶~,好疼,不是做梦,真好,哈哈哈哈。
徐迩自己在屋里笑得开心,陈知北没在家,不然一定会给他开上一服汤药喝。
徐迩从抽屉里拿出一把小刻刀,沿着木匣子的缝隙,小心的撬开,不过没有成功。
徐迩又把木匣子翻了过来,用手仔细地摸着边缘,找到了一个很细的缝隙。
徐迩眼睛一亮,连忙顺着这个盒底的缝隙拿刻刀轻轻的撬开,费了半天劲才成功。
将木底整个拆了下来,就看到夹层里有一个用白色丝绸布包裹着,被金线束缚在匣子底部的东西。
徐迩将金线小心的拆掉,将绸布拿在手里,小心地打开。
一对羊脂玉龙凤对牌出现在了徐迩的手里。
整个玉牌刀刻流畅,周围是镂空雕刻的祥云,中间是一对互相对望的龙凤,和自己看到奇异光晕非常的相似。
自己的眼睛变厉害了?
不,徐迩不觉得自己眼睛变得更厉害了,那么,就只能是这对玉牌是非常名贵的宝物,比至今为止徐迩见过的所有古玩都要珍贵的宝物。
徐迩仔细的观看这对玉牌,竟然在对牌相交的那一面的侧壁上,看到了‘子刚’,两个飘渺俊逸的大字。
子刚玉,明代玉雕大师陆子刚作品,雕工精美、刀法失传、存世稀少,价值不菲,千金不换。
徐迩觉得自己的呼吸都要停住了,生怕将这两个字吹走了。
将这对玉牌小心翼翼的放在桌子上,徐迩虔诚的看着它们,那温润的色泽如此美丽,竟是让徐饵生出了不忍亵渎的感觉。
玉真的很美啊,就像是美好的品德一样,让人敬畏。
徐迩以前一直不明白,古人为什么会觉得这白石头有什么德行,除了量少一些以外,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的。
但是现在,徐迩知道了,有的时候,那是一种冥冥的感应,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也许,玉真的会通灵,想到白天在吴攀家里发生的事情,徐迩小心的伸出手,抚摸着雕刻着凤凰玉牌。
悬浮在玉牌上的凤凰,竟然真的停在了他的手上,然后好像是徐迩手里有什么东西一样,低头琢了一下,把徐迩吓了一跳,但是心里却是无限的欣喜。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徐迩觉得自己的手上,因为昨天雕刻木块而产生的酸涩感,竟然消失了。
这可真神奇,徐迩把玩着玉牌,感慨着。
再过几天就是北子哥的生日了,本来徐迩还想着送点什么好呢,现如今有了子刚玉,一人一个,岂不是很好?
第17章 不对劲的氛围
几天后,陈知北晚上回家,发现家里房间已经全部打扫完毕,衣架上晾着换洗的衣服,厨房里,传来了一阵带着一点家乡特色的辣味。
“北子哥你回来啦,今天我做饭,你先歇着吧。”徐迩听到外面的动静,探出头看了一眼,见是陈知北,开心的笑了起来。
“嗯,”陈知北答应了一声,但是诧异的看了徐迩一眼,然后坐在餐桌旁,桌子上,现在已经摆上了一盆很有家乡特色的盆菜,以及一盘酱牛肉,闻味道,应该是那家很有名的王家铺子酱牛肉。
一份凉拌菜,一锅母鸡汤,陪衬在两旁。
陈知北皱了皱眉头,今天的晚饭过于丰盛了。
徐迩端了两盘子刀削面进来,晃晃荡荡的放在桌子上,看的陈知北警惕的绷直了身子,随时准备救场。
不过徐迩还是很安全着陆,将刀削面放到了桌子上。
“你做的面?”这刀削面一片片的,并不像是外面卖的那样均匀,反而不仅大小不一,还有的薄有的厚,一看就是新手。
“对啊对啊,我削了一下午,差点把鸡汤都忘了,快尝尝。”徐迩献宝一样的推荐自己的劳动成果。
陈知北拿起筷子,呼噜噜的吃了几口,然后点点头,“熟了。”
徐迩憨憨的笑了笑,“嗯,我专门问的三婶怎么做,三婶怕我忘了,就写了一个条子给我,什么时候放面、什么时候放调料、放多少,都写了。我知道没有你做的好吃,不过你今天过生日,一定要吃面的。”
陈知北诧异的抬头,神情有些恍惚。
自己多久没有过过生日了?陈知北都快忘记自己生日是什么日子了,没想到对方竟然记得,而且还给自己过了一个生日。
“挺好的,继续努力。”声音有颤,不过徐迩根本听出来。
吃饭完,徐迩将子冈牌拿了出来,两块对牌现在已经被徐迩穿上了编好的绳子,甚至在绳子的下方坠有一个小巧玲珑的络子。
“这是我非常有意义的一次捡漏,你看看,正好是一对,我们一人一个,你想要哪个?”
“捡漏了?”陈知北对古玩也有一点认识,毕竟现如今看中医的大部分都是老头子,而这种人多少都会涉足这个行业。
在陈知北的认知里,徐迩是个连说谎都不会的老实孩子,这样的人竟然能够捡漏,实在是让陈知北觉得可喜可贺,也有点不敢相信。
徐迩看陈知北竟然怀疑自己的能力,生气的将之前在吴攀家里的发生的事儿,神气的讲了出来,当然,关于自己眼睛的事情,徐迩没有说。
倒不是不相信陈知北,而是徐迩不知道这事儿该怎么说,毕竟徐迩自己都闹不明白这是怎么发生的。
“子刚牌,很名贵?”听到这对玉牌是藏在一个暗格里的,想来当时就是一个非常贵重的东西。
而且,隐约的,陈知北记得有个老病人曾经提过这个名字,但是陈知北的记忆有点模糊了,想来并不重要。
“存世稀少,但也有一些,主要这是羊脂玉雕刻的,长期佩戴对身体好。”徐迩解释道,不过徐迩对古玩的一些认知,与现实的市场的普遍性存在差异,因此讲的也是很模糊。
所以,在陈知北的认知里,徐迩戴到自己脖子上的这块飞龙玉牌,就成了一块玉料较为稀有、雕刻工艺比较精湛的玉牌。
“挺好看。”陈知北看了看自己脖子上的玉牌,又看了看桌子上的另一块,站起来,拿起团凤玉牌,站到徐迩面前。
徐迩奇怪的看着陈知北,大概是因为一根筋的人直觉比较敏感,徐迩觉得陈知北的眼神,让他有一种自己被野兽盯上了的感觉。
“北子哥,怎、怎么啦?”
“把玉牌换上。”陈知北指了指徐迩脖子上的出入平安祈福牌,又举了举手里的玉牌。
“那我自己来,”悄悄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没做什么不该做的事情,“北子哥你吓死我了。”
徐迩将脖子上的出入平安祈福牌拿了下来,放在桌子上,心里多少有点不舍得,毕竟这是自己的第一个宝贝。
不过子刚玉很特别,自己也想知道戴上了会发生什事儿,说不定自己会知道陆子刚长得什么样儿?
陈知北觉得徐迩动作太过拖拉,于是干脆自己俯下身,将玉牌亲自动手戴在了徐迩的脖子上。
陈知北呼吸的气吹在徐迩的脖子上,划过耳朵,徐迩觉得自己的脖子和耳朵有点痒。
明明过程其实不过半分钟的时间,但是徐迩却觉得时间过去了很久,徐迩挠挠头,不明白刚才的奇怪感觉是怎么发生的。
后来,两人坐在沙发上,看着明珠台的电视剧。
电视是年前,陈知北在旧货市场淘来的二手家电,不过十九寸大小,但是对于徐迩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家用电器。
第二天,一切都步入正轨,徐迩六点半起床,就会看到摆在桌子上的做好的早饭,然后和陈知北一起吃饭,各自上班。
晚上,徐迩回家,桌子上已经摆上了丰盛的晚饭,两人一起吃饭,饭后徐迩洗碗,之后两人一起看看电视,或是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看书。
生活平淡,但是却充满了温馨,只除了一件事,那就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徐迩每天晚上,都会收到一碗陈知北亲自煎的一碗药汤,味道虽然不难喝,但是每天喝药,也很那让徐迩感到难受。
徐迩多次抗议,但是陈知北不为所动。
直到一个月之后,陈知北才放过徐迩,倒不是陈知北觉得徐迩身体很好,不用在‘保养’了,而是因为陈知北的战友来了,陈知北要和对方离开魔都一阵子。
那是一个清爽的午后,在度过了连续几个阳光普照的大晴天之后,魔都迎来了一场大雨。
大雨过后,魔都整个都呈现出一种万物复苏的迹象,有经验的魔都人,开始购置春夏两季的衣物。
这天正赶上徐迩休息,打算将家里的东西整理一下。
翻箱倒柜的徐迩,将一楼的厢房收拾了出来,陈知北前两天和他说过,有个战友要来家里住两天。
这让徐迩很好奇,在徐迩印象里,陈知北的战友到哪里都有,火车站有战友、魔都有战友、老家那边据说也有,只是人家还在部队。不过这几个战友,徐迩全都没见过,这个要住在家里的,会成为徐迩见过的第一个。
一声‘咚’的脆响,徐迩看着从袋子里掉出来的铜香炉,恍然想起,自己家里还有这么一个东西。
当初徐迩在火车上,在那个疑是骗子的手里,买下了一个铜香炉,发现上面有重新镶焊的痕迹,再加上那铜香炉身上的发出的光晕有异,徐迩就用自己手里的康熙通宝做了交换。
后来,徐迩也抱着铜香炉入梦过两次,不过看到的画面模模糊糊、断断续续,就是一个铜香炉,忽然一会儿被人供奉着,忽然一会儿被人藏起来,又忽然一会儿有厮杀声进入,比做噩梦还让人难受。
徐迩猜测,这是因为自己梦到的都是关于铜香炉的记忆,而之所以会这样,源于铜香炉里隐藏的东西徐迩并没有真正的碰倒。但是徐迩没有能弄开铜鼎的设备,因此就将铜香炉放在了厢房里,时间久了就把它给忘记了。
也许该把东西取出来?
徐迩想到遥遥无期的房子钱,有些魔怔。
想到这里,徐迩就穿上外套,拿着铜香炉想要去找陈知北,徐迩记得陈知北工作的车厂里,好像有电焊一类的东西。
一出门,徐迩就看到一个穿着一身灰扑扑的军工服,背着一个大口袋,额头上有个十厘米左右的疤痕的男人,站在门口,看动作,应该是想要敲门。
“你是,曲风曲大哥吧?”徐迩觉得,对方身上有一种和陈知北很相像的东西,或者说是气质。
“你好啊,你是北子老家的那个小兄弟吧,我是曲风,北子在吗?”曲风看着很吓人,毕竟头上有这个那么大的疤,不过为人看起来很开朗,不沉闷。
“快进来吧,北子哥买菜去了。”说着徐迩让出门口,将对方迎了进来。
“房间我刚收拾好,里面有点落灰,被褥还在晾着,曲大哥你先把行李放下吧。”徐迩现在很庆幸今天事先把房间收拾出来了,不然可就在北子哥的占有者里丢大人了。
“对面就是北子哥的屋子,屋子小了点,但是冬暖夏凉,曲大哥你先到客厅坐会儿。”
将人迎进来,徐迩连忙把衣服脱了,铜香炉放在客厅里,人进到厨房,烧了一壶茶水端了出来。
曲风看着战友家这个小兄弟,忙前忙后的很是不好意思,“兄弟你刚才是要出门吧,别管我了,你忙你的。”
又看到茶几上包着袋子的包裹,“我把东西放这儿,还想去看看其他战友。”
1...56789...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