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殿下你坑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凌霄哥哥
池鲤红与若兰也是看出来了,自家殿下这是当真抢手,那些女子的眼神莫说杨凌霄了,就她们两个女子都被看的头皮发麻。
好不容易挨到了酒宴开席,歌舞表演开始,借这中间舞姬的舞蹈的间隙,杨凌霄这才好一遍偷偷吃喝一遍打量对面那些女子,这一看不要紧,杨凌霄火腾的一下就上来了。
只见杨瑶就坐在对面稍微靠侧面一点的位置,还跟秦博远坐在一起!这成何体统!
他自己也不想想,自己还带了俩妾侍的来帮自己挑媳妇呢。
杨遥见被杨凌霄发现,调皮的吐了吐舌头,好在杨遥年纪还小,认识她的人本就不多,秦博远带她出来也多有带着妹妹的感觉,否则恐怕王府的暗卫也不会这么轻易就放行了。
看着二人坐在一起,秦博远一脸讨好的望着自己,杨凌霄没给好脸,但是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心里骂了一句看那个怂样子。
丝毫也没有察觉自己刚才竟然与杨孝严有着半分相像的杨凌霄没有再去管二人,而是自顾自的喝酒,顺便继续看看那些漂亮的小姐。
歌舞完毕,酒宴之中大家也多有相互攀谈,眼看气氛融洽,周祭酒出言,既是诗会,便先由其出题,大家作诗同赏,也算以文会友。
这自然是要给各家小姐公子展示的机会,一时之间有那第一个站起来作诗的,后续者接踵而至。
但是这第一题,你且看这大厅最中间一圈,少有人起身出言。倒不是自持身份,而是多有不学无术之人,至于孔三金杜甫这种真的有才是学的,那才是不屑。
因为这第一题处的本来就简单,有抛砖引玉之嫌,以将军为题作诗,那赞古称今,无外乎大家把咱各位王爷还有先皇一顿夸奖,以诗歌赞颂一些大秦的战争过往。
虽然水平参差不齐,可是倒也算听得人热血沸腾,不少公子小姐也不知是酒喝多了,还是激动的,反正一个个小脸涨的通红。
第二题由王一康出题,王一康自出自作,以小卒为主题,赋诗一首“阵前手上操,不敢思亲望。愿效沙场猝,但求三亩房。”
此题一出,从普通士兵的角度出发,这些满口豪情大义的公子小姐们,倒是纷纷声音小了很多。
王一康这首诗虽然称不上什么惊世之作,可是其中所含悲凉之气,为这个题材奠定了基调,所以这些理解不了那些小兵小卒的公子小姐,便很难做出相应的诗句。
倒是有那才华尚可的,做了几首出来,不过那感觉总归还比不上王一康那首来的有味道。
赢夫一边喝酒一边轻轻拍着桌案,轻声念着王一康那首诗,倒是觉得有些启发。杜甫微微凑近一点,意思用不用他出手?心中自然也早就打好了稿子,不过赢夫轻轻摆了摆手,示意还不是时候。
“学生不才,刚刚思量一番,作诗一首,斗胆献丑。”孔三金那边,稍微靠后的地方站起来一人,看模样年岁不大,只是不知是谁家的公子。
“原来是杨贤侄。”却是秦大人说话了,笑着看向站起来的那名公子。
众人也在偷偷交头接耳,有知道此人是谁的介绍着,这人杨炯,他爹是户部员外郎杨德轩,大伯是御史中丞杨德裔。
这人倒是从小有神通之称,素有才名,不少人得知其名后便知其人,都到着看他能作出什么样的诗来。
杨炯做了几个揖,倒是十分客气,站定身子吟道:“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好!”此诗一出,马上有人拍案叫绝:“好一个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就连杨凌霄也觉得这句豪气,全场无不频频点头,那杨炯倒是没有沾沾自喜,反而十分谦虚,叫人难生恶感。
赢夫听的也是频频点头,与杜甫相视,杜甫同样频频点头,看来对这首诗的水平相当认可。
“哈哈哈哈哈,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有人大笑,语气之中颇多嘲讽,倒是让人心生不喜。
“哦?”杨凌霄来了兴趣,有人找事?与赢夫对视一眼,只见赢夫也是一脸看热闹的样子。
“何人喧哗!”秦桧原本抚须得意,突然被这让人不喜的声音打断,不由皱眉。
只见一人起身,身形不稳,明显喝多了酒,弓手抱拳:“下官辛祛疾,一时喝多了,多有不雅,叨扰了各位雅兴,就此告退。”
“嚯!这人倒是有分量,河东重骑统领辛祛疾?没想到他也来了。”有人议论道。
辛祛疾为何不能来?辛祛疾也才不到二十五,这也是为何众人一听是他,也都没有敢多说什么,毕竟不倒二十五岁的年级统领河东重骑,虽然朝中好像没听说有什么关系,可是这不正是简在帝心吗?
一看是辛祛疾,秦桧虽然还不至于要给他面子,可是总归刚才语气不太好,倒是出言缓和气愤:“原来是辛将军,辛将军沙场领兵,自然更有感悟。这孩子若是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将军多多指点。”
言下之意,你想走?你得说出个一二三再走吧?这其中回护之意比较明显,毕竟他把杨炯当后背,而辛祛疾与他同朝为官,又没什么关系。
杨炯倒是依旧十分客气的跟辛祛疾行礼请教,这么一闹辛祛疾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不过这厮明显喝高了,估计是刚才听这帮公子小姐作那将军诗听的不舒服,就多喝了几杯。
只见辛祛疾摇摇晃晃站定身子,对杨炯回礼:“这位兄弟,诗是好诗,只是你直到何为百夫长吗?”
这一问,倒是难不倒杨炯:“我大秦律,斩首三级升伍长,斩首六级升什长,斩首十二级可升百夫长,斩首三十级升校尉。”
“嗯。”辛祛疾点了点头,倒是料定对方答的上来:“那你可知,一个普通士卒,想要晋升为百夫长,要参加多少场战斗吗?”
“这”杨炯犹豫了一下,思量一番道:“拿我大秦最近刚刚平叛两广一事来说,听说韶关之外,我军三万战十万,杨炯以为,这样的战役,一场足矣。”
辛祛疾咧嘴笑了:“那你可知,这一战,我军有多少人晋升百夫长?”
“这”杨炯当然不知,只是估摸着说道:“百人总归是有的。”
这就是你杨炯不对了你不知道就说不知道,瞎猜个什么?百人?哪来的百人?
果不其然辛祛疾叹了口气:“杨公子,我若说不足十人你信不信。”
“这这怎么可能?”杨炯闻言道。
“唉”秦桧轻叹一声,倒是自己欠了思量。这些公子小姐不知道,他堂堂户部尚岂能对兵事一无所知,这些基本的东西他还是了解的,倒是杨炯落了下乘。
自责之余,秦桧出言道:“辛将军所言不虚。”
秦大人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也就杨凌霄于大熊他们频频点头,打过仗的他们自然知道这些,只是这些事一言半语很难解释清楚,涉及到战场之上真实的厮杀情况,要是能三言两语给这些公子小姐讲清楚了,那带兵打仗就不要太容易了。
“你们这些孩子,平日里在京城娇惯了。老夫虽说不能尽数认得,可是你们家中大人多与老夫同朝为官,所以老夫厚颜以长辈自居。此事真假毋庸置疑,之余其中曲折,尔等日后当自行研习。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诗是好诗,可是辛将军所言一样不虚。将军,受老夫一拜,谢将军点醒这些孩子。”秦桧起身对着辛祛疾便是一拜。
这一拜,可把众人看傻了,就连辛祛疾也傻了,赶紧回里:“秦大人折煞晚辈了。”
这一幕可谓传为千古美谈,就连赢夫都激动的热泪盈眶。只有杨凌霄左右看看全都非常情绪化的众人,挑着一根眉毛看了看秦桧。
老头脸上表情真切,可是偏偏杨凌霄觉得,这厮知道赢夫在场。
这一番后,辛祛疾自称不胜酒力便先行告退,有了这一段插曲,整个诗会的气氛一时之间有些压抑,秦桧见此情景,笑道:“都是热血方刚的少年郎,怎么比我这个老头还受不起打击?来,老夫来出这最后一题,还希望你们不要留手,要不然老夫岂不百来一趟?”
说着秦桧哈哈一笑,众人也都再次被调动起情绪,只见秦桧并不说题目,而是让人取来纸笔,抬手写字。
待秦桧写完,那小厮将秦桧所写举起,一个“心”字赫然跃于纸上,别看比划不多,秦大人这一手字写的当真漂亮,就连杨凌霄个半吊子都觉得好。
(iishu)是,,,,!
第二百三十四章 前出塞九首
【】(iishu),
秦桧这老头题出的有意思,也让杨凌霄来了兴趣。
想到刚才秦桧还帮辛祛疾兜底,杨凌霄就对这个老头的好感大大的。
要知道刚才辛祛疾那一番话,再说下去说的清楚点,可就把这满座的少爷小姐都骂了进去了。
连带着一些不是二世祖的青年俊才,也得是脸上被人打了一巴掌一样。
这不摆明了在骂他们凭什么宁为百夫长的?他们也配?
打过仗的杨凌霄自然认同这点,不过他也知道这话不能这么说啊。
辛祛疾当时确实是喝醉了,聊到后面这厮酒也醒了,秦桧拿一时半会说不清让大家自己回去后好好思量为说辞,打住了这个话题,给了双方面子。
自知得罪人的辛祛疾哪里还有不赶紧开溜的道理?
倒是让杨凌霄有些同情这个年轻的河东重骑统领,不过想想这货曾经在大雪关准备堵自家辽东军,不论是出于当时假赢夫的命令还是如何,依旧让杨凌霄对他又生不起太多好感。
秦桧这个“心”字写的好,一个字近乎囊括万物,给了大家足够的发挥空间之余又并不影响今日的主题。
心归心,可是哪个傻子若是把这个心跟什么男女情爱联想到一起,那也就活该这辈子都得被笑话。
好在今日看来没有傻子,杨凌霄这一顿吃喝早就已经半醉,这些日子养成的习惯,让他没了往日那喝酒只微醺的自律。
这会儿倒是也知道自己得要打住了,也算还有一丝清醒。
这些才子佳人这会儿表现欲倒是也强到了极致,之前可一直没有什么女子作诗,到了这会儿已经有好几家小姐起身一展才华了。
什么“公子走马挑花灯,送还金珠挂马镫。莫在楼台空望月,少年此去未可归。拍马挺朔往边庭,鼓楼紫衣目送离。将军归来若无期,愿为佛祖披袈衣。”
这家小姐自己可不就穿着一身紫衣吗?虽说这诗水平一般,可是着实大胆。
那含情脉脉看着杨凌霄的样子,瞅的周祭酒跟秦大人不由相视一笑,那眼神分明在说年轻就是好啊。
杨凌霄手上拿着个鸡腿,全场张着嘴愣在那看着那女子跟自己表白,跟个傻子一样,不少人都看笑了。
不是杨凌霄没有自制力啊,这人生头一次被这样表白,那能不有点激动吗。
直到那女子言罢半晌,杨凌霄都没反应过来。
好不容易杨凌霄反应过来,看着那女子,又看着满座望着自己的眼神,不由尴尬笑了笑,赶紧点头致意。
这一笑一点头,那女子便满心欢喜的坐下,身边闺友也多有调笑,一时之间连着杨凌霄跟那女子俩人脸都红了。
悄悄看了看池鲤红跟若兰二人,只见池鲤红还好,若兰那表情一副不服的样子,恨不得马上站起来作诗一首怼回去。
杨凌霄赶紧就在桌子底下轻轻压压手,心说姑奶奶,您可男装扮相呢,你这也站起来给我来个表白诗,我以后就甭做人了。
又感觉一道目光看着自己,只见秦桧满脸笑意,杨凌霄心说您倒是看热闹看的紧?
正想着呢,杜甫凑过来:“那是秦家老大的女儿,秦奋的侄女,秦桧的孙女,秦诗远。”
杨凌霄恍然大悟,我说这么大胆子呢?这是仗着秦桧在,准备吃定我了?
也的确是大胆,这满场下来,敢如此行事的还真只有这女子一人。
毕竟这可是把什么都压上了,这要是杨凌霄没看上她,以后嫁人都不好嫁人啊。
只见诗会眼看气氛越来越好,周祭酒看了看孔三金,示意他也该出手了。
毕竟诗会进行到现在,还没有一首称得上佳品的诗篇呢。
杨炯那首倒是算,不过被辛祛疾那么一说,不是就降了一个档次吗?
孔三金自然能领会周祭酒的意思,站起身来。
他这一站,可谓满场皆静。
他跟杨凌霄有过摩擦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多也不少,知道的自然心里存着看戏的意思,不知道的也看得出来,这是重头戏要开始了。
孔三金起身先礼貌行礼,然后出言道:“今次世子殿下,与薛兄,于兄随军出征平叛,立下汗马功劳,不才斗胆作诗一首,以表钦佩之情。”
这货倒是自来熟,于大熊还好俩人在京城打过交道,薛青压根就没见过他,这声薛兄倒喊的自然。
不过场面之上自然没人驳他的面子,薛青又是个憨货,哪里会有这方面的心思,笑着等人夸他呢。
“刀起山海马走嘉,兵出两广平天下。千骑夜破贺州城,古今大将几人行?孤身入广开城北,饶我三千子弟兵。且看月起映青山,万家灯火万家安。”
“好!”第一个拍手叫好的小胖子,笑着看向杨凌霄,那模样巴不得俩人和好,这人不是仇奉尚是谁?
仇奉尚倒不是出于什么大义之类的,只是觉得咱京城二世祖分帮分派的可以,但是总归得把跟杨凌霄的关系搞好吧?
杨凌霄没想到,孔三金会作诗来夸自己,倒是知道赶紧起身道谢。
秦桧摸着胡子,看了看周祭酒,轻声道:“不错,不错。”
周祭酒也是赶紧出言道:“是啊,是啊,尤其是万家灯火万家安这一句,堪称点睛之笔。”
俩人自然也是知道,若是能趁此机会让二人搞好关系,那对朝堂之上也是有着好处的。
毕竟对于孔穗这位孔家圣人,大家都还是十分敬重的,若是靠山王与孔穗关系一直不好,那夹在中间的满朝文武都不好受。
杨凌霄起身与孔三金客气了一番,秦桧看向杨凌霄道:“世子殿下常年在外为我大秦出生入死,西出迎击草原匈奴,东往平乱句高丽,南下剿灭后唐逆贼,实乃我大秦国之栋梁。虽然殿下常年在外领兵,诗文上可能并不擅长,可是若心中有那么一两句不妨大胆一吟,也算让今日来为世子殿下庆功的诸位多受指教。前些日子听闻世子殿下改了汉祖的大风歌,虽说有打油诗之嫌,可潇洒豪放,其中气度也是让人佩服!”
杨凌霄心说,你玩我呢?那玩意也叫诗?大风起兮云飞扬?二风起兮云飞扬?三风起兮云飞扬?四风起兮云飞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