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黄金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果然,老杨的摊位还在,不过此时此刻正碰这个保温盒吃的正香,身边蹲着一个女人则在招待着摊位前的顾客,正是老杨的新媳妇儿,叫什么来着周蕊是吧。
不过那周蕊好像还是个古玩店的老板来着,倒也真拉得下面子来在老杨的摊位前跟老杨厮混,真不知道这女人怎么能看得上老杨,还这么一幅死心塌地的架势,虽然老杨这个人是有点魅力,可这也太……
徐景行心里腹诽的同时溜达到摊位前直接蹲下,随手拿起一只青铜爵问:“婶子,这杯子什么价”
周蕊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婶子哪有陌生人见面这么称呼别人的何况她周蕊也没到给人当婶子的年龄啊。
只是看到一旁乖乖站立的郑思瑾后意识到这个口无遮拦的年轻人可能不一般,这才下意识的多看了一眼,然后认出了徐景行,连忙捅了捅正闷头吃的香的老杨,这才笑道:“是景行啊,这是连夜回来的之前老杨还说你可能要中午才能回来,还打算请你吃饭的。”
徐景行笑笑,放下爵杯,“早回来晚回来都一样,反正那顿饭是跑不掉的,”说着扭头问老杨:“老杨,拽起来了呀,这小金表都戴上了,气派。”
老杨先看了看郑思瑾,然后才讪讪的放下手里的保温盒:“你婶子给买的,不戴还不行,”说到这里才意识到弱了气势,登时瞪着眼睛问:“你就这么空着手来的”
“咱还想要礼物不成”
“不然咧你还打算空着手上我家蹭饭吃呐”
“没错,在下就是这么想的。”
“想得美,跟你说,我,我打算结婚了,你小子要是不拿点像样的礼物出来,别怪我到时候不给你敬酒。”
“真的”徐景行一挑眉,有点惊讶的问。
“嗯,日子定了,就在下个月12号。”
“行啊你老杨,不声不响的就把这么大的事儿给定下来了,要不是我今天没回来这一趟,岂不是都不知道这事儿。”
“嘿嘿,这不是不想打扰你这个大忙人么,反正结婚当天你能来就很给面子了。”
“咱们的老杨同志也会说客气话儿了,”徐景行揶揄一句:“那行,看在婶子的份儿上就便宜你了,到时候给你准备一份厚礼,不过到时候可就不是一杯酒的事儿了,你懂得。”
“这个到时候再商量,再商量,”老杨黝黑的脸上难得的泛起一丝红晕,像极了第一次结婚的新人,看样子是真遇到了老来春。
徐景行摆摆手:“你先吃饭,我去那边逛逛,一会儿再去你说的那个卖石狮子的地方。”
老杨则赶紧站起来:“不吃了,留着肚子中午吃好的,走吧,带你过去瞅瞅,不过我瞅着那玩意儿不是很靠谱。”
徐景行也不客气,朝周蕊点点头:“嫂子,借用你家老杨同志一会儿。”
周蕊连忙笑道:“你们尽管忙,这边有我照应着。”
徐景行这才跟老杨一块离开,等离开周蕊的视线范围,徐景行才笑道:“老杨同志,你可真可以,这么快就结婚,考虑好了”
他记得老杨去年搞事儿,然后年后才办了离婚手续,结果这就要结婚了,速度快到飞起。
老杨嘿嘿笑道:“都这么大年纪了,不搞那些虚的,也没乱七八糟的事儿,当然要快点,不然名不正言不顺的对小周不好,你说呢”
“是这个道理,到时候要办大点”
“不,就请家人和最好的朋友,其他人就算了,回头有空请他们吃个饭了事儿。”
“你考虑的到挺周到。”
“都是小周盘算的。”
“真决定了”
“怎么怀疑我的眼光小子,别以为现在混的人五人六就可以瞧不起人了,你还是带入行的,论瞧人的眼光,你还差得远呢。”
徐景行哈哈笑道:“行行行,老杨厉害,不过我还是要说一句话,老杨同志,你的腰子快使不上劲儿了吧哈哈哈哈哈……”
老杨的脸色一下子黑下来,抬脚在徐景行屁股上踹了一脚,不甘心又踹了两脚,然后又补了一脚。
不过几脚下去,老杨却又讪笑着凑到徐景行身边低声问:“听说你手里有点好东西能滋补身体”
第1422章 匀称的石雕
徐景行听到老杨的话哈哈大笑起来,“老杨同志啊,这人呐,得服老,你说是不是这样的道理”
老羊恼羞成怒:“你就说帮不帮这个忙吧。”
“帮,当然得帮,咱们这关系,不帮你帮谁,再说了,就算不看在你老杨的面子,也得给新婶子几分面子呐,总不能让新婶子年纪轻轻的就守活寡是吧哈哈哈哈哈哈……”
徐景行和老羊那是没大没小惯了,甚至一起逛过浴堂,虽然他什么都没做,可老杨同志当时却悄悄的点了个钟的,事后还被杨柳给发现了。
平时也一样,说话荤荤素素的没那么多讲究,就像两个言无禁忌的铁哥们。
何况老杨这人就这样,你越不跟他客气就看你越顺眼,你要是整天跟他弄得客客气气的反而会惹他嫌弃。
不过涉及到新媳妇,老杨多少还是有点敏感,没好气的瞪了徐景行一眼:“你小子就天天气我吧,小心我跟你断交。”
“别,嘿嘿嘿,咱们这铁哥们,怎么能说断就断呢,是不是,”徐景行嬉皮笑脸的搂住老杨的脖子:“不就是想重振雄风么简单得很,回头就给你点好东西,对了,我酿的葡萄酒正好可以喝了,一会儿就拿几瓶给你,那玩意儿不是补品胜似补品,比你吃的那破烂肾宝好用多了。”
老杨转怒为喜:“够意思,真够意思。”
“那是自然,对了,你说的那家伙到底在哪儿啊”
“就在前边那个民房里,那么大那么沉的东西他们可不不会天天往这边儿搬,我也是偶然间发现的。”
这也正常个,昌乐路这边有很多民房是租给这些在昌乐路上混饭吃的摊贩和二道贩子们的,以前还有过放冬瓜收房的时候找不到租房人却收了一堆“古董”的事情,更有房东打扫房子时打扫出几件极品古玩然后就此发家的传闻,这些传闻都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而且不止一两个类似的故事在传,光老杨讲给徐景行的就不下三个版本。
也不知道倒地是真是假,有没有什么水分。
不过这样的事情在古玩圈里也不算大新闻,运气好捡漏儿一夜暴富的案例多不胜数,也就普通人当个故事听,行内人早就习惯了。
但就算如此,喜欢听八卦传八卦的行内人尤其是老杨这样的家伙还是特喜欢打听这样的事情。
说老杨是昌乐路上的包打听,一点也不为过。
几分钟后,两人来到一栋破旧的单层民房前边,老杨在陈旧的木板门上使劲儿晃了两下,带的两侧低矮的院墙都在轻轻地晃荡,随时会倒下来一样。
不过别看这里的民房都挺破旧,但很值钱,这要是拆迁,房主们立马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个的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因为这里的民房都是带院子的,碰上良心地产商,能换很多钱。
几年前,海边一个村子修军港,那边的村民就赚大发了,不但没有人抗拒拆迁,反而一个个争着抢着要签合同,生怕晚一点就会错过机会。
徐景行当时也羡慕的不要不要的,一度幻想那样的好事儿什么时候会落到啊他们村子上。
不过他们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几乎没有什么地理优势,除非底下忽然发现什么矿产或者岛城城区发展到需要发面积扩容的程度,那才有机会轮到他们村。
现在现在徐景行反倒是希望他们村永远别拆迁为好,他可不想用自己那套盖起来都没住多久的小楼房去换所谓的商品房和现金。
对他来说,一栋乡下的民房比市区的商品房有价值。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乡下的商品房是有宅基地的,只要他户口还在村子里,那块宅基地就永远都是他的,而且能一代代的传下去。可商品房呢显然没得比。
而且乡下的房子可以随时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改建,只要不违规就行。
但商品房却只能在内部装修上下功夫。
当然,乡下和城市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不好,让她天天住在乡下他也不见得能稳得住。
但把乡下的房子做度假房用,也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夏天,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回来住住也挺舒服,毕竟岛城的气候确实比首都更舒服,夏天不是很热还有沙滩海水,冬天也不是很冷有新鲜的海鲜,偶尔来住十天半个月的真不错。
只是这样一来就得经常打扫卫生才行,不然的话房子会放坏的。
至于昌乐路这边的民房,对徐景行来说就没什么意义了,闹中取静别想了,靠着昌乐路还想要安静想each呢。
只是对普通人而言,这样的民房还是很有价值的。
敲门后等了大概两分多钟,才有人出来开门,是头发乱糟糟的中年人,睡眼朦胧的样子,看起来还没睡醒,似乎被徐景行和老杨两人扰了清梦,态度有些不爽,但也没说什么,只是上下打量门口的两个人几眼之后才让两人进去。
老杨和这人可能也不太熟,但老杨是个自来熟,进门后笑呵呵的问:“之前说的那一对石狮子呢”
那人没好气的走到墙角,一把扯开一张张兮兮的塑料布,“都在这儿了,你们慢慢看,我去洗个脸,”说完直接转身回屋里洗脸去了。
老杨也不在意,蹲下去查看墙角这些个物件。
墙角有啥呢基本上啥都有,不过大部分都是大件,光各种形态的石狮子就不止三对,甚至还有两颗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儿的佛头,剩下的也多是石材类雕件,有大有小,各种题材、造型的都有。
看上去,这是一个专卖石雕的古董贩子,够冷门的,但也不是没有这样的玩家。
只是这个就稍微有点不太靠谱了,这些石雕虽然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儿,但在徐景行和老杨这两个行家面前就不够看了,做旧的痕迹太重。
石雕,尤其是材质较为粗犷的青石雕,一般来说是不怕风吹日晒的,就算有风化痕迹也会很自然,比如说正面的分化痕迹一定会比背面重,上面的风化痕迹也会比下边的重,常年面对风沙的一侧也会比背对风沙的一侧更显沧桑。
但这些石雕呢,风化痕迹都挺重,但却非常均匀,上下左右凸面凹面都一样匀称。
“匀称”这样的属性在很多地方是个好属性,但在这里显然有问题。
老杨虽然没什么文化,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但经验很丰富,对古玩更有一种莫名的直觉,下意识的意识到这批石雕不太对劲儿,就想扭头提醒徐景行。
不过徐景行却悄悄的给老杨使了个眼色,示意老杨稍安勿躁,然后蹲下去像是很感兴趣一样一件件的观察过去,时不时的还搬起一些小件看看石雕的底部,一幅很专业的架势。
老杨虽然不知道徐景行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对徐景行的能力却很有信心,下意识的按照原先的行为继续装模作样,这对老杨这样的人来说几乎是本能,演技秒杀好多小鲜肉。
而徐景行之所以会阻止老杨发表看法,是因为这里除了有大堆的劣质做旧品外,还有几件真老物件,老到什么程度他不敢保证,但肯定是真正的老物件,其中有一对像是狸猫刻像的石雕甚至模模糊糊的孕育出了本相。
这样的好东西可不常见。
因为青石雕材质粗劣,除了坚硬耐风吹雨打这一项外几乎没有什么价值,所以那些个手艺高明的雕刻师很少会使用青石雕刻东西,只有给那些个达官贵人或者大寺庙、皇家庭园之类的地方做室外雕像时才会选择青石做材质。
但那样的物件留到现在的基本上都被记录在案了,每丢一件都是了不起的大事儿,是要立案追查的。
所以市面上的老青石雕件并不罕见,但能孕育出本相的青石雕件就难得一见了,流落到古玩市场上的简直屈指可数,尤其是近几年更是难得一见。
徐景行将这些青石雕件挨个儿看过之后装模作样的挑了几件出来,有一对大石狮子,一颗佛头,一对狸猫,以及一根用阴文刻着“泰山石敢当”五个楷体字的方形立柱。
然后朝屋里喊道:“人呢”
“来了来了,“那个头发糟乱的中年人裹着羽绒服跑出来,目光在徐景行挑选出来的几件石雕上一扫而过同时问:“挑好了”
徐景行点点头:“你这儿只有石件”
“还有一些其他零碎,你要看看”
“嗯,可以的话,顺带瞅瞅,有顺眼的,价格合适也收,反正要跑一趟呢。”
“那你们进来吧,”鸡窝头中年人想了想转身回到屋里,撩开门帘示意两个人进去。
老杨眉头微皱有点担心。
但徐景行却很坦然的弯腰钻进低矮的小平房。
这小平房看这挺矮,可实际上里面天花板也有两个多高,一点也不矮,只是这种老式民房的地面比院子的地面要矮几公分,所以给人一种房子很矮的错觉,也不知道当时的人们为什么喜欢使用这样的结构。
第1423章 灵龟吐墨
屋子内部还算宽敞,只是卫生条件实在太差。
这里的民房很老旧,大部分甚至是灰砖地面,就是用灰砖铺开然后用黄泥抹缝儿的那种地面,这样的地面有好处,那就是地面不凉,也不积水。
但缺点就很多了,灰尘多、虫子多、不平整、容易返潮、异味难清楚等等,反正新世纪的人民盖房子的时候就都不用这样的方式了,就算用不起地砖,也会用水泥抹一遍。
也因此,这屋里的卫生条件就别提了,别说徐景行这种感官敏锐的人,就算是吃过大苦头的老杨也有点受不了这个环境,没进门呢就打起了退堂鼓,不过看到徐景行毫不犹豫的进去,也只能硬着头皮跟上。
徐景行当然也不好受,可是,为了房子里面的宝贝,他不得不如此。
什么宝贝呢
他暂时不太清楚,但本相却有感应,就算不是国宝级的好东西,那也一定不会太差。
说实话,当他感应到屋内宝贝的存在时,心里忍不住感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谁能想到那个看起来邋里邋遢的中年人手里竟然能有这么多几件好东西
谁又能想到这种可能连老鼠都嫌弃的破屋子里会藏着价值不菲的好宝贝
跟着鸡窝头进门后拐进一个侧面的小屋子,那小房间里有一张靠着窗台的大炕,炕上没有被褥,只有一件件形形色色的古玩,林林总总足有上百件之多,地下还有几个锁着的木头箱子,看样子里面也是古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