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黄金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第253章 通心柱
    其实这些塔也好,木拱廊桥也好,其他建筑也好,风格都是早就定下的,装饰性图纹的题材也是早定下的,是跟丁树怀商量后的结果。

    当然,丁树怀只是划定了个大概范围,两个人都一致认为不适合用宗教形式的纹饰。至于具体刻什么图案,怎么搭配,那都是徐景行自己做的主。

    甚至于,每一座建筑的每一个构件都是提前做好的,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构件一丝不苟的按照图纸安装起来,所以说最浪费时间的工作已经完成了,现在是难度最高的建造工作。

    建造塔式建筑远比想象中的要难,建造木塔尤其如此,全部过程都得小心翼翼,绝对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个成语用在古营造法式中一点都不为过。

    别说各个构件的配装工作,光是立柱子这一项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工作,就花费了足足一天的时间。

    立柱子,就是在开工建造塔身之前先把塔内的通心柱给立起来,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难度挺高,最简单的一点要求,那就是柱子必须直立,稍有倾斜,这塔就不稳,尤其是在建造过程中,最容易出问题。

    之前他向千秋岁那老头儿请教的时候,老头儿就很严肃的跟他说过,通心柱不能有一分一毫的偏差,必须是跟地平面成标准的九十度,如果在立柱子的时候就没立正,那么等塔身建成后就没有调整了余地了。

    然而对于从没有过这方面经验的徐景行和一众工人,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却差点成了整个工程做最让人绝望的活儿,因为这通心柱太长,能竖起来就很不容易了,还要找准角度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最后还要将这通心柱固定起来,难度实在太高。

    徐景行都亲自出马了,然而在这种大工程面前,他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过微不足道,丁树怀也在一旁急的跳脚,可是却也没有别的办法。

    当高达二十米,重达一吨多的通心柱再次倒下来的时候,徐景行的肺都气炸了。

    “小徐,要不想办法弄一辆吊车过来吧,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啊,”丁树怀连忙说,这个建议倒是有用,工地上就有一台吊车,然而这是在湖心小岛上,想把吊车弄过来,总得有船吧而且还的是那种专用的工程船,一般船只可装不下一台吊车。

    但这个水库虽然不小,但却几乎是封闭的,上下游勉强能走小船,大船根本进不来,想要搞一艘工程船进来,那就得先找一辆大型拖车把船从别的地方运到这里来。

    先不说找船找车的事儿,把船运来,让船下水,再把吊车开到船上,最后再让吊车上到小岛上,这一系列事儿做下来,没有个三五天能搞定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然而事情很显然不可能这么顺利,别的不说,这工程船就不好找,那些工程船怎么可能闲着没事儿跑到这偏僻的水库里来干活儿工程量大的话也就罢了,有钱可赚一切都好说,可就运送一辆吊车而已的费用,有几个开工程船的能看上眼

    所以丁树怀这个建议听起来不错,可实际上跟没说一样。

    还得用老办法,古人在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下都能做到,自己这个现代人,怎么可能被难倒

    然而古人是怎么做的,他也不知道。

    没办法,还是得请千秋岁老头儿出马。

     



第章254 模块化建造
    而且用绳索固定通心柱,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需要建造专门的脚手架来固定通心柱了,这样不但能节省时间,更能节省空间,搭建脚手架的时候只考虑塔身部分就可以。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古人的智慧确实不容小觑,而且这也算不得什么智慧,只能算是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生活经验,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这样立电线杆子,徐景行是农村人,自然不会不知道。

    只是把电线杆子换成了看起来更加高级的通心柱时,他有点手忙脚乱了,以至于忘记了再常见不过的生活小智慧。

    果然,把这通心柱当成电线杆子来对待后,只用了半个小时就立了起来,四根绳子一固定,立的稳稳当当的。

    立起来后,一众工人齐声欢呼,丁树怀也长出一口气。

    徐景行那急躁的心情也缓和了许多,说实话,工期这么紧张,他和丁树怀这两个负责人身上的压力是最大的,尤其是他,要负责具体的工作,容不得半点差错,所以这脾气就没有平日那么温和了,这也是之前会跟丁树怀吵起来的主要原因。

    好在目前看起来一切顺利。

    塔基建造好了,通心柱也立起来了,剩下的工作就要简单一些,虽然繁琐,但按照图纸把用到的构件组装在塔身上就行,细心一点,一般就不会出什么大错。

    说起来,这古人的智慧真的不容小觑,就从建塔这么一件小事儿上就能看得出来,小小的建筑中竟然融合了无数的现代化建筑理念,实用且先进,别的不说,光是建造塔身时的模块化建筑方式就让那些参与搭建的工人看的目瞪口呆。

    模块化建筑方式,听起来很现代化吧,然而在隋唐之前甚至南北朝时期,种花家的木匠们就将这种建筑理念应用在了传统建筑中,各种小型构件的小模块就不说了,就说大型模块。

    这传统木塔,其实就是大型模块组装成的,比如说他现在建造的这座五层木塔,其实说是五重木塔更准确,因为这塔是由五个大的模块组装起来的,一重一层,层层叠加,用榫卯结构链接,一座塔就算建造成功了。

    一般人可能听不明白这个原理,但可以说的更直白一点,想必大家都用过快餐盒,圆形的也好,方形的也好,都是一个套一个的套在一起的,这种木结构塔也一样,一重跟一重套在一起,最底重的占地面积最大,第二重的稍小,第三重次之。

    这木塔那就是这样叠加的,跟一摞套在一起的快餐盒一样,衔接处用榫卯结构链接,可以保证衔接处受力均匀,结构稳定。

    当然,这种结构并不完美,在受到强震或者强风的作用时,很容易倾倒。但这个时候,之前树立的通心柱就能派上用场。

    通心柱可不是为了看好,而是这种结构的核心点,有通心柱在中间撑着,当强风或者强震来临的时候,叠加在一起的塔身就会来回晃动,但一晃动,塔身中心的通心柱便会受力,像一根牵引绳一样束缚住塔身的每一部分。

    如果单纯的说原理还不是很清楚,那做个实验就能明白,把五个快餐盒叠加在一起,用电风扇吹,一定是最顶端的一两个快餐盒先被吹歪,风力再打一点,就会被吹的散



第255章 亏本了
    徐景行和丁树怀并排走进去,安心和刘毓芬跟在后边,另外还有几个施工队的小队长跟着,一起进入塔内,检查塔的安全性能,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指标。

    塔内弥漫着木料散发出来的香味,一些犄角旮旯处还有些细节没有处理,但整体看起来却已经很不错了,尤其是塔内的空间并不小,虽然正中心立着一根通心柱,但通心柱上雕着一圈山水图,而且是空间感比较强烈的那种,所以猛一看反而有一种悠远的感觉。

    丁树怀绕着柱子转了一圈,满意的点点头,跟这抬步上楼。

    这尊塔只有一道楼梯,是沿着塔身外侧盘饶而上的,楼梯两侧的墙壁和栏杆上都雕着颇为淡雅的兰草纹饰,摸上去却又几乎感觉不到,因此虽然只是整座塔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点缀,但也颇有趣味。

    上到二层,实现一下子豁然开朗,扶着栏杆远望,已经能够看到俯瞰整个小岛以及面前一大片开阔的水域。除了外景,塔内的景致也不错,除了通心柱上同样雕刻的山水画外,墙壁上还雕着一些故事画,有爱情故事也有神话传说,还又一些中描述的场景。

    反正题材就那么几类,主要看题材的具体内容,而且同一题材的同一内容,在不同的画师或者雕刻师手下也是有差别的。

    丁树怀的兴致很高,一幅幅的挨着看,看完才继续上三层。

    三层的布局跟二层一样,但空间相对要狭窄一点,但其他方面一点不差,外景却更美。别看才第三层,可已经有十多米高了,比正常的三层楼都高,站在这里,已经差不多能够俯瞰整个度假区了。

    当然,现在的度假区没什么好看的,还是狼藉一片。

    可是已经够想象得到度假区彻底完工之后的场景,尤其是站在这二十米高的木塔上远望时,景致一定会非常美丽。

    第四层的布局跟前边的也一样,第五层也不例外,但第五层的景致更不一样,站在第五层向下看,岛上的工人像是小人国了出来的一样,而且因为挑檐遮挡了垂直向下的视线,所以看不到小岛的存在,以至于给人一种“塔建在水上”错觉,颇为神奇。

    再看另外四座小岛,就像几颗点缀在水面上的绿色宝石。等另外四座木塔也修建起来,一伙儿人站在不同的塔上临空隔水相望,想必更加有乐趣。

    当然,因为是风景区的景观塔,所以塔楼都是开放式的,每一层还都拜访了两条长凳,工人歇息,丁树怀甚至建议再摆一张桌子,不过被徐景行否决了。

    徐景行之所以否决摆放桌子的提议,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这里毕竟不是旅游区,而是度假区,能进来的只有这里的顾客,而且看这里的档次和房间的数量,顾客数量肯定不会太多,那样一来,这塔肯定不会出现游人如织的场面,桌子摆不摆的就都无所谓了。

    摆不摆的无所谓,但摆上却又比较占空间,毕竟塔内空间本来就比较逼仄。

    丁树怀听了他的分析,也就没强求,反正一张桌子而已,如果钱东以后想摆,找个人配两张就行,又不是什么稀罕物件。柯城能造塔的人可能不多,但打造两张实木桌子的绝对不少。

    丁树怀拍着面前的雕花栏杆,忍不住赞叹道:“这风景真不错!”

    “嘿嘿,站的高,看的远,刚看到这种景致肯定觉得不错,如果天天站这儿看,



第256章 完工
    丁树怀见徐景行说的坚决,心里也很佩服,这年头追星的人很多,但追连云海这种冷门偶像的粉丝可不多,就算是搞这个专业的大学生,又有几个知道连云海这个名字就算知道,又有几个能像徐景行这样执着又有几个人会为了见到偶像而付出这么多努力

    徐景行这些天的表现,他可是全都看在眼里的,从来到柯城开始,徐景行就没怎么休息过,第一周在市区玩了半天,前些日子陪朋友回市区玩了半天,加起来还不到二十个小时。

    除去这两个半天时间外,徐景行的全部心思都在这个工程上,不是画图,就是做雕刻,该他负责的一点没有落下,不该他负责的也能帮得上忙,面对临时加上的工作也没有任何怨言,整个人放佛不会累一样,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

    跟这样的年轻人搭档,这活儿也干的太轻松了。

    前几天,刘毓芬还悄悄的跟他商量,等工程结束后要不要多给徐景行一成分红。他当时没有直接回答,不是舍不得,而是觉得这一成分红实在弥补不了徐景行这些天的付出。

    无论比赛结果如何,一定要让徐景行实现他的梦想。

    丁树怀想到这里,忍不住笑道:“倾家荡产用不着,咱们把这活儿干的漂漂亮亮的就没问题,现在就剩四座塔了,等四座塔建起来,那边居住房的装修工作也差不多该结束了,到时候再把剩下的尾角收拾好就能交付,等钱东验收了拿到尾款,等着过年就可以。”

    “好好地过个年,等着评委团们评审就可以了,要是能入围,才会开始录制节目,录制节目的时候,相见连老先生就容易多了。”

    徐景行也有点激动,使劲儿点点头,“一定要把活儿干的漂漂亮亮的。”

    剩下的四座塔,外形跟第一座有点差别,准确的说,按照他的设计,这五座塔的外形各不相同,高矮不算,主要是塔身的曲线、外形以及飞檐的样式有所不同。

    塔的外形千变万化,一般来说以圆形、六边形、八边形居多,因为这三种几何形状在榫卯结构中比较常见,最合适木结构构件的搭配和安装,在结构的稳定性上也比较突出,其他几何形状不是结构不稳定,就是不符合传统建筑审美。

    像是五边形,其实从结构的稳定性上来讲,其实是不错的,但五是单数,而且跟传统的对称性审美观念不太一致;再比如说四边形,倒是听对称的,但做出来以后,塔楼的棱角太过分明,不太符合空气流动原理,大风吹来阻力很强,而且棱角分明,四条边汇聚到最顶端看着像一把刺向天空的锥子,攻击性很强,不符合传统的中庸理念。

    所以最常见的塔式建筑多是圆形,或者六边与八边这种方中带圆的。

    刚建成的这一座就是圆形的,而且外形相对粗犷,看着敦厚坚实,虽然高度高达二十米,但第一眼看上去反而有一种“粗短”感。

    当然,这不是他瞎搞,反而是精心设计的结果,是他根据这座小岛的位置以及另外四座塔的外形特意这么设计的,等另外四座塔建成,这座看起来不起眼的矮塔就会成为这个木塔群落的点缀和背景,也会使得整个木塔群落看起来更和谐。

    做建筑群,群芳斗艳固然好,但如果全部都非常惹眼,就会显得没有层次感和空间感,布局也会显



第257章 匠心
    徐景行被丁树怀这么夸奖,还真有点不好意思,他从没做过这种工作,也没见过别人的作品,因此在干活儿的时候丝毫不敢大意,能做多好做多好,生怕因为自己的失误对这个工程造成是很么不好的影响。

    当然,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以后他就放心了,因为连他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他不敢说自己的水平多高多高,但也不觉得自己的水平有多差,最起码他是尽心尽力的在做这件事儿。

    可即便如此,被丁树怀这样夸的天上没有,地下唯一,依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丁树怀呵呵笑道:“怎么还不好意思了”说着拍了拍面前的栏杆,“那些浮雕山水画就不说了,就看这个栏杆,上边这些卷草纹都是你亲手雕的吧”

    徐景行点点头,“木工队那些人手艺一般般,只能做点基本的木工活儿。”

    “这不就对了,光这一圈圈的栏杆加起来就得有近千米长吧,可是我挨着看过,栏杆上的花纹完全找不到什么缺陷,一刀一刀的几近完美,别的不说,就说这份认真负责的态度就不是谁都有的。”

    “还有栏杆的衔接处,我也仔细看过,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缝隙,都是一次成型,几乎找不到锯末回填的痕迹,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准备环节上几乎没有误差,这也是你的功劳吧,一般木工可没这么严谨。”

    “还有咱们脚下踩着的地板,每一块的长短厚薄都几乎一模一样,拼接在一起同样严丝合缝,而且每一块都打磨的跟镜子一样,防水防腐处理工艺也无可挑剔,我之前试着倒了一杯水,结果全都流了下去,木板几乎没有被浸湿,你怎么做到的”

    徐景行咧咧嘴,“简单啊,打磨、打蜡、上漆这三道工序多做两边就可以,尤其打蜡,打一层磨一磨然后再打一层,几层打下来,蜡质就能渗入到木头内层,在上一层防水漆,就是这种效果。”

    “也就是你才有这个耐心,我跟那么多木工合作过,他们打蜡直打一遍,很多干脆就是敷衍了事,刚做完的时候看着还行,挺漂亮,可过不了几天那蜡层就开始退了,最过分的一次,太阳一晒,那蜡直接被晒化,蜡水淌了一地。”

    徐景行乐了,“那不是打蜡,是涂蜡,而且还是劣质蜡,猛一看蜡壳挺厚,防水防虫效果都不错,但没用,真正的打蜡,那都是用人工使劲儿的往木头里面搓,硬生生的把蜡质搓到木头里,蜡壳反而很薄,用指甲扣一扣,都感觉不到蜡层的存在。”

    丁树怀点点头,“所以我才找你合作,我虽然不太懂这些专业知识,但能看得出好坏,你在小青山做的那些构件就是如此,雕工虽然还显生涩,但其他环节处理的几乎无可挑剔,后来我还去小青山看过,那些安装上去的构件,几个月了依然崭新如初。”
1...5556575859...4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