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之秦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转身宝贝
对于朱樉的疑问,李信觉得非常有必有为他解释清楚。
李信走到一根栋梁之材旁,将身上的佩剑抽出重重一划。
朱樉便看见,木头表面上被剑割下一大块物体。从而露出木头的本来面目。
李信捡起这个不明物体,来到朱樉身边。递给朱樉,说道:“王爷请看,就是这个可以起到防火作用。”
朱樉接过来看,应该是泥巴。
“这是泥土”
李信点头:“是的,就是泥土。只是在泥土里面加入了一些石粉。”
“能保证万无一失”
朱樉将手中的泥巴交给亲兵,看来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
在没有钢筋混凝土的年代,古人也是从一次次火灾中,总结了很多防火的经念。
“王爷请这边走。”
李信没有回答朱樉这个如同愿望的问题,而是指着另一个房间,并先一步走在朱樉前面。
这个房间里面有着一个巨大的池子。朱樉一看,全是水。而在墙壁上,还挂着几个大木头箱子。
李信打开一个箱子,从里面取出一个让朱樉惊掉下巴的东西。
“消防水带!”
不怪朱樉如此惊讶,这东西在后世可以说人人都知道。毕竟每个单位都会不定期举行消防演练。
但是现在是什么时代是明朝!
明朝就出现消防水带,消防枪!
李信听到消防水带,摇摇头。
“王爷,这是水龙。”
李信说完,还安排士兵为朱樉演示了一番。
看着士兵们熟练的过程,知道他们平时一定少不了训练。
但是这一切做下来,并没有减少朱樉的吃惊。可以说,刚才所做一切连步骤都与后世消防灭火基本一样。
难道在自己之前有了另一个穿越者到来
“这是谁发明的”
朱樉现在不在意这些消防用具,而是想见一见提出这套灭火操作的人。
由士兵通过一个装置给水压力,从而让水经过牛皮制造的水带,在经过水枪释放进行灭火。
李信听了朱樉的问话,摇头。
这个问题他无法回答,他也不知道是谁提出来,并制作的。
“那是谁教你们这样做的”
李信开口道:“这个自古就有,官府都是这样做的。”
问了半天,朱樉才明白。不是什么穿越者搞出来的。而是汉人几百上千年的总结。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技术进步一代比一代更加完善。
弄清楚原委,朱樉便回到大厅。听取李信对五万青壮训练的汇报。
整个训练,朱樉任何没有插手。
他不是军人出身,不懂就是不懂,他不会装懂。而且大明军人,也有着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
再说,还有诸葛正雄在一旁提出建议,该如果做,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完成。
“李将军,青壮们的情绪如何”
 
第三十一章 视察
南京
大明帝国的中心,奉天殿内殿里,洪武大帝朱元璋,已经连续摔碎了数个价值不菲的青花瓷。
“逆子。”
只为他口中远在西安的朱樉。
整个奉天殿只有朱标一人承受着朱元璋的怒火。
原本侍奉一旁的太监宫女,则被朱标统统撵到大殿外面。
朱标是一个仁厚之人,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怕朱元璋拿他们出气。
“这就是你让朕等来的回复。”
朱元璋将亲军都尉府的探子,陕西忠于他的官员。送来的一叠叠告发朱樉的奏折,摔在朱标身前。
“这个逆子真的无法无天了,先是瞒着朕与北元贸易,现在变本加厉,还大张旗鼓在西北私自征兵。”
朱标一开始不知道朱元璋在发什么火。现在听到又是二弟朱樉的事情,他连忙捡起地上的奏折查看。
“父皇,二弟征兵之前已经通报过此事。”
朱标前段时间,在马皇后床边受到教导后,再次面对朱元璋便多了几分勇气。
而且关于二弟朱樉的事情,作为大哥,他认为是必须要维护的。
在他心里,朱标并不觉得这件事情有什么严重,值得朱元璋如此动怒。甚至摔了自己心爱的花瓶。
在他看来,朱樉的动作虽然大了点,但他是为了招募亲兵,为了自己的安全这不过分。
因为朱樉所在的陕西,是目前大明公认最危险的地区。
“通报他那算通报”
朱元璋对朱标的话是气急而笑。朱樉是和他提过亲兵一事。朱樉打算将南方士兵退回兵部,重新在西北招兵的事情。
但是,只是提过而已。自己还没有考虑好,没有给他答复。朱樉就在西北来个先斩后奏吗
“或许是二弟觉得蒙古威胁太大,成军还需要时间训练,因此才等不到父皇的回复,擅自做主。”
朱标内心真是这样想的。他对自己两个同胞兄弟,真的是维护到了极致。
朱标傻吗他不傻。
而且从小就有专人,在教育他帝王之术,还有历史为鉴。
天家无亲情!
为了皇位,兄弟相残的事情。在历史上可不少。
但朱标不同,或者说老朱家不同。大明276年历史中,还真没有因为皇位自相残杀的事情发生过。
“蒙古威胁朱标,你信吗”
朱元璋直呼其名,可见他对朱标的说词有多么鄙视。
朱标一愣,反问道:“难道不是吗”
“从草原上来的情报分析,北元皇帝孛儿只斤阿不扎台可是在厉兵秣马,而且还下令,要从西方各大汗国抽调兵马。”
朱元璋听后沉默,朱标说的这些他当然知道。现在他也在做着战争准备。
大明立国十余年,与元朝的战斗也持续了十余年。这期间,大明与元朝的战争虽然是赢多输少。
但是随着这些年战事变小,大明休养生息之时,元朝的实力也逐渐提高了起来。
特别是孛儿只斤阿不扎台当上元朝皇帝后,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蒙古部落。似乎有了再次团结起来的趋势。
“朕其实担心的是秦王妃赵敏。”
因为从这段时间,赵敏在蒙古的影响力来看。可以肯定,有赵敏在陕西,那么陕西不会被战火波及。
朱标不说话了。从陕西来的奏折中就提别提到赵敏。
朱樉不仅让她主持双方贸易,还把边军指挥权交给赵敏。
“现在看来赵敏做事,都在为老二着想。可是别忘了,她是蒙古人。”
朱元璋的担心不无道理,他甚至认为朱樉将权利交给赵敏,无疑是与虎谋皮。
朱标道:“父皇多虑了,我想二弟应该不至于糊涂。”
“但愿吧!”
南京的对话朱樉不清楚,朱元璋也没有做出任何决定。似乎根本不知道朱樉在陕西做的事情。
而西安的朱樉,正在李信的陪同下,带着赵敏一个营地一个营地的进行视察慰问工作。
“王爷千岁王妃千岁。”
每到一个营地,思想政治工作组的
第三十二章 步枪
秦王与秦王妃平易近人,善待亲兵事情的事情迅速传递开来。
这对朱樉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他朱樉爱兵如子。身为秦王亲兵,敢不卖命
坏处便是,整个陕西三十三卫所军心不稳。
军心不稳,是因为他们同样隶属于秦王管辖。待遇却相差五六倍。
这不,麻烦上门了。
“王爷,这是各地指挥使上报来的情况。”
秦王府,同知李信将一叠文件递给朱樉。
卫所官兵闹情绪,这是大事。李信不敢耽搁,收到消息后立即赶来禀报朱樉。
朱樉接过一一翻看,全部都是待遇问题。
“告诉各地指挥使,让他们在自己卫所中开展选拔。能够达到本王亲兵要求的,本王便会一视同仁,将他们调出卫所入亲军。”
李信点头,朱樉亲兵待遇高要求高,这是公开的。
既然朱樉同意让符合条件的卫兵入亲军,那么士兵便没有话说。
“如果还有起哄闹事者,按军规处罚。”
朱樉的意思李信明白后,便告退前去发布命令。
军队的待遇不可能是一样的。
至少在朱樉这里,是这个规矩。
明朝现在不论什么军队,待遇都相差不大。除非战争,朝廷会另外补贴一份粮饷。
但这也被称为安家费。战争中,能不能活下来还是未知的。
如今见到朱樉招募的亲兵待遇比自己高出几倍,士兵心中不服也是情有可原。
然而这在朱樉看来是不行的。
人与人之间,分工不同,待遇自然也不同。
至于同工同酬,还是算了吧!朱元璋的想法是美好的,大家还是面对现实吧!
待遇低,这个问题。朱樉可以解决。提升士兵的粮饷不成问题,可是他现在没钱。
而且刚刚提升关陕地区文官的收入,朱樉已经将自己的家底用光。
这些钱财,都是朱樉二十躲年积累的所有家当。
当然,财物全都是朱元璋,马皇后这些年所赐给朱樉的。
凡是都有一个过程。
如今的军队里,朱樉知道卫所的士兵中,老兵油子和刺头可不少。
不让李信按军规处罚,容忍的话。或许还真会闹出兵变。
钱啊!
自己真的很缺钱。
赵敏见朱樉整整一个下午,都呆在书房里,便前来查看。
以往朱樉可呆不住,不是城里瞎逛,就是军营中看训练。
“你在做什么”
赵敏进书房,见朱樉正埋头写什么,写的还很入神。
朱樉抬头见赵敏,一边继续写,一边回道:“没钱了,我在想办法。”
“你要钱做什么”
赵敏是知道朱樉现在一无所有。再说朱樉拿钱也没用处。
秦王府的开支,亲兵的粮饷等等。都是由户部专项拨款的。
“要钱当然是为了改变,改善目前的困境。”
随意说着话,朱樉继续自己手中的事业。
赵敏走到书桌旁,看向朱樉落笔的纸上。
疑惑道:“你画的是火器”
朱樉点头,他一下午的时间都在画枪。回忆各种他曾在杂志上见过的枪。
朱樉不光画枪支的外形,还画枪的内部结构。
虽然不知道自己画的枪能不能制造出来,但让工匠们试一试也不影响什么。
“火器与你缺钱有关系吗”
赵敏不知道是自己脑子不够用,还是朱樉脑子真有问题。
“当然有关系,关系还大了去。”
赵敏不屑了,火器她又不是没见过。这能与财物扯上关系
“行吧!那你继续白日大梦。”
说完,赵敏就准备退出书房。
但是,朱樉却叫住赵敏。
问道:“你不相信”
赵敏难得和朱樉争辩,并不回答他的话。继续向书房外走。
 
第三十三章 匠户所
位于西安东城,棚户区的陕西军匠所。
这里在一大早上,便接到都司通知。秦王朱樉将会来这里视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