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他缺火炮咱们给他火炮,他缺粮食咱们给他粮食,他缺情报咱们给他情报。

    只要他能给咱们弄死这个奸贼。

    就目前建奴的困顿,不用多了,拿出二十万,野猪皮就是拼上几千建奴的性命,也会给咱们把这个奸贼的人头拿来。”

    黄澍带着一丝激动说道。

    现在的他已经代入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状态了,看着这些大名鼎鼎的举人名士们都在听自己的,他此刻感觉自己恍如诸葛孔明附体。

    “可辽东真要糜烂呢”

    马世奇说道。

    “




第二三六章 这真是极好的
    杨信当然不知道已经有人在谋划清君侧了……

    实际上这是必然。

    那些士绅又不是傻子,嘴上骂他这个奸臣和九千岁这个阉狗,实际上都很清楚,真正的主谋是那个在皇宫搞奇技淫巧的小皇帝,杨信和九千岁不过是左膀右臂而已。

    但目前来讲换皇帝难度太高。

    天启的合法性无可动摇,他爹可是东林群贤当年力争的,而他作为他爹的长子,这是儒家礼法中无可争议的皇位继承人,除非他猝死,否则换皇帝是不可能的。

    至于他猝死。

    这个同样不是那么容易,实际上皇宫已经完全被九千岁控制,锦衣卫在换上田尔耕和许显纯之后也逐渐完成整肃,至少目前士绅们还没有这能力。那清君侧就成了唯一选择,如果能够利用那些土司起兵清君侧,并且在战场上弄死杨信斩断这条手臂,那天启再想像如今这样也就不可能了。

    毕竟九千岁战斗力不足。

    就算天启还想搞,也不可能在地方上斗过那些士绅,话说万历年间死了多少税监

    大不了再继续玩呗。

    可杨信不同。

    武力值太高根本斗不过啊。

    总之一场新的阴谋,就这样在秘密地展开了。

    而杨信继续向前。

    他到达徐州时候,接到了辽东前线最新的战报。

    毛文龙终究没能守住叆阳。

    野猪皮以代善留守赫图阿拉,黄台吉北线警戒他舅舅,莽古尔泰守鸭绿江口,自己亲自率领四万大军首先切断叆阳与辽阳的联系,继而全力猛攻,而且大量使用新编的八旗朝鲜和弗朗机一类火炮。

    毛文龙苦战半个月,最终还是被攻破叆阳。

    不过他的主力撤出了。

    他带着六千多由投诚建奴,朝鲜和明军组成的混合军团,趁着一场大雨突围南下,并且在凤城和截击的莽古尔泰再次交战一场,最后剩下五千多人南下,在熊廷弼派出的骑兵接应下撤到了秀岩也就是岫岩。

    整个战役期间熊廷弼只是派出曹文诏率领骑兵,再加上秦邦屏的白杆军,组成一个不足万人的救援队出抚顺关佯攻赫图阿拉,并且和代善在萨尔浒再次交战。结果双方居然打成了平手,白杆兵的长矛阵和曹文诏的精锐骑兵队互相配合,激战一场后因为建奴援军到达而撤退,但依旧带回了三百多首级。

    己方损失五百。

    北线金台吉也只是象征性派出一千骑兵由周遇吉率领,加上黄得功的三千骑兵佯攻,但黄台击采取在山林中袭扰战术。

    明军同样短暂地深入后也撤退。

    总之叆阳之战结束,明军在辽东又丢掉了一个堡垒群。

    实际上熊廷弼就是不想要叆阳这个孤悬于外的堡垒群,从辽阳向叆阳运输军需,必须在崇山峻岭间辗转几百里,之前建奴就不断袭击,养活毛文龙这支孤军成本太高。这还不是开原那样,后者有辽河水运,安全由炒花的蒙古骑兵负责,对熊廷弼来说除了支付给杨信的运费,其他根本不需要付出什么。

    但毛文龙那里不行,所有粮食都必须在山间辗转运输过去。

    还得武装运输。

    实际上被建奴抢走的不比毛文龙获得的少。

    所以熊廷弼早就不想要叆阳了。

    他现在就是一门心思收缩,外围零散堡垒能弃则弃,尽他全力封锁对野猪皮的走私,这段时间辽东世家大族被他抓了不少,导致辽东这些世家对他怨声载道。

    而一到秋冬开春季节他就丧心病狂般四处点火,逼得野猪皮不得不撒出人马,一到风向不对就在山林巡逻,但根本没什么效果,后来熊廷弼还学会了之前杨信教他的用改造版孔明灯。气急了的野猪皮干脆也派人给他放火,可问题是明军控制区核心是辽沈的平原,那里放火根本不会有任何效果,总之两人就像个玩火的小孩般这样斗着谁点的火更大。

    至于对明军的整肃……

    那个效果有限,实际上现在熊廷弼早就不喊他那个十五万大军九万匹马的平辽策了。

    他也知道不现实。

    而且将领们多数都讨厌他。

    因为他对军纪抓的严,尤其是对将领吃空饷格外狠,这段时间已经斩了好几个副将参将,就连总兵都罢免了好几个,这样的结果就是尽管辽东形势逐渐稳定,但他在辽东却几乎成了万人嫌……

    弹劾他的奏折数量仅次于弹劾杨信的。

    毕竟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他严厉打击走私断了世家大族的财路,严查吃空饷断了将领财路,文官们敌视他,武将们仇恨他,最终他就这样向着杨信这种奸臣发展。好在天启和九千岁因为杨信关系,对他是完全支持的,哪怕九千岁也一样,尽管熊廷弼对他也不是很恭敬,这个臭脾气的确很难改,但看在杨信面子上,他对熊廷弼那里还是基本上有求必应的。

    总之这就是辽东战局的变化,至于拿下叆阳后,野猪皮是否进攻叶赫城还不得而知。

    “毛文龙。”

    杨信看着战报一脸深沉。

    “他为何要去秀岩呢”

    他疑惑地说道。

    “那一带就秀岩一座城可以驻扎,咱们在那一带山里,其实只是控制过去朝鲜的陆路贡道,这条贡道就是从镇江城开始,一直向西北到辽阳,而过了定辽右卫城向南就没什么人了,全都是人迹罕至的山林,只有秀岩城孤悬山



第二三七章 京城也是战场
    一个月后,东华门。

    “大爷!”

    杨信向着亲自迎接他的九千岁行礼。

    而在他身后是一眼望不到头,甚至绵延到东安门外的一辆辆马车,所有马车全都遮盖严实,两边锦衣卫列队警戒,就连驾车的都是锦衣卫,这些马车就是这样一路从通州走到这里的。

    九千岁没有回答他。

    而是直接走到他身后,掀开了一辆马车上盖着的篷布。

    里面一片反射着阳光的夺目银色。

    “银子呀,大爷如今看着这东西比什么都亲。

    大爷这里是一睁眼就无数要银子的手伸过来,辽东战场上要银子,皇极殿要银子,文武百官要银子,地方上受了灾的饥民要银子。

    所有人都像饿鬼一样向我伸手。

    可咱们大明朝这个不交税那个不交税,这个有功名那个皇亲国戚,这个说自己不赚钱,那个说穷得揭不开锅,然后你去走一趟,把他们的地窖掀开,却一个个比皇上都有钱。都是一群乱臣贼子,说咱们爷俩是奸臣,大爷我看倒他们才更像奸臣,一个李三才抄出几百万,一个高攀龙抄出上百万,当年这一个个可都喊着他们清廉如水的。

    这他玛就是清廉如水

    走私的,放高利贷的都有脸说自己清廉如水”

    九千岁恨恨地说。

    “大爷,这又谁惹您生气了”

    杨信问道。

    “惹大爷生气的哪天都没少了,不用管他们,大爷五十多了,在宫里当了大半辈子的差,还不至于会被他们气死,你在外面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只要咱爷俩能给陛下把银子弄来,外面那些疯狗再怎么咬也白搭。”

    九千岁说道。

    很显然他这段时间也被折腾的不轻。

    紧接着他摆了摆手,示意这些马车继续向前驶入东华门。

    这些银子并不送入内承运库,后者的确是内库,也的确是太监管着,但实际上属于六部,准确说是内臣和文官共管,只不过是在皇城里面,所以这个发放之类权力肯定归太监,但使用却是六部在使用。这个在工部厂库须知这类明朝流传到现代的书籍里面记载很清楚,工部厂库须知里面绝大多数物资都是从这十库里面取用的。

    包括给野猪皮的赏赐。

    当年给野猪皮和手下几个酋长光赏赐衣服就一次花了三百多两。

    那不是皇帝的小金库。

    所以天启和九千岁又在皇宫里单独设立一个真正的小金库,这个对外是没有名字的,但杨信给他们捞的银子都在那里,实际上是在仁寿宫,这时候郑太皇太妃,李皇太妃这帮全都赶到那里去了。后者就是李选侍,天启去年就给他爹兑现了承诺,替他爹正式封了李选侍为皇贵妃,现在晋级皇太妃,说到底也事实上抚养了他快两年呢。

    而且至今依旧抚养着崇祯。

    她们那里足够冷清。

    皇上的私人小金库就在这群寡妇那里。

    加上这一笔之后,已经囤积了超过四百万两,这些银子至今还没动过,倒是内承运库的银子快花光了,天启是一边花那里的银子,甚至包括各库囤积的那些乱七八糟物资,一边不断充实自己的小金库。

    倒是他自己搞的那些乱七八糟,这个是直接花小金库的。

    目前大明朝廷的花钱顺序就是先花太仓银库的,事实上那里也从来就没有存下的。

    崇祯自挂前里面就八万两。

    然后内十库。

    这个目前还有库存。

    只要这里面的库存不至于入不敷出,大明朝的财政就能维持正常。

    一旦内十库入不敷出,到了必须动用皇帝小金库的地步,那大明财政就事实上濒临崩溃了,所以天启和九千岁才放任杨信,让他用各种丧心病狂手段聚敛财富来充实这个小金库。因为这是最后的保障,这个小金库攒的越多,一旦面临财政崩溃,留给皇帝的调整时间就越长,只要能不断用横财充实这个小金库,那天启才不在乎杨信在外面干什么呢!

    这一点他还是有他爷爷遗风的。

    他爷爷放那些税监矿监出去,目的和他放杨信出去是一样的。

    只是那些矿监税监战斗力和杨信没法比,最终他爷爷不敢放开手,只能在文官士绅忍受底线下,一点点缓慢搜刮,准确说是用那些矿监税监的命去换,万历朝税监矿监的横死率可是堪比战场。他爷爷要是有杨信这样的打手,做的不会比天启更克制,实际上万历后期如此提拔杨信,目的也未必没有这方面考虑,这种老狐狸不会无缘无故重视一个人。

    “大爷,还有一百万在方家新开的钱庄,这是那里开出的银票,拿票过去就能提银子,侄儿对宫里宫外咱们自己人有哪些,至今还不是很清楚,您看着分分,不用给侄儿留了,侄儿的自己留出了。不过侄儿还有个额外的要求,我想以后他们在存银子时候,尽量照顾一下这家钱庄,方家也是刚刚涉足这项生意,侄儿还得给拉些客人。”

    杨信把一个小箱子递给九千岁说道。

    “你这孩子就是懂事,这个就交给大爷好了。”

    九千岁笑着说道。

    这种事情他们也不用怕天启知道。

    万历都明确跟那些税监定分成比例,最初是四六分,而且万历是四,税监们是六,不过名义上税监的六是各监自己开支用的。



第二三八章 你说他是不是觊觎我的美色
    “嗨,诸位,我回来了!”

    杨信热情挥手,仿佛老友重逢般高喊着。

    “呸,奸贼!”

    最近的老文官吐了口唾沫怒斥之。

    “大爷,这老东西是谁”

    杨信问九千岁。

    “不得无礼,此乃翰林院检讨缪昌期,年纪比大爷我还大呢。”

    九千岁微笑着说道。

    “呃,冯铨呢冯铨何在话说缪检讨今年得六十了吧万历四十七年是五十七了,冯铨二十三,您这都快六十了,居然还能对一个都可以给自己当孙子的人下得去手,话说您这老牛吃嫩草也吃的太丧心病狂,尤其是还是个男人,还是用强玩霸王硬上弓的。

    恶心。

    简直就是恶心。

    我都不对年纪小太多的下手。

    哪怕您去花钱找个呢,花不了几个钱!”

    杨信瞬间一阵恶寒。

    话说真的很可怕,他这时候才注意到缪昌期和冯铨之间还存在着悬殊的年龄差距,按照这个时代人的婚育期,恐怕缪昌期的孙子都快赶上冯铨大,不得不说大明朝这场外交雅事,真得很毁三观啊。要是一个三四十岁的翰林,和一个二十出头的翰林,这还能引起腐女的畅想,可这是一个快六十的老头和一个纯粹的小鲜肉啊!

    太可怕了。

    难怪冯铨心理扭曲走上黑化道路。

    话说杨信此刻看着缪检讨的花白胡子,都有点同情冯铨了。

    “奸贼,我与你拼了!”

    缪昌期怒发冲冠,恍如疯狗般直扑过来。

    “别碰我,我可不喜欢男人,尤其还是老男人!”

    杨信恍如受惊般尖叫着,然后抬脚把缪检讨踢出去五米远。
1...103104105106107...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