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后面紧接着出现了小喵的身影。
很显然杨佥事的内宅问题终于爆发了。
“这可由不得你了!”
杨佥事很干脆地直接把她扛起来,黄英在他肩头就像一条被抓住的鱼一样扭动挣扎着,但却无法挣脱他的手,紧接着就被杨信扛回门里,后面小喵还向前准备迎接呢,杨信顺手把她拦腰抱起。
小喵惊叫一声。
“叫什么叫,等会有的你叫,好好教教你姐姐,她还是第一次呢!”
杨信喝道。
然后他就那么在里面小草等人愕然的目光中,径直走到了自己的正房,扛一个抱一个进去,顺便把门踢上了……
内宅问题就这解决。
说到底这种问题的关键也就是不能雨露均沾。
但如果有能力一挑二甚至一挑三,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第二天杨佥事神清气爽地起来时候,黄英和小喵就已经亲如姐妹了,当然,杨信没兴趣管她俩之间的战斗友谊,这家伙堪称马不停蹄地为天启解决下一个问题。
内阁大堂。
“诸位,阁老。”
杨信看着对面一片毫不友善的目光。
“韩阁老,您不给介绍一下几位新阁老”
他紧接着对韩爌说道。
这时候阁老有点多,除了韩爌和刘一燝,还有何宗彦,朱国祚和史继偕,都是泰昌下旨召回,然后天启没有改变,替他爹把这些家伙弄来的,加上首辅方从哲,目前内阁六个大学士,这不是最高纪录,原本历史上天启三年骤增到九个大学士,这座内阁大堂人满为患。
何宗彦是江西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当初保太子的主力。
朱国祚是浙江人,万历十一年状
第二四一章 这个糟老头子坏的很
“第二,不得再派出税监。”
韩爌说道。
“呃,这个问题之前我不是已经跟叶台山说过吗不会再像神宗皇帝那样向各地派出税监矿监,但改为内官巡视地方税收的税监,这些人不会插手税收,只是对地方官员的税收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杨信说道。
“说的就是这个。”
史继偕笑着说道。
“史阁老,您这也未免太没有自信了。”
杨信说道。
“呵呵!”
史继偕直接报以呵呵。
很显然杨信的小心思已经被这些老狐狸们了若指掌,这个混蛋的确不派税监祸害民间,改成祸害官员,那些巡视地方税收的税监不会造成民怨沸腾,但会造成官不聊生啊。这个小混蛋很阴险,他此举不但不会让小皇帝因为没有了税监而减少收入,反而还会毁掉地方官员和士绅之间的同盟关系。
那些税监查官员,以他们收税不力为名迫害,最终官员只能转而去按照律法完善税收,最终倒霉的还是地方,但这个不是税监迫害士绅,而是地方官员迫害士绅。
这是转嫁民间仇恨。
“咱们大明已经有监察御史,已经有巡按制度,那些巡按各地的监察御史职责包括巡视税收,不需要税监多此一举。”
韩爌说道。
“呵呵!”
杨信同样报以呵呵。
八府巡按有个屁用,无非就是一个御史去溜达一年,收些贿赂然后回来捡软柿子弹劾几个。
事实上极少弹劾文官,那些巡按最爱干的是欺负藩王,所以经常会有哪个巡按正义凛然地拒绝藩王贿赂回来检举其不法,但要说巡按们检举文官甚至地方世家豪门,这个其实不在他们工作重点。
“杨佥事信不过御史”
何宗彦说道。
“何阁老,咱们既然是开诚布公,那当然要说话痛快点,既然你们都信不过内官,我们信不过御史,那么就索性折衷点好了。”
杨信说道。
“咱们从民间招募!”
他紧接着说道。
“那与内官何异除非招募生员。”
朱国祚说道。
“但那与御史何异”
杨信说道。
招募生员和御史没区别。
当然,不限出身招募,那就和太监们没什么区别了,九千岁只要在京城招募一堆亲信放出去就行。
“你们不放心我们,我们不放心你们,这个问题倒是有点难办,但税监是必须得派出的,而且必须得由司礼监派出,或者我们也可以各方都有,一个内官为正,一个文官为副,另外再加一个军官为副,毕竟税监也需要军队保护,再被人扔长江,那么会让我很不高兴的。”
杨信说道。
一帮老家伙面面相觑。
他们倒不是怕税监整顿税收,而是怕税监迫害官员,如果有一个文官跟着可以做监督。
单纯完善税收并不是坏事。
因为税收是进太仓银库的,单纯太监出去肯定入皇帝小金库,如果能用这种方式,大幅增加户部收入,那么并不能算坏事,毕竟捞钱首先得有才能捞,太仓银库里没有银子捞个屁。
“可以!”
韩爌点头说道。
“第三,解散荡寇军。”
他紧接着说道。
“可以!”
杨信很爽快地答应了。
一帮老狐狸面面相觑,很显然他们没想到这家伙如此爽快。
“诸位阁老,你们不要误会,我也不想保留荡寇军,他们吃的喝的都是我在掏钱的,这些年兵部可给过我一两银子军饷你们以为我很想养着他们我需要用这些人的时候的确得养着,可用完了我也不想养着,现在大沽口的减河已经快要挖通,只要完成那荡寇军就可以解散。
当然,葛沽海防营是另一回事。
至于南方的那些,除了锦衣卫还需要一个营驻扎横林,其他同样也会在这个案子结束后解散。”
杨信说道。
“解散之后呢”
朱国祚警惕地说道。
“当然是妥善安置,人家好歹为朝廷出过力,不能用完就抛弃,天津挖河的那些就地为民,南方那些转往凤阳开荒种田为民。”
杨信说道。
一帮老狐狸同时呵呵。
当然,对于这个他们无话可说。
他们总不能说必须全弄死为民除害吧
他们也知道天启不会放弃这些好用的打手,尤其是南边那批荡寇军,这种时不时徒步奔袭上百里的,完全可以说是精锐级别,不过既然解散为民,那么总会找到办法对付的,这件事杨信能爽快答应已经很令人意外,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太多。
“第四,无锡籍没田产归入官田。”
刘一燝说道。
“诸位这就是欺负杨某了,你们是觉得杨某不懂这里面的东西吗”
杨信笑眯眯的说道。
这个糟老头子坏的很。
明朝犯罪籍没田产的确是没入官田,事实上苏松常甚至嘉湖杭一带,官田数量都非常多,其中比例最高的松江府,甚至高达百分之八十是官田,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松江百分之八十官田,徐阶这样田产数十万亩的超级大地主是怎么来的
很简单。
官田和民田只是征税不同。
第二四二章 我方承诺不首先使用杨信
“杨佥事……”
刘一燝沉着脸说道。
但紧接着他就被韩爌拦住,后者朝杨信点了点头……
“此事作罢!”
韩爌说道。
“第五,陛下必须做出承诺,以后再有此类案件,必须交由三司及锦衣卫会审,不能再由锦衣卫单独处置。大明制度三司为法司,锦衣卫只有奉旨对专门案件侦缉审讯权,但阁下在江南无圣旨随意逮捕审讯甚至逼死在籍丁忧之官员,此类事情不能再有。”
他紧接着说道。
大明重大案件的确三司会审。
锦衣卫只能奉旨侦办某案,并不是说看到谁不顺眼就抓谁,像杨信在江南一样拿着便宜行事的旨意,到处跑着处理案子是不合规矩的,只不过没人能拦住他而已。但哪怕是锦衣卫办的案子,对于那些涉及高级官员的,同样也是会审,由锦衣卫和三司会审,有时候也会加入东厂,这种会审制度才是大明对高级官员审讯的主要形式。
至于主审这个由皇帝指定。
可能是三司官员也可能是锦衣卫,不过多数是三司官员。
“承诺不首先使用杨信”
杨信笑着说。
“杨佥事若是这样理解的,那就算是如此吧,朝廷自有朝廷的规矩,若都像杨佥事这样岂不是乱套了。”
韩爌说道。
“可以,这个我替陛下答应。”
杨信爽快地说道。
不首先使用又不是不使用,再说这是他答应的又不是天启,到时候天启就是派他去了,这些大臣还能怎么着话说他的确给这些文臣和天下士绅造成了严重心理阴影,后者寻求一点心理安慰情有可原。
“第六……”
韩爌说道。
“你们有完没完,我们才提了三条你们就提了这么一堆。”
杨信一脸无语地说道。
“这是最后一条,我们希望对于高顾两家尽量宽大处理,高攀龙赐其自尽,其他流放即可。”
韩爌说道。
“高世儒和顾杲必须死,他俩是真正与钱士升合谋的,杨某还没有放过想拿大炮轰死我的人的习惯,不过我可以给他们个全尸,他们俩都绞死就行了。高顾两家男丁可以流放,这个依照李三才家的例子就可以,其他被抄没的各家男丁也同样流放,但郑鄤抓住是肯定要斩首,叶茂才的儿孙抓到也可以流放。”
杨信说道。
“可以!”
韩爌同样爽快答应了。
他们也很清楚高世儒和顾杲的确是和钱士升合谋的。
“那么就这些了
看看,这样多好啊!
以后我觉得有什么事情这样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谈,把各自想要的都摆出来,这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打打杀杀终究不好。”
杨信感慨地说。
“打打杀杀的是杨佥事吧”
朱国祚冷笑道。
“我如果不打打杀杀你们会这样老老实实坐下来谈吗再说,这打打杀杀也不是我挑起的,如果不是叶茂才收买清流关守军试图杀我,还会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吗打打杀杀也是他们先挑起的,杨某只不过是没有忍让的习惯而已。”
杨信说道。
“那杨佥事难道是去南都赏秦淮风光的”
刘一燝鄙视地说道。
“呵呵!”
然后两人同时呵呵。
这场谈判就这样结束,同样也算为这场持续半年多的恶斗,最终画上了一个句号……
“就这样算了”
刘一燝颇有些不甘心地说。
“不这样还能怎样若陛下以中旨处置就撕破脸了
咱们说到底终究是臣,陛下终究是君,咱们可以在大义上据理力争,但陛下执意而为,咱们终究不能失了君臣之伦。
更何况再闹下去,以杨信的行事手段,最后还不知得闹出何等乱子
这也闹了差不多得半年了,事已至此再僵着也没什么意思,这也是叶台山之意,陛下年轻锐意进取,咱们拦是拦不住的,索性让他们折腾去吧,他们这才刚刚迈出步子,还不知道路多么难走,以后走不动了自然明白过来。”
韩爌说道。
他们丝毫不知道已经到了大门外的杨信依然可以听的很清楚。
“失败都能说的义正言辞,真不愧都是学富五车!”
杨佥事说道。
事实上这些人也很狡猾。
他们很清楚这场斗争就是天启立威,而立威的真正目的是杨信之前提出的那三项改革,这里面最主要就是海关,既然这边已经挡不住,那就索性放开让广州那些商人来教育天启。那可真是天高皇帝远,而且广州那些商人同样也是真正敢杀人的,天启的包税还得有人包才行,广州那些世家又不傻,过去快快乐乐的好日子过着,为何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