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文官就是来自于士绅,他们和士绅是一体的,只会和士绅合起伙限制陛下的权力,把陛下关在他们制造的笼子里,他们是不会动士绅的。”
杨信说道。
“这些兄放手去做好了,有什么需要找忠贤。”
天启说道。
皇帝陛下对政务越来越没兴趣。
“还有一件事,陛下,我觉得应该成立一个科学院,就像翰林院一样,鼓励民间向陛下献上精巧的机械,甚至包括新式武器,科学理论,农业水利上的新技术,新的作物种子,总之只要献上的东西有价值,陛下就可以给他奖励,并授权他转享其利。比如说一个人给陛下献上新机械,只要这个机械的确是他想出并制作的,那么陛下给他一道圣旨,以后只有他能制作出售这种东西,别人谁造都是犯罪。
这叫专利。
英国人很早就这样做了。
故此英国工匠热衷于钻研,因为一旦他们做出新东西,他们就可以凭借这种东西一下子获得巨额利益。
而我们的工匠就算做出新东西,也改变不了他们的贫困,最多民间的商人可以凭借这个获利,工部也就赏几两银子,但民间缺乏保护,随时可能被别人仿造出来。之前没有任何法律保护他们,别人仿造也没人管,最后那些钻研出新技术的人只能想方设法隐藏,甚至一个工匠死了,一种技术就没了。
专利权给他们保护。
他们的新技术报给科学院,陛下发给他们专利圣旨。
谁仿造获利,只要他知道了,就可以拿着圣旨去告,如果地方官不管,他们可以来京城敲登闻鼓。”
杨信说道。
。
第二九八章 少年近卫团
“这个好。”
天启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皇帝陛下现在对政务一点兴趣没有,以他这个年龄,也不可能对这些尔虞我诈的东西感兴趣,说到底他今年算虚岁才十七,这个年龄除非审美特殊谁会喜欢这些勾心斗角
他如今对政务的关心只限于九千岁手里银子是不是足够他用的……
够不够他搞科研的。
他现在基本上只关心科学。
而这个科学院明显非常符合他的胃口。
现在一个杨信就给他展开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要是通过科学院让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来给他打开更多大门呢
他的世界将无比精彩。
“只是那帮文臣又要不满了。”
九千岁说道。
“那就绕开文臣,直接由陛下自己管,在皇城里面找个地方,我觉得兔儿山那里就很合适,正好陛下观测天文也在那里,就把旋转台一带改造一下,由陛下亲自主持科学院。先在全国发告示,然后有人向陛下献新东西就到西安门,而在西安门专门有人负责接待,带他演礼,搜身,甚至预先筛选,毕竟不能什么乱七八糟都往科学院送,确定无疑后再送科学院。
陛下亲自负责审核。
对于有价值的给他奖励发给专利圣旨。
而那些没什么价值的,直接根据路程远近发几两银子打发走。
对于那些真正非常有价值的,陛下任命他为科学院供奉,赏赐和专利圣旨照样给,但这个供奉没有俸禄,只是赏赐腰牌可以进宫,到科学院与陛下一同钻研科学。
当然,饭还是要管的。”
杨信说道。
科学院什么的倒是其次。
只能说撒网捕鱼,但捞到的是鱼还是水底垃圾,这个就只能看运气了,实际上欧洲那些君主们的科学院,捞到最多的也是一堆拍马屁的佞幸,但只要捞出一个牛顿之类也值了。
这个机构的价值也就是陪小皇帝玩顺便提高民间科学热情。
但专利是必须得搞的。
当然,真正目的肯定没有杨都督说的那么冠冕堂皇。
这个家伙纯粹为了他自己,这几年他献上了那么多好东西,结果还真就是便宜了山寨的,望远镜早已经泛滥了,南京,苏州都已经出现自己造的,而且质量还不比工部的差。
这肯定不行的。
这些东西他已经献出去了可以不在乎。
但以后再有好东西可不能便宜别人,以这种方式鼓动天启推行专利法,他就可以靠专利敛财了。
但真要说在大明推行专利法,其实没那么简单,大明连皇帝都收不上税,何况是那些申请专利的老百姓,一个人在京城获得专利,还能阻挡住江浙两广的山寨品那也未免太天真了。大明又不是英格兰那屁大点地方,这种专利圣旨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能在顺天府范围有用就不错了,至于其他地方……
第一有山寨的,他们也未必知道。
第二他们就算知道了,真要是敢去找人家,小心有命去没命回来。
当然,这对于那些专利申请者来说其实也足够了,哪怕只是在顺天府有用也能让他们真正获利。
至于杨信……
他不是还有拳头吗
好吧,这才是他维护自己专利权的主要方式。
天启对此当然没有意见,这样他以后就不缺人陪着玩了,实际上这一年多他本来就搜罗了一批人,因为皇帝陛下的喜欢,工部那些有才能的工匠地位大幅提高,几个手艺最好的甚至都能出入乾清宫。而科学院成立之后,他们正好一人先安上个供奉的头衔,另外皇帝陛下总是把皇宫搞得一片狼藉也的确不好,他那些乱七八糟正好也搬过去。
以后科学院就是他的主要科研基地了。
不过这样安全就很重要了。
毕竟这也就意味着天启会大量接触皇宫以外的人,这些人里面很容易混进去别有用心的。
小皇帝现在可不是圣主明君。
这时候恐怕已经有无数人巴不得他快落水了,万一真有人等不及干脆自己动手,那科学院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哪怕搜身也没用,小皇帝周围日常一堆各种各样的工具,随便抄起一把锤子也能敲死他,上次他修水泥塑像时候杨信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
那满地都是铁锹啊!
九千岁就没想过有人可能抄起一个给天启一下
那些工匠好在都是工部下属的匠户,都有妻儿老小不用担心,但以后全国各地的献宝者不断到来,很难保证一个个身份都没问题,就算身上带着路引也根本没用。因为大明朝伪造路引的产业,就像现代火车站厕所墙壁上贴的小广告一样繁荣,万一真有个死士带着查不出身份来源的伪造路引,借献宝之名混到皇帝身边随便用什么给他开一下。
那乐子可就大了。
这个问题上必须足够谨慎才行。
“臣还是之前的建议。”
杨信说道。
他之前的建议就是那个少年近卫团。
在外地秘密购买一批半大小子,十四五的,然后在皇宫进行军事训练,单纯的保镖而已也不需要多么强的武力,就是给他们配上盾牌和短矛,他们只需要学会纪律化组织和保护皇帝就行,另外一定要水性好。而这些人在皇宫单独住在一处,比如说在南海一带圈出一片封闭区域,这些近卫只要进了宫,除了跟随皇帝充当保镖外不准离开这个军营。
三年。
一批近卫服役三年。
三年里他们不准同外界有任何接触。
除了训练和保护皇帝其他什么也不做,反正天启也没有出皇宫的习惯。
三年后这批人也成年了,那时候皇帝从皇宫找一些该打发出去的宫女,一人赏赐一个离开皇宫,然后再赏赐一笔银子一块地该干什么干什么。
但在他们的这三年服役期里,任何他们接触外人和外人接触他们,统统都是死罪。
这样就可以了。
天启的安全差不多就能够保证了。
反正他这样的,一般也就是个落水,然后吃了太医院那些不明不白的药,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刺杀行动几乎不可能,只要他不出皇宫就行,孤狼级别的刺杀或者收买宫女太监这种事情有亲卫来负责。这些亲卫哪怕都是少年,只要严格训练并且确保忠诚,也足够对付哪怕所谓的武林高手了,反正皇宫的守卫还不至于让人把手枪带进来。
而这些亲卫不能接触的外人包括宫女太监,除了九千岁,杨信,或者九千岁指定的人,其他任何人不准和他们说话,发现直接处死。
“这样是否太小题大做了”
天启笑着说。
他和九千岁目前都还缺乏这种觉悟。
这一点从那些铁锹就知道了,天启自己肯定不会想那么多,九千岁估计也是在这方面大意了。
“陛下,您知道武庙是如何驾崩的”
杨信说道。
天启立刻不说话了。
这个他还是隐约能明白的,虽然他这一系是因为正德之死才得到皇位,但正德的死也绝对是个警示,是不是杨廷和干的不好说,但死得不明不白也是实实在在的。
“不仅仅是近卫必须可靠,就是陛下日常饮食也需注意,那些不敢保证的东西尽量别吃,尤其是生病之后更要小心,太医院的药尽量不要服用,这东西容易吃出危险来。
您这个年龄没有什么大病。
无非就是个伤风感冒,服用什么药随便出去找个好的郎中一问就懂。
让我大爷亲自出去抓点药,然后让奉圣夫人煎了就行,您这年龄不用服药也就是扛几天自己好了,日常勤于锻炼着点,早晨在宫里跑跑步,多喝水,勤洗手,那手上有什么您自己也都看到了。
我在的时候找我就行。
真有重病我在外面也可以派人给我送信。
哪怕从辽东回来,我在驿站换马三天也够了。
臣说话直接了些,但陛下既然之前说过与臣兄弟一般,那臣就必须这样直说。
大明目前可谓积弊已久,外面的人都已经盘根错节,咱们不可能知道他们藏在地下的根都已经伸到了何处,咱们知道的都是明的,但明的始终都不是最可怕的,隐藏在地下的才是最可怕的。这皇宫里宫女太监无数,绝大多数都是从神庙时候留下的,短短一年多点而已,咱们能知道这么多人的底细咱们能知道这里面有哪个人暗地里领外人的银子
世庙之事真就是几个宫女那么简单
不小心不行啊!”
杨信说道。
大明太医院的药真不能随便吃。
实际上那是最容易下手的途径,另外那些太医也根本没用,太医治病的首要原则,就是治不好可以,但坚决不能冒险,一个负责任的太医开药就是最温和效果最慢,甚至有可能根本没用的药。
指望他们本身就没什么用。
号称京城四大没用之一,别以为太医就医术高明了。
“那就依照兄所说。”
天启说着看了看魏忠贤。
九千岁赶紧点头,这件事操作起来并不难。
(前天女儿生日,就写出一章,昨天索性没发,今天五章)
。
第二九九章 花钱如流水的精锐们
这样就可以了。
杨信最关心的其实就是天启的安全,毕竟原本历史上小皇帝的死就可以说不明不白……
落水居然还能全身浮肿而死。
这也未免有些太夸张了,尽管不能说就是被外人弄死,但天启朝发生的很多事情终究都有些诡异,包括他那个在天启大爆炸中吓死的儿子,一个不满周岁的小孩能知道什么,五公里外的爆炸最多也就被吓哭,因为惊吓而死就有些莫名其妙了。
总之这个必须小心。
“杨都督。”
皇后殿下向着走出来的杨信行礼。
这是天启给她规定的,必须以对待兄长的态度对待杨信。
杨信赶紧还礼。
话说这也是未来需要重点照顾的。
她和客氏之间的斗争抛在一边,但她必须得给天启留下后代,不过现在谈这个还为时过早,她那个儿子得天启三年。
杨信不无感慨地在漫天风雪中走出皇宫。
京城的事情就这样了,剩下那些举子的考核不需要他,礼部尚书盛以弘那里有分寸,给举子设置的考核该什么难度,这个陕西潼关卫籍的礼部尚书自己就会安排好的。如何安排考核也很简单,骑射无非就是带到武举的校场,挨个骑马射箭而已,算术考核直接在贡院和会试一样,算是他们参加会试前的一次适应性训练了。
总之这个不关杨信的事。
他第二天就带着黄英等人离开京城前往自己的地盘。
而这时候野猪皮也已经攻陷汉城。
在杨信的授意下,整场战争中毛文龙都在皮岛坐视。
建奴虽然对皮岛进行了试探性进攻,但却被毛文龙击退,后者因为抱上杨信这条大粗腿,物资供应从无匮乏,目前已经坐拥一万五千士兵,另外还有两万多老弱妇孺,在皮岛及周围几个岛上建立多处营寨。反攻夺回镇江的野猪皮只收获一片无人的土地,尽管建奴一直向南甚至把秀岩也拿下,但终究不得不止步石城岛一带,再向前沈有容同样在金州严阵以待。
野猪皮只能留下部分兵力警戒他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