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他这时候回来也没用了,野猪皮已经撤出被毁的海州和盖州,而且可以说是满载而归,至少这个冬天又能轻松苟过去了。
“据咱们在辽阳的掌柜回报,此役关键就是祖大寿的战败,但奇怪的是他的损失反而最小,他部下两万人,但因为吃空饷严重,实际上就七千,但这七千里面有三千是真正精锐,另外四千至少也是能打的,结果被代善五千骑兵打得惨败并崩溃。
他是陈策的侧翼。
陈策的步兵必须有骑兵掩护侧翼,他的溃败完全卖了陈策,后者紧接着遭遇代善的侧翼横击,原本就在激战的川军阵型立刻崩溃,秦邦屏试图重新整军但被箭射死,他俩是高第反攻海城的核心,他俩一败全军溃败,张神武血战护着高第撤回鞍山驿。好在新任兵部主事卢象升正在牛庄巡视军需,他立刻组织牛庄军民把刚刚运到的大炮全都架上城墙,又掘开几处堤坝漫灌牛庄外围,要不然乘胜追击的建奴就在直接打进牛庄了。
那才是损失惨重呢!
不过向牛庄溃逃的梁仲善被水阻隔无法入城,被建奴追上并且阵亡,目前一些御史正弹劾卢象升。
但事后清点祖大寿伤亡不足五百。
当然,他自己报的是四千,反正他的花名册全是虚的。
另外海州的失陷也有问题,驻守海州的是刘孔胤,本来就打仗不行,驻守海州只是因为那里并不重要,守不住的确很正常,但根据逃出的咱们伙计说是有人给野猪皮开城门。而且之前的析木城也是,原本秀岩与海州之间还有析木城这个点,结果析木城从发现野猪皮到被攻破,总共不到半个时辰,没有人开城门放入根本不可能这么快。
结果刘孔胤刚知道析木城被攻陷,建奴的大军就已经到盖州城下了。
完全慌了神的他根本没怎么组织起防御,紧接着莫名其妙建奴就进城,他自己也只好跟着逃亡的百姓一起出城,这时候已经被高第下狱,气疯了的高第已经上奏要斩他。”
黄镇说道。
目前杨信在辽东的商业网络已经建成,当然,同样也是情报网络。
“祖大寿吃空饷那么多?”
杨信说道。
三分之二的空饷也够丧心病狂。
“都这样,他这个不算最多,以前熊廷弼在的时候,严控吃空饷,除了贺世贤那里不得不容忍,其他各部都抓的很严,高第的确善于安抚人心,可安抚人心还不是放任他们吃空饷?
除了曹文诏和赵率教依然不吃,其他全都一样吃空饷,一半是良心,再多看胆量了,最多的依然是贺世贤,他至今还报四万大军,实际沈阳守军一万,真正精锐三千,这些家伙还看不惯曹文诏呢。他们就是把打仗当生意,一个个全都吃空饷吃得金山银山一样,贺世贤年年往家里一车车运银子,去年光打点九千岁就送了五万两,还给奉圣夫人送了两万的珠宝。
其他从经抚到兵部户部统统都有份。
祖大寿也这么干。
你在外面背着恶名捞银子,最后这些银子还是填进他们口袋,一百万两能有二十万真正用在军队就不错了,要说这场大败也不奇怪,若野猪皮不打个胜仗他们又如何显得不可缺少?”
黄镇说道。
“玛的,全都他玛烂透了!”
杨都督恨恨地说道。
第三五七章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的确,这时候的大明已经快烂透了。
这场失败在不该发生的情况下发生,说白了就是辽东战场这些将领们开始养寇自重了。
那里不是战场。
那里是上上下下的提款机。
朝廷每年六百万扔到辽东,通过整个军政体系的努力,最终分到上上下下一个个文武官员的口袋,他们的确不会让辽东糜烂,可野猪皮从此不再染指辽东也不行,因为那样这个提款机就没法维持下去了。
如果野猪皮不再染指辽东,那么要这二十万大军干什么?
每年六百万啊。
朝廷解京的正常税收一年都没这么多,这几年最初是辽饷补缺口,后来在杨信坚持下免除了辽饷,然后变成了抄家,保释金,新增关税印花税等等,为什么杨信做这么多那些官员反对声音喊的响,但最后却很少有实际行动?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杨信捞的钱,终究还是得落在他们的口袋,这是给他们捞钱,既然这样他们为何要阻止?
受损失的的确是士绅,但获利的是这些官员。
这个把杨信捞的钱,转到官员口袋的过程,靠的就是辽东战场,这样他们当然要小心呵护这台提款机,或者说小心呵护野猪皮,野猪皮必须得打出来,只有野猪皮打出来才能确保朝廷对辽东的军费不会减少。甚至他打的狠一点,搞得气氛紧张一些,还能让更多军费投入,这样大家捞的更多,至于辽东死伤的士兵和百姓这个根本不在衮衮诸公们考虑范围。
大明就不缺人。
祖大寿吃空饷每年捞几十万?
祖大寿虚报数千阵亡,捞更多的抚恤金?
这个视而不见就行。
反正少不了他们的份,祖大寿捞三十万,恐怕得有二十万送到宫里宫外上上下下的一帮大大小小蛀虫们手中。
打仗?
那就是个生意。
但杨信又能怎样呢?
“陛下,臣愿率军直捣建奴巢穴!”
回到京城的杨信说道。
“这个先不急,左右只是一时大意了,好在损失也不大,不过是折了不到两万兵马,海盖二州终究还是夺回来了。”
九千岁笑着说道。
那哪是夺回来了,人家野猪皮押着两万多俘虏,带着十几万石粮食,无数牲畜和金银布匹之类快快乐乐回去的。要不是沈有容机灵,把南边百姓带走,把熊岳城的数万石粮食一把火烧了,而且他点燃的山火还把野猪皮的撤军搞得颇为狼狈,以至于不少被俘百姓趁机逃走,那野猪皮这次收获更大,即便这样也让建奴一下子回血了。
“忠贤说的对,这些小事不用兄操心了,倒是兄自己的婚姻大事需解决,太皇太妃已经亲自给兄做媒,你和方家小姐的婚事该完成了。”
天启笑着说道。
这时候海关之事算是彻底解决。
广州,漳泉,福州,宁波,松江等地士绅,已经迅速各自组建起自己的商号主动要求承包海关,广州海关包税价还提高到了五十万,毕竟杨信是用四十万包的,要想抢过去必须比他更高。广州士绅以梁,黄等各家为首,共同出资组建的商号,以每年五十万两承包广东海关三年,三年后另外竞标,不过基本上也不会有别人,估计就是杨都督去竞标。
这个得看具体每年能收多少。
杨信制定的税率推翻,不过有一项强制性保留。
就是以携带大米数量减免舶税,这一点是强制性的,所有海关都一样,否则杨都督就挨个去包税。
而其他海关都是原价。
这样九千岁手中一下子增加了五十万海关税收,加上本年度杨信包税的四十万和北方两关的五万,大明今年海关收入九十五万。
相比过去暴涨近十倍。
而且杨信还带回两百万,另外锦衣卫还收了不少保释金,出去的税监也多数按照任务额完成,虽然搞得各地官不聊生,据说还有一个知县被逼死的,但银子真收回来了。再加上新增加的印花税,这东西第一年到目前就收了三十万,这还是很大一部分地方并没开始,大明商业之繁荣可见一斑,总之连同户部收到的解京税收再加这些乱七八糟,大明太仓,内库,加皇帝的小金库,这一年最终的收入很可能会达到一千两百万。
可以说恍如奇迹啊!
算上各地留存的,总收入预计超过两千五百万。
而在杨信这头饿狼出现前,万历四十八年全年所有加起来总共才收了两千万石米和四百万石麦,再加上些布匹。
当然,部分其实是折银的,但各地根据情况折银价格不同,南直隶大多数才两钱一石,哪怕贵的山西才六钱,总之这部分折银律很乱,大致上这两千四百万石和几十万匹布,折银后算作一千两百万吧。这部分是大明岁入的核心,但部分地方留存部分解京,而且各地比例也不一样,大致上是一家一半,但解京不意味着送到京城。
解京的意思是归户部支配。
所以给宗室的,给地方驻军的,这些需要户部负担的乱七八糟开支通常都是就地支付。
前者是很大一块,靖江王跑广州要银子,就是因为广西解京的税款,根本不够养活他家那几千口猪的,除了广东需要从解京税银中拨一部分,湖广同样每年得给他一些,这些宗室消耗了太多。
真正给京城的其实就是皇室开支金花银,固定一百万,漕运米,一年多少看运力,正常年景就是四百万石。
剩下就是商税之类了。
这部分核心就是盐税,一百四十万,其他乱七八糟商税加辽饷,万历四十八年总共收了五百八十万,其中主要就是辽饷。
而支付辽东的军费就是这里出。
每年六百多万,不够就另想办法。
比如加辽饷。
毕竟漕运是供应京城的,这个还有一堆王公大臣等着开工资,京城官员的工资就是从这部分收入里花,此外蓟镇,山海关等地军粮,在京还没就藩的藩王,这些也是由这四百万里面出。
皇帝金花银是养内廷的,杨信这些在京武将领工资其实也是从金花银里面拿。
这部分轮不到军费。
但无论实物折银还是直接收银子的那些,总共加起来,万历四十八年也就是算两千万吧,虽然各地折银律不可能达到五钱,绝大多数其实四钱以下,但朝廷收入里面还有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目前税收是实物和白银并行,所以过去征收的很多奇葩税收都在,比如十几万斤棉花什么的,但这些根本折不了几个银子,喂马的草料还两千万束呢,折银能有几个?
杨信在废除辽饷这个杂税的最大头之后,依然让朝廷一年岁入增加了五百万两。
奇迹一样啊。
虽然他带来的两百万属于横财,但这也是税收体系内,本来朝廷的岁入里面就包括罚没银,而这明显属于罚没银。
重要的是他这两年每年都能罚没这些啊。
从天启继位开始,杨都督每年罚没就没低于三百万过。
堪称罚没之王。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罚没之王大义凛然地说道。
“就算兄要去直捣建奴巢穴,也不急于一时,这眼看着就入冬了,兄也说过冬天不宜在辽东用兵,明年开春再说,明年开春弟送兄出征,眼下兄还是先完婚再说。”
天启说道。
既然这样杨都督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虽然他对于成亲什么的并不着急……
早就在床上滚了那么久,他的确没什么可着急的,要不是他知识丰富,这时候都能见着孩子了,不过这也的确是件大事。
“还有一事,这高第还是不能留在辽东了,目前看这辽东各军不但没有长进反而比熊廷弼时候倒退,也就是说高第这个辽东经略并不称职。”
杨信说道。
“他这也是一时大意了。”
九千岁笑着说道。
“既然兄说换就换了吧,熊廷弼在就什么事没有,他接手一年就搞出这样的败仗也的确该换,不过兄之意是换何人?”
天启说道。
九千岁笑得有些尴尬。
“孙传庭如何?他已经是兵部郎中,再进一步就是右侍郎,正好以右侍郎经略辽东,再给他加佥都御史,这样就足够了。”
杨信说道。
“准,弟也觉得这个人有些本事。”
天启说道。
就这样杨信终于夙愿达成,把孙传庭塞到了辽东经略的位置上。
虽然孙传庭原本历史上并无对建奴的战绩,实际上他主要在关内对付那些造反的,但他那种狡猾而且杀伐果决的性格,还是非常让杨都督欣赏的,现在辽东已经无事,需要的是一个敢去杀人的,先把高第放纵手下的遗毒扫清,然后明年开春杨都督就去直捣赫图阿拉。
这些混蛋既然养寇自重,那就让他们没法继续养,接下来这大灾将至,不能再这样不停往辽东这个无底洞填了,必须得把这每年六百万的军费降下来。
说到底光开源是不够的,还得节流才行。
第三五八章 糜烂世界的几朵奇葩
“杨都督,你这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啊。”
孙传庭颇有些忧伤地说道。
“你这话说的就过分了,五品郎中升正三品右侍郎,原本兵部衙门摆弄文稿变成统帅二十万大军,你这不是应该感谢我吗?”
杨信说道。
“守诚老弟,我们既然兄弟相称,那我就说的干脆一些,辽东这场败仗恐怕你很清楚是怎么回事,而且不只是你我,朝廷多数都清楚,包括孙恺阳,那我去了能做什么?
严肃军纪和熊飞白一样控制吃空饷?
那我说不定哪天也和熊飞白一样背后挨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