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袁崇焕只是邀功心切,而且陛下也的确下过旨,但他身为知县此举也的确有些失职,以臣之见申斥一下,把他贬到广西或者云南一个偏远些的县,也算以观后效吧。”

    杨信说道。

    既然圆嘟嘟不喜欢胡建人,那就让他回故乡吧。

    反正他已经落籍东莞,不再是藤县人,应该不用考虑回避了,他去广西做个小县官还是可以的,不行就扔到云南去,总之大明还有的是比邵武差的,邵武好歹也是府城呢,这次直接给他找个更幽静的地方。如果他还是不老实,那就只能扔到哪个王府当长史了,不过这样太残忍了,要知道去当长史就相当于给仕途判了死刑,当穷县知县还有点奔头。

    杨都督为了他能继续修身养性,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可怜的圆嘟嘟如果知道这个消息,肯定会悲愤地仰天长啸的。

    他的天空更加灰暗。

    天启点了点头。

    他发圣旨时候的确忽视了这个问题,一个县官为了献功邀宠,抛弃职责跑来给他献什么宝,这个口子一开肯定全国纷纷效仿,然后就像过去那些献祥瑞一样让这件事变质。

    当然,如果他们真能献上好东西也行。

    可他们献不上啊

    这本书最多也就是个参考价值。

    目前已经完全熟悉了苏钢技术的皇帝,哪还看得上这些连焦炭都不懂的东西。

    实际上欧洲现在连煤炭冶铁也刚刚会,英国第一个用煤炭炼铁的专利是三年前发的,不过他们所用的煤属于低硫煤,但即便如此,煤炭冶炼的生铁因为含硫问题依然不受欢迎。

    “至于汤若望,臣倒是有个想法,咱们是不是可以派几艘船去欧洲,说到底这些年只有欧洲船只到咱们这边,却没有咱们的船到欧洲终究不行,而且据臣所知,就连倭国人也已经远航欧洲。”

    杨信说道。

    日本第一艘到达欧洲的是伊达丸。

    仙台藩的伊达政宗建造,他的家臣支仓常长带着一百八十人,连同一个传教士和少量葡萄牙人,从仙台三个月后到达阿卡普尔科,停留两个半月后,航行四个月到达西班牙,不过紧接着德川政府就开始清理传教士,之后又经历天草之乱开始锁国,倭国的航海时代刚刚开始就落幕。实际上这时候已经开始,带着伊达丸号去欧洲的那个传教士,刚刚在长崎被烧死,不过这并不妨碍大明也派艘船去欧洲。

    不用走美洲航线。

    先航行到印度果阿,然后和葡萄牙海船一起就行了。

    汤若望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确保这支使团顺利到达欧洲,并且带着他们去所有想去的国家。

    “兄是想让汤若望带领”

    天启说道。

    “对,而且不仅仅是要让汤若望带领,船员也要挑选那些信他们的,这样的航程得持续至少两年,没有坚定的意志是肯定不行,陛下可以放出口风,说是要派人去欧洲考察,再决定对传教士的态度。陛下也知道,朝廷大臣里面还有几个信他们的,比如徐尚书,还有罢官回籍的前南京太仆寺卿李之藻,陛下可任命李之藻为钦差,臣的造船厂正好造完了四艘战列舰,给他们接着建造三艘专门的远洋海船。

    从江浙雇佣一批信他们那些的人做水手。

    让汤若望带队前往欧洲。

    今年秋天就可以从广州,估计明年年初就能到达,但不能让他们只到葡萄牙或者西班牙,而是必须得航行到丹麦或者瑞典,然后从那里用携带的丝绸和瓷器换铜。

    估计明年年底他们就能返航,后年秋天前就能回国。”

    杨信说道。

    “可他们去这一趟有何用处”

    天启疑惑地说道。

    他知道杨信是坚定地反传教士派。

    “很简单,让他们看看真实的欧洲。

    陛下,徐尚书这些人信他们那些,只是因为不知道真实的欧洲,而他们了解到的欧洲就是这些人说的,而这些人自然会尽情美化他们的一切,但事实上利玛窦对欧洲人所说的,却是把我们描绘为他们梦寐以求的繁荣富庶。

    事实也的确如此。

    这时候的欧洲绝大多数地方都很穷,我们吃着米饭馒头,他们吃的是掺了近半锯末子的黑面包,硬到可以砸死人。

    我们穿的绝大多数是棉布甚至丝绸。

    他们穿的绝大多数是麻。

    我们吃饭用瓷器,他们用陶,我们的茶叶在他们那里是公主陪嫁的珍宝,我们这里廉价的白糖,在他们那里需要到药铺购买,属于给病人吃了安慰他让他能够死的幸福一点的东西。我不认为那些信奉他们那套的人,在看了这样的欧洲后还会坚定信仰,另外一定要让他们去法国,让他们去看看那些一辈子不洗澡而且随地大小便的贵族们。

    还得去荷兰。

    德意志就别去了,那里正杀得恍如永嘉之乱时候的北方,但可以走海路北上去瑞典。

    我们需要和瑞典成为朋友。”

    杨信说道。

    “这个国家很特别”

    天启说道。

    “陛下,我们未来在陆地上主要的敌人就是俄国,他们是目前欧洲唯一从陆地上向东方扩张的,已经到北海了。

    而俄国在西方主要敌人是瑞典。

    另外,如果说欧洲有什么东西是值得我们大量购买的,那也就只有瑞典的铜了,我们未来对大炮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而目前铜的价格已经在上升,但我们自己的铜产量提高缓慢,欧洲的商人又不喜欢携带铜过来,那么我们可以自己去他们那里运。”

    杨信说道。

    当然,他只是哄着天启而已。

    这时候俄国还谈不上威胁,事实上刚刚进入罗曼诺夫王朝。

    这时候的沙皇还是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一个沙皇米哈伊尔一世,而且正在波兰的阴影下苦苦挣扎,至于瑞典的铜也就是聊胜于无,大明正在缺铜是真的,毕竟这些年铸造了那么多大炮,未来就算有蒸汽机,也改变不了青铜是最好的铸炮材料这个事实。海军炮可以用铁,但陆军炮,尤其是那些野战火炮,最好的还是青铜,所以铜价的确在悄然上涨,但同样云南和江西也在大量生产,每年产量稳步提高。

    不过这东西总归多一点的好。

    而且杨信也很期待瑞典这个搅屎棍,能够在欧洲表现更好一些。

    这时候古二爷还没死呢

    这样的人一定不会错过这个与东方携手的机会。




第四七零章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对于这个问题,天启当然不会反对。

    实际上他也很好奇。

    毕竟从欧洲这些传教士带来的著作可以看出,欧洲那边的科技水平并不比大明低多少,但这边对那边的了解全都是来自传教士,后者会吹嘘自己的老家是必然,他也很想通过大明自己人的目光,去真正看看欧洲是个什么样子。

    反正又花不了多少钱。

    三艘大型海船,战列舰大小但减少木板厚度,造价直线下降,估计三艘加起来花不了十万两。

    人更不值一提。

    既然这样此事就由河间侯全权负责了。

    至于李之藻

    召他进京。

    重新给他一个官职,他之前是鸿胪寺卿,这次给他个礼部右侍郎,以礼部右侍郎充巡阅西洋使。

    不仅仅是去欧洲。

    既然要出去当然要像样些,以杨信在香港的舰队设立南洋水师,然后由南洋水师护送李之藻巡阅南洋藩属各国,安南,暹罗,勃泥这些都要去走一趟,宣示大明威仪。然后一直护送到果阿,反正都去一趟了,干脆走的远一些,两艘战列舰,十几艘大型的巡洋舰,这些足够航行印度,实际上荷兰那些快船绝大多数都还没杨信的巡洋舰大。他们沿着马六甲,亚齐,锡兰,果阿这条线一路过去然后李之藻的三艘船在那里等待返回欧洲的葡萄牙船队一起,至于护送舰队就带着货物返航了。

    其实也没什么可装的。

    这时候那里除了点在大明已经不值钱的香料,真没有什么值得大明购买的,而香料这时候随着海外贸易的全面开放真不值钱了。

    也就些粮食和马匹还值得买。

    “其实我对欧洲的马匹也很喜欢。”

    杨信对汤若望说道。

    后者正一脸难以抑制的惊喜看着他。

    “侯爵阁下,如果真能够以此改变皇帝陛下对我们的态度,鄙人愿意赠送您几匹最好的战马,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马。”

    汤若望说道。

    他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转折。

    “我对安达卢西亚马没兴趣,骑士们的时代已经过去,这种大型战马饲养成本太高,但我希望你到欧洲后能够帮他们采购一批夏尔马。你可以放心,如果你们能够帮我弄一批夏尔马回来,我保证会劝说陛下,重新接受你们在大明的活动。

    我其实不讨厌你们。

    龙华民或许说过我一些坏话,但本质上我是个支持宗教信仰的人。

    我反对佛教了吗

    没有,相反这些年我做的最多的就是修建寺庙。

    我的确信仰我们自己的,但对于外来的也不反对,任何人都有选择自己信仰的权力,当然,你们必须遵守大明的法律。”

    杨信很真诚地说道。

    “侯爵阁下,我们过去没有做过违反大明法律的事情,以后同样也不会做这种事情。”

    汤若望说道。

    “那就这样说定了,我现在就可以释放你,并且派锦衣卫护送你返回澳门,你去联络果阿,最多到七月我们的使团会到达澳门,然后在那里接上你,并由香港的舰队护送西行。你们先去安南,分出一队副使去勃泥,最终在马六甲城会合,会合后在那里由你们的向导船同行前往亚齐,锡兰一直到果阿,之后使团和你们的归国船队一同前往葡萄牙。

    包括去拜访梵蒂冈。”

    杨信说道。

    汤若望激动地点头。

    他会成为教廷在东方的头号功臣啊

    “但是,他们还得去新教国家。”

    杨信说道。

    汤若望瞬间就很尴尬了。

    “汤若望先生,您必须得帮我做到这一点,不过他们不会去荷兰,我不会让你很为难,他们只需要去丹麦瑞典就可以了。”

    杨信说道。

    “侯爵阁下,我会尽力的。”

    汤若望说道。

    “不是尽力,而是必须,我必须看到古斯塔夫二世的亲笔信,你必须得做到这一点,否则我会让陛下维持对你们的禁止令,你应该知道我在陛下面前说话很管用的。此行你必须做到两条,第一,给我运一批夏尔马,必须有公马也有母马,别骗我,我知道夏尔马模样,第二,必须让使团到达瑞典并拜访古斯塔夫二世,带着他的亲笔信回来。

    他应该是用拉丁文吧”

    杨信说道。

    说完他迅速写了一段。

    “侯爵阁下,我会完成您的任务”

    汤若望深吸一口气说道。

    “那么,旅途愉快”

    杨信站起身说道。

    说完他就撇下了汤若望,他出去的时候圆嘟嘟正垂头丧气地被两名锦衣卫押出来,他用悲愤的目光看着杨都督的走过,他已经接到申饬圣旨并被改为怀远知县。

    不是常遇春老家。

    他这个怀远县是柳州府怀远县。

    好吧,现代这个地方改名了,改成了三江侗族自治县,那里非常符合杨都督期望,正好算是湘桂黔交界地带,真正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民风淳朴。总之非常适合圆嘟嘟,比邵武还适合他,而且交通便利,坐船漂流沿着苗江,溶江,漓江一边欣赏着丹霞地貌可以一路漂流到他老家

    就是回去麻烦点。

    “袁知县,旅途愉快”

    杨都督春风满面地说道。

    圆嘟嘟这时候想骂他,但最终还是忍住了,现在就已经跑到怀远,再骂完估计就不知道去哪儿了。

    “我就欣赏你这种懂事的样子。”

    杨信满意地拍了拍他肩膀。

    然后就那么走了。

    后面圆嘟嘟终于控制不住,发出一声悲愤地嚎叫。

    当然,他爱嚎叫就嚎叫吧,总之这个名字很难再重新出现在杨都督的耳中了,杨都督心情愉快地出了北衙走向自己家,这时候已经天黑,他就那么悠然地向前走着。很快转到宣武门大街,然后走到他居住的咸宜坊和安富坊之间,前面出现了几个行色匆匆的身影,其中一个抬头看了他一眼露出一丝恨意,但随即低下了头。

    很显然他不知道杨都督的俩眼具备夜视功能。

    “你们,站住。”

    杨信说道。

    那几个人犹豫一下,最终还是停住了。

    “我们以前应该没见过吧”

    杨信说道。

    “这位爷,小的的确与爷初次相识。”

    那人笑容僵硬地说。
1...245246247248249...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