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李锦上前一步,用胸口猛得撞在他胸前,那军官被撞得倒退两步。
李锦身后两名士兵用手中斑鸠铳左右一分,给他们队长清出道路……
第五零五章 欢迎杨都督驾临江南
“河间侯,圣旨!”
商周祚举着手中圣旨,面无表情地对杨信说道。
后者已经登岸。
而且这时候至少一个旅的荡寇军也已经登岸,其中一个营甚至控制了团练的炮兵阵地,所有大炮全都调转炮口,可以确保杨都督不会被大炮轰成渣渣了。期间团练们没抵抗,他们中间绝大多数军官都是这些流亡士绅的子弟,虎威军就是应天,宁国,太平还有扬州等府士绅出钱,镇江流亡士绅出人,按照常胜军方式训练。
这是四大团练中兵力最多的,整个虎威军一万两千人。
包括一个骑兵旅。
基本上和荡寇军实力差不多。
不过被张可大带了一个旅前往徽州防守,目前留在镇江的总共还有三个步兵旅和骑兵旅,张可大虽说在南京拼凑两万大军,但他那两万真对上大同军,结果恐怕还不如杨邦宪。后者好歹有鲁钦的家丁和五千土司军,但张可大手下就纯粹一帮渣渣了,不带上一个旅的虎威军,他南下那简直就是羊入虎口啊。
而虎威军的兵源则是以南京一带游荡的逃户。
这些逃户籍贯自己都不一定能说清楚,就是因为南京工商业发达需要大量苦力,或者说血汗工人,所以被吸引过来的。这样的流民不只是南京周围,苏州这些工商业城市甚至盛泽这样的镇子都有的是,他们其实很像羊吃人时候被驱赶到城市的工人,都是在家乡忍受不了压榨的贫民或者军户,在这些工商业城市挣扎求活而已。
他们就是纯粹的雇佣军,和九边那些募兵没有区别,但相对于九边募兵的家丁加炮灰体制,这些团练就是真正和欧洲一样的职业佣兵了。
本地农民是不敢用的。
团练的主要敌人是红巾军,但本地农民巴不得红巾军快打过来。
佣兵不用担心这个。
纯粹的雇佣军,高额军饷,再加上平日的儒家忠诚教育,虽说不可能达到忠勇军那样为了保卫刚刚分到的土地血战到底的意志,但至少比九边那些炮灰强得多。
如果把这一万两千虎威军扔到马士英手下,多铎想过长江恐怕是不可能了,一上岸就会被暴打的。
建奴的重步兵在他们面前根本就不够看的。
骑兵也没用。
江南这种水网的破碎地形上,能够组织起来的骑兵冲击力量,根本冲不开十重长矛阵再加上重火绳枪的十轮射。
更何况他们还有大量火炮。
实际上真打的话,就是杨信现在带的荡寇军也不敢保证能赢,因为这些人训练的时间,远远超过了荡寇军这帮,不过他们还是会输,因为他们后面十几里外,还有无数正准备好了直捣镇江的忠勇军。
杨信又不傻。
他既然蓄谋过来,当然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河间侯,圣旨!”
商周祚再次提醒杨信。
“啊,我就蹭蹭,不进去!”
杨都督说道。
商周祚并不明白前面那几个字的意思,但不进去的意思他明白。
他做了个请看的动作。
荡寇军的士兵正用枪托驱赶着京口闸的漕运兵,后者一脸献媚地打开原本关闭的闸门,而且是全打开,另外一些荡寇军则驱赶着纤夫,后者拉着一艘运兵船缓缓拖进京口……
“这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兄弟们总不能停在长江上。”
杨信解释说道。
“风已然变了!”
商周祚说道。
“呃,那就等风向稳定再说!”
杨信看了看很不给面子的旗帜,一脸纯洁地说道。
“河间侯,下官会奏明陛下,河间侯违抗圣旨,违抗军令,置前线战局于不顾,无故逗留镇江。”
商周祚说道。
“请便,你上奏陛下又不看!”
杨信说道。
商周祚拂袖而去。
“你,你叫什么”
杨信问一直跟着他的那将领。
“虎威军统制葛麟。”
后者傲然说道。
“我记住你了!”
杨信说道。
“葛某一直记着杨都督,曾经葛某有屋有田,世代耕读传家,守着祖业安分守己,阁下一来什么都没了,葛某会一直记着都督。”
葛麟说道。
“下次我找几个当初葛家的家奴佃户什么的,咱们一起坐下聊聊过去的好日子。”
杨信笑着说道。
葛麟冷哼一声,紧接着护送商周祚离开,而他们后面一艘艘荡寇军的运兵船进入京口,并且在运河上绵延排开,甚至就连骑兵旅也在瓜洲登船运输到这边。
“叔父”
杨寰凑到杨信身边说道。
“安排好了”
杨信说道。
杨寰点了点头。
“叔父,侄儿就怕这一次真得会闹大了,他们摆明了已经忍不下去,这次有许都带了头,真要是逼急了,说不定他们会铤而走险,朝廷终究还是得靠着他们的钱粮。万一到时候耽误了朝廷用度,万岁爷难免不快,侄儿在这江南久了,大概还是能明白他们的心思,别的都好说,可要是分他们的地,那就是逼得他们拼命了。”
他道。
事实上这时候绝大多数杨信的亲信也都觉得该收手了,毕竟怎么看这都是要打起来,虽然他们相信打起来肯定还是杨都督赢,可问题是在这件事上似乎杨都督并不能得到太多的利益。就算把那几家改民兵,最后也是皇帝得利,杨家得不到多少好处,但为此冒的险却是杨家承受,一旦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说不定皇帝还会拿处罚杨信来向士绅示好。
这天下是皇帝的。
作为一个大臣,杨信完全没必要这样拼。
“他们拼命你太高看他们,我就逼他们,看看他们有没有跟我拼命的胆量。”
杨信说道。
杨寰没再多说什么。
对于这一点他倒是很赞同。
这时候他婶婶……
妾室也是婶婶。
话说他婶婶可是他的直接领导人。
陇孝祖一身男装,骑着一匹马瓦里马,后面四轮马车里载着汪晚晴狂奔而来,与商周祚相遇时候,还互相问候了一下。
她和汪晚晴是杨家在南京的主事人,长江沿线直到舟山,目前增加到了五十多座罐头厂,太平府的铁矿,武进的钢铁厂。当然,说厂夸张了些,但去年也冶炼出了五百万斤生铁,另外还有五十万斤优质的熟铁,成为江南最大的钢铁基地,不过放到大明仍不是最大的,甚至就连前三都进不了。
第一还是佛山。
第二是官营的遵化铁厂。
第三是河间,但河间和佛山一样都是一堆私营冶铁作坊组成。
而江南除了杨家的武进铁厂,还有芜湖的一堆私营作坊,另外还有江西的一堆铁厂,但总得来说杨家铁厂算是异军突起,毕竟他们才刚发展了两年而已。
除此之外还有杨家的商业网,甚至凤阳的屯垦区,台湾的屯垦区,不过广东,台湾到北方的商业网络和鸟粪岛不归她们,那是大老婆的,杨都督夫人有点多,所以夫人们之间也已经开始勾心斗角。目前来讲主要就是大老婆派和陇夫人派,至于黄夫人地位超然,毕竟她是九千岁侄女,这个自带无敌光环,剩下那俩只好老老实实做人,不过香港岛主这些年收租也收了不少私房钱。
济州岛主……
济州岛主就是真穷了,还不如小草这样宫里的红人。
“怎么回事”
陇孝祖下马,看着那些还没散去的团练们,尤其是那几门大炮,立刻皱着眉头说道。
“这个,这是干什么的来着”
杨信问镇江知府。
后者看了看那些乡贤们。
“想清楚再说!”
陇孝祖喝道。
“礼炮,迎接侯爷的礼炮!”
一个老乡贤义正言辞地说道。
然后剩下的乡贤们赶紧附和,其中一个还煞有介事地挥舞手臂朝那些炮手道“快,放礼炮欢迎河间侯驾临江南,要放多一些,放十响!”
陇孝祖满意地点了点头。
匆忙响起的礼炮声中,那些乡贤们尴尬地笑着。
陇孝祖也不好惹。
这个女人心狠手辣,而且行事无法无天,完全就是蛮夷之性,仗着有权有势,还是川贵一帮土司在南京的实际代言人,对南京周围那些敢在商业上和杨家做对的士绅,那是真敢下黑手的。为什么说她是杨寰直属领导就是因为锦衣卫在江南的所有活动都得依赖她,王好贤的闻香教,杨家商业情报网络全都归她掌握,而且她手下还有一支数百人的别动队,专门负责搞暗杀。
这个女人在杨都督手下突然就觉醒了戴局长的天赋。
而且还很投入呢!
南京周围士绅真怕她。
杨信至今没有暗杀的习惯,但这两年多时间里,南京周围至少有六名德高望重的乡贤暴毙跟这个女人有关了。
她是真杀人的。
“诸位真是太客气了!”
杨都督笑着说道。
说完他搂着陇夫人,在一帮哭一样的笑容中昂然走向杨家在这里的商号,在他前面孔有德率领三百刚刚渡过长江的骑兵开路。孔游击身穿四分之三甲,手里拎着长矛,马鞍旁挂着一柄铁锏,另外还有两支短枪,很有德意志黑骑士范地驱赶着闲人……
第五零六章 大炮一吼震天响
惠山。
这里是军事分界线。
好吧,这个词的确可以用在这里。
从锡澄运河进入运河处开始,沿着运河到洋溪河口,再折向洋溪河并直线折向惠山的山脚,然后再加上惠山开始向南到雪堰的这片山林,这就是目前忠勇军和常捷军的军事分界线。
然后一家一座棱堡。
而且都叫惠山堡,很是傲娇地显示着自己对这里的控制权。
忠勇军的惠山堡在运河与洋溪河夹出的半岛上,而常捷军的惠山堡在锡山对面的运河东岸,而在锡山上还有一处炮台,最终形成对运河的控制,而两堡中间的缓冲区人口迁移,但农田一家一半各自种植。运河,锡澄运河等水道互相开放不得阻断,只不过在中间有一个税关,由刘时敏手下的太监负责在这个关键的点收税……
当然,名义上是分隔双方避免冲突,类似于维和哨所。
所以税关上飘扬着杨都督那面毁三观的熊猫幡。
“你还别说,这东西我见过!”
月光下一艘小船上,一个农夫打扮的人,一边撑篙一边仰望着随风招展的熊猫幡说道。
“吹吧,这是驺虞神兽,你在哪里见过”
同伴鄙视地说道。
虽然驺虞真不是这个样子,但杨都督把熊猫幡当驺虞幡,还混淆了很多人的认知,让熊猫得到了正式的名称就是驺虞,至于过去的驺虞形象,那个反正也没人见过真的,说不定是画错了,杨都督这种通神的人说这是驺虞,那这就是驺虞好了。
可爱就行。
颜既正义!
于是新的驺虞形象随着这面驺虞幡,在民间已经很流行了,而且连年画都有了,就是怀抱竹子的标准形象。
“我真见过,在都江堰上游的山林,当地叫花熊,和熊差不多,不过只爱吃竹子,也吃竹鼠,那里多的是,不过没人敢猎,随说吃竹子,但真要凶猛起来比熊还猛。”
锦衣卫小旗何进说道。
“那要是抓一只岂不是可以献祥瑞”
他的同伴黄平说道。
“哈,给咱们陛下献祥瑞,还不如弄台机器呢!”
何进说道。
“那不一定,咱们万岁爷好科学,据说这鸟兽甚至草木都是科学,之前万岁爷不是曾经下旨,将《闽中海错疏》刊印,而且分给各地官员,咱们要是献给万岁爷一只活的驺虞,说不定也能得到万岁爷青睐。”
黄平不无期待地说道。
两人就这样悄然转入旁边一条水道,在两边密布的一块块稻田间撑着,这里是缓冲区也是无人区,只是白天会有农民前来,夜晚就完全没有人了,只剩下蛙声虫鸣。何进撑船,坐在后面的黄平不断从旁边薅出水稻,然后连泥一起糊在小船上,他们一边无聊的扯淡,一边在稻田水网中前进,很快就钻出稻田重新进入运河,然后又横穿运进入北岸水网。
前方月光下一座四角的棱堡屹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