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他逃出山后和杨邦宪会合,只能带着残兵败将撤到广信,不过杨邦宪留在玉山准备着打败许都后强攻衢州的十几尊红夷大炮全都扔给了大同军。

    紧接着许都就带着这些大炮顺流直下到了广信。

    然后用红夷大炮轰塌广信城墙。

    他还没进城,广信士绅就开始带着青壮请杨邦宪以阖城百姓为念,杨邦宪当然明白他们的意思,他不照办人家就直接驱逐他了,最终他和鲁钦无可奈何地弃广信。紧接着许都进入广信而且继续追击,杨邦宪和鲁钦最终一直跑到弋阳才停下,许都虽然没有进攻弋阳,但却拿下了兴安和铅山,这就是整个广信之败。”

    杨寰说道。

    杨邦宪上报内容和他得到的真实内容完全不同,杨邦宪报的是他们在下镇墟与许都决战,玉山奸民背后偷袭导致失利,广信奸细开城迎敌导致丢失广信。

    很显然这是虚构的。

    “不必管这些,就按照杨巡抚的上奏即可。”

    杨信说道。

    “河间侯,这怎么行”

    高弘图说道。

    “怎么不行了,人家好歹也是你的老乡,你们一个青州一个胶州隔着两百里路,不要一点情面不讲,他也是对万岁爷的一腔忠心,虽然打了败仗丢了广信,也不是什么大罪,回头咱们再去收复就是了。我可告诉你,他可是我大爷看重的,你就是参了他也没什么用,反而还得罪乡亲,别告诉我你们高家不做生意,以后不找青州士绅合作了,他们青州杨家也不是好惹的。”

    杨信说道。

    高弘图无语地看着他,紧接着愤然离开了。

    “不过这头猪也的确蠢了点。”

    杨信感慨道。

    有红夷大炮不带上战场,虽然那地方是丘陵推着大炮也的确艰难了点,但面对已经莫里斯方阵化的大同军居然让步兵硬冲就自杀了,哪怕你是骑兵也还好点,说不定许都这大同军刚刚训练出来,阵型变化还不熟练,面对骑兵慌乱之下也就撞开了。

    可步兵那不就是自杀嘛!

    “叔父,再拖下去他们就真得不好打了。”

    杨寰提醒他。

    大同军的进步的确很快。

    实际上已经在仅仅不到半年时间里就完成了常胜军化。

    而根据锦衣卫的情报,常胜军,宁波缉私队,甚至常捷军,全都有老兵被辞退,然后紧接着下落不明,这些加起来得近三千人,也就是说这些苏松士绅为许都送去了三千充当军官的老兵。而且还有荷兰人在里面,至于武器装备就更不值一提了,这时候不但松江产,就连广东产的武器也在通过温州,台州甚至从福建走仙霞关送到他手中。

    这实际上就是东南士绅在联合起来和朝廷对抗,借助许都这支军队给皇帝一个深刻教训,甚至依靠他们的支持,许都都在组建第三个军了。

    实力堪称突飞猛进。

    但是……

    “不用管他们,他们也就走到那里了。”

    杨信说道。

    江浙士绅应该不会真正让他们进入江西的,他们支持许都是为了教训天启,并不是要推翻皇帝,所以最理想的就是许都盘踞广信衢州金华这条线上。

    把战火扩散开,对于他们并没什么好处。

    “都督,开原陈兵备派人送信求见都督。”

    外面守卫的军官进来禀报。

    “陈于阶他的信怎么送到这里”

    杨信愕然道。

    “据说是从辽东直接过来,乘坐一艘运米返回的快船,而且为了快点还在威海换了水师的通讯舰。”

    那军官说道。

    “让他进来!”

    杨信说道。

    这是出了很急很急的急事。

    很快那送信的被带进来……

    “卑职开原总兵标下游击孔有德参见都督。”

    后者趴在地上行礼说道。

    “呃,你叫什么”

    杨信愕然道。

    “回都督,卑职孔有德。”

    那使者抬起头疑惑地说道。

    “这个名字不错,陈于阶有何事让你匆忙至此”

    杨信问道。

    终于找到这个家伙了。

    这时候耿仲明在毛文龙手下也已经升到了游击,孔有德也是游击,两个家伙都很有前途啊,倒是尚可喜没有当兵,他爹在毛文龙诗书准备考状元,而且已经通过府试得到了生员功名。

    三大汉奸如今都走上正途,杨都督还是很唏嘘的。

    “回都督,刁跸山的佛爷派人报告说有建奴使者到了察罕浩特。”

    孔有德说道。

    “建奴使者”

    杨信愕然道。

    “对,是察罕浩特那边的僧人亲眼所见,是一个年轻的建奴,名字叫做索尼,但他不是从辽东过去,而是被张家口的商人送到察罕浩特,而且他很受顺化王礼遇。

    刁跸山的佛爷怕他们联合起来对大明不利,故此派人告诉了陈兵备,陈兵备已经禀报了孙经略并派卑职乘船南下向都督禀报,陈兵备怀疑建奴和顺化王正在搞什么阴谋。另外刁跸山的佛爷还说顺化王派人前往漠北,去找硕垒,他已经派了一位高僧去硕垒那里,若是有什么阴谋会及时通知咱们。”

    孔有德说道。

    “林丹汗,野猪皮,硕垒,他们这是想东西夹击啊!”

    杨信冷笑道。

    至于那位佛爷此举纯属正常,这本来就是他的职责,刁跸山的大庙每年花他一万两银子,另外还有这座寺庙派人主持的,在炒花和金台吉两处修建的十几座小庙,每年加起来也得花差不多两万两。

    这么多银子不是白给他们的。

    他们得负责为朝廷,或者说为杨都督监督牧区。

    野猪皮这是在搞联盟啊!

    看来今年他已经按捺不住了,或者说被逼得走投无路了,既然他想出来凑热闹,那就别准备回去了,话说杨都督已经忍了他很多年,这时候也该送他上路了。

    “至于你,留在我这里效力吧,正好我这里也缺战将,你还是以游击跟着孙守法,你应该认识他吧”

    杨信说道。

    “回都督,末将与孙将军是旧识。”

    孔有德激动地说道。

    “那就去找他吧,他是骑兵旅旅长,你去给他做个副手,军职还是游击,我这边编制不同,这些军职就是发饷的级别。”

    杨信说道。

    “能跟着都督效力,卑职就是做个士兵都愿意。”

    孔有德说道。

    “呃,你倒是会说话。”

    杨都督笑着说道。




第五零三章 天意,这是天意
    孔有德就这样正式成为杨都督的爪牙。

    他打仗还是可以的。

    至于原本历史上的角色,这个就没必要计较了,他估计已经没有机会为咱大清效力了,实际上以后就连咱大清还会不会再有都很难说,毕竟人家野猪皮目前的国号还是金。

    至于大金承奉天命抚育列国英明汗……

    好吧,这是野猪皮目前内部的正式称号,而且据说他这个称号从万历四十四年时候就有了,待在赫图阿拉那间地主家大宅子里,他居然能给自己想出这么夸张的称号,的确颇有点猴子称大王的意思。至于他和林丹汗的结盟,这个就随他们去吧,他们这一连串勾结完成,估计也得九月了,也就是想在秋天出来能抢多少算多少,以便渡过接下来的冬天。

    孙承宗那里只要有准备就行。

    这时候辽东辽西各地真如铜墙铁壁般,大城市全部修缮后附加三角炮台,小的堡垒全部棱堡化,重要的如奉集堡之类包砖棱堡,不重要的小型军屯则是普通夯土棱堡。

    所有棱堡全都有大炮。

    不差钱。

    一年砸五百多万两呢。

    而且孙承宗和陈于阶那里,自己也都能够铸造大炮,都是铁芯铜炮,甚至还有熟铁芯生铁炮,后者已经相当廉价,唯一的问题是笨重,但用于城市防御就没什么大不了了。实际上明朝这种复合型炮管的铸造,从嘉靖年间就开始了,都是用熟铁锻造内膛,说白了就是熟铁裹着铁棒锻打,类似枪管的制造,然后在尾部加上一个同样锻造的尾巴,剩下就是在模子里浇生铁或铜,最终做成一个完整的炮身。

    其实到一鸦后都是这种铸造方式。

    这个和杨信不一样,杨信纯粹是不计成本,通过对青铜的精炼调整铜锡比例制造炮铜,并且对炮膛进行初步加工来提高性能。

    他的炮的确好。

    可因为价格问题,已经基本上被主流抛弃了。

    之前是因为大家都很烂,所以他的炮虽然贵但好用才被采用。

    当然,他的价格和最初那些相比其实差不了多少,但后者主要是虚头太高,而随着黄克缵和徐光启两代工部尚书都是重视技术,再加上大量民间商人投入这个行业,火炮在性能提升的同时,价格也在不断下降,这样他的那些虽然大家承认性能好,但价格的确降不下来的火炮,就必然会被抛弃了。

    这时候连水师自己的战舰都采购澳门产的铜铁复合炮。

    葛沽工厂的火炮只是在陆军野战炮这个领域,暂时还没有能竞争的,毕竟野战炮的关键还是尽量要轻一些。

    而他的炮是同级别最轻的。

    同样因为火炮越来越廉价,如今辽东别说要塞级别了,就是普通的小型棱堡上都有了大量的火炮,反正价格也不贵,甚至金台吉那里,都从陈于阶手中采购了大量火炮,他的叶赫城同样也修建了棱堡。

    说到底大明的钢铁产量比欧洲高太多。

    如果野猪皮和林丹汗愿意用他们的脑袋,去撞这个堪称铜墙铁壁的防御体系就随便吧,就算他们加上硕垒,真来个二十万铁骑也没事,反正孙承宗肯定能够守到杨都督赶到,而杨都督赶到,那就是野猪皮的末日了。

    既然这样杨信就不管了,先等着消息吧。

    命令北洋水师的通讯舰在牛庄候命就行,这时候的通讯舰已经进化到飞剪首了,从牛庄到这里用不了几天。

    紧接着他的大军出瓜洲闸……

    “念往昔……”

    杨都督甩开折扇。

    “河间侯,您不会别的诗词吗”

    高弘图无语地说道。

    “呃,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进入长江,看着江南烟雨就会想起这首词,每次我看到这江南的花花世界,就会想到如果在这里搞一下屠城会是什么样子,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愤相续!”

    杨信毫不在意地摇着折扇说道。

    对面京口闸处密密麻麻无数船只聚集,金山寺处可见无数人头攒动。

    这是来迎接杨都督……

    不对,这是来阻止杨都督进京口闸的。

    要说目前大明对杨都督仇恨最深的城市进行排名,前三里面肯定有镇江,甚至说不定都能争第一,原本镇江府那些失去土地的士绅们,目前全都聚集在镇江城内,可怜原本整个镇江府,如今就剩下这座城市,镇江城南十里外,就是红巾军的控制区了。

    丹阳,金坛,及丹徒本地失去土地的,统统都聚集在镇江。

    毕竟这里还是府城。

    镇江府还没裁撤,他们的科举考试,户籍管理,统统还是在镇江府,包括各县的知县也在这里,就跟南朝的那些侨置郡县一样,丹阳知县,金坛知县,统统都拥挤在丹徒城里,包括县教谕这些也在。反正没钱捞了,就靠朝廷那点死工资活着,一个个活得生不如死,天天凑在一起以诅咒杨信为乐趣,据说他们还嚣张地出版了一本诗集。

    就是把骂杨信的诗词凑在一起,顺便再加上些怀念过去美好生活的。

    还大赚一笔。

    这本诗集目前江南士绅几乎人手一本呢!

    总之搞得就像那些流亡人士一样。

    而杨信在扬州逗留期间,这些士绅就已经完成串联,甚至包括部分同样惨遭迫害的句容,武进等地士绅,一起在京口闸布下铜墙铁壁,阻挡这个奸臣,防止他进入运河继续去迫害其他地方的乡贤士绅们。当然,主要是他们背后的赞助商要求的,虽然理论上兵部给杨信的命令的确是去江西,但只要用脑子想想就知道孙承宗是管不住杨信的。

    不就是钱粮嘛。

    在昭义市有的是。

    今年麦收昭义市又上交了一百多万石麦子,这些麦子至今还存在丹阳,而且据说很大一部分还磨成了面粉,这个正好对荡寇军口味,这一百多万石足够这一万多人吃好几年,而且昭义市还有杨家的罐头厂,兵工厂,基本上一切需要的都有,杨信才不会被钱粮什么的控制住呢!

    别说就才一万多人马,就是在昭义市征召几万大军都没问题。

    所以他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河间侯,您要去哪里”

    高弘图一脸警惕地看着杨信说道。

    他感觉自己脚下的船头正在转向,原本出瓜洲闸后向西的船头,正在缓慢地向南调整……
1...269270271272273...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