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高弘图很想一口唾沫啐他脸上,杨都督的无耻果然名不虚传。
“这是山东,你是山东人,这是山东的饥荒,你难道就不想为山东父老渡过饥荒做些贡献那地瓜种上之后开始紧接着就能吃地瓜秧,今年夏粮多半都喂了蝗虫,你觉得灾民能撑到秋天他们撑不到可就得造反,难道你想看着山东陷入战乱种地瓜就能让他们渡过饥荒,不种地瓜他们就没吃的,你自己看着办吧!”
杨信说道。
未来的几十年里,恐怕山东这地方就离不开地瓜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强行大规模推广下去,不仅仅是德王,青州的衡王,兖州的鲁王,统统都要逼着他们种地瓜,大明北方跑步进入地瓜盛世。
至于种子……
他那里还有些种薯没用完。
不够就去他在附近的两百公里半径内的地瓜田里割秧子就行,割下来只要九天内能送到种下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
实际上存放几天再插还增产。
高弘图站在那里犹豫着,最终他还是长叹一声,然后毅然决然地奔向德王府。
。
第五零一章 天灾双击
德王……
德王还能怎样
满朝文武都在这个奸臣淫威下战战兢兢,他一个连巡按御史都惹不起的小藩王还能反抗是怎么着
既然不能反抗,那就索性享受吧!
再说杨信也不是完全欺负他,至少杨都督承诺,秋收以后他家当地租收的地瓜可以全卖给杨家,不过必须晒成地瓜干,另外他还得从杨家购买一批专门用于铡地瓜干的推铡。
摇铡其实也能做出来。
但成本肯定很高,而且容易坏,因为杨信无法给它提供稳定转轴的东西,至少不能提供廉价的,轴承肯定造不出,钢珠也很难,简单的就是铜套,但铜可是很贵的。而且整个都是铸铁本身也不便宜,普通老百姓家这时候铁制农具都未必全套,何况一个几十斤重的铁坨子,所以还是除了刀以外其他几乎全是木制的推铡最简单易于推广。
至于最后的收购价……
德王不给他送礼就已经很不懂事了,难道还想从杨都督手中捞一把随随便便由着他给吧!他给多了德王还害怕呢!
这样就可以了。
紧接着杨家的地瓜种就送到济南。
时间稍晚了些,但也不算太晚,而且部分原本要种冬小麦的农田,可以用直接从外面运来的红薯秧,那些本来就不种冬小麦的就无所谓了,只要冬天霜冻到来前收获就行。实际上南方条件好的,还有直接越冬的地瓜,比如在两广就可以在双季稻之后,再种一季这个越冬,但北方是不可能的,也就是麦收后种一季。
不得不说这东西真好。
大明朝真正意义上的地瓜盛世就此拉开序幕。
此前虽然也已经很多种的,但主要还是杨家自己的商屯,再加上之前零零星星哄着那些士绅少量种植,还有就是一些看到了这东西好处的农民自己也少量种植。但真正意义上的大面积种植,就是从德王府开始,德王手中可是至少得两百万亩地,虽然官方的数量上就几千顷,但山东这几个王府农田的亩是大亩,五百多步而不是官方的两百四十步。
实际上北方很多都是大亩。
甚至还有把六七亩合为一亩的,主要是下田产量低,就那么几斗产量合起来还好算账些。
至于种植也是杨家来人,至于天旱无所谓,这东西就算不下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挑水在插秧时候浇上点就行,这东西只要能有点水生出根,基本上就旱不死。等缓过劲来正常生长了,那就完全是不死小强,野草干不死它也就干不死,藤蔓就像伞一样为它周围减少水分蒸发。
剩下无非产量高低了。
解决了德王的种植,紧接着杨信又跑去威胁鲁王,顺便还去他好朋友那里让他好朋友也出一份力,话说他有什么好事都忘不了他好朋友,不过这一次倒是没让他好朋友出钱救灾,主要是兖州府也被蝗虫啃光了,他好朋友今年同样损失惨重。至于鲁王当然也很给面子,这时候没有藩王敢不给面子,上次楚王已经做出很好的表率,宁可在杨信面前陪着笑脸满足他的无礼要求,也不能惹得杨都督生气……
楚藩可是死了人的。
不但死了人,而且还把到手的媳妇送出来。
这样楚王都忍了啊,他都能忍住这样的屈辱了,那鲁王,德王,包括衡王这些还有什么不能忍呢
后者也爽快地答应了。
尽管衡王在青州的土地并没有全部遭灾,但他仍然很干脆地承诺,所有被蝗虫毁了的地全种地瓜,地瓜种就近从莱州等地运过去,他那里条件比其他人更加便利。主要是地瓜在登莱两州种植的很多,就是本地百姓也有很多种上一块,毕竟山东境内他们那里算是穷的,这样衡王直接从这些地里剪枝蔓回来插就行,从莱州运到他那里,哪怕是推着小车也用不了九天。
这就很完美了。
朋友们还是很给杨都督面子的,杨都督一开口,大家都毫不犹豫地支持,杨都督的脸面还是很大的。
至于他们背后画圈圈诅咒,这个就当不存在好了。
“这大明,多灾多难啊!”
一直赈灾到了六月的杨都督,看着手中的公文感慨道。
这是九千岁的。
大明又一场天灾降临。
“六月飞雪,这得多大的冤屈啊!”
他对高弘图说道。
延安府在这个炎热的盛夏,下了整整三天的大雪。
河北旱灾,辽东旱灾,山东蝗灾,陕北居然盛夏季节下三天大雪,这不用说什么庄稼也冻死了,那里主要就是谷子,这东西正在生长中期,一场大雪基本上就是死绝。大明的天灾模式还没完全开启,就已经开始像那些灾难大片一样频繁地用各种方式铺垫,用各种灾害通知人们,准备好迎接一场即将降临的浩劫,准备好承受真正毁灭性的天灾。
“这还是别公开了吧以免影响军心。”
高弘图小心翼翼地说道。
这个消息是朝廷的加急,但民间传播过来恐怕得俩月,那时候他们就已经到达江南了,也就不用担心军心不稳了。
“为什么呢”
杨信说道。
“去,把罗汝才叫来。”
他紧接着说道。
外面的卫兵赶紧出去传令。
很快罗汝才进来。
“你识字吗”
杨信说道。
“回都督,卑职在军官培训班学过一些,大概能认得千把字。”
罗汝才赶紧说道。
“那就看看吧!”
杨信把那份公文递给他。
罗汝才一看傻眼了,紧接着哀嚎一声抱着脑袋蹲在了地上,他当然很清楚这个季节下三天大雪意味着什么,虽然他光棍一条,但家乡也不可能没有亲人,父母的确都没有了,但兄弟姐妹总会有几个,宗族近支也有的是,这对于这些人来说就等于今年所有希望全没了。
“你现在下去准备一下,我会写信给夫人,你到新城去找夫人,她会安排人跟着你一起回延安,到那里之后让所有兄弟的家人,先从守诚钱庄预支一年的军饷,另外陕西境内其他几个地方的商屯,会把囤积的部分粮食送到延安,你负责给这些兄弟一家两石,算是我送给诸位兄弟家的。”
杨信说道。
罗汝才赶紧跪下磕头感谢。
“都督,这件事……”
他拿着公文小心翼翼地说道。
“出去告诉他们,也告诉他们我的决定。”
杨信挥手说道。
今年还不算严重,毕竟因为那些驴驼队不断往返京城和延安,那里的民间这些年都赚了些,而且地瓜也得到一定推广,这东西在地下冻不坏,这个季节虽然下雪但基本上落地就化了,就算有积雪因为地面温暖,也很难冻死地下已经开始生长的地瓜。他们那里都是春薯,一年就一季,这时候早就种上了,而只要底下的不死很快就会重新长出苗,所以延安扛过今年没什么压力。
他这就是纯粹的施恩而已。
同时这场天灾也足够让延安百姓认识到地瓜的重要了。
“你为何如此看着我”
杨信对高弘图说道。
“下官愚昧,实在有些猜不透河间侯了,至少到目前为止,下官在河间侯身上看到的只有大公无私,爱民如子,甚至下官可以说,大明文武如河间侯者再无第二人,可是……”
高弘图欲言又止。
“可是我又贪赃枉法,栽赃陷害,迫害忠良,荼毒士绅,简直十恶不赦,此刻的你感觉我身上的一切似乎都是自相矛盾的我既然是坏人,那就应该有个坏人的样子呀”
杨信说道。
“呃,下官从未如此想过。”
高弘图言不由衷地说道。
“贪赃枉法,我的确很能捞钱的,可我并不在乎银子,存在地窖里的银子对我来说毫无价值,我甚至从来不碰那些东西,需要花出去的时候我可以把它花的一分不剩。栽赃陷害,的确,我经常栽赃陷害,迫害忠良,这个似乎我们之间的评价标准不同,他们只是你认为的忠良,但在我看来他们只是一群蛀蚀国家的蛀虫。
我只是在给大明清理这些蛀虫。
手段无所谓,是药三分毒,只要能治病就是好药。
至于荼毒士绅,的确,我很喜欢折腾士绅,天下士绅无不对我恨之入骨,但这有什么关系呢
陛下的江山比以前更强盛了就行。
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更好了就行。
陛下的军队能打胜仗了,遇上了饥荒能有银子救济了,更多人能丰衣足食了。
这些就可以了。”
杨信看着外面说道。
这时候那些得到消息的士兵已经出现在外面,跪倒在门前向着他叩拜,感谢他们的统帅为他们亲人所做的一切。
“走吧,咱们也该继续南下了!”
看着这一幕,杨信叹了口气说道。
这些人还不知道,他们家乡的浩劫才刚刚开始。
不过他也的确该南下了,这里的情况已经稳定,不但蝗虫被他收购的已经不成气候,就连三处王府的地瓜都已经茁壮生长。
当然,杨家搭进去一百万两。
。
第五零二章 孝子贤孙
杨都督的大军接下来就是正常速度前进了……
不过在徐州还是停留一下。
这时候的徐州城依旧淹没在黄河的滔滔浊流之中,主要是黄河的那个大口子至今还没堵住,在长达一年的河水冲刷下,这个大口子已经形成绵延近一里的缺口,想堵住可是一项大工程。原本冬季正合适,但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一直也没进行,而这个季节更没法堵,就这么放任黄河水继续流淌,反正它自己已经找到了新的河道,在下游依旧汇入黄河,而原本主要灾区能迁移的基本上都被杨信迁走了。
这些人正在长江沿岸的一处处工厂和矿山。
所以也不是很急。
在徐州短暂停留后,杨信继续向前沿着运河一站站最终到达扬州。
而这时候已经是七月中旬。
整个南方的麦收早就完成,按捺不住的对九千岁那份赤胆忠心的江西巡抚杨邦宪,催促着湖广总兵,实际上也是西线主将鲁钦进攻,以便用胜利迎接杨都督的驾到……
然后他就失败了。
扬州。
“杨邦宪虽然上报损失三千,但实际上鲁钦伤亡近万,不过绝大多数其实是逃跑了。”
杨寰说道。
他的胳膊已经完全康复。
“鲁钦手下除了几百家丁外,其实主力是五千土司军,他在施州,永顺等地征召五千土司军,原本想着借这些家伙的悍勇,一举收复衢州,故此信心十足地自玉山出击。而驻守衢州的是许都率领的大同军主力,得知后同样出江山迎战,最终双方交战于交界的下镇墟,总计两万官军对一万大同军。
鲁钦见对面并没有骑兵,故此由杨邦宪督官军和土司军攻击大同军正面,他亲自率领五百精锐骑兵绕行山间攻击侧翼。
前者首先在杨邦宪催促下以步兵结阵冲击。
这个结果就不用说了。
主攻的五千土司军和五千官军主力根本就没冲到大同军跟前。
杨邦宪这头蠢猪连炮火准备都不懂就让步兵硬冲,人家那边是数千支斑鸠铳十轮射,根本一轮没打完土司军就崩了,在大同军阵型前十丈距离掉头就跑,而且还是自相践踏。
后面大同军的长矛阵立刻推了上去。
杨邦宪吓得掉头就跑。
他一跑战局彻底崩溃,所有人都跑了。
鲁钦却遭遇了伏击。
他那条路线因为需要穿过十几里的山林,故此找了个当地士绅充当向导,但后者早就和许都有联络,这边带着他们绕行山林,那边家奴钻山林提前到了许都那里。后者随即安排人在指定处等待,鲁钦带着五百家丁刚进去,人家在山林中一顿齐射,要不是家丁拼死保护,鲁钦就被大同军活捉了。
虽然最后血战突围,但他的五百家丁还剩不足三百。
而且大同军已经占领玉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