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陛下会坐视否

    河间侯就不怕做晁错

    此刻收手还来得及,只要你肯就此停止,高某愿意做这个说客,去劝说他们接受现状,甚至高某可以去劝说许都和张名振交出浙江,以此换取陛下的赦免。

    他们会接受的。

    君臣重新开始,此前的种种都揭过,大明重新恢复安宁,难道这样不好吗”

    高弘图说道。

    “你以为还能回到过去吗”

    杨信说道。

    “为何不能”

    高弘图说道。

    “我不想回答你,不过我给你一个提议,你可以先去大同军的地盘上走一趟看看,然后再回来告诉我,你自己觉得还能不能回到过去。

    过去

    大明没有过去可回了。

    这里有本书,不是大同国,那个你肯定看过了,这一本是黄尊素几个回家后写的,据说他那个被称为神童的儿子也参与了,另外还有刘宗周,还有绍兴的一堆大儒,他们凑在一起搞了个证人社,这是他们写的。实际上就是对大同国的研究,另外还有对许都控制区的考察结论,你拿起好好看看吧,看看大明还能不能再回到你说的过去。”

    杨信把一本书扔给他说道。

    这可不是他编的。

    这是浙东这些大儒们凑在一起搞出来的一个类似政治纲领的东西,准确说就是他们根据对许都控制区的考察,打着解读儒学为旗号搞的高清版大同国。

    书名是圣学宗要。

    但和原本历史上刘宗周的圣学宗要没有共同之处。

    这纯粹就是把儒家典籍里面那些符合




第五三六章 听说你还有个女儿
    高弘图当然没有能力让望亭的团练们让开道路……

    张名振的北伐军高歌猛进。

    他们一路之上完全兵不血刃,从杭州向北沿途无一抵抗,各地士绅箪食壶浆喜迎王师,然后以最快速度或礼送或赶走那些地方官,甚至还有把那些阉党官员吊死以谢天下的。

    然后各地迅速组建起自己的乡贤会,并推选出地方官,取消过去那些被他们深恶痛绝的制度。

    主要是工商业税。

    至于田赋这些当然不能取消。

    说到底大同军也是要花钱的,团练们同样也要花钱,过去是士绅凑钱养活团练,现在正好把原本交给天启的税收拿来养活团练。

    至于老百姓……

    该咋样还是咋样!

    他们有大同盛世就够了,用不着要求太多。

    就这样张名振势如破竹般进了苏州城,苏州的应天巡抚毛一鹭因为是阉党所以被团练逮捕,不过他本人又是浙江人,所以最终还是被释放。苏州织造太监李实化妆潜逃,苏州织造府一堆太监跑的跑,被抓的被抓,还有不少民愤极大的被吊死了,苏州知府寇慎虽然是陕西人,但因为爱民如子,被苏州百姓礼送出境。

    应天巡按徐吉因为到任之后贪赃纳贿,虽然化妆潜逃但仍旧被认出并吊死。

    苏州卫将领纷纷选择加入到清君侧的旗帜下,反正他们早就已经士绅化,和士绅们在利益上没有什么区别。

    转眼间大同军兵临望亭。

    不过湖州士绅最终还是没有加入到清君侧的旗帜下。

    主要是天雄军选择观望。

    再说他们也不傻,张名振北上是对着杨信的,又不会向他们那里,他们暂时没必要做决定,最终天雄军按照南京兵部的命令,进驻湖州打着阻击旗号坐山观虎斗。

    熊明遇同样坐观。

    他带领杨肇基所部,在此之前就到达常熟,并且分兵向松江,然后在战场侧翼按兵不动。

    松江士绅也没加入。

    尽管他们的常胜军加入了,但是以兵败投降方式,虽然这个兵败只是对着天空打了一阵子排枪,然后沈廷扬就带领常胜军投降大同军。而松江士绅则选择观望,毕竟大同军又不走他们那里,他们在一旁等结果就行,不过对于大同军的军需,松江那些军火工厂可是敞开了供应,什么枪炮弹药随便买。

    其实他们也卖给杨信,松江人民的基因终于觉醒。

    地方官员全当什么都没看见。

    而南京兵部尚书商周祚除了继续象征性催促各部立刻进军围剿,其他就什么都不做了。

    反正也没兵可调。

    而杨信那里同样继续按兵不动。

    据说杨都督说了,在秋收期间不打仗。

    不过荡寇军的确到达前线,并且在望亭以北布防,同时忠勇军第一军自武进增援,使得无锡前线荡寇军加忠勇军总兵力也超过三万,但其他方向上忠勇军继续保持防御,依靠着各地的棱堡,他们不用担心什么,同时各地迅速展开秋收……

    “河间侯倒是稳坐钓鱼台啊!”

    商周祚说道。

    “等轩公家在沦陷区,都能如此镇定自若,杨某只不过是欲效法等轩公而已。”

    杨信拎着钓鱼竿说道。

    好吧,他的确是在钓鱼,而且还是在太湖的鼋头渚钓鱼,这家伙煞有介事地打着遮阳伞,摆上茶具,坐在折叠马扎上,拎着根竹竿,在深秋的瑟瑟秋风中伴着落叶钓鱼。

    张名振也没进攻他。

    张名振的确带领五万大军,另外加上那些团练实际达到六万,但他的军队全都是仓促扩充,不到一年时间扩军十万肯定就没什么质量可言了,实际上就连火枪都没配齐。而杨信所部兵力现在虽然只有他一半,可无论荡寇军还是忠勇军,那战斗力都是有目共睹,尤其是背靠家园的忠勇军,那绝对不是好惹的。

    没到之前张名振或许还存在一鼓作气的想法,但向团练们了解了之前的战斗后,他已经不可能这样轻视对手了,实际上他的大同军真要说战斗力还赶不上团练,他手下是骨干军官本身就是团练里的。

    可以说团练是大同军的老师,老师都被打得惨败,学生自然要慎重一些了。

    他也在整军。

    一边迅速完成全部武装。

    一边按照团练战术,以及之前交战的经验,对自己的军队进行全面的整训,说到底江浙士绅们目前想的并不是跟杨信算账,而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迅速把自己的地盘完成大同国化。

    他们邀请大同军过来,真正的目的不是反攻倒算。

    而是保护他们不被分地。

    这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至于和杨信决一死战,这种事情暂时还不在他们选项,更何况是在决一死战还不一定会胜利的情况下,他们同样很清楚忠勇军保卫家园的决心,进攻忠勇军的控制区,就算打赢也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那些士绅要的只是自己的田别被分了而已。

    “大同军又不会分商某的地,商某自然无需担心什么。”

    商周祚说道。

    “令爱可好”

    杨信突然说道。

    “呃,小女夫妻琴瑟和谐,还不劳河间侯惦记。”

    商周祚说道。

    “听说你还有个小女儿吧”

    杨信说道。

    商景兰的确已经嫁给祁佳彪,后者还中了进士,但她妹妹商景徽好像至今还没嫁人,而且据说商景徽比她姐姐更漂亮。

    “河间侯,难道你不知道,熊良孺已经上奏,说你率领忠勇军谋反”

    商周祚忍无可忍地说道。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杨某又没造反,何必在乎这种小事,熊明遇说我造反就



第五三七章 最后通牒
    “看来小女是与都督无缘了。”

    商周祚冷笑着说道。

    杨信的意思很明白,你们就别想我收手了,要玩就玩到底,这个结果其实并不好,至少对于商周祚这些朝廷大员们来说,最好的结果莫过于用些好处换取杨信适可而止。

    大同军那里好办。

    只要杨信罢手,商周祚有信心劝说那边也罢手。

    说到底大同军那里也终究需要个结果,朝廷已经容忍了一个昭义市,无非就是再容忍一个超大号的特殊省份而已,浙江士绅想自治也行,只要把税交足甚至比过去多一些,那皇帝那里也就忍了。皇帝并不在乎别的,他要的只是钱粮,只要继续交税,那么一切好商量,其实浙江一年那点税不值一提,整个浙江的田赋仅仅比苏州府多一点。

    而工商业全面放开后,就算再加点也无所谓。

    说到底真没多少。

    再说皇帝不忍又能怎样,除非把辽东的精锐军团都调来,否则是解决不了大同军的,甚至就算调来都未必能赢,大同军加上团练,背靠那一堆军火工厂,还有无数棱堡,辽东的边军又能怎样杨信不上,这大明几乎没有能打败大同军的军队,这样也就可以恢复和平,而浙江士绅也可以继续他们的快乐好日子,包括商周祚的族人亲属们……

    他可是绍兴人。

    实际上这件事对士绅来说,并不完全是坏事,至少士绅已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未来已经在向他们展开。

    以后皇帝再不听话,大家还是可以再接着玩的,无论大同军的所向披靡还是团练的强悍实力,都已经证明了士绅有能力以武力对抗皇帝,说到底手中有枪就有发言权,而皇帝手中旧的军事体系已经毫无意义。

    真的。

    官军在面对大同军时候,没有取得哪怕一场胜利。

    包括以能打著称的土司兵。

    湖广的土司兵在大同军的火枪长矛方阵面前完全被赶鸭子,他们的确很骁勇敢冲锋,但面对斑鸠铳十轮射敢冲锋有什么用骑兵都撞不开的阵型何况是些步兵,而拼凑的卫所兵更是望风而溃,就是那些将领的家丁,也一样是被暴打。鲁钦的五百家丁连一个营级方阵都无可奈何,这些原本精锐的骑兵,在方阵面前完全被吊打。

    只要没有杨信。

    只要这个让人很无奈的家伙不插手。

    张名振都能打到京城。

    这样以后士绅们在面对皇帝时候就很有资格提条件了,宗室要的太多,需要减一减,不减我们地方士绅就要搞民变,朝廷敢派兵我们就玩团练,官军打不过团练就得听士绅的。

    贪官勒索士绅

    让你有命拿钱没命离开。

    税监下去横征暴敛

    过去还只能鼓动老百姓拿着大棒子上阵,这次直接团练把枪炮摆出来说不。

    真的。

    过去对付皇帝靠吼。

    靠着东林党那些嘴炮,靠着他们在朝中玩那些勾心斗角,现在想想真是好笑,早他玛练出几万团练还用得着那么麻烦事实上此刻的士绅们还得感谢杨信和忠勇军,要是没有他们也不会让士绅们这么快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现在刘宗周这些人连思想体系都打造出来了。

    当然,前提是杨信不下手。

    只要这个家伙下手,意外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生,然后让一切成功瞬间付诸东流。

    可惜啊!

    他终究还是站在了士绅的对立面。

    “河间侯,好自为之吧!”

    商周祚说道。

    这时候一艘小船靠岸,船上一个太监走了下来。

    “李公公怎么来了”

    商周祚说道。

    “圣旨到,河间侯接旨!”

    南京守备太监李明道捧着圣旨堆着笑容说道。

    “李公公,你就直说吧!”

    杨信很干脆地说道。

    “这倒也是,河间侯的确无需这些繁文缛节,那小的就直说了,恭喜侯爷,不对,得称公爷了。

    万岁爷有旨,南京都察院副都御史,总督江南军务,提督操江熊明遇诬陷忠良离间君臣,革除一切职务并削籍,以南京兵部尚书商周祚督师江南,统帅各军剿灭逆党。河间侯平叛有功,晋爵瀛国公,辽东经略孙承宗奏报,建奴意图进犯辽东,以瀛国公总督蓟辽军务,讨伐建奴。

    另外裁撤常州府,以宜兴县并入应天府,无锡,江阴两县并入昭义市。

    裁撤镇江府。

    公爷,小的恭喜公爷。”

    李明道笑着说道。

    说话间他将圣旨捧到杨信面前。

    商周祚也看着杨信。

    这可以说是皇帝那边能够给出的标准答案,包括熊明遇自己都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他上奏的时候就知道,天启肯定以处罚他来安抚杨信,指望天启直接定杨信造反是不可能的,皇帝很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根本不可能直接定杨信一个造反。

    那么就只能处罚熊明遇。

    天启何时真正定杨信造反,那得看官员士绅们给他的压力。

    但现在只是开始。

    “河间侯,不对,应该是瀛国公,您不准备接旨吗”

1...289290291292293...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