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依靠着整个江南之力,张名振最终两个月铸造出十二尊巨炮,然后在无数苦力的推动下,从铸炮工地沿着轨道一点点推到了这座堡垒,从里面伸出炮口对准了南京城……
“不逼我都不知道咱们大明还能搞出这种级别的巨炮!”
杨都督说道。
几乎就在同时,远处堡垒的一个洞口火光喷射,下一刻炮弹的呼啸在左侧掠过,杨信紧接着转头,这枚打高了的炮弹掠过城墙后,一下子撞在夫子庙。尽管已经飞了两千多米,但仍旧仿佛推土机般,瞬间把半个大成殿撞塌了,而且那炮弹依旧撞穿正在塌落的瓦砾,直接贯通了整个夫子庙。
杨信回过头举起喇叭。
“张名振,你敢亵渎孔圣,你把大成殿轰塌了!”
他吼道。
下一刻第二个洞口火焰喷射。
伴着炮弹的呼啸声,这枚四十多斤重的巨大炮弹,一下子撞在左侧半里外的城墙上,在炮声和撞击声中,杨信探出头愕然看着巨大
第五五四章 好男儿热血洗沙场
黎明。
闷雷般的炮声依旧响彻南京,雨花台上火光不断闪耀,炮弹划破空气的呼啸恍如怪兽的嘶吼。
在火光映照中巍峨的大报恩寺塔恍如染血。
南京今夜无人入眠。
从昨天开始的炮击持续至今,虽然因为需要冷却已经减慢射速,但随着最坚固的外层被轰开,大同军的其他重炮也加入轰击,在集中轰击处此刻每分钟都有多枚炮弹落下,这道守护这座城市两百多年的城墙,最终还是没能挡住万斤巨炮的轰击。
破城的一刻已经临近。
“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杨信吼道。
在他面前是无数列队等待的士兵。
事情有些变化,他对南京城墙的估计过高,朱元璋修城墙时候偷工减料了。
南京城墙是砖砣子的确不假。
但里外两层的粘合剂不同。
朱元璋没有那么多糯米把所有砖块全部用糯米汁混石灰粘合,那样的糯米消耗量实在太大,这可是粮食,他那时候乱世初定,粮食还是能节约就节约,城墙外面的确是糯米汁混上石灰来做粘合剂,但里面的砖是却用黄泥粘合起来的。虽然它不是硬壳软芯的夯土包砖墙,但也不是实实在在的纯砣子,在被大炮轰开外层糯米汁粘合的城砖后,里面承受炮击的能力有限。
甚至被炮弹击中后,很快出现了大块的塌落。
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的,毕竟朱元璋不可能想到,两百多年后这座城市要承受四十多斤重生铁球以超音速持续撞击。
他那时候有什么呀
碗口铳就算炮了,也就是投石机扔个百十斤大石头,那东西根本破不了防,里面也不需要太夸张,但现在却搞的杨信有些尴尬了,在白天持续的轰击造成外壳大面积被摧毁后,城墙的坍塌开始加剧。说到底这也是真正的巨炮,六十磅级别加农炮,就是在欧洲这时候也是灭国级别的,哪怕棱堡也顶不住,实际上对荷兰式棱堡攻击用二十四磅就足以。
真正棱堡到完全体,得这时候还没出生的沃邦。
但现在西班牙人在欧洲战场上,就是以二十四磅为最有效重炮,再大的确更有效但机动性悲剧。
而这是六十磅级别的。
在杨信身后不远处,被炮弹集中轰击处的城墙正在不断轻微颤抖,甚至可以看到被激起的碎砖飞上天空。
炮弹正在不断凿碎这屹立了两百多年的城墙,两百多年前的倾国之力终究无法对抗两百多年的科技进步,实际上外面城墙已经塌了大半,甚至形成了一片明显的斜坡,只是还剩下最后几米厚还顽强地屹立着。而城外冬日的旷野上,大同军已经开始列阵,他们在上游筑起的堤坝引走秦淮河的河水,此时外秦淮河早就露出了河床,而且在严寒中冻得坚实。
他们面前没有了阻碍。
他们在等待城墙被轰开的一刻,而同样,城内的军民们也在等待着城墙被轰开的一刻。
“你们准备好了吗”
杨信吼道。
“准备好了!”
那些士兵吼叫着。
“你们准备好迎战敌人了吗
他们已经在磨利刀剑,他们的战马已经在嘶鸣,下一刻他们将冲向这座城市,冲向你们的城市。
他们要来夺走你们刚刚得到的好日子。
那么你们答应吗”
杨信吼道。
“不答应!”
士兵们吼道。
“那就拿酒来,咱们痛饮之后再杀敌!”
杨信吼道。
紧接着家丁们抬来一坛坛米酒,然后开始给这些士兵一碗碗倒上。
这些是接下来堵缺口的,基本上相当于敢死队。
张名振的进攻就是以大炮轰开缺口,然后在聚宝门两侧这片向前突出的三公里城墙展开全线强攻,没有了秦淮河的阻挡,他的士兵可以直接冲击城墙,哪怕用梯子爬也足够,说到底他有五万大军……
甚至更多。
这段时间太平府,宁国府甚至徽州等地士绅,都相继组织起团练增援他,此刻他手下最少也得十万兵力,包括在解决了南线后,直接从徽州北上的两万留守大同军,他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可以用最奢侈的方式进攻。
但两侧对城墙尤其是聚宝门的强攻属于牵制,真正的关键在于从缺口突破。
毕竟不能真靠梯子攻破南京。
同样对于防御一方来说也是如此,这时候两侧城墙上那些守城的士兵已经登上城墙,在箭垛后等待着,而这些本地军户中挑选的精锐,就是负责堵住缺口真正进行血战的。
不过不只是他们自己,杨都督将亲自带领他们。
就在此时被炮弹轰击处,伴随巨大的撞击声城墙剧烈晃动,甚至一块城砖都从那上面坠落下来。
而此时天边也终于露出一丝血红。
“兄弟们,干!”
杨信吼道。
然后他一饮而尽,紧接着摔了碗……
“准备迎敌,好男儿热血洗沙场!”
他嚎叫一声。
紧接着转身抄起了他的巨剑。
这东西就是他的尚方宝剑放大版,但比陌刀略微短一些,却比陌刀更宽更厚,重量倒不是很夸张,就三十斤左右而已,毕竟他一身已经很重了,再玩太重的影响持续作战。武将真正上
第五五五章 主公万岁
城墙上。
“准备!”
伴随着军官的吼声,杨家家丁刘新宇立刻从女墙探出头,几乎同时一枚小型炮弹正中旁边箭垛,尽管被坚固的城砖弹开,但崩飞的碎砖仍旧差点打在他脸上。
他本能地躲向一旁。
而就在这瞬间,他已经看到了汹涌而至的敌军。
下一刻万斤重炮炮弹那特有的呼啸响起,他立刻将目光转向旁边的缺口,伴随着巨大的撞击声,那里的无数城砖崩飞,紧接着原本就已经岌岌可危的一段城墙残骸向后轰然倒下。而此时在那城墙下面,早已经堆积出一片近一丈高的碎砖,随着这段城墙倒下的尘埃散去,一个向下的斜坡几乎形成。
“开火!”
军官的吼声响起。
他急忙转回头,就在同时眼角的余光里金色闪过。
他紧张的心情迅速平定……
那金光就是信仰。
作为一名原本湖广山里挖矿的棚民,他已经跟随这道金光四年,四年来无数关于这道金光的神迹,和四年来的幸福生活,让这道金光成为了他的信仰。
这就是他的神灵。
在杨家的庄户中,这道金光就是真正的神灵。
他在与神灵并肩作战。
在炮弹的撞击声中,密集的枪炮声骤然在城墙上响起,他没有丝毫犹豫地点燃了射雷枪里手雷的引信,紧接着按照训练的角度,枪口斜指天空扣动扳机。颇有些沉闷的枪声响起,伴随硝烟和火光,一枚手雷从杯子一样短粗的枪口飞出,拖着一点烟迹瞬间飞出十几丈,一下子落在刚刚踏入秦淮河的敌军中,还没等落地就在几乎头顶高度炸开。
他眼看着两名敌人随着爆炸的火光倒下。
他以最快速度装药。
他这支是燧发枪,不需要麻烦着管什么火绳,纸包定装的火药迅速完成了装填,他从胸前兜子里掏出一枚手雷塞入枪口并点燃引信……
这套动作很危险。
因为他胸前的兜子里还有好几颗手雷。
不过此时的他顾不上多想,紧接着对准外面敌军密集处,再次扣动了扳机,手雷坠落在河床的敌军中炸开并炸翻最近的敌人,
但此时最前面的敌人已经冲过了没有水的秦淮河,而整个绵延望不到头的秦淮河上,不计其数的同样敌人正抬着梯子蜂拥而至,踏着同伴的死尸冲进冰冻的河床淤泥,迎着城墙上阻击的火力奋勇向前。在这些敌人后面是同样不计其数的敌人,他们从雨花台两侧仿佛汇流的洪水般淹没了视线內的旷野。不知道有多少,仿佛无穷无尽,他们手中的长梯仿佛漂浮在一片银色的汪洋,第一次看到这种场面的他,甚至都有一些失神。
他都忘了继续射击。
这是十万人的进攻,什么武器在这个恐怖的数量面前,都变得毫无意义,炮弹,子弹,手雷,统统都像徒劳的挣扎。
太多了。
人海淹没了一切。
此时整个城墙也同样化作了喷发的火山,之前那些隐蔽在女墙后的士兵全部起身,用他们手中的枪炮射向涌入秦淮河的敌人,后者此时在一片数十丈宽,而且没有任何遮蔽的空旷河床上,脚下是冰冻的淤泥,甚至还有封冻的积水,可以说就像一片移动的靶子。
火绳枪。
燧发枪。
射雷枪。
甚至那些小型火炮。
硝烟瞬间笼罩了城墙,枪炮开火的响声淹没了一切,所有人的身影都在硝烟中模糊起来。
然后是密集的爆炸声。
那些掷弹手正在拼命向着敌人扔出一枚枚手雷,之前的北洋水师送来最多的就是手雷,而且是大号的防御手雷,甚至城墙下面还有一团团恐怖的烈焰不断炸开,然后就是浑身烈焰的敌军惨叫着向后奔跑,但紧接着就倒在地上。
那是有人投下了燃烧瓶。
不过这种守城武器很危险,因为很容易把自己烧了,所以只能间隔很远一个,而且投掷的士兵身旁还有专门砌出的单间。
失手也烧他一个。
还有万人敌也在短暂制造火海。
而在他背后城内的臼炮阵地上,炮声不停响起,一枚枚臼炮开花弹恍如礼花般腾空而起,紧接着坠落在远处的敌军中,用十八斤重开花弹爆炸的威力横扫四周。而在聚宝门方向,那些十八斤重炮也在发出怒吼,直射的炮弹仿佛撞进庄稼的野猪般制造着杀戮。
不过这些依然没什么用。
十万人的进攻,这些顶多也就激起水花。
甚至城墙上已经有一张张长梯搭好,进攻的敌军开始攀爬,不过紧接着从头顶落下的手雷,也在不断将一架架长梯炸断。
而在敌人后面,是无数喷射火焰的炮口,十八斤,九斤,四斤半甚至两斤炮,江南士绅为这场进攻,总共调集了超过五百尊大炮,全是最近这些年铸造的新式大炮。就连那些万斤重炮都没停,只不过轰击的目标开始转向了聚宝门上的那些重炮,它们的每一枚炮弹都能在聚宝门上造成重创,甚至就连城楼都快被夷平。
不过守军依然在还击。
因为他们的大炮隐藏在用沙袋堆起的炮堡里面。
这是到现在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炮战。
一枚炮弹呼啸而至。
紧接着击碎他不远处的箭垛,那炮弹带着碎砖向后喷射,附近所有守军全都血肉飞溅着倒下……
“快开火!”
军官的吼声响起。
刘新宇瞬间清醒,就在同时他面前一个梯子冒出。
他毫不犹豫地掏出两个手雷,迅速用手腕上缠着的火绳点燃一颗
第五五六章 野猪皮之死
“再来一箱手雷!”
打出身上最后一枚手雷的刘新宇对着身后喊道。
那手雷在前方银色洪流中炸开。
但这种小型手雷威力有限,最多也就是干扰而已,对那些半身甲的大同军士兵杀伤力很小,倒是被炸倒的紧接着就被同伴踩在脚下,在这种最大限度的拥挤中,谁也顾不上去管别人了。后面是上万人在拥挤向前,而他们面前不过是一道十丈左右的缺口,在这个洪流中所有人能做的只是拼命向前挤,哪怕前面是死亡,因为根本不可能停下也不可能掉头逃跑……
他们的后面是骑兵。
同样半身甲的骑兵在臼炮开花弹的爆炸中结阵向前,驱赶着前面作为前锋的步兵。
古代攻城就是这样。
骑兵驱赶步兵,步兵用命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