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的确,我也不喜欢做赔本买卖,那么我们就可以谈谈一个对我们都有利的生意了,皇上已经下旨设立天津海关,海关驻地葛沽,而我的身份是以锦衣卫都督佥事提督荡寇军兼管海防营。
葛沽是我的地盘。
整个大沽口一带都是我说了算。
我欢迎任何商船过去,虽然大明至今拒绝倭国的朝贡,但好在我们和朝鲜的贸易是合法的,所以该怎么做就不用我教你们了,天津有所有你们需要采购的商品,我承认价格肯定比这边高一些,但在那里你们是合法的商人。
不需要冒任何风险。
也不用贿赂那些官员打点那些海防的水军将领。
你们需要的只是到那里,以合法商人的身份采购所有想要的,然后按照我的标准交税,这里有一份税率,我可以保证你们除了交这些税外,不用再额外支付任何哪怕一个铜钱。”
杨信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递给他。
话说他现在就像那些招商引资的,不遗余力拉拢客商。
毕竟他那里条件比不上南边。
倭国从大明采购的,其实还是丝绸,茶叶尤其白糖之类,这时候白糖是大明出口的拳头产品,英国第一批到达大明的商船,采购的货物百分之八十都是这种东西。无论东南亚还是加勒比海的糖业都还没真正开始,大明是世界上最主要蔗糖供应地,但问题是无论白糖还是别的,杨信那里其实也是从南方运过去的。
价格不可能太低。
除非以后他能供应自己制造的产品。
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建立贸易线,毕竟他对海上贸易还是两眼一抹黑。
陈衷纪只是随意地看了看,紧接着就交给了手下。
“没兴趣”
杨信疑惑地说。
“杨佥事,我会派船过去试试的。”
陈衷纪很敷衍地说。
“难道你们就不想以一个合法商人的身份踏上大明”
杨信说道。
“杨佥事,我愿意的话,随时可以以一个合法商人的身份踏上大明,最多也就是换一个名字而已,你不会以为大明的港口都是对我们关闭的吧那就真是笑话了,我们每年运出去那么多货,不在港口装货还能在哪里大明朝的确禁止和倭国的贸易,可那些港口的商人和官员会在乎这个吗他们会拒绝我们带着银子上门吗
的确,你那里值得一试。
但也就是值得一试而已,更何况我去你那里还得走朝鲜。
我得从福冈到朝鲜南边候风,然后去登州,再从登州转向你那里,就算真像你说的,我不需要打点你那里的官员,可我还是得打点朝鲜的官员才能在朝鲜海岸停靠,否则他们的水军一样会对付我。”
陈衷纪笑着说道。
“也就是说你其实就是骗我来弄死的。”
杨信说道。
“杨佥事,
第一八八章 你想做下一个吗?
第一八九章 爆破组,上!
常州城北。
“我很中意此处!”
杨信满意地说道。
他穿着那件胸前被打了个窟窿的飞鱼服,负手而立在晨光中,脚下这艘标准江南水乡风情的小船,无声地滑行在北塘河上。
远处常州青山门城楼矗立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上。
在他右边河岸上,鳞次栉比的民宅恍如城市,很显然常州城早已经无法容纳这座城市的居民,就像一个装满的水盆一样,不得不大量向着城墙外溢出。实际上这种情况在江南几乎是普遍的,所有城市的城墙外,统统都是同样繁华的居民区和商业市场。
这片土地人满为患。
四周找不到任何未开垦的荒地。
为了能够获得更多耕地,甚至大量在水域建设圩田。
以至于把原本仅次于太湖的芙蓉湖,生生挤成了一个小水塘……
好吧,现代无锡,常州,江阴之间其实还有一个芙蓉湖的,这个原本南北相望百余里的湖泊,被宣德年间巡抚周忱一手十万八千芙蓉圩,生生变成了现在大概南北相望不出十里的小水洼。这场人进湖退的壮举,让常州府成为整个江南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不过现在已经开始种棉花了,毕竟旁边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棉纺基地。
而在他左边的河岸上是一座座园林。
在绵延的围墙后面,可以看到一支支寒梅依然绽放,翠竹丛生间一座座假山突兀,掩映着亭台楼阁的色彩。
距离他最近的一座园林南北长度超过百米。
“这是谁家的园子”
杨信说道。
“吴亮的止园,前大理寺少卿,这是他回乡修的园子。”
后面的李承祚说道。
“我能不能抄他家”
杨信跃跃欲试地说。
“他家亲兄弟八个三个进士啊!他堂弟是万历三十二年的探花啊!”
衍圣公爆发一样吼道。
“我就是随口一说,你用不着这么激动吧”
杨信愕然道。
“杨佥事,算我求你了,咱们别闹了,咱们就老老实实到无锡去把高攀龙抓走,我会尽力帮你劝说那些学生,但你别走到哪里祸害到哪里行不行你别走到哪里都跟个灾星般,搞得当地天怒人怨行不行”
衍圣公濒临崩溃般说道。
“这个,我只能说尽力而为吧!”
杨信说道。
然后他走到李承祚身旁……
“他们家真的很有势力”
他低声问道。
“吴家据说是吴玠之后,从其祖父吴性开始,代代都有不少于两个进士,到他们这一代连堂兄弟算上出了四个,剩下的五个亲兄弟两个举人三个监生,算是这常州城里一等一的显贵人家。吴家不只这一座止园,那边青山庄是他兄弟吴襄的,前面罗浮坝上的罗浮园是他兄弟吴奕的,还有吴玄的东第园,吴兖的蒹葭庄都在这一带。”
李承祚说道。
“他们和东林党关系如何”
杨信问道。
“他堂弟吴宗达算是东林党,目前应该在翰林院。”
李承祚说道。
杨信用贪婪的目光看着眼前这座园林。
他脚下的小船迅速进入关河,前面横亘着一道狭窄的陆地,也就是李承祚说的罗浮坝,另一边就是常州城的护城河,两河在前面的交汇,不过那已经过了青山门。杨信脚下的小船直接靠北岸,连同后续几艘船上的锦衣卫和护卫他们的士兵一起站在青山桥北,就在同时杨寰带着荡寇军士兵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他们是沿着运河而来,所以应该先到朝京门。
然而……
“叔父,城里不给开门!”
杨寰说道。
“这里也关着!”
杨信看着对面的青山门说道。
“朝京门,广化门,西边两个水关全都关着,叫门没人理,侄儿索性也没去看更远的德安门,这些狗东西摆明了故意不让咱们进的。”
杨寰愤愤地说道。
“要不,咱们就别进城了,绕过去直接奔无锡吧!”
衍圣公可怜巴巴地说。
他们的确可以绕过去。
常州府城的确卡断交通,但卡断的只是军事上交通而已。
运河在朝京门外并入护城河,然后一道进城一道沿城墙而下,紧接着又折向南离开护城河,并且转而和南护城河平行东去。
这实际上是旧护城河。
明朝之前的常州城是五代建设,比目前的大得多,后来毁于明初战争,洪武年间重新修建现在的,只有西边是旧城墙走向,但其他三面都后退,最终形成两重护城河。南边这道拓宽成运河的一部分,最终在城东和城北过来的旧护城河及从城内出来的那道运河三河汇流,然后以大运河身份继续向前,这样构成了常州府这个水运枢纽。
军事上极其重要。
毕竟想走运河就必须打开这里。
否则守军站在西城墙上别说开炮了,扔石头都能扔到运河上。
但杨信不是来打仗的。
他们就一帮没有辎重的轻步兵,整个这一带随便绕,根本不存在非走大路的问题,同样更不准备坐船,所以完全没必要进城,直接绕过去奔无锡就行,他们的目标在无锡又不是在常州。至于吃饭的问题更不值一提,常州城门的确对他们关着,但沿途的驿站可不会关着,更何况实际上那些士兵都带吃的,无非就是一两天时间而已。
衍圣公非常愿意克服一下。
然而……
“那可不成啊!”
杨拖长声音说道。
衍圣公长叹一声,他就知道这个混蛋没安好心。
“再去叫门,请出圣旨!”
杨信说道。
杨寰立刻捧着圣旨过桥。
但结果没什么意外,对面青山门瓮城的城门紧闭,
第一九零章 你们是不是很下贱?
“玛的,也不知道建奴来时候,他还有没有这样的胆子!”
杨信无语地看着这个老家伙。
衍圣公继续沉默。
“杨佥事,不行的话咱们还是绕过去吧”
李承祚战战兢兢地说。
他可不认为这些青壮不敢动手,当年这江南被打死的税监多了,那些太监个个都有圣旨,个个都是皇帝的亲信,照样还是被人家乱棍打死,放火烧死,扔进长江喂鱼,而且不是一个地方,几乎所有地方都敢这么干。说到底这大明就是皇权不下县,地方士绅说了算,世家大族说了算,只要惹了众怒人家就敢直接鼓动民变弄死你。
事后无非推个顶罪的而已。
眼前这个老家伙恐怕最少也得九十,这个年龄是完全豁免,不能抓,不能审,更不能判刑。
就是死罪也不追究。
到时候一进城人家阖城喊打,杨信这千把人完全会被淹死。
更何况也不可能真就动手杀,这里是大明赋税的根基之地,苏松常三府支撑着大明财政,常州府一个府缴纳的田赋恐怕就超过北方一个省,这里乱了京城就得挨饿。
这里真惹不起。
所以当年苏州闹的那么狠万历都忍了。
“绕过去杨某可没这习惯!”
杨信冷笑道。
说完他径直向前走去,后面的荡寇军立刻跟随。
李承祚看了看衍圣公,衍圣公继续装死中,他又看了看那个戴忠静冠的家伙,后者悄然退回人群,可怜的丰城侯急的直跺脚,但他也无能为力,只能就那么眼看着杨信过了桥。不过杨信站在了瓮城的门洞前,然后回头对跟着的黄三说了句什么,后者迅速指挥士兵分开,然后一个个背起弩解下腰间绳索,紧接着这些山民甩出飞爪,恍如一群猿猴般迅速上了城墙。
杨信继续站在门洞前。
他身后源源不断过桥的士兵同样源源不断分向两旁,然后一个个迅速爬上了城墙,很快一千荡寇军全部登城。
城内没有反应。
里面的青壮根本不管城墙上。
反正杨信敢进去,街道两旁无数大木棒子等着他。
那个老家伙拄着拐杖,继续颤巍巍地站在主城墙的门洞内,和杨信隔着瓮城内的道路遥遥相对。
四周一片沉寂。
就在最后一个荡寇军士兵登上城墙后,杨信终于开始迈步向前。
李承祚心惊胆战地看着。
很快杨信走过瓮城,站在了那个老家伙的面前,两人继续那么近距离地对视着……
“圣旨在此!”
杨信举起天启给他的圣旨,用武进话说道。
“什么,老朽听不见!”
那老家伙说道。
然后他还露出得意的笑容。
“很好笑吗”
杨信说道。
“啊,你说我吃饭了没没有,被那些奸臣气得吃不下!我九十二了,最恨那些奸臣了。”
那老家伙笑着说道。
“这是你们逼我的,希望等一下你还能笑得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