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纨纨,小纨”

    突然间一声焦急的喊声,紧接着一个温婉少妇带着个婢女匆忙跑过来,杨信那邪恶的目光立刻落在她脸上,后者看了她一眼,赶紧抱起小萝莉,然后牵着大萝莉就要走

    “这位夫人,令爱刚才打我了”

    杨信啃着苹果说道。

    “小女无知冒犯将军,将军乃豪迈之人,想来不至与一女童计较。”

    那少妇看了他一眼,然后行礼说道。

    “这就不对了,万一她以后因此而刁蛮成性,那岂不是误了她。”

    杨信义正言辞地说道。

    “将军可是要妾身责罚”

    少妇说道。

    “作为受害者,我认为我有权代劳”

    杨信说道。

    “小纨,你可曾打这位将军”

    那少妇低头问道。

    “他是坏人,害死钱伯父”

    小萝莉说道。

    少妇脸色立刻一变。

    “这位夫人,这个问题很严重啊,令爱年幼无知,那这话就肯定是有人教他了,我很好奇是谁教她的,钱士升畏罪z-isa,正是为了包庇同党,吴江与之毗邻想来必然有人同谋,或许是这个同谋教他的,很显然杨某需要在此地停留彻查一番”

    杨信说道。

    这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围观,其中几个士绅脸色瞬间变了。

    “叶夫人”

    一个开口说道。

    那少妇抬手止住了他。

    “那么阁下欲如何惩罚小女”

    她傲然说道。

    “我觉得应该把她带到船上仔细询问。”

    杨信说道。

    “杨佥事,大明律老幼不拘询,小女才八岁,十岁以下亦不得为证。”

    叶夫人说道。

    “啊,那我就只好上岸详查了”

    杨信说道。

    “叶夫人,您就让令爱到船上一趟又如何咱们这么多人众目睽睽,杨佥事又是朝廷命官,令爱一个八岁女童,上




第二零七章 放纵吧,阉党爪牙们




第二零七章 放纵吧,阉党爪牙们




第二零八章 拉清单啦!




第二零九章 要善于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




第二一零章 抄家也会上瘾的




第二一一章 炮决很痛快的,下辈子注意点就行




第二一二章 人民的觉醒
    用大炮把一个监生给轰成渣渣后,杨信紧接着又以逆党同谋的理由把安家长房的一个男丁抓起来,而且在当天晚上就亲自炮制出了他的口供,然后锦衣卫迅速把安家封门。



    不包括安希范。



    因为他已经过继给他叔叔,而长房目前都是他的侄子辈,虽然按照大明律谋反谋叛一样要牵连到叔伯,但问题是在过继给他叔叔后,安希范已经由亲叔叔变成了堂叔,堂叔是不在牵连范围的……



    当然,只是杨信懒得抓他而已。



    “阉狗,你们这群阉狗,老夫与你们不共戴天!”



    安希范在军管会门前吼叫着。



    这明显就是羞辱他啊!



    虽然他因为豪门恩怨,和长房关系疏远,但终究那是他的侄子侄孙们,他是事实上的安家家主,现在他却必须看着杨信欺凌他的亲属,然后把他爷爷积攒下的一切毁掉,而且还故意不抓他让他做观众。



    以他的脾气哪还能咽下这口气。



    他身旁俩儿子提心吊胆地跪着,明显对他们爹的举动并不支持,而他们前面荡寇军的长矛交叉,阻挡住试图冲进大门的安希范。后者就这样双手抓住这些长矛,很没有大儒形象地咆哮着,后面一堆闲人围观,几个弟子同样默默站在人群中。



    在杨信又一次残害士绅之后,青虫们明显都收敛了。



    拿大炮把人轰成渣渣啊!



    面对这样的穷凶极恶之徒,大家在心里默默谴责一下就行了。



    千万不能再惹他发飙了。



    旁边两个佃户低着头赶紧绕过。



    安希范一下子就看到了他们,估计是认识他们,毫不犹豫地就要过去揪住他们,但紧接着更多长矛横在他前方,那两人颇有些尴尬地看着他……



    “尔等欲落井下石,我安家何负于尔等”



    他像马景涛一样咆哮着。



    “二老爷,大老爷家最多收到七成租啊,小的一家十几口,就指着那几十亩地为生啊,一年到头汗流浃背,最后还不是全给了安家,小的自己家难得吃几回干的,小的也想过敞开了吃饱的日子啊!”



    一个佃户说道。



    “你们的礼义廉耻何在”



    安希范继续咆哮着。



    “二老爷,收我们七成租,那你们的礼义廉耻何在”



    另一个佃户勇敢地反击道。



    然后他推了一把前面的同伴,两人撇下安希范,赶紧去申报刚刚被抄的安家田产去了。



    安希范愕然地看着他们背影。



    “父亲,咱们回去吧!”



    他二儿子安广誉看他气得有些发抖,赶紧起身扶住了他。



    然后就看见安希范的目光转向头顶,阴沉的天空中一点雨滴落下,安希范的身子抽搐了一下,骤然间张开口对着天空喷出一口鲜血……



    “这血喷的,真壮观!”



    前面门内一张露天的办公桌后,杨信看着这一幕惊叹道。



    当然这不关他的事情。



    在安希范两个儿子的哭号中,杨佥事继续接待那些申报的佃户。



    他手中其实有县衙的记录,所有田产理论上在县衙都有记录,任何土地交易的官契都有契尾也就是存根,这个是保留在衙门里的,但因为功名免税,导致大量土地被隐瞒。一个功名免税的确不多,全国官员和士子加起来,最后理论上其实也不算太多,但问题是这只是理论上的数字,因为有了这个特权,他们需要的只是互相勾结隐瞒田产。



    一个举人免税额的确不多。



    可他都举人了,那就意味着随时可能做官,甚至到知县家乡去做官,明朝知县其实多半都是举人出身。



    并不是说非得进士。



    大明朝两百多年才出了两万多进士,全国总共一千多个县,根本不可能以进士为主,更何况还有其他各级衙门,最后实际上多半都是举人出身,甚至还有监生和贡生出身。www知县在家乡肯定同样也靠这种特权发财,大家都是要靠免税隐田的,捅开了对谁都不好,于是互相隐瞒就行了,无论有多少土地,实际在官府记录上就是免税额以内。



    这是普遍现象。



    所有地方,所有官员和士绅统统都有。



    哪怕没有功名的也一样,因为他们还可以把土地挂在别人名下。



    尤其是那些藩王的封地。



    明朝藩王封地并不是说直接归藩王,而是这片土地的税收归他,而且他自己并没有权力去收,而是地方官代收然后给他,最后实际上就是他的封地所在省份每年固定给他一个数字。比如福王封地几百万亩,但实际上这些土地的出产跟他毛关系没有,他就是每年去地方官那里领几万两银子,据说总共不超过五万,就这还是三个省分摊,其中湖广每年只给他几千两。



    这还很不愿意。



    经常为这个份额闹起来。



    所以藩王的田产实际上税收仍旧是地方官员说了算。



    那么有门路的士绅就可以通过关系,把田产挂在他的封地上了。



    因为藩王税收是一个笼统的固定数字,所以他们的田产究竟有多少除非故意去详查,根本也就是个可以随便往里装的锅。



    不过这不是隐田,而是诡寄。



    整个大明士绅可以说各展所长,不遗余力地偷税漏税,逐渐蛀空这个帝国。



    这种事情也很少会有人真正敢查,就算查也只是捡几个软柿子捏,获取一些政绩便于升官,这样的情况倒是经常有,哪怕张居正的清丈其实也一样是捡些软柿子捏。张居正清丈还是得靠文官,话说隐田最严重的其实是楚党,湖广这个问题是最严重的,想想就知道他派出清丈的会怎么做,无非就是挑几个人脉少的士绅拍拍苍蝇。



    反正



第二一三章 大明新农村建设
    “叔父,这个庄子里全都是安家的佃户,总共一百五十户,一千两百五十人,其中男丁五百二十口。”

    杨寰说道。

    此时他们就在惠山南边,临近梁溪河的一个小村庄外,四周湖光山色风景很是不错,就是配上一片破破烂烂的茅草房有些煞风景。

    而那些男丁正聚集前面。

    身上都是补丁摞补丁。

    这里的富庶只是相对而言,指望着佃户住砖瓦房,穿没补丁的衣服,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实际上连不挨饿都是不可能。以现代人的标准,他们依旧每天都在挨饿,只不过吃的勉强能达到一天两顿,顿顿有粮而已,比目前的北方乡村那半粮半菜的就明显强多了……

    至少脸色也好看点。

    周围还有不少老弱妇孺在激动地围观着她们的救星。

    话说这时候杨信对她们来说真得恍如救星一般,祖祖辈辈到如今哪听说过有这么好的官,哪怕就是海刚峰也赶不上杨佥事,海刚峰也不敢让地租降到三四成啊!更何况什么赋税都不用交了,那些官老爷的苛捐杂税完全不用管了,按照杨佥事的规矩,只要把地租交给横林的荡寇军,其他无论谁再找他们收银子,直接就可以去找那里的锦衣卫告状。

    县太爷也不行。

    什么田赋,火耗,辽饷,这些统统都免了。

    因为这是皇上的地。

    他们是皇上的佃户,只需要向皇上交租子而不需要向官府交赋税,谁敢收就是对皇上不敬。

    而这一带亩产都得少说四石谷啊!

    按照这个地租,农民种一亩地就能剩下两石米左右,最多三亩地的粮食就能养活一个成年人,一个五口之家十亩地,就能勉勉强强吃饱饭。而这不包括冬季的小麦或者油菜,亩产四石谷只是一季稻的,事实上这里都是双季,稻麦或者油菜轮种,当然,也有可能是棉花。

    加上这些产的,十亩地就足够丰衣足食。

    事实上因为这些佃户耕种的田地还是按照之前的,像一个男丁的五口之家一般都是十五亩以上。

    只要没有天灾那都能有余粮换钱让小孩读书识字了。

    这绝对幸福美满的小日子。

    杨信满意地看着这些男丁。

    “青天大老爷啊!”

    然后一个佃户仿佛突然间醒悟般,一下子跪倒在地上,带着哭腔向着这个被士绅形容为妖魔的男人磕头,紧接着其他佃户纷纷跪倒磕头,再就是周围那些老弱妇孺……

    “不用向我磕头,这是万岁爷赏赐你们的好日子!”

    杨信说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个估计识字的佃户赶紧转头向北方磕头,其他人立刻跟着做。

    实际上



第二一四章 正义力量在行动
    鳌头渚。 //

    “这帮混蛋是搞秘密集会啊!”

    杨信撑着他的小船,愕然看着岸边的一堆青虫。

    都是熟人啊。

    堵胤锡,马世奇,王兰孙,还有无锡更年轻一代的曹荃,龚廷祥,王永积等士子,甚至还有无锡以外的,比如上次被他欺凌的苏州士子文震孟,陈仁锡等。他们应该就要启程北上了,卢象升实际上已经走了,只不过这些人之前都挨了打,不得不在家养伤,很显然他们的伤已经好了,开始好了伤疤忘了疼了。

    当然,更多是他不认识的。

    总共数百名应该是太湖周围各地的士子都聚集在鳌头渚,搞得恍如传说中的武林大会一样,很显然这是有组织有预谋的。

    不过他们都没认出杨信。

    这一带像这样撑着小船的渔夫有的是,运输货物的商船也很多,梁溪河可是无锡入太湖的主要通道。

    而且也是进长江的通道。

    沿着这条河到无锡,然后在无锡的水网转入锡澄运河,直接就可以在江阴进入长江了,再横穿长江向北,甚至能够进入泰州一带的水网,在这种船行如织的地方,没有人会在意一个看起来就是渔夫的家伙。
1...9293949596...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