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下一刻在前方一处宅院大门处,大批身穿红色军服的士兵举着同样的丈八长矛涌出,紧接着在




第二二五章 这一定是体制问题
    还没等杨信走到小东门,扬州知府李栻就擦着头上的汗,走出轿子拦在了他的面前……

    “杨佥事……”

    他一脸怒色地说道。

    “拿下!”

    杨信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

    后面士兵立刻上前,李知府的家丁同样上前,然后一门大炮骤然间停下,炮口迅速指向李知府,就在同时衍圣公塞进他们中间……

    “都停下!”

    衍圣公怒喝一声。

    杨信疑惑地看着他。

    然后衍圣公迅速转头,看着同样疑惑的李知府。

    “李知府,杨佥事和孔某在挹江门遭遇闻香教逆党刺杀,为免扬州城内其余党作乱,杨佥事不得不以荡寇军控制各门,然此乃权宜之计,待查明城內余党自然放开。李知府身为扬州知府,治下出现闻香教逆党公然刺杀钦差,无论如何这罪责是跑不了的,虽说拿下暂时有些过了,但李知府此刻也应该回衙候罪。

    至于扬州城内逆党清查,自然交由锦衣卫,更何况南京都察院副都御史陈公亦已入城,李知府还是回去候罪吧!”

    衍圣公说道。

    他可是真的一番好心啊!

    和杨信硬顶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多少残酷的教训,怎么就都不明白呢

    “衍圣公,下官有罪自然有都察院来参,还不劳衍圣公费心,至于杨佥事,这无驾贴拿人看来是杨佥事的习惯了,然此处乃扬州城。”

    李知府鄙视地说。

    “扬州城又如何”

    杨信一把推开衍圣公说道。

    “扬州城还不是阁下撒野之处,大明朝还是要讲律法的,阁下若有驾贴拿人我等无话可说,若无驾贴就随意逮捕朝廷命官,这理无论说到何处都是阁下肆意妄为。”

    李栻身后一人冷笑道。

    这人身后大批士兵赶到,而且明显不是地方卫所兵,看上去都颇为剽悍,一个个更是装备精良,一支支火绳点燃的鸟铳直接对准正想上前逮捕李栻的荡寇军。而且在这些人后面更多士兵同样在涌来,其中不乏一些顶盔掼甲的骑兵,甚至还能看到有人扛着斑鸠铳之类,就差还没推出几门弗朗机了。

    李栻立刻让到一旁。

    “衍圣公。”

    来的人向衍圣公拱手说道。

    衍圣公木然地还礼。

    “疏理两淮盐法,兼扬州海防兵备副使袁世振。”

    然后他同样木然地说道。

    当然,这是说给杨信听的。

    “袁副使这是想做什么”

    杨信说道。

    这个人可很不一般。

    因为从明朝后期延续到几乎整个清朝的纲盐法就是他搞出来的。

    这个人几乎掌控两淮盐政到目前已经整整四年了,可以说是两淮盐业最高决策者,至于海防兵备道是兼职,方便他调动军队收拾私盐贩子。

    不过他身后这些肯定不是军队的,这明显就是盐商们的雇佣兵。

    扬州盐商雇佣军一直是这座城市主要武装,当年倭寇或者说海盗兵临扬州时候,就是被这些雇佣军给打跑的,其中绝大多数来源其实是盐商雇佣的西北边军老兵。目前晋商还在这里占据半壁江山,这些晋商手下都有这种专门的打手,这些明显都见过血的家伙,在袁世振身后一个个严阵以待,气势上丝毫不输于荡寇军。

    后面来的就是军户了,哪怕有骑兵明显也看出差了很多。

    “袁公欲何为”

    杨信说道。

    “杨佥事欲何为”

    袁世振冷笑道。

    “你就不怕我把你也一起抓起来”

    杨信说道。

    “杨佥事,你要用何种罪名来抓袁副使!”

    紧接着一名文官骑马到来,一边下马一边说道。

    “漕运总督李养正。”

    衍圣公继续半死不活地说道。

    很显然李养正早就到了,青虫们堵运河时候,他这漕运总督装做什么都不知道,现在杨信进城,他却突然冒出来了。

    “杨佥事。”

    然后陈道亨的声音同样响起。

    杨信转头看着陈老头,后者同样带着部下士兵,而他的三百荡寇军已经陷入包围,李养正身边带着数百精锐骑兵,陈道亨带着水师兵,袁世振带着盐商雇佣军,三支加起来一千多人马将他包围。

    倒是没见何坤那些人回来报告也被堵住的信息。

    估计是没有。

    毕竟人家玩擒贼先擒王,把他这个首领先踩住,那些士兵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

    另外这城里也没那么多士兵。

    扬州虽然是重要城市,但相反驻军数量却很少,这里的确是盐业中心,但真正控制盐业的地方却在仪真,而这里也是漕运中心,但真正控制漕运的却是北边的淮安,这座城市更像是在一圈保卫中的纯粹经济中心。

    “总督,副都御史,兵备道,扬州知府。”

    杨信一个个指着历数。

    四个家伙静静地注视着他……

    “你们这是欺负我啊!”

    杨信忽然换上一脸的委屈说道。

    “杨佥事,这里没有谁欺负谁,你我都是朝廷的大臣,那么就得都遵守朝廷的规矩,我们遵守朝廷的规矩,你同样也要遵守朝廷的规矩,陛下授命阁下来江南为岳圣立庙,却没授命阁下乱江南。只要阁下遵守规矩,那么这里所有人都会欢迎阁下,但阁下若不守规矩,那也别以为这江南就无人敢阻挡,我等皆神宗旧臣,历事三朝,断不能坐视有人乱江南。”

    陈道亨说道。

    “衍圣公,你不帮我吗”

    杨信说道。

    衍圣公从袖子里抖出块手帕,团巴团巴默默塞进自



第二二六章 上夹棍,一定要上夹棍
    “杨佥事,你到底想怎样”

    到达小东门城楼之后,李知府立刻气焰全无,直接一脸低声下气地问杨信。

    “你是福建人吧”

    杨信说道。

    “下官福建安溪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李知府说道。

    “既然是福建人,为何非要与一帮南直隶人搅在一起说到底你寒窗苦读考上进士,终究是为了升官发财,而这个官是皇上给你的,你不站在皇上一边还指望继续升官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按说也该继续向上升一升了。”

    杨信说道。

    “杨佥事有话请直说。”

    李栻说道。

    “第一,我需要知道这些士子是何人组织的,有哪些人为他们提供方便,第二,我需要知道这扬州城里哪些人最有钱,把这些告诉我,那么事后我保你毫发无损,甚至还会在扬州知府任期结束后,最少也能得到一个布政使的缺。

    如果你不愿意告诉我,

    虽说因为这件事弄死你还不至于,但你作为扬州知府坐视士子们把运河堵成这样,还让闻香教逆党作乱,那这个官也当到头了。

    基本上你也就是回乡顶着个革职的名头待一辈子了。”

    杨信说道。

    安溪李氏,这是麻哥的亲信李光地一家子啊!

    这样的人应该是识时务的。

    他倒不在乎那些士子的组织者问题,那个他自己又不是不知道,但问题是这扬州城里有哪些盐商最有钱,这个他是真不知道啊,他唯一能知道的就是这时候盐商祭酒,也就是咱大清的商总是郑之彦。

    徽商。

    自己是生员。

    他儿子郑元勋是崇祯朝进士。

    其他那些就真不知道了,虽然这些人也很好打听,但一些更深的东西他就很难通过正常渠道打听出来了,如果在京城可以找原本的仪真太监,这个人最熟悉这些盐商,但在这里他就需要知府当内奸了。尤其是这些盐商财富数量的估算,名下产业,能够调动的反抗力量,甚至每年贩卖多少私盐……

    盐商也贩私盐。

    他们贩私盐的规模恐怕比官盐还多。

    两淮有最大的私盐贩卖网络,几百艘船组团冲关说的就是这里,这种情况下盐商要是不贩私盐那才有鬼呢。话说陈子龙后来可是明确说了,万历年间扬州盐商资产三千万,年利润九百万,而他们交的税呢去年整个大明盐课加上罚没私盐脏银等全加起来,就是一百四十五万,这是整个大明的,加上长芦,四川井盐,山西盐池等等,而不是两淮盐这一处的。

    但这只是合法的食盐贸易。

    实际上去年合法的食盐贸易量就两百一十六万引,不到五亿斤,而以目前明朝的人口最保守估计,实际交易量应该是三倍以上,也就是说私盐的数量超过十亿斤。而这个十亿多斤很大一部分就是盐商夹带,最多的例子一引盐会夹带十引私盐,而且这是官员们默许或者说鼓励的,因为盐商不夹带私盐他们很难从中勒索捞钱。

    人家不犯法他们怎么捞钱

    只有盐商本身犯法,那么官员们才能跟着分一块肥肉。

    最终就是官商勾结蛀空国家,同样也造就扬州盐商的奢靡,一席几百只羊而且只吃羊嘴唇上一块肉的就是这些人。

    把身为大地主的冒辟疆都惊呆了。

    而淮扬一带每年仅仅酿酒耗费的米就高达数百万石。

    一个个盐商就这样在官商勾结的美好生活里,躺在自己优雅的园林,吃着一席百羊的酒宴,喝着美酒听着名妓的歌曲音乐醉生梦死,一直就这样醉生梦死到整个城市被血洗。

    不拿他们开刀岂不是天理难容

    一百万两。

    当然,这是给天启的。

    至于杨信自己怎么也得捞同样数字,要知道他身后一堆人等着,两百万两就是接下来他在这座城市的目标,不过在这之前先得把情报工作做好,哪些重点下刀的目标选好,剩下的,这个就得看闻香教逆党的了。不得不说他现在还真感谢这个幕后策划的,无论他是哪一边的,他给杨佥事送来一把刀是实实在在的,要不然杨信还得费心研究一个好的罪名。

    这下子根本不用研究了。

    只要能抓一个真正的闻香教逆党,剩下就是看上哪个盐商直接抓起来严刑拷打……

    就像刘宗敏一样。

    上夹棍,一定要上夹棍。

    直接告诉他家人把银子拿来,不拿银子就继续拷打,然后炮制供词抄家去。

    而李知府当然不知道这些,但他能猜到,一时间他陷入了沉默。

    “我的话就这么简单,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杨信说道。

    紧接着他让人把李知府扔到城楼上,然后送过去纸笔剩下自己看着办吧。

    这时候荡寇军已经完成对城门的控制,期间的确少不了出现一些小规模的冲突,但在杨佥事强行抓了李知府后,那些守门的官吏也就偃旗息鼓,毕竟他们都是扬州府的,杨信连知府都敢抓何况他们。连总督,副都御使,兵备道这些真正的大员们都在他面前败下阵,他们这些办事的小官吏管个屁,人家是代表皇帝来的钦差,自然人家想怎样就怎样。

    说到底这大明是皇帝说了算的。

    而大小两个东门则被黄三派出手下控制。

    外城的十个门和水门必须关闭,至少在杨信命令解除封闭前,这扬州只是许进不许出,但城内两个门的人员流动不受限制。

    至于杨信本人……

    他得把此行理论上的正式任务完成。

    挹江门外。

    “好!”

    杨佥事从水中冒出来,冲着岸边喊道。

    在那里数百名强行雇佣来的纤夫,轻松地将一艘没有了船底的船直接拖向岸边……

    船底被杨信凿下去了。

    &nbs



第二二七章 叛徒
    “王好贤”

    杨信饶有兴趣地看着面前这个五十多岁的家伙。

    倒是和王好义有几分相似。

    话说这可是闻香教体系里面的真正神灵,号称弥勒降世的三太子,所有闻香教徒的精神领袖,不过看起来倒是更像一个富家翁。

    “你是个聪明人……”

    杨信说道。

    “杨佥事,那人真不是小的指使的啊!”
1...9899100101102...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