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乡村小吏在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智静

    小舍怕他不选泉州,便道:“听我师文说,泉州的南派拳术是少林高僧带过去的,学的人特别特别多。”

    小旗道:“大人,知道不知道,江浙沿海地区有一种古老拳种,叫船拳,听说是一位不知名的渔家女子开创的,是在渔船上练习,所以叫船拳。”

    “不但听说,还见过,是当地本土特色的拳种。船民一年四季大都赤脚,所以站桩位比较稳,用脚趾抓地。没有跳跃,也很少高腿攻击。”他说着在公房里赤着脚演示起来。

    小舍劝道:“好了好了,刚到三月,青砖上还凉,大人小心些。”

    金忠很听话,笑着穿上了靴子,小舍道:“大人,说起平阳,下官想起了个旧同僚,苏州知府的金通判,他是那地方的人。”

    “这人我知道,是汤宗的小跟班,是个忠厚的人,你马上替老夫拟个文,让快马去通知他,我们从大运河走,经过苏州时把他带上。”

    中午回家吃饭,小舍心里乐的,就像阳春三月的太阳,脸上满是红




第三百零二章 天台山济公
    小舍接过娘给的玉镯,细心的端详着,圆润光滑,翠色鲜艳的镯上真有朵绽放的白花,又像蓝天上的白云,他便戴到手臂上。

    张王氏启开那白白好看的牙齿,脸上也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晚上妻妾回来了,听说小舍又要出门,各自帮他准备出门的行装。

    小舍借机蹑手蹑脚的进入红瑶的房内,双手从后面蒙住她的眼睛。

    红瑶格格的笑道:“一点不好玩,老一套!”

    小舍道:“你把双手伸直了试试。”

    红瑶听话的把纤细的长臂伸展了出去。

    小舍掏出玉簪就插到那绾起的发鬈中。

    红瑶便坐到深色的镜台前,打开镜子瞅着,小舍道:“傻婆娘,不能取下来看啊”

    红瑶回首递了个好看的眼神道:“红瑶喜欢看少爷帮奴家插的样子。”

    张王氏在门外正吩咐着如意:“他往南面走,天也渐渐热了,不需要带那么多厚的。”

    红瑶吐了吐舌头:“要命,红瑶还替少爷准备了骑马的棉垫。”

    夜光透过窗格洒在雪白的墙上,朝天井的窗开着,散发着桃花的芬芳,囡囡睡着了,一只胖嘟嘟粉嫩嫩的小臂朝上,一只放在嘴边,小舍把它放平了,如意把他手挡住道:“你别吵醒她,她一闹,你今晚就别想睡了。”

    小舍便躺了下来,双手放在颈后。

    如意道:“相公,你说你真的找到公公,公公会回来吗”

    “我想会,毕竟我这个儿子没给他丢脸。”

    “我想也是,现成的一个四品官儿子,人家想巴结都巴结不上!”

    小舍幻想着自已亲生父亲的模样,对如意道:“娘子,你白天忙了一天,先睡吧。”便一口吹灭了梳妆台上的灯烛。

    龙船在江边起锚了,桅杆上的杏黄旗哗啦啦的飘着,正是春暖花开之时,今天送行的人特别多,除了黄淮,蹇义,扬士奇,黄俨,海寿,纪纲和王熙和父子俩也来了。

    还有金忠的妻妾,小舍自已的家人张王氏,如意和红瑶,还有表妹云绮。

    云绮是小舍早上出门时遇见的,左手一个女儿,右手一个儿子还腆着个大肚子,原本好看的瓜子脸也变成了大圆儿脸,显得成熟,富态。她对小舍的疑惑,嗤之以鼻:“你不懂,这女人嘛,结婚后就要像我,下得了厨房,上得了厅堂,替夫家养一房儿女,传宗接代。”

    小舍听她说得也没错,别告诉她自已马上去南方,去泉州。

    云绮道:“这么巧,我娘说我爹最近在泉州,说是去推销木刻年画。”

    小舍道:“即然去推销,肯定在热闹的场所,说不定能碰上。”

    “见到我爹,让他早点回家!”云绮手中抱着女儿在码头上大声喊着。

    船徐徐的驰向江心,顺着,滔滔不绝的江水向下游驰去,巍峨的青山,翱翔的江鸥在眼前掠过。

    金忠听了蹇义的建议,改变了路程,直接顺大江到宁波一路沿海南下,省得绕杭州再转钱塘江了。船在太仓停靠一下金通判上了船。不几日就到了台州府。

    台州沿海的城墙是夯土墙外包青砖,稳固坚实,西南临水面还用条石砌筑,海浪如排山倒海的阵势,无情的向它冲撞。台州沈知府,黑呼呼的脸,细胳膊细腿的,是潮州人,一口小舍听不懂的潮州方言

    :“块事大过鼻屎啦”

    金通判道:“他说,这是小事情不值一谈。”

    “一人主张,唔如二人参详



第三百零三章 菜花田的火光
    梆声响了三下,院子里的雀儿叽叽喳喳的叫得欢,小舍便起床了,就着伙伕自已腌制的扁尖,在厨房喝了点粥,等人齐了,随着小吏陈元在朦胧的晨雾中上了马。

    陈元道:到天台县三个时辰,中午能到县城了。在县城吃罢中饭便往皇都村,白天山农都忙着种树伐树采春笋,晚上才会出来习武。

    靠近山路就不平坦了,正是阳春三月,道边溪水潺潺,红的黄的紫的小花遍地盛开着,云绕雾锁的山间瀑布从悬崖缝上倾泻而下,水声响亮,盖过了马的嘶吼。

    太阳升到殿后山的竹林梢,一行人淌过秀溪到了坡底白鹤镇上,那里有个白鹤殿,供着一尊白鹤大帝。

    殿周边有不少小吃铺,陈元是本乡人,找了个本家人开的食铺,填饱肚子,扔了饭碗便往皇都村赶。

    小舍问陈元:“这皇都村名字这么霸气,也没人不服吗”

    陈元呵呵笑道:“这村名和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母亲淳皇后陈氏有关,谁敢不服!”

    小舍道:“我想也是,要不谁敢取这个名。”

    陈元勒了一下马缰,和小舍并骑,他道:”元末时,天台一带,常有祥云出现,蔚为奇观。有方士占卜后,禀告了元朝皇帝,说这是“天子”即将出世的征兆,如果皇帝想稳固统治地位,必须除掉这个未出生的“天子”。

    “元皇帝听信了”

    ”对,就派大队官兵,若搜查到有孕妇的,格杀勿论。官兵搜到白鹤镇一村里,见一户人家的门开着,一农妇围着围裙,端上了茶水点心。士兵们早就饿坏了,忙端起食物就吃,饱足后,抹了抹嘴,就离开了。

    小舍含着笑道:”那妇人围着围裙,恐怕肚里有身孕吧”

    陈元道:”大人果然厉害!官兵突然觉醒回来,那妇人早就不见了。她就是淳皇后陈氏在村民的帮助下,逃出了天台。她一路向北,最后到了安徽凤阳,生下了一名男孩,取名叫朱重八。

    小舍道:“如果这是真的,我们今天可以多选一些,皇上一定满意,这毕竟是皇太后族里的人。”

    陈元道:“皇都村几十户人家全姓陈,这可是事实。”

    小舍心里一喜,一扬鞭,对着手下大喊:“快!”四匹马撒开了蹄子穿进了茂密的竹林深处......

    夕阳的余辉映红了群山中,山坞里能看到一缕缕的炊烟冉冉升起,皇都村终于到了。

    村里几十户人家大都住在土墙石头围的房子里,上面盖着茅草。

    陈元找到村里唯一的一户瓦房,敲开门,里面出来个五十多岁的老汉,一身青蓝布衫,满头白发,双眼炯炯有神,一副仙灵道骨的神情。

    陈元用当地话与他说了二句,便向小舍道:“这是皇都南拳创始人陈庚的传承人陈福大伯。”

    陈福双手抱拳道:“大人,我们村十七岁左右的青年只有十几个,但我们皇都南拳弟子数百,挑个二,三十个应该没问题,都住在村周边,一会儿我让弟子去打个招呼,让弟子尽可能明天上午过来”

    小舍道:“好,陈伯,时间有点紧,今晚能否让村上的几位先给我们开开眼”

    陈福道:“大人不急,咱们先定定心心吃饭,这片广场上火把点亮,锣鼓喧天便会聚满习武的弟子。”

    几个人围着个竹子搭的桌子吃饭,陈福道:“我祖师爷陈庚在少林习了武,后来中了武举人,元朝时后村里,因为元朝把江南人划分为下等人,他看不过眼,便开始在村里传授拳械之法,当时讲究实战,兵器都是扁担,板



第三百零四章 紫阳街头
    陈福哈哈大笑道:“可能是我那些弟子来报名了。”

    小舍道:“那陈伯你该再煮些饭,刚才心急没来得急吃饱,这些人一个个过堂不要到半夜”

    陈福喊来其太太,对她道:“替这些大人做些饺饼筒。”

    小旗可能也是个饿了,好奇道:“陈伯,什么是饺饼筒”

    “用蛋皮、、豆腐片分别与金针、木耳、粉丝、笋丝、菜梗等放在糊拉拖皮上卷好。再把它放火上烤得油光发亮。”

    小旗还想问什么,小舍唤他把桌子边的火把多点几个。

    火光把村子里的习武场照得如白日一般,几十个外村的小伙子把小舍围住了,话不多,但气氛很浓,一个个看着他。小舍道:“大家先一个个登记姓名,年龄,然后叫到名字,上场演示,一定要把自已的功夫好好的表现出来。”

    锣鼓敲得震天响,村里的男女老少像过集似的拥来,陈福道:“朝廷的童子军是最威武的,还有薪水,徒弟们给我卖力的干,把我们皇都南拳的牌子打出来!”

    挑选的事一直弄到子时,有了十来个各怀绝技的名额。

    月色清朗,凉风习习,所有的人散去了,小舍几个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咕直响,把陈福老婆送来的饺饼筒放在火上烤着吃,这饼外脆内嫩,一股菜梗的清香,几个大口大口的吃着,直嚷好吃。

    陈元道:“这还是济公活佛发明的,当年济公在国清寺当和尚,见每餐剩下很多菜肴,佛家讲究着节约,他就把这些菜肴裹在糊拉拖里供下一顿食用,受到僧侣都说好吃,他被寺庙的方丈提拔为衣钵僧。”

    皇都村的招募结束了,小舍班师回朝,一回台州城里,金忠问道:“出去了三天情况如何”

    小舍颇为得意:“大人招了二十一名,个个武艺出众。”

    金忠道:“老夫不出动,城里招了六十八个。”

    小舍道:“姜还是老的辣,看来近一半完成了啊”

    小舍担心还有南阳一站,万一都搞定了,泉州就去不成了。”

    心里就犯了嘀咕,金忠道,晚上请大家去城里吃海鲜,小舍道:“海鲜腥腥的,我娘不让我多吃。”

    陈元道“鲳鱼黄鱼梭子蟹,香螺、辣螺、雪蛤,台州都有名的,,价钱又不贵,我们平时都吃的,大人难得来,去尝尝吧!”

    金忠道:“我自已掏腰包,总可以了吧。”金忠都那么诚心,小舍也不好多推辞。

    台州沈知府带着他们去了江南长城旁巾子山下的紫阳街,沿街都是两层小楼,一楼的木门板或开或关,二楼镶着花格子木窗,各种店招商幡挂得琳琅满目,已到了黄昏,店堂门口的灯笼发出淡淡幽幽的光亮。

    石板街上有口“千佛井”的双眼井,边上有一家菜水馆,门面上卖着紫菜饼,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金忠以前来过,他手一挥几个人便上了台阶,闯了进去。

    这店堂二楼能看城墙,天色逐渐暗了下来,从半启的木格窗望去,落日已经隐没在远处层峦起伏的山背后。

    小二靠了上来,问大人们点什么菜,上什么酒。

    金忠对他挥挥手道:“去去去,把你们老板娘陈氏喊上来。”

    小舍寻思金忠大人平时不这么待人,是不是自已惹了他。准备等一会多敬他二杯。

    老板娘一双大脚,蹬蹬蹬的从楼梯上来了,四十不到的年纪,抹着浓妆还是掩饰不了麦色的肌肤,一双眼睛细而短,眸子却闪出一道寒光,她见金忠,便咧开厚实的嘴唇道:“我的爷啊,那阵风把你给吹来了”

    &n



第三百零五章 小斜头岛
    近看老太其实不老,和娘差不多岁数,皮肤让海风吹成焦糖色,本来白白的牙齿中间缺了颗门牙,人没到,声音已经上来了。

    金忠站起了身体朝她拱了拱手道:“陈师父,又来打扰你了。”

    陈师父还了个礼道:“大人这般客气干嘛,有什么吩咐的尽管说,只要我老太婆做得到。”

    陈师父走路铿锵有力,坐下时却十分灵巧,不像小舍的娘那么迟缓。

    金忠和她碰了一下杯道:“想问你讨五,六个徒弟,人要俊朗秀丽,又要武功出众,关键岁数又不能超过十九足岁。”

    陈师父道:“我老太婆的底子,你又不是不清楚,报上阿狗阿猫的名字,我回家就去通知,不过你要告诉我老太婆,让他们去干啥”

    金忠道:“皇太孙朱瞻基的待卫队缺人,皇上派我和这位张少詹事下南方来招。”

    陈师父道:“那不给,朱元璋对我们缩山拳主方国珍不公,论反元,方国珍比刘福通、徐寿辉等起义早两三年,比朱元璋加入的郭子兴起义更早四年,方国珍安定了台州、温州、庆元,致力保境安民,休养生息,鼓励农工商学,轻徭薄敛,百姓安居乐业。比起战事频繁的中原,浙东可谓天堂。他做了三件好事:一是兴办学堂,二是修筑塘堤,三是建造桥梁。结果反被朱元璋灭了,只能受降当了什么广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师,从此远离我们。”

    陈师父的话让金忠好尴尬,支吾了半天,就是劝她喝酒。

    小舍道:“据后生知道,方国珍率先起义不假,活抓元朝当时的行省参政朵儿只班不假,但方国珍接受元朝招降,当了海道漕运万户,接受元朝的指挥向起义的张士诚进攻,他投降朱元璋也是穷途未路没办法了。”

    金忠怕两人争起来,便举起酒杯道:“不争了,各为其主,不必勉强,人我也不要了,友情我还留着。”

    酒喝得不欢而散,金忠带着小舍几个回到了下榻的地方。

    金忠让小舍把门关起来,躺在铺上侧卧着道:“陈老太的话提醒了我,这浙东是让方国珍洗了脑,我们不能在此多挑选,城里选的几十个还要观察,特别是会缩山拳的,一定效忠方国珍。”

    小舍道:“大人,这怎么讲”

    “方国珍是盐贩子出身,又当了海盗头子,虽然率先起义,但很奸诈,首鼠两端,以起义当法码捞取当官的资本投本先抓了个元朝行政参政,名叫朵儿只班的。他非常聪明的利用这个人质,洗白了自己的背景,得了招安。

    小舍道:“对,方国珍被封了个元朝的定海尉万户。”
1...6263646566...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