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公主之无敌战神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沐君
当日卫文升从武功巡查所的斥候哪里得知娘子军将要派兵前往武功终南山与向善志的匪帮结伙后,就自然而然地推测到娘子军必定要顺势攻占武功县,就一改原本要出兵剿灭司竹园娘子军的计划,制定了一个在武功一带以逸待劳,伏击并绝杀李三娘的新方案。为此,卫文升决定派遣自己的侄儿正四品上左武卫中郎将卫孝节首领骁果军1万人,联合部分始平县守军,凑够1万3千兵马,从始平方向进发武功,直捣终南山向善志的匪巢。
卫文升认为卫孝节的1万3千人,恰与娘子军在武功的1万3千人旗鼓相当,骁果军要战胜变民军,本不在话下,但骁果军缺乏在山沟树林作战的经验,要全歼娘子军,仅靠卫孝节的兵马使不够的,他因此同时令驿卒飞马扶风郡,请求那里的隋军出兵相助。
为什么是请求呢因为扶风郡不属于京畿属地,卫文升无权调动那处兵马,他只能够以京城告急为由,请地方军驰援。还好,拱卫京师,人人有责!扶风郡守爽快地允诺了,而且一开口就答应出兵2万人马,协助骁果军将娘子军消灭在武功境内!
在卫文升的筹划下,决定让扶风隋军潜伏于娘子军欲进攻武功县府最可能经过的路径两旁的山岗上,待娘子军进入伏击圈之后,便“关起门来打狗、堵住笼子抓鸡。”于是就发生了之前所描述的那一幕幕。
而另一方面,卫孝节的兵马则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行拿下终南山匪窝,然后再挥师北上,与扶风军会合,前后夹击,确保李三娘和向善志无处可逃。
就在向善志于清晨匆匆出发之后,李三娘心里总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担忧,这担忧首先来自于探子的汇报,就是那几个有李秀宁于前日派出去侦查武功县府极其周边状况的探子,根据他们探回的情报,那里相当平静,没有显现任何异样。正是因为如此,李三娘当时相信向善志一举拿下县府,应该有89成的把握,因此她没有在最后时刻阻止向善志出兵。
但过了小半天时间,李三娘内心猛然一惊:糟了!县府周边的平静似乎不太正常,因为隋军应该已经知晓娘子军将要攻打县
府的消息,而且应该已经为此做好了应战准备,怎么会平静如常呢现在那里越是平静如常,就越是不正常!
此外,李秀宁也相当清醒,要想在武功县复制盩厔县的成功,绝非易事!因为攻打盩厔县是在朝廷完全不知晓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而盩厔县的陷落必定会促使朝廷警觉,并做出各种部署来防止其它京畿县镇的丢失,甚至有可能出师前来剿灭义军。
想到这些,李三娘决定立即派遣3千人轻装出动,抄山路捷径快速追赶向善志,万一他们半路上遇到什么意外,须及时出手解救他们,并保护他们回到山寨,绝不可与隋军互拼;而她则自带2千人坚守终南山“匪巢”。
当3千娘子军追赶到半路时,打前哨的前队紧急回报,说是向善志的队伍遭遇隋军冲击和追赶,正在溃败而回,敌军数目不详,但肯定不少。
领头的按照主帅李三娘预先
第72章 瞒天过海 娘子军转危为安少胜多
对于李三娘来说,这样突如其来的变故,从她统领娘子军以来,还是第一回遭遇,她一时有些惊愕和茫然。不过,她很快就以她那超强的神经系统和心理素质镇住了那几乎就要进入惊慌失措的情绪波动。
她当即脑补了一下眼下的情形,感觉最大的可能性是:尽管朝廷没有在武功县境内驻扎军队,但必定有秘密安排一些“巡查所”和斥候,探听武功各方情报,并随时向朝廷和驻扎在始平及扶风的官军通报。
她知道这个猜测是否属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对付这伙官军,化解危机,避免正在来临的灭顶之灾!
她此刻想起当年学习兵法的时候,先生一再强调《孙子兵法始计篇》关于用兵之道的论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眼下要对付这个突发变故,仅靠2千守兵硬拼,想以少胜多,实在是寸莛击钟,必败无疑!惟有靠智慧取胜。敌军采用了《孙子兵法》中的“釜底抽薪”和“驱虎下山”两计,我们也就必须运用《孙子兵法》中“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么一个策略来化解危机!但如何将此策略变成具体的战术呢
须臾,李秀宁计上心头,她立时将留守山寨的将士们聚集到大草坪上,向他们陈明眼下的危机,同时也给他们打上一剂“鸡血”,最后做了如此这般的安排……
隋军潮水般地往山上涌,期间只遇到过娘子军一些零星的抵抗,基本上就是放一箭换一个地方、伤一人换一种武器:箭、镖、石块、竹签、树枝等等,不一而足。
直到他们冲到半山腰的时候,才发现山顶上的林子里旌旗流动,若隐若现、时密时疏,像是在调防或布阵,看上去人数不少;峰顶上,一面“帅”字大旗在高高飘扬……
卫孝节见状,作了一个简单的逻辑判断:
正如探子所报,镇守山寨的头领必定是娘子军主帅李娘子,那面是“帅”字旗就是一个明证!而且,面前山寨上面的匪军不过5千人而已,所以才要在山上做出各种故弄玄虚的行动,着意制造山上人马庞大的假象,我现兵力几乎三倍于敌军,三打一,占据绝对优势,无需太多顾虑,冲上山去,既使捉拿不到李娘子,也能够捣毁匪巢,将她逼入我们的夹击地带。
显然,卫孝节的情报并没有完全做到家,他此时并不知道,扼守山寨的5千娘子军已经被李三娘遣走了3千人,只剩下2千人;否则隋军会冲杀得更加猛烈。
正当隋军一步一步往山寨围拢过来的时候,他们所受到的抵抗也越来越顽强。娘子军利用自己占据地势制高点的优势,以及敌军不熟悉复杂地形的劣势,分批次一小股一小股地向隋军反冲击下去,但他们冲杀不过百步远,就退回高处,让下一批人接着将企图冲上山来的隋军击退,如此不断反复。
这种情形让卫孝节感到疑惑不解,但他很快就感觉自己悟出了其中道道:李娘子肯定不会再山寨上面等死的,娘子军大队人马八成是已经溜下山跑了,山寨只剩下一小队人负偶顽抗,“帅”字旗不过是李娘子耍的一个花招,企图将我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在攻打山寨上面来,以便他们开溜。
他于是下令正在从东北方向攻打山寨的隋军第三中队4500人立即返回山下,并朝西北方向追击娘子军,同时令的8500人马加快速度,狠命攻打山寨,先行捣毁匪巢!
当攻打山寨的隋军冲
第73章 连环夹击 骁果军转胜为败遭吊打
我们之前提到过墨菲定律,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铁律!一个人想到什么不好的事情,这不好的事情就必定会前来造访。此刻正是如此,就在卫孝节心生不祥感觉之时,隋军背后的东、东南和东北三个方向几乎同时响起了一阵阵震山憾树的喊杀声,在山谷久久回荡,连成一片。
没多会,东面和东南面那些冲杀在最后面的隋军士兵开始乱了阵脚,他们被从背后突如其来的娘子军将士们冲杀得纷纷作鸟兽散……
几乎与此同时,那队被临时遣去沿东北方向追击娘子军的一队隋军,在刚刚行进至通往县府的大道上招到了埋伏在路两侧娘子军的冲杀,一时间也乱作一团。
李三娘见状,立即下令山寨的娘子军分批次向下面的隋军发动猛烈冲击。
卫孝节一下子蒙了圈,他不明白怎么自己的背后会突然出现娘子军,他更加不知道他的东北路军也几乎同时遭到了娘子军的伏击。
其实,他本大可不必慌张,因为无论是背后袭击的,还是两面伏击的娘子军,都是来自山寨上李三娘那2千人而已,比起卫孝节的1万3千人,实在算不了什么。只是当时被打得一头雾水,又不知虚实,所以才造成极大的慌乱,而且在慌乱中受到极大的损失。
卫孝节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娘子军大对人马下山不是为了逃窜,而是来了一个出其不意的背面偷袭,反叫我军腹背受敌,原来被困在山顶的李娘子眼看就要被自己冲垮了,没想到他们现在反而来了个中心开花,乘隋军混乱而主动出击。
原来,当李三娘得知有万把隋军突然前来攻打山寨时,她知道靠硬拼来坚守山寨,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必定是玉石俱焚!丢了山寨倒还不算什么大事,因为娘子军本来就没有打算长期蜗居于此处,而是要夺取整个武功县,并将武功县作为娘子军的第三个根据地。关键是,靠硬拼的话,自己手下这两千人都将献出宝贵的生命,而且还会因此而陷向善志部于隋军的夹击之中,使他们在劫难逃!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唯有以智取为高,出奇兵搅乱敌军,使之不战自乱,娘子军才能够在混乱中寻机击败敌人。
既然隋军留下东北向一个开口,那我何不将计就计、顺势而为李三娘当即决定分兵两路:一路1500人从山寨东北和正西方向下山,之后一分为三,分别沿山脚迂回到隋军背面,从隋军进攻的三个方向对他们实施突袭;而另一路500人则由自己亲率镇守山寨,同时吸引敌军进攻。
后来,李三娘发现正在从东北方向进攻山寨的隋军突然撤退,快速折返下山。她稍作思索,猜透了敌军的意图,她即刻派人通知东北路娘子军改变原定的方案,
抄近路快速行进,赶在隋军之前,预先在通往县府的马路两旁山坡上埋伏下来,带隋军进入伏击圈后发动猛烈的进攻。
李三娘这一招,带着很大的赌博成分,但在军情紧急、瞬息万变的情形下,她没有时间犹豫,只能够按照自己的直觉加判断行事。
就这样,战场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按照京城骁果军和扶风隋军的联合计划,原本是试图以三面包围和两面夹击的策略,将武功娘子军与土匪一并清除,甚至活捉或斩杀娘子军主帅李娘子;没想到最终的结果是,隋军反过来被娘子军人三面包围和两面夹击,人数占尽优势,却反被娘子军吊打和狂虐而玩残了。
关键是,隋军眼前的颓势,远不是他们厄运的终结,而是开端!
却说隋军扶风方面军夹道伏击了向善志部娘子军,却在追杀的路上自己反倒中了娘子军的伏击,他们还以为是中了娘子军诱敌深入之计,并不知晓那只是李秀宁派去接应向善志的3千娘子军而已,因此不敢继续追杀娘子军,反而是掉转头循原路拼死逃命而去……
另一边,李三娘的娘子军对骁果军的反包围,将卫孝节的行动计划搅乱了,也让骁果军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救的恐慌状态,也都以为是中了娘子军诱敌深入之计,一时间满山乱跑,找不着回家的路了。
 
第74章 重新部署 李三娘决计毕功于一役
娘子军虽然在终南山自己的地盘战胜了骁果军,收获颇丰,但战役目的没有达成,首伐武功行动计划算是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己方没有做好足够的战前准备,但更为关键的是你自己的军事行动计划被泄露了。
李秀宁觉得有必要对武功娘子军做一次全面排查,才能够解开这个谜!但只能密查,不可明查!
排查的结果表明:问题的确处在娘子军自己队伍里,但不是李三娘从司竹园带过来的那一部分人马,而是向善志的原属部下,嫌疑人就是那个名叫“赵孝仁”的武功山寨之三当家是也,因为从李三娘达到武功到向善志出兵县衙之间的这段时间里,他是唯一一个曾经出过山寨下山的人。
但是,向善志询问他的时候,他却极力否定,说是自己下山不过一个半时辰,目的只是去为山寨置办粮草而已,因为就要开战了,粮草的需求量比起往常必定大很多,而寨子里的库存即使倾囊而出也不够消耗。
赵孝仁的回答似乎没有纰漏,因为在出征前,他的确有从外头弄回寨子一大批粮草回来,而且后来都全数随军带下山了,只是因为在遭到隋军伏击时,又全数“奉还”给了隋军。更加糟糕的是,当时连同寨子里过去积攒的宝贝也被隋军一掠而光。
临出征前,向善志本来不同意随军携带这些镇寨珠宝,但后来硬是被赵孝仁给劝服了,他说夺取县衙后,大王日后肯定是要居住在官邸里的,再也不会回到这山沟沟来了,现在不带上,难道以后再回头来取
向善志当时未加多思,也就允诺了。
这个事情在李秀宁看来,其中蹊跷多多,为什么赵孝仁坚持要在出征时带走山寨所有珠宝尽管他可能对娘子军出征取胜有绝对的把握,但随军携带珠宝无论如何也不算寻常。更何况,他赵孝仁不过一个三当家的而已,凭什么决意要大王从了他
更重要的是,李秀宁那日派出的探子,曾经在山下林子里不意看到赵孝仁与一帮人像是在为什么事而争吵,还迷迷糊糊地听到赵孝仁说了一句“此事只有你知我知,否则天打五雷轰”之类的咒语。当时因为认出赵孝仁是山寨的人,探子也就没有在意。可现在李秀宁将所有零零星星的但相关的事情摆在面前,赵孝仁似乎就像一根线一样,能够将它们串联在一起。
然而,向善志对赵孝仁绝对信任,他说就论这次偶遇隋军伏击,赵孝仁就一直跟随他作用,奋勇杀敌,还几次豁出自己的性命保护向善志,所以向善志说什么也不相信赵孝仁会出卖山寨,出卖娘子军。
鉴于此,李秀宁只好将此事暂时搁置一边,因为眼下的当务之急乃是尽快制定一个对付东、西两面隋军的计策
,以图尽快拿下武功县。
经过深思熟虑,李三娘做出了一个新的行动计划。
这个新方案的第一步是,连夜遣人回到司竹园,令郭勇率1万兵马于次日白天浩浩荡荡地渡过渭水,开赴武功终南山,但在当日夜晚就一小股一小股地悄悄回到司竹园。李三娘如此行事的目的是为了迷惑敌人,叫隋军误以为娘子军调来了大批增援部队,故而不敢对武功娘子军轻举妄动。
完成了第一步之后,李三娘就开始实施新方案的第二步,她令向善志依旧率领8千娘子军按照与上一次相同的路径直取武功县镇府!不过,这一回他们将8千人分为三队,第一队1千人做前锋,第二队6千人为主力军,第三队1千人做后卫,三队相隔两里地之距。两日后,向善志部便于清晨出征了。
新方案的第三步是由李三娘自己留下7千人马,负责坚守山寨。不过,所谓坚守山寨只是做给众人看的,她实
第75章 二次征伐 娘子军发威扫荡武功县
原来,李三娘之前通过娘子军斥候的侦查情况了解到,上次伏击向善志的扶风隋军,在得知京师派遣的骁果军在终南山败于娘子军之后,便停止了与京师的配合行动,独自撤回了扶风郡。因此,武功县又回到了没有朝廷驻军的“真空”状态,此时攻占武功县衙,必定能够顺利得手!
同时,李三娘料想,只要娘子军攻打武功,东面始平县和西面扶风县的官军极有可能还会前来援救,他们两面出击,会造成夹攻义军的态势。而且,当下隋军在这两个县驻扎的地带主要集中在相对靠近渭水的乡镇,这是因为大兴城通往西面各县的大道基本上是沿渭河两岸并行修筑的,它们与渭水之距也就约莫1里地的样子,军队驻扎在大道两旁的乡镇,一来是为了能够快速调动军队、方便行军,二来还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随时横渡渭河。
李三娘由此判定,如果官军果真出兵救援武功县的话,始平之敌最有可能从小村镇入境武功,而扶风之敌则大多会由大庄镇方向杀入,这是两面隋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武功的路径。这就是为什么李三娘安排了秦鹤鸣前往大庄镇,而自己则奔向从小村镇的缘由了。
李三娘的方案不可谓不细致缜密,但以外还是发生了。
就在她亲率的东路军还差两里就可以到达小村镇的时候,她派出的探子急匆匆地来报,说是官军骑兵已经进入武功县,而且兵分两路,一路正从小村镇急速赶往县衙方向,而另一路则于小村镇外设伏,显然官军已经知晓娘子军的行动计划。
“这是什么回事难道是娘子军的行动计划再次泄露如果是的话,我们征伐武功的行动是否应该再次取消难道我对隋军的判断出现失误向善志部是否会重蹈覆辙,再次遭受隋军的伏击我眼下应该如何行动”李三娘在内心磕问自己。
根据探子的情报,这队官军不过千人,全是轻骑兵。李三娘沉思片刻,作出了一个推断:这批隋军应该只是前日才刚刚完成武功县巡逻的始平官军游击队,在得知娘子军攻打武功县后返还救援,这是显然的,他们不过千把人而已,完全不可能是隋军“主力部队”。赶往县衙的那一队人马必定就是为了救援县衙而去的,而剩下的5百人则无疑是为了伏击前去小村镇的娘子军。
基于这种判断,李三娘决定将计就计,围歼伏军:她拣选了500士兵,让他们与其他1500人互换,披上最坚实的头盔铠甲,由她亲领,按原计划继续前进,直接冲进敌军伏击圈,佯装对官军伏兵毫不知情;同时安排另外那1千人以最快的行军速度,奔往小村镇外围,对官军伏兵实施反包围;最后,令罗健领500人,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