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公主之无敌战神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沐君
李三娘听闻李神通要亲自领兵攻进县城去,惊得打了个冷颤:“糟了,李神通他们不知道镇内的敌情,肯定要吃大亏。
他进去容易,出来就难了。
”
何潘仁当即提出要亲自带兵前去救援,李三娘不许,但何潘仁执意要去。
李三娘对他说:“叔,儿说什么也不能够让你去,你是娘子军的元老,不能有半点闪失!”
何潘仁双手搭在三娘的肩膀上,让后微笑着但又是严肃地对她说:
“我的好侄女,我虽然身为娘子军的统领大将军,却至今未立过寸功。
没错,侄女每一回都把最大的功劳记在了叔的名下,但叔心里明镜似的,知道那些都是侄女妳让给叔的,哈哈,哈哈哈哈……你瞒不过叔的!哈哈,哈哈哈哈……”他笑着用左手缕了一下下巴胡子,接着说:
“其实,叔一直以来都想逮着个机会给侄女长长脸,长一个真材实料的脸
。
但是,我的侄女,妳也知道,叔不善兵法,除了听从妳的主意,自己实在给不了妳更多的帮助。
做叔的我心里有愧啊!愧疚大着呢!特别是啊,侄女妳也知晓叔一直想回到西域去见妳婶和妳堂弟堂妹,走之前唯一的愿望就是给侄女一份礼物,就是一个体面的军功。
我呀已经决定了,打完鄠县就离开娘子军,而今能够让叔如愿以偿的好机会就在眼前。
再说了,李神通是妳的叔父,那他也就是我的兄弟,岂有见兄弟有难而不出手的今天,不管侄女妳说啥,叔也要去,就这么定了,叔要行使一次统领大将军的权力,叔定了,你们谁也不许阻拦!包括侄女妳。
而且,侄女妳也不必担心,叔还要活着回去见妳叔婶呢!放心吧!”
说完,何潘仁没有给李三娘留下任何反驳的机会,带上一队人,跳上马背,绝尘而去……
 
第119章 智取鄠县 娘子军烟雾攻城破石井
【才发现第113、114和115章不意出现内容重复和混乱,在此向读者表示万分歉意】
这次经历,虽然让心理素质极强的李三娘都感到后怕,但她原来郁闷的内心也渐渐敞亮了:要尽快解决县城的问题,光靠围城封锁还不行,估计敌军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断粮断水最终肯定可以拖垮他们,但短时间之内不会奏效。
娘子军可以采用人海战术,冲进县城内,人多了,敌军射箭也射不过来,但是,这样势必造成娘子军大量伤亡,绝非一个选项!
娘子军亦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火攻,只消像隋兵一样“发射火箭”就能迅速拿下城镇,然那无疑会烧毁全镇房屋建筑!这倒还算不了什么,关键是会殃及池鱼,令城中老百姓一同化为灰烬,叫娘子军背上千古骂名!
当这些选项都被李三娘一一剔除之后,她一直在思索着其它的办法,但直到昨日一进一出县城之前,她都还没有想出个道道出来。
恰恰就是那些钻出暗堡试图拿下李神通,而且也给自己和何潘仁造成麻烦乃至性命之危的隋兵的行为,让李三娘脑洞大开:敌军一直躲藏起来,才使到我们无可奈何,但他们在特定情形下不也愿意从暗地出来现身吗只要他们现身,我们不就可以将他们消灭了吗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这一点呢
李三娘乍然想起了敌军所采用的“火箭”战术,她再次脑洞大开:我们没办法把敌军从暗堡中请出来,难道还不能把他们从暗堡中逼出来吗
当晚,李三娘安排马三宝的3千黑甲骑,连同另外专门挑选出来的5千娘子军将士,白天在山上和野地采集艾叶和在林子里收集小桉树叶,然后制成“艾条”,到了夜晚,他们借着夜幕的掩护,悄悄攀上县城城楼,全数隐藏于城墙上,将每一支箭头都插上“艾条”,然后张弓搭箭、弩机满弦,随时射向镇内。
李三娘同时安排了娘子军各路人马,在县城四个大门外按前、左、右三侧隐伏,一但见到逃出来的隋兵,便围攻并力争将他们逮住,尽量避免斩杀,以免误伤百姓。
凌晨丑时(1:002:59),寂静的夜空忽然忽然响起一阵阵“嗖嗖”的“风”声,紧接着就是鼓角齐鸣作伴奏。
一时间,城墙上万箭齐发,接连不断……
每一支箭都带着一柱浓浓的黑烟,“发射”到镇内每个角落头,它们悠悠地,幽幽地向四处散发着浓烟……
两柱香之后,全镇都已经被烟雾笼罩,每个角落都弥漫着乌烟瘴气。
又过了两柱香功夫,街道上开始隐约出现晃动的人群,伴随着杂乱的咳嗽声。
射
手们停止了射箭,改为用手掷出点燃的“艾柱”。
“艾条、艾柱”发出的烟雾虽然对人无毒,但却刺鼻、呛喉、辣眼,平时被广泛用于熏蚊虫老鼠蟑螂,现在用来熏人!艾烟无孔不入,很快就弥漫进入了隋军躲藏的暗堡、掩体和民宅等建筑物内。
本来这些藏身之处空间就狭小,空气流动不佳,烟雾很快就达到饱和状态,里面的人也达到了忍受极限,实在憋不住了,觉得反正都是死,不如出去拼杀一场,保不准还有逃命的机会。
于是,他们就纷纷跑出隐藏地……
或许这些隋兵早就料到门口会有娘子军伏杀,所以他们可没有忘记将无辜的老百姓押着走在前头,分别向着县城的四个大门奔涌出去。
&n
第120章 初显奇功 特工队探知军中有卧底
却说在娘子军开发攻打鄠县当日,李琇蜜亲自带领5千娘子军设伏于苍游镇和秦渡镇区域大兴城出兵鄠县的必经之路两旁,以阻击朝廷派兵援助鄠县守军。
她让陈起率领1500人马权作游击队,在周围区域进行“扫荡“,防止隋军操小路前往石井。
一天下来,陈起没有发现任何驰援的隋军,倒是俘虏回来百号人,都是当地的一些乡团、民团一类的地方武装。
到了第二天,李琇蜜估计三姐应该已经在石井得手,便派出两名探子前往石井,他们回报说李三娘那边还未攻下石井镇城。
到了第三天酉时(傍晚6点钟),李琇蜜发现陆陆续续的隋军散兵游勇正在奔命一般地往大兴城方向跑,当他们进入了李琇蜜的埋伏地,就算是到了“马拉松”终点线,还在气喘吁吁的就被娘子军一一逮住了。
从下午到晚间,他们抓获了7百多人,陈起的游击军也在附近的林子里逮着了几十人。
为了尽可能不放过任何一个隋军逃兵,李琇蜜这边一夜没睡、在守株待兔。
到半夜时,已经基本上看不到隋兵了,天亮后点了一下数,总共俘虏了近千人。
李琇蜜对几个俘虏做过审问之后得知,他们大部分是5天前从大兴城派来伏击李三娘娘子军的那部分御林军士兵。
李琇蜜感到这事很蹊跷,朝廷怎么会在5天前就已经知道娘子军的行动,而且还预先派遣援军,并设伏于娘子军进发的来路上总不会朝里有人能掐会算吧难道是娘子军内部有朝廷的奸细
她原本决定赶往石井,与三姐一块琢磨一下这个事情,顺便将俘虏押往石井。
可正当李琇蜜准备出发之时,手下来报说是京城李剑求见,李琇蜜没有等他进营帐来,自己迎了出去,见李剑满身汗水淋漓,她就知道他此行一定有要事。
果不其然,李剑见到四娘,也来不及寒暄就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李琇蜜,娘子军内部有“卧底”,但现在还不知道是谁,这个消息是今晨天还没亮的时候刘会鑫告诉他的。
李琇蜜问李剑,此消息确切吗李剑回说应该确切,因为那是刘会鑫直接从阴世师那打听来的。
李琇蜜相信这个信息的真实度,因为这正与自己的猜度吻合。
她沉思了片刻,她感觉此事乃是眼下的当务之急,否则三姐会有生命之虞!必须让李剑马上回到大兴城,与刘会鑫保持密切联系,以便随时获得最新情报,而自己也得隐秘在大兴城附近,这样与李剑之间才能够用信鸽快速传递信息。
李琇蜜唤来陈起,命他带领5千娘子军押送那1千俘虏前往石井,并叮嘱主帅务必
注意自身安全,防备周围的人。
她决定暂时不将卧底之事告诉三姐,以免打草惊蛇,让其溜之大吉,甚至狗急跳墙而伤害三姐。
靠近大兴城时,李琇蜜让李剑独自进城,想办法让刘会鑫出城一趟,与她会面,而她则领着十名亲卫在附近找了一家客栈,临时住了下来。
李琇蜜又命五名亲卫前往石井,跟随李三娘,但不要露面,只是在暗中保护主帅,同时尽可能地发现娘子军中里通朝廷的嫌疑人。
那夜安乾府
第121章 完成使命 何潘仁去意已决反西域
不一会,向善志派遣的人也来到李三娘的帐前,他带来了另外一个好消息,说是他们遵循主帅的指示,一直悄悄地向咸阳地域蚕食,目前已经占有了咸阳西面约五分之一的地盘。
娘子军全军欢呼雀跃,皆大欢喜、喜大普奔!众人弹冠相贺……
到了晚间,娘子军将士们自发地在驻扎营地附近聚成一群群一堆堆的,点燃了篝火,围着篝火吃酒啃肉、打趣说笑、放歌纵舞……
有人提议请娘子军主帅李三娘来给大家讲讲话,得到了全军上下的一致赞同,大伙儿齐声欢呼,呼喊着主帅的名字“李三娘”。
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呼唤,他们心中的“女神”也没有在今夜露面,因为,此刻李三娘正在县城的“战地医院”陪着受伤的何潘仁。
虽然娘子军今天攻下了鄠县,但她心里却高兴不起来,甚至可以说还挺伤心的,因为何潘仁已经正式而坚决地表达了他伤口痊愈就离开娘子军,回西域家乡的决定,而且非常执意:万事皆可谈,回家没商量!
李三娘不无伤感地问道:“叔,真的再等那么三两个月都不行吗按照现在的进程,我父唐国公的义军很快就能够打到大兴城这边来,几个月时光,很快就到了,再过一段时间不行吗”
何潘仁双手往两边摆一摆,回道:“我的侄女呀,我也舍不得离开妳和娘子军,虽然我是个爷们,对吧,我算是个爷们吧但我若离开自家的妻儿老小这么久都不会去看看他们,我就不能算是爷们了,没有女人,我还算是个爷们吗哈哈,哈哈哈哈……其实,我心里明白,侄女舍不得叔,不过,妳现在有了一个新叔父了。
”他说着,指了指站在一旁的李神通。
李神通拱拱手说:“何大统领,应该说,你才是三娘的新叔父,我生来就是三娘的叔父。
”
他说着走前一步,轻轻拍了一下何潘仁的肩膀:“难道不是吗,兄长虽然兄长你救了我一命,但我还是在你之前就已经是三娘的叔父了!”李神通也试着与何潘仁调侃。
“嘿呀呀,你瞧瞧,你瞧瞧,既然你都喊我兄长,难道不是我先做三娘的叔父吗”李神通的恭维让何潘仁赚了“便宜”。
“是啊,如果你不是三娘的叔父,我可不会舍身救你。
”何潘仁停了片刻又道:
“玩笑,玩笑,哈哈,哈哈哈哈。
其实,只要是娘子军的人,我都会舍命相救的。
我知道,你现在还没有把自己当作是娘子军的人,但只要是跟娘子军一同对付朝廷的,只要是跟我兄长唐国公一条心的,那就算是娘子军的人!你可知道李老弟,三娘听闻你率军冲入镇里,她那是急的呀,我
都不知道怎么描述才恰当,总之,她是拼了命去救你的。
你要谢啊,就谢你的好侄女吧!”他显然是话中有话地暗示李神通。
李神通连忙回说:“那是,那是,何大统领说得对,我是得好好谢谢三娘。
”
李三娘的眼眶里早就噙满了泪水,回想起几个月前,正是眼前这个完全一副胡人模样却一再表明自己有中土血统的宽厚仁慈的长者,一手将自己经营了几年时间的胡马帮三万多弟兄毫无保留地交托了给我,心甘情愿做我这个晚辈的下属,而且在任何时刻都对我绝对信任和支持,时时处处维护我的权威,对我的任何决定他从未有过丁点龃
第122章 重返故居 李秀宁赎回庄园保父业
何潘仁依旧动情地说:“我常常想啊,我真是三生有幸啊,一个跑买卖的,根本不懂兵道,居然就成了一个大将军,我知足了,至于是否能够加官进爵,我并不在意,如果日后唐国公成为新的圣上,只要他认我这个老弟,我就算是三世修来的福气了。
三娘,我的侄女,妳知道叔早就想回一趟家的。
我不懂官道,没有治理国家社稷的才能,做了官也是占着茅坑不拉屎,何必呢我想我最好还是尽一下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吧!回去也算是对家人有个交代,对祖上有个说法。
不过,我倒是想啊,假若我的一对儿女有出息的话,我就让他们来关中闯一闯,到时候,如果侄女妳不嫌弃的话,就给他们某个差事,就在侄女门下,服侍侄女,我这做叔的也就心满意足了。
对了,我到时候一定让犬子奴女带上那张画像给你看,就是有我的祖母的祖母的祖母的那张画像。
”
听了他这番话,李三娘知道他主意已定,断无反悔之意,也就不再劝了,只是在一旁默默的流泪。
见这情形,连李神通也忍不住自己的泪水,感慨万千。
他一生好大喜功,也比较贪财,他觉得只有从这些方面给予回报,来表达自己对何潘仁的救命之恩了。
他于是对李三娘说:“看来兄长是执意要走,我们很难让他回头,作为回报,我们到时候就向唐国公禀报,何大统领是拿下鄠县的最大功臣。
另外,小弟这有一些积蓄,我愿意奉献给何大统领,以作答谢兄长救命之恩,也算是兄长回家路上的一点盘缠吧!”
“嘿呀呀,神通老弟哟,兄长我虽然也爱财,但我这些年已有一些积蓄,够了,足够了,哈哈,哈哈哈哈。
你们要用钱财的地方还多着呢!留着吧!心意我领了,哈哈,哈哈哈哈。
”何潘仁开怀地笑着,还拍着自己的腰,意思是“我腰缠万贯哦!”
其实,此刻他的钱袋并不在他的腰间。
李三娘心里最明白了,胡马帮的确是积攒了不少钱财和珠宝,但为了娘子军的建设和发展,他何潘仁早就将这些财物都奉献出来了。
他现在就要离开了,说什么也要给他一些回报,虽然,她心里觉得这样做挺俗气的,但眼下也只有像李神通说的那样才能够表达自己的谢意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