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学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金佶
例如人有蓝眼睛。
但是想要让南方的人大量融合成为大汉民族,问题最大的是,现在长江以南的人,基本是跟以北的人,基本上是不同民族。
如果大汉在钱汝君的影响之下,并没有发生五胡十六国的事情,那么南渡造成的大融合,就不会发生。
或许钱汝君的老祖宗就不会向南发展。
如果是这样,那移民的来源可能必须以人力来让这些人移民。
要不然,这个地方保持纯种,将是未来分裂的源头。
在历史上,汉人曾经大量被屠杀非常多次,尤其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如果没有这些屠杀,汉人人数不会急剧的减少。
不会急剧的减少,人口暴增的情况可能会越早来到,在没有足够耕作技术,和工具的时候,没有粮食就代表人们为了自己孩子的生存权,将不得不发生战争。
否则,等待他们的,只有饥荒。
如此一来,其实往大汉核心地方之外的地方移民,还有耕种技术的改良,还有弄到很多新的粮食是很必要的。
钱汝君想到这时候的大汉,其实人口增长的速度非常的快,三十年人口就可以增加二分之一到一倍。
人们也没有节育的概念。
当人生够了,如何让人节育,恐怕就变成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现在人口有几千万,可能没有经过一百年就可以人口达到一亿了,这其实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但是在这个情况之下,人口还不需要大量的控制,不过钱汝君想到,在满清末年的时候是一亿同胞,就已经让很多地方出现粮食不足的情况。
提早让人民向外移动,提早改进统治技术,让有效统治能够达到更远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其实,这个时代的粮食,而已不是真正的缺乏。
最主要是饿的人,没有办法取得足够的粮食。
饱的人,也没有办法把粮食卖掉。
其实最重要的是粮食没有办法及时运到需要粮食的人的手上,因为如果没有办法生产足够的粮食,他怎么会有钱去换取更多的粮食到他的地方呢?
因为没有钱换取,所以粮食生产多余的地方,就不会把粮食流到那个地方去。
而且一旦发生饥荒才开始移动人民,大汉朝是没有办法承受这样的改变。
因为大汉朝朝廷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可以分配给这些人,当时在新土地耕作的时候,第一年不会有粮食的。
粮食给百官给军人就已经不够了,寅吃卯粮的事情常常发生,甚至还必须时常利用皇帝的名义,抢劫利用富豪,利用把富豪抄家灭族的机会,收集到足够的粮食来补充不足。
其实他们喜欢杀富豪,除了富豪该死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非常缺乏粮食,只有透过这种方式他们才能够获得,来维持朝廷的运作。
大汉女学堂 第583节
说起来为什么朝廷做的事情那么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官员的薪水实在是占了太多的粮食了。
可是官员的薪水真的很高吗?其实如果作比较就会发现,百官的薪水也只不过刚刚好够他们吃,或者是养家糊口。
还不能够吃太好的东西,反而比不上民间那些做生意做得好的人能够吃上好东西。
只有官品比较大的人拥有超过吃饱的要求的东西。
可是,这些人却时常必须在某些年节的时候把钱送出去,所以这些人其实在朝廷里的薪水都不是他最重要的开支,在朝廷里面,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其实是掌握权力,有了权力之后他们的薪水被皇帝东扣西扣,其实他们都觉得无所谓。
时常看到很多网络小说,说朝廷又扣了你多久多久的薪水,甚至扣了几十年后,可是这些地方官似乎都觉得无所谓,因为他们可以透过手中的权力在外面做一些营生额,因为他们跟当官的人熟识,所以能够得到比一般的人更多的好处。也就更容易赚到钱了。
毕竟他们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保密意识,很多消息他们都是第一个知道的。
对于这些会赚钱的人,他们知道求新求变才有赚钱的可能。
最怕改变的其实是最不能够有任何变化的人,因为一旦一个变化他的手头的钱就没有了,在他未来的生活,会变得很苦,因为他身上的钱没有办法买到足够的粮食,并没有办法应付其中任何一种变化。
例如家里有人生病呢,对这个家庭来说等于是灾难性的变化,如果是小孩子,他们或许就直接放着不管了,反正以后还可以生孩子,但是在大汉这个时期,对于长辈不能不好好的供奉,但是长辈在去世之前都是会生一些病的,能够寿终正寝的人非常的少,在长辈生病的时候,必须花费家里很多的资源来帮他治病。
当他过世的时候,家里又必须厚葬,如果没有办法厚葬,会被人家认为不孝,但是厚葬的话,往往把一个人的家底都掏空了,所以每当家里有人死亡的时候,家里等于经过了一个轮回。
而那些新贵往往能够得到最多的钱财来消耗,但是他们得到更多的是买更大地的权利。因为没有钱财的时候,对于朝廷来说,给予土地就是最好的方法。
第八七六章 在与不在的差别
皇帝对这种情形是喜闻乐见的。
只有新贵,才有改进农业耕作方式的能力。
他们也会拼命的耕作。
他们就会想尽办法开发,多余粮食的增长,朝廷的赋税也就多了。
还有土地的开发就更多了,等到哪一天,皇帝认为可以把你收拾掉的时候,这些土地就变成熟田。
可以发给一般人民百姓来耕作,对皇帝来说,其实他就像一个播种的农夫,哪一个作物长得够壮实的时候,他就会把它割掉来品尝味道好不好吃,但是也有一些植物会发生变异,结果当你吃掉它的时候,就会发生中毒现象,有的时候让你拉肚子,但是有的时候,一株没有毒的植物会经过变异之后变成有毒的植物,结果你才一接触到他没有防备的时候,就会中毒死亡。
皇帝要是不小心误触了,整个皇朝就会面临崩溃。
眼前的战争还在持续进行,不过钱汝君已经不是非常的关心了。
她突然想起学堂岛学生,大部分的学堂岛学生正在各个地方努力的开水圳,这些水圳将会灌溉万亩良田,让无数多的人,可以靠这些水圳过日子。
眼前的世界是一个死亡的世界,但是在遥远的世界却因为大家的努力,正在营造一个生命的世界,在生命的世界忙碌的时候,钱汝君从来不会感觉到累。
但是带着枪兵队在战场上活动的时候,不断的有生命被收割,这个时候钱汝君的心灵其实是非常累的。
站在前线,她才发觉到,有时候对错并不是最重要的。
而是掌权者总是想要多得到一点,而掌权者本身也有非常多的缺点,想要把这些缺点掩盖掉,或者是把问题解决掉,他只有不断的向外扩展的一条路。
如果不向外扩展,他未来的路将会越来越窄,当他必须像自己的人民开刀的时候,就会造成非常多的问题,例如当你需要节制生育的时候,就会发生非常多的社会问题。
要等人们认知到生孩子成本很高,人们才会降低生孩子。
现在看起来,大汉如果要抢占更多的土地,人口是一定要增加的,山上可以不管,但是可以耕作的平原必须大量的占领下来,这样以后在人口变多的时候,可以慢慢往山上拓展。
钱汝君甚至希望大汉能够早点把统治放到她所出生的那个岛,才不会让这个岛在后世的时候出现那种尴尬的场面。
或者是希望不要有割让的情形。
然而,位在偏远地方都会有一个后果,成为流放犯人的地方。
治安不会好,也不会有统治能力强的官道这个地方来当官。
如果发现是好官,早早的就被调回去了。
因为这个岛在后世完全是被当垃圾来看,但是这个岛的人一直非常自立自强,表现的也非常的亮眼并没有,因为别人对他的看法额,衰弱自己。
“如果你们并不愿意移过去,那就让金麦城的人来移过去,由金麦城建立一个,让每个人都想移居的城市。
在这个地方,相信由金麦城形成的管道朝廷不会拒绝的。
而且人民也不会拒绝的,我可以发现,大家对金麦城的信心是非常足的。
也只有金麦城能够对人民投资这们多力量。
如果新的地方,是以金麦城的模式来建造,很多人都会愿意移过去。”
不过钱汝君知道最大的问题还是属于由于赋税所造成的禁止人民随意流动的问题。
因为人民不能够随意流动,所以他就没有自由迁徙的权利。
如果他私自跑到别的地方被人家抓到,还要被遣返,这样他开辟的田地等于是白开辟的。
要是朝廷可以颁布一个命令人民到一个朝廷没有管辖的地方开辟土地,而这块土地能够开辟的非常好,这样他就可以顺利的移居到这个地方,并且派官治理。
或许土地的扩展会快很多。但是可能土地都会变成大家族的。
不知道大汉大家族的想外扩展能力有多少。
钱汝君一直认为人民有居住迁徙的自由,可惜这个时代由于没有网络,可以把所有的人民纳入网络管辖,所以对于人们的自由流动就产生了限制。
让一个人几乎出不了自己的县甚至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办法出自己的村。
能够到村子外面去,跟别的村子接洽的,或许只有媒人或者是长老。
当然,还有原因就是交通问题,治安问题。
这个时代想要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其实成本非常的高,也非常不容易。
很多人只是一个县里面能够认识非常多的人,就已经被认为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但是钱汝君知道,这个时代的一个县,根本管辖的人口不到钱汝君住的地方的一个乡,而人民生产出来的财富,更是比不上后世的一个村。
在钱汝君看起来,大汉实在太穷了。
钱汝君本身已经脱离了贫穷,甚至能够过的比后世更好的生活,毕竟在后世钱汝君别想要有别人来服侍,但是在这个时代她随随便便就能够找到非常多人。
想要按摩,也不用另外花钱,因为这些人都会替她赚钱,也会服侍她,他们知道因为他们有服侍钱汝君的权利才有机会赚钱。
如果没有机会围绕在钱汝君身边,他们被丢出去钱汝君这个圈子,在这个时代几乎没有存活的机会。
而钱汝君这个圈子也越来越大,因为她代表的是这些人的权力当结合在一起。
只要他们大方向没有走错,就会形成极大的一个集团。
而权力的核心是钱汝君,所以钱汝君只要没有被大汉皇室给处置掉,这个权利会一直在。
如果钱汝君被处置掉,而这个权利超越了大汉朝廷,那么未来的发展方向几乎是可以预期的。
改朝换代将成为新的期许。
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由于他们没有机会逃走,所以钱汝君俘虏到非常多的人。
甚至比枪兵队的人数更多,要不是人们都怕枪兵对手上那把枪,几个逃出去的人都被当场射击,失去行动能,威吓了这些人,不然这些人一定会恐慌,想办法逃走,不过这些人也不是太过担心,他们或许会失去原本富贵的生活,但是他们认为到了长安他们的日子还是能够过着富贵闲人的生活,只不过想要掌握权力却是没有可能。
南越国王赵佗有几次利用机会想要自杀,让枪兵队不得不把他盯紧,预防他自杀,枪兵队并不是特别在意赵佗的生命,但是他们知道必须让赵佗见到皇帝刘恒,活的的赵佗可以取得的功劳会比较大,至于其他人是死是活,其实他们不是非常的关心,获释者,是半路饿他们几天,或许他们就会得病,自己死亡。
攻下来的南越国,钱汝君没有在是出意见,而是把所有的国家都交给薄庆来处理,至于薄庆要怎么样整顿南越国基本上还是要看皇帝的意见。
他也只能依照城规来处置这个国家。
有了赫赫战功,枪兵队回长安城的路上,已经没有多少人敢找枪兵队的麻烦,大家都已经认知到枪兵队对手上的枪可不是装饰品,而是能够威胁到人命的武器。
所以当他们长安城的时候,一路上的州郡县都准备了丰富的食物。
这个时候他们当然没有进入城墙保护,都在城外活动,正是他们发现,即使是野兽也不敢接近他们活动的范围。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也比较能够认同自己的同袍,当同胞守着大营的时候,他们能够安心的入睡,总算不用,因为在城墙外面就必须睁只眼闭只眼睡觉。
对于钱汝君在他们的回程的路上,他们是没有看见了,而且这些补给的商队车子也不见了,幸好沿路的郡县给的东西都不错,甚至有几项他们时常吃到的新食品。总算没有饿着他们。
“公主为什么不见了呀?也不知道公主去了哪里,有没有危险,我们可以这样子,在没有公主的领导之下一直前进吗?”
有些人开始疑惑的问道。
此后他们连打野兽,都可能发生受伤的事情,在他们看起来,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似乎公主离开他们之后,他们的好运就终结了,虽然他们只负责押送一些比较重要的王室成员,但是他们的任务变得无比的沉重。
应该说是皇室成员,因为赵佗在南越国早就端起仪仗当上皇帝。
之所以觉得沉重,是因为他们似乎失去幸运的光环,该受伤的就会受伤,所以不得不变的小心翼翼起来,这样行动就失去了原本的潇洒,不过却多了一股谨慎的味道。
沿途没有什么大危险,甚至路上的盗匪都不敢出面来触他们的霉头,为他们的脾气似乎因为常常受伤的关系变得不太好,而且他们回程似乎没有在公主身边得到那么多优惠。
幸好他们一想到回去就要论功立赏,这一千多个人都感到非常的高兴,至少以后他们当兵的等级就会提高很多。
等级不同,享受就不同,至少他们可以享受到大汉国更好的条件,但是他们一想到似乎再怎么好的条件都没有,比钱汝君给予他们的更好,他们又有点觉得沮丧了,所以他们的心情就在这样反反复复中度过。
“你说我们这次的功劳能够升多大的官?”
“你还是别做梦,升官还不如说你的士兵等级能够提升。顶多当个将军就不错了。”
“总而言之,到了长安,我们就要过好日子。可别在半路上出事,这时候就连个抚恤金都没有了。而且半路上出事,也不在算在战场上。
大家警戒起来不要还没到长安,就把我们的功劳丢失了,要知道这些人都是我们未来吃饱穿暖的上门礼。”
枪兵对联盟打起精神,想办法,要从钱汝君不见的阴影逃脱出来,他们担心没有了长官,他们的功劳会不会就这样缩水了。
要是钱汝君在,肯定会帮他们要到更多的功劳,他们的功劳只会涨,不会跌。
但是钱汝君不在了,就制造他们很多心里的阴影,想法也变多了。
在钱汝君在的时候,他们几乎不用思考,只要按照钱汝君做的绝对会得到最好的效果,而且钱汝君也会在他们的身旁辅助。
他们知道钱汝君看似没有动作,但是一直都在辅助他们的战斗。让他们战斗的效果提升不止一倍。
在枪兵队的想念之中,钱汝君恢复了原本的生活模式。
而且由于开始大量使用炸药,而炸药是从空间里面直接制造出来的,所以必须钱汝君去取出炸药,要不然他们根本无法拿到炸药。
在战斗的过程中,钱汝君很少在白天出现在各个工地,所以对于工地工程的进展非常的缓慢。
现在钱汝君把炸药送到各个地方去,其实也改变了,学堂岛学生的计划,他们在可能的范围里面重新修改水圳,把水圳能够扩及的范围提升了好几倍。
因为有了炸药他们就可以开山洞了他们当然不敢让人民冒险,而是找了一个山洞来亲自做实验,而且点火的还是钱汝君,因为学堂岛学生可没有应付炸药的能力,所以初次使用,为了安全,钱汝君不得不以身试法。
其实水圳的修改扩充了面积,相应的还有许多其他更多的改变。
比如说当水流变强的时候水流的沉积以及冲刷的作用就会变多,这个时候还要顾虑到他们会不会蒸发的问题,千头万绪,可以说又向学堂岛学生砸来,不过学堂岛学生普遍喜欢忙录,而不喜欢闲在那里,在忙碌的时候,他们会注意到自我的提升。
大汉女学堂 第584节
每一时每一刻都能够提升,给学堂岛学生极大的满足。
看的所有的世界,随着自己的运转,钱汝君莫名其妙的开心,当她非常贫穷的时候,她不喜欢这个世界的变化,因为每一个变化都对她的生活带来挑战。
但是她逐渐富有,富裕了,拥有很多的人手和金钱的时候,她却开始喜欢变化,每一个变化都代表一个新的展开。
第八七七章 缺乏
在金麦城,看着金麦城人民的富裕,钱汝君会替金麦城以外,落后的地方感到着急。
水圳的工程还在进行,钱汝君就对交通感到非常的不满,当炸药开始使用之后,钱汝君不只把山石打下来,还把这些山石打得细细碎碎的,让人们把他们当砖瓦砌成居住的房子。
说起来很可怜,大汉人民住的屋宇,往往只有一个单间,而且这个单间,是用泥土夯成的,或者是用茅草编织而成的。
能够用泥土夯成,已经是这个家,家里家底比较应殷实,可以花很多时间在盖房子。
而用竹木或者是茅草搭成的,往往容易透风,虽然平时视线明亮,但是一旦下过雨之后,他们就必须更换屋顶,而且下雨的时候很容易,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在这种状况,或许他们应该感激家里的家具很少,往往可以搬到不会被雨淋到的地方。要不然家里的家当又被大雨打湿废掉,他们可没有这么多钱,一直更换。
其实他们家里的家具往往也不是工匠,细心打造而成,而是随随便便在附近找个木头,自己打制而成,如果他的手工艺好,那么家里的家具就可以用得比较久,如果他的工艺比较不好,那么家里三天两头就必须换一次家当。
而这时候的农人可没有这么多闲暇时刻往往所有的事情都得抓紧时间来做。
要打制家具那么就得多耗费时间,在农田的功夫就下的少了,很可能就会让收成不好,收成不好,前来收税的人可能就会认为你怠惰了,狠狠的打你一顿,因为这就减少了它的税收。
所以到最后贫穷而且又没有手艺的人只好家徒四壁,什么东西,都跟大自然取材。
例如桌椅就用石头,如果是煮饭的东西,或许就会用叶子了,放在土里烧烤一下就能够熟。
在这个时代,生活的贫穷只有你想象不到,而不是实际没有。
幸好大家都穷,所以彼此还能够扶助一下,至少让人们不会饿死。
像钱汝君早这么多人去盖水圳,还给每一个人吃饱饭,而且吃得饱饭是营养又美味的,对他们来说,这简直是太过难得,所以他们在上工的时候特别认真,一来为了报答这些饭食,二来因为这个工程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未来。
其实用石头盖房子的方法,并不是钱汝君所创造发明的,很多地方就地取材,都曾经用石头盖过房子。如果这个地方是下游地段,有很多小石头的话,人们其实也不会放过这些小石头。
但是要把石头拿去盖房子,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这些石头是能够变成适当大小的,至少大小要一致,只他们才能够放在土石里面增加墙壁的硬度,甚至能够用糯米做成的黏剂,把它黏在一起。
当然这个时候很多人也用不起糯米,只能用一些土石,把他们想办法刚在一起,因为这个时代吃饱饭都成问题把糯米当成年纪,那太奢侈浪费了,所以最适当的方法还是用土夯成的房子。
在钱汝君主导的水圳工程里,人们所使用的黏剂,并不是由糯米及其他材料所搭配而成的,这样的材料,其实一般百姓也舍不得,不过效果却是非常好的,钱汝君使用的是水泥,把石头封在水泥里,他们的房子将可以居住更久的时间,甚至上百年都不误,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这个时候的房子都是平房,而不是楼房,而石头又不会风化损害,只要水泥没有掉落这个地方的房子,住个上百年,甚至两三百年都不是问题。
钱汝君还是有点遗憾,因为水泥毕竟没有传统的黏剂来的好用,如果是传统的黏剂所构成的。那么这个房子保证可以住一千多年都没有问题。
只是一千多年之后,大汉会有什么变化?这样的房子是否还会适用。岁月会不会像二十世纪十九世纪一样,跑得飞快。
还是时间永远在重复流动,像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尤其是人民的生活,似乎一直在无止境的重复。没有翻身的机会。
钱汝君加快了人们的脚步,人们会不会又换了一个皇帝之后或者是换了几个皇帝之后加以停滞,或者是不断遵循前人的教诲,就不知道要自己改进了呢?
中国是注重祖宗的一个地方,非常的注重传统。子不言父过。于是过去的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将会不断的重复。甚至让后世想要改变的人,都必须先把人们的概念推翻,才能够开始改变。
但是推翻前人的想法,就用尽了他所有的力气,当他想要改变的时候,他已经没有力气去改变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