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学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金佶
“这次你提供的水,能养颜美容?”他的语气有点惊讶,还带点颤抖。据他所研究的,不管钱汝君提供的产品有任何效果,都是由内而外。能让一个女人美色增加三分,那体内机能的改善,必定更多。
“你需要养颜美容吗?”钱汝君白了薄庆一眼,他已经是她见过最美的男子了。绝对是吃白饭的好料,都不怕没饭吃的。
“我大概不需要养颜美容。但我知道这绝对是好东西。你变漂亮,跟这东西有关吧?量多不多?”薄庆说道。
“哼哼,要特调水没有,要命一条。最近弄出来的都给出去了。”钱汝君很想告诉薄庆,这东西有多珍贵稀有。
“以后有给我就好!”薄庆并不贪心。
“不给!我以后给你喝好一点的水就好了。量也不能多。”钱汝君本想拒绝,但又怕薄庆泄露了她的秘密。只好给一点好处,下了禁口令。“不准再告诉别人。你家长辈也不能说!”
“这……好吧!保障不说。看起来,量真的少。我该满足了。”薄庆果断闭嘴不说话。他不担心高洋,因为高洋明显得是知道钱汝君秘密的人。
在高洋看起来,钱汝君就是跟薄庆打情骂俏。等他们两的对话结束了之后,她才有机会回答钱汝君之前的问题。
“皇上想纳奴婢为更衣……”高洋低着头说道,声音有点颤抖。从喝下灵水的那一刻,她就知道钱汝君把她当成自己人陪养。但是来自皇上的要求很要命,她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更衣?不是美人吗?”钱汝君对于后宫的等阶,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只是在看小说时,比较常出现的几个名词比较了解。就她所知,美人似乎是皇宫里比较低的位阶。
“更衣的品阶比较低,只比娘子高一点。皇上后宫并没有娘子存在。更衣算是最低了。不过,有了孩子以后,一般都能升级为美人。”薄庆相对钱汝君,对后宫的了解比较多,他算看出来了,钱汝君很明显地会搞些新东西,但对大汉的常识,几乎等于低能儿。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认知,让她的心里舒服一点。或许,他也一直想寻找一股做人的成就感吧!
“噢……是这样子啊?”钱汝君脸红了一下,偷偷看了一眼薄庆,心想,这家伙不会笑话她是白痴吧?她只是跟大汉比较不熟!要是她在大汉住了十几年,而不是几个月,也会很熟悉大汉的。“咳!听起来像是个好消息。你怎么想?想做皇帝的妃子吗?”
“奴婢不想去。奴婢想留在主子身边……”高洋眼泪掉下来,看起来真的不想去,但又不知道怎么跟皇帝说。不过,钱汝君还不能知道她内心的想法,说不定是演戏。从以前,钱汝君就不会看人心。直能相信每个人,然后再被骗,然后开始对人心失望。对于大汉人的人心,她还是比较赞许。他们或许有坏人,有骗子。但做人其实还比较实诚,讲信用。就连薄庆在面对她这个小老百姓,都一样比较诚信。
“停……你不要再自称奴婢了,能不能直接说名字?我听着别扭。”钱汝君不知道为什么,对奴婢的自称有点抵触。或许当过奴婢的生涯,其实挺伤她的自尊的吧!虽然她的奴婢生涯,说起来算是不错了。跟一般员工没什么差别。
“奴……我……”高洋被钱汝君弄得脑子有点当机,变得不会说话了。
“简单地回答我,你想不想嫁皇帝?当个富贵闲人,跟其它后妃勾心斗角?”钱汝君话中的意思虽然在问高洋意见,但贬意太过明显,分明是不希望高洋弃她而去的意思。如果是一个对富贵比较有追求的奴工,估计会在心里腹诽钱汝君小气。但高洋却听得眼中一亮,心中一颤,原来,钱汝君能保住她。她还想,一定必须去皇宫大内,失去这样自由自在的日子呢!本来,她担心她不去,事实上会让钱汝君在皇帝面前不好说话。一般人在这种情形下,只能弃车保帅。而身为奴婢,送她去皇宫,又不是其它不好的地方,主人一般也不会有心理愧疚。这也是高洋心里所担心的。这六天,她真的体会到什么是快乐。做人的快乐。在王鑫大叔的保护之下,她简直成了无所不能的人,受到各方的好评。
“不去。能不去就不去……不过,如果会让主人你为难,那还是去罢!”高洋最开始气势坚决,但想到她可能替钱汝君带来的麻烦,她的语气不自觉地变弱。
“去你的!王鑫呢?在皇宫里?顾俊也在皇宫吗?”钱汝君古怪地问道。她之所以觉得疑惑就是知道王鑫对她前主人有多么迷恋。
“不,顾俊小弟在摊位看着。他也学会面食的作法,回来能动手做了。这几天他没少帮我们做饭。”高洋回答道。
看来,顾俊还没有忘记他的身份,安份守己。当初她就没看错他。
“好了,你跟我一起进宫吧?皇帝会发现你,应该也是他听到我开始做面来卖。凭他的能力,应该也知道我用什么做的面粉。我倒是想吃吃看,御厨做出来的味道,跟薄家厨师比如何?”钱汝君豪气地说道。对于讲规矩的人,应该是她最不怕了。她知道皇帝可以不讲规矩。但某方面,皇帝却是这世界最守规矩的人。事情都有相对的层面,端看你怎么用他罢了。
“我家的厨师,只是宫里御厨的徒弟罢了!哪能比得上顶级御厨……”薄庆听到她这么说,只能苦笑回答。感觉在钱汝君口中,皇宫的一切,似乎都不值钱了。有时候就不知道她小小的脑袋,装得是什么东西。
“可是我还是怀疑皇宫里能做出多好吃的东西?张苍家的厨师,功夫似乎没有你家的厨师子啊?”钱汝君还是坚持道。之前她所卖出的面食,全部都是空间产物。即使是后来,钱汝君也只是把空间产品逐次降低。不过,她准备总店全部用空间出产的面食。这样一来,这些面食可就是别的地方面食不能比的。
至今,所有面团加的水,都是三分之一自产鲜乳,三分之二空间泉水。所以她的面食,拥有别的面食没有的特殊味道。
“对了,你还没交待王鑫叔叔的踪迹呢?你是说他就住在皇宫里不回来了吗?皇宫可不是男人住的地方啊?王鑫再怎么样,也舍不得那个可以传宗接待的东西吧?不对,他还真没生过小孩呢?难道他还是童子?”讲到后来,钱汝君也知道她想太多了。”
高洋听着话,听到后来,表情愈来愈忍俊不住,幸好,她忍耐的修养还不错,总算没有在钱汝君面前大笑。不过,她还是得回答钱汝君的问题。
“王叔说他到宫里看看,我若不想进宫。他会让皇上不会找我麻烦。但是皇上掌管天下。王叔又不是皇上什么人,皇上不可能听他的。要是他想对皇上动武,那就会犯下株连九族,满门抄斩之错,我担心他惹来杀身之祸。”
皇宫说起来离钱汝君的新家不是太远,以前钱汝君要进皇宫,似乎都是皇帝来请的。听说她的明显官令牌,好像也能够出入皇宫。
不过,钱汝君觉得皇帝应该有出来找她才对,于是她问道:“皇帝有没有召见我?还是只要你们两人进宫?”
“啊!我忘记了!每天宫里都派人来问,如今人还在外面等着呢!对不起,我错了!”高洋脸色大变,也难怪她会变得忘东忘西。对她来说,入宫可是人生大事。对她说,更是值得纠结的大事。思前想后,她还是觉得放弃地位,留在钱汝君身边,才更有美好的日子可以过。但这有一个前提,皇帝要能保护她。皇帝要的女人,没有得不到的。
“其实,我觉得皇帝见到我之后。对你的那点心思,会放到一边去。我有点知道皇上为什么会突然看上你。要不是我年纪太小,就没你什么事了!”钱汝君摇摇头,其实她真的觉得,皇帝的喜爱太过变态,听说皇帝似乎很早就开荤了。十二岁的时候就生小孩了?只是他正妃生的儿子,都没熬得过夭折的命运。
看来,就算皇帝也逃不过天命。所以她身上的灵水,还有她提供的食物,与其说是让他们吃到好吃的东西,不如说是保健食品,让他们的身体更不容易受到病魔的侵害。
“……”高洋看着现在的钱汝君,真的不得不同意她的说法。人没有镜子,想看到自己的长相毕竟比较困难。但是要知道别人的长相,还是比较容易的。
钱汝君没有弄出一个现代化的铜镜,而是在长安城买了一面大铜镜。虽然不够清楚,还是能够让自己看清楚自己的样子。而这面镜子很大,足有半人高,就放在正厅,只要出入钱汝君家的人都能看到。高洋是最大的受益者。
第二〇五章 预言
虽然高洋心灵受创,但不得不强打着精神,把钱汝君带去见宦官。皇宫这地方,要进去拜访比较难。就跟一般富贵人家一样,守着许多财富就难免疑神疑鬼。皇宫号称天下财富的中心,还不能藏富。更容易引起人的觊觎。
而且,皇宫又是天下权利的象征,容易惹来一些小偷,还容易使爱好权利的暴力份子抓狂。
所以守在皇宫附近的人,还有里面的人真的很多。人多就容易形成露洞。但名义上,能邀请人进皇宫的人,还是只有皇帝,顶多再加上皇后、皇太后等几个人。
来皇宫不是第一次了,钱汝君觉得皇宫的气氛不太一样,不禁疑神疑鬼起来。听说要见她的消息,出来已经有几天了,会不会皇帝最近心情改变,又不想见她了?
大汉女学堂 第70节
不过,就算皇帝不见她,她还是可以进皇宫,别的地方不说,她是有到皇宫后面农场的权利的。
“情况似乎有些不对,你先进宫去。我回家去问看看。”薄庆说道。
“那你怎么告诉我结论?”钱汝君嘟着嘴说道。高洋在旁边看着薄庆,也是点点头。她很爱惜小命的。来到皇宫,她就好像跑进大锅被滚烫锅子煎了一样,生怕生命不保。平时,她可喜欢来这栋大汉最巍峨的宫殿外参观,深深以未央宫为荣。以身为大汉百姓为荣。是的,大汉百姓是骄傲的,因为他们在四周,没有看到文明比他们更昌盛的地方。而未央宫更是文明昌盛的标的物。
这也是当初建设未央宫和长乐宫的人的初始目的。他们要把国家的强盛,由无形变成有形。让人都看得到。要不是现在的皇帝跟设计者的理念比较不合,没有将皇宫多家整修,皇宫能更气派。
人说建筑物配上人物的神态,就会产生一股气氛。钱汝君觉得以前皇宫虽然比较肃穆,但不像现在有一股肃杀,似乎人们在为什么紧张一样。
而皇宫的气氛,向来跟皇帝有直接关系,皇太子和皇后的气场,还没有这么大。
“……”薄庆也是无言,他也想着同样的问题。“要不然,你们在这里等等?”
“还是算了,估计会让整个皇宫紧张的事情,不关我的事。你没事也不能进皇宫,还是先回去吧!长安的治安应该很好吧?”钱汝君大气地说道,只是后头的话,有点心虚。根据她的经验,人多人少都是危险。在大城市里,其实黑暗是无所不在,只是正常生活的人没办法看到罢了!
“好吧!我想也是,不过我还是回去问一下。这种情形,一般不是发生内乱,就是发生外患了。守在城门边的人消息比较灵通。会跟皇帝的情绪同步。估计这次的情形比较严重。”薄庆仰头看着高高的宫城。其实,他也很想到朝廷发光发热。可惜,他们薄家是外戚,外戚在做许多事情的时候,都会受到阻碍。尤其正儿八经的当一个官员。小官可以,大官几乎是不可能。反而在军队上面,他们可以出一份力。毕竟,朝中的勋贵,还是以军功起家的为主。
“去吧去吧!我先进去了。宦官给我摆脸色了……”钱汝君挥挥手,跟薄庆告别。
薄庆对钱汝君这个动作有点无语,但他还是转头就走。他不可能等在外头,他算是个大忙人,利用钱汝君进宫的机会,他本来就要回去忙。至于钱汝君什么时候出来,这简单,薄家人多,派个人守着就可以了。他不用自己等。
“钱明显,你这是冤枉本官,我可没有摆脸色!”负责带路的宦官苦着一张脸。皇宫里的这些宦官,对于皇帝看中谁,不看中谁特别的敏感。看中的人哪怕是一个小孩子。他们也都会识时务的巴着。
何况,钱汝君神异的表现,是在宫中表现的,宫里谁不知道她是一个神女。没有见到面就膜拜,已经是这个宦官仗着他这是出皇差,有天子之命守护。
“我叫钱汝君,不叫钱明显,你会不会找错人了?”钱汝君眉头一皱,要是皇帝不是要见她。就有点麻烦了。九品官要见皇帝,跨度太大。此时,钱汝君早就忘记皇帝给她封的官叫什么名字了。
“钱明显是官职称呼。”显然这名宦官是钱汝君肚子里的肥虫,很快就发现钱汝君的问题所在。
然后,把钱汝君和高洋带了进去。高洋本来就在皇上召见的行列,只不过她之前一直拒绝进宫。大汉皇室,对于平民百姓的拒绝,早已经习以为常了。许多读书人甚至用这一个方法,来提升威望。对某些人来说,名声威望比当官更重要。毕竟不是犯罪,官府也拿这些人莫可耐何。
但高洋的情况有点特殊,皇帝讨要妃子、宫女,如果容许人拒绝,那就没规没矩了。会认负责的官员和宦官很难做人。但是高洋的情况有点特殊,人家是皇帝看中,入宫就要成为更衣,而不是碰运气的。所以宦官不得不对她客气一点。
进了宫后,宦官想把高洋往后宫拉,开始高洋的后宫生涯,吓得高洋紧紧拉住钱汝君的袖口不放。如果是别人,就算一、二品大官在这里,赶让皇帝的妃子拉着,这就是找死。但钱汝君首先是个小孩,再来是个女孩,更重要的是,她还是高洋的主子。至今,皇帝还没有下达官府,去除高洋奴隶的身份。
看来,皇帝对钱汝君神女的身份,还是有顾忌的。并没有钱汝君想象中的不在意。神这种东西,在大汉的能量是无限大的。听说,还有很多修仙的仙人,隐藏在各个角落。
“她要和我一起去见皇帝,表达对皇帝厚爱的感谢,但她并不想进入后宫,宁愿在宫外替皇帝祈福。”
西汉时期并不是没有庙,只是没什么佛寺道观,这种后世习以为常的佛道建筑。
他们无所不拜。甚至以天圆地方的原理,来祭拜皇天后土,也是后世坟墓模仿的对象。他们其实无所不拜,路边的一块石头,一棵木头都能成为他们膜拜的对象。只是,受众有多有少。愈灵验的,拜的人愈多。甚至出现几个名家寺庙。鲜花素果四时不断。
进了皇宫,果然皇帝没空理她。幸好,钱汝君和高洋都是女的,而且钱汝君有宫中种植的任务,可以随意入内。她今天有把通行令牌带来,就是为了预防皇帝没空。听说皇帝特地在农场旁边弄了一间农用小屋给她住,她还没去看过呢!
“皇上现在忙些什么呢?”钱汝君问身旁的宦官道。像邓通那样的大宦官,时常随侍在皇帝左右,不可能守在钱汝君家等钱汝君回来。而钱汝君的问题,有点犯忌讳了,按理她是得不到答案的。但或许是她是天命神女的关系。这个宦官还是说了:“皇帝正召见三公九卿,还有长安城内主要的勋爵谈论今年匈奴入侵的问题。”
“……”战争……这还是钱汝君穿越以来,第一次意识到战争的问题。仔细想想,好像历朝历代的皇宫,距离主要的外患都不会太远,方便军队的调派的问。天子守国门虽然是后来天子提出的。但一直以来,国家的中央政府,都是这么做的。除了朱元璋以外……。
“匈奴人不会打到长安吧?”钱汝君印象中,文帝的时候虽然有战争,但一直没有入侵到长安。长安的毁是别的事情所造成的。而内乱,虽然一直都有,但是真正要说大的,就是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的发生,似乎还要到景帝时候,等景帝把吴王世子打死……
“……大概不会吧!”旁边的宦官有点无语,这是阻咒朝廷吗?
“那吴王世子死了没?”钱汝君又下意识的问出来……但她马上发觉不对,捂住了嘴。仔细想来,她的穿越一事,本身就会带起蝴蝶效应。历史不一定会照着他认知的去走。尤其是她又替太子和刘武带来纸,这种会改变世界格局的东西。世界格局一旦改变。
很多事情也不一样了。或许吴王世子不用死,一样会发生七国之乱,毕竟,七国之乱的起因,就在于皇帝想收回地方的权力。众建诸侯少其力之前,他们可是先进行了不少政策。这在这种情况之下,权利被不断收回的诸侯,难免心中滋生不满。对朝廷的忠心也会动摇。现在的大汉,说是大一统的帝国。其实真正能管到的地方只有关中一带。这也是因为大汉不管是行动能力,还是管理能力,都掌控不了这么大的地方,做不到真正的中央集权。分封诸候原本也是就近管理的一件好事。可惜,想掌控人心太难。就算是亲人,时间久了,关系也会疏远。有时候,不是他们要反,而是时势逼得他们不得不反,反了还有一点生存的机会。不反,只有任人鱼肉了。反正,事情没有到她头上,钱汝君也懒得管这些烂事。
“……钱明显,这样说不好,不对,难道你是预言吴王世子会出事?不行,我要去报告皇上。这两天吴王世子应该就到了。诸侯也开始回归,已经有一半的人到了。”宦官喃喃自语,为自己得到神女预言感到惊喜和惊恐。惊恐的是,万一吴王世子在长安出事,那就不好了……
“吴王世子能够不死吗?”他小心冀冀地问道。
钱汝君眼皮直跳,很想翻白眼。她觉得跟大汉人接触,她翻白眼的机率有点高,以后不会被人认为她有白眼症吧?
如果因为她的穿越,引发匈奴人进攻。或者吴国提前造反,皇帝准备不足,都是她的罪过。此时,她的脑海里出现棉甲,也就是布面甲这种东西。如果大汉士兵能穿上布面甲,死亡机率会降低吧!毕竟,在后世,这可是能抵挡火药炸伤的玩意。而且制作上,还是比较简单。只要以二十几汉斤的棉花,浸湿后踏实,重复几次晒干后,就能制成一套防具,不会生锈且纤维强韧。甚至可以再里面加上铁片,增加防御力。铁片的制造,以及重量,比起铁甲,要简单多了。
不过最大的问题是,空间外的棉花,要种植出来,还得等两年呢!空间里的棉花,如果要种出来,需要的时间也比较久,空间里库存的棉花不够了。
哪里还有种棉花呢?估计这时候的棉花,就算是在西域,也是被当成观赏食物吧!可惜,空间里,现在还没有兑换成品的服务,只能兑换种子。而且她跟胡说也说好了,五年内不给别人棉花种子。不过,棉甲这种好东西,藏着不说,似乎也说不过去。空间里剩下的棉花,大概够做个五百套的棉甲吧!然后,如果把她的棉被拆了,估计再做一套,应该还是够的。
可是一旦棉甲面世,估计会替胡说和她自己找来麻烦。
钱汝君突然想到一件事,西方人曾经不知道丝是蚕吐出来的东西,一直以为跟棉麻一样,是种出来的。其实,以棉花雪白的样子,也看不出是种出来的。而像是上天飘下来的美丽雪花。
现在,其实可以不告诉皇帝棉花怎么生产出来的,把它当成上苍赐予。至于以后皇帝会不会治她欺君之罪?
其实骗皇帝的人多了,他不一定会去追究。甚至皇帝也心知肚明,关键是,你的欺骗,会不会造成皇帝的损失。
钱汝君心想,她的欺骗,肯定不会造成皇帝的损失。但皇帝事后知道了,能不能这么想,就很难保障了。然而,对大汉保疆卫国的战争,她还是想出一份力。若让匈奴把大汉灭了,等于把世界的两盏蜡烛吹灭一盏。
至于宦官所说的预言……其实她还真能说出预言。不过,能保证百分之百准准确的只有火山地震大水……人的事情,因为蝴蝶效应,有太大的变量了……
“似乎不太可能。除非太子刘启能救他。不过对我们大汉朝廷,改变结局,不一定是好事。”钱汝君只好学神棍,说一些模拟两可的话了。
第二〇六章 吴王世子
皇帝跟三公九卿谈话的时间很长,基本上,一直到宫门快关了,才把人送出去。一条条有关军事的布局,就在这一次谈话中决定,并且快速执行。
大汉前期,或许其它方面已经快速腐化。因军功受勋的勋爵,有很多已经不能上战场,而且因为富贵,加上缺乏教育的关系。勋爵的第二代,有一半不堪使用。
但,还剩下一半,保持着战斗力,甚至在他们的封地,养了很多残疾退伍。
这个时代,当兵的福利很差,领的钱,基本上养不活第二代。然而,在这些勋贵的封地里,退伍的士兵,基本上能得到温饱,有些还能在地方上负责一些活。就算是只剩下遗族的,孩子基本上也让他们有吃有喝到大。
在这个时代,这就是恩典。足以让老一辈的告诉下一辈的人,做人要报恩。
而这些第二代,往往形成可观的战斗力。因为,只有能打仗,他们才能够成为一个可以报恩的人。
心理有追求的人,往往能爆发出比别人多的力量。而他们的封地,往往零零散散的在边关附近,更促使了他们如此做。因为替别人当兵,也是一个职业。虽然大汉规定每个人都要当兵,但实际操作上,有很大的困难。有些人要读书,有些人走南闯北的当大商人。对他们来说,放下事情去当兵,不太现实。自然会有很多人想方设法逃避当兵。后来,大汉官府,干脆由官方直接收钱了。有钱的缴钱,没钱的直接去当兵。
不管怎么说,关中都是一个大兵库,一个平民百姓的战斗力都很强。如果是在平地打架,两个会打架的关中汉人能跟一个匈奴大汉武力持平。
皇帝也基本上了解大汉的兵力。毕竟,他原本的封地代国。就是一个需要应对北方匈奴的人。此时,守在大汉北方的将军,还是非常有经验,能够灵活应付战况,不是后世动不动就到京城求救的兵痞子可以比拟的。
此次边关告急,并不是说长安告急,而是提出一个警讯,边关压力现在比较大,后面的人,你看着办。如果不适当提出支持,匈奴人就要冲进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