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苍山月
这不是办法,就这么吊着算什么事儿?
“罢了!”包拯一咬牙。“老夫就跑这一趟又能如何!!”
事关大局,包拯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不过....”哪成想,文扒皮那里还没来得急高兴,老包就话风一转。
“不过,你得和老夫一起去。”
“嘎!!”文彦博没噎死,我特么就是去不了才找你的!
只闻包拯道:“放心,孙富春要是想勒死你,老夫会拦着的。”
......
靠!!
文彦博翻着白眼,和着这老货心里什么都清楚,这是故意让他去出丑。
......
别说,包拯就是这个意思。
事情闹到这个份儿上,他文彦博想躲,怎么躲得了?
那道圣旨老包是不知道,要是早知道的话,能喷死文扒皮这个蠢货。
况且,老包心里还很清楚,虽然先皇把大宋托付给了唐子浩,可是很多问题现在还没有解决。所谓的太子党下场如何?癫王系会不会秋后算帐?这些都悬而未决。
这般下去,对朝廷可是没有好处的。
......
老包可不是别人,这个时候想的不是怎么躲得远远的。包拯认为,与其越拖越坏,不如早做决断。借着这个机会,让范公出面,把两边的问题赶紧解决。
哪怕最后,他自也被罢黜,老包也认了。
至少,于国有利。
可是,若想范仲淹出面调解,文扒皮这个“罪首”不去亲自请,那怎么说的过去呢?
所以说,这趟观澜,文彦博就算不想去也得去,逃不掉!
而文彦博听了包拯的叙述,也是沉默了下来。
他觉得包拯说的有道理,左右一想,特么自己本来就是抱着“打包滚蛋”的心态在做事,横竖都是一刀,去就去。
于是,文彦博跟着包拯,抱着异常悲壮的心态去了观澜书院。
结果,孙复没见着,压根就没出现。
而范仲淹,连包拯都有点意外,因为范老爷不打算帮这个忙......
“你们直接去找大郎便是,老夫就不出面了。”
......
不是不帮忙的敷衍,倒像是在刻意躲闪。
躲过孙复一场追杀的文彦博还没来得及庆幸,就陷入了疑惑,这不是范仲淹的行事作风啊!
况且,现在掌权的是他的弟子,范老爷更没有必要“躲闪”了吧?
可是,不论包拯怎么劝,甚至老包跟范仲淹交了底,只要官家大丧一过,就算唐奕不找他的麻烦,他也辞官谢罪。
但是,范仲淹还是就那么一句话:
“去找唐奕!”
......
——————————
从观澜出来,文彦博终于发现了不对劲儿。
贾相爷在躲...
范仲淹也在躲...
而且,文扒皮现在突然又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所谓的癫王系,所谓的将门,直到现在没有一个出来的!!
他们是赢家,却比他这个输家还要低调....什么情况啊?
“希仁啊,你得想想办法啊,这么下去是不行的啊!”
包拯闻罢,恨不得把文彦博推河里去,当他老包是好欺负的是怎么着?
可是,文扒皮吃的很准,老包还真不能不能管。
犹豫再三,最后....
“走!!”
“咱们去见唐子浩!”
“......”
只见文彦博一激灵,“要不,希仁先去,老夫随后就到......”
“什么叫你随后就到!?”老包气急败坏地瞪着眼。
“一个两个撂挑子,剩下的又是你这么个瓜怂,大宋朝哪还好得了!”
“哼!!”恶狠狠地重哼一声,甩袖而去。
只不过,老包没去别的地方,去的是皇城大内,先帝灵堂。
老包回到城里,直奔宫城,也不管灵堂里新皇、太后、先帝太妃,还有宗室皇亲跪了一地。
“唐子浩,老夫来领罪来了!”
老包直接冲进去,张嘴就吼,随之朝新帝,还有曹皇后告了一礼,又面向先帝灵位长揖到地。
“先皇莫怪!非希仁忤逆,咆哮驾前,实在是大宋存亡生危,不来不行。”
“您不知道啊,您一走,全乱套了啊!”
“您给予厚望的新皇、辅政亲王,借着孝义之名,懒政怠职,是一天的朝都没上啊!”
“我们做臣子的,群龙无首,无所是从。再这么下去,您传下来的朗朗乾坤,就要完了啊!!!”
老包说的声形并茂,眼泪都下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真的是在向先帝哭诉呢。
其实,这老货明显是指桑骂槐,专门给灵堂里这些人听呢。
曹皇后第一个挂不住了。
古人对鬼神的敬畏之重,再加上身为新帝生母,让人在先帝灵前指责懒政怠朝,这传出去还得了?
面有惊慌地看向唐奕,心说,子浩可得为老身说句话啊!
......
其实,曹皇后想多了,包拯这话也不是说给她听的。
根本不理会曹皇后的不安,拜完了先帝,老包一转身,直面唐奕。
“说吧,镇疆王殿下要如何处置老夫?”
“......”
“......”
“......”
大殿之中为之一肃,除了跪在灵前的唐奕往丧盆里填纸钱的沙沙之声,再没了声息。
......
老包也不着急,干脆往灵前一跪,就这么陪着了。他还真不信,唐奕就一句话都没有。
良久。
“呼....”唐哟都长出了一口粗气。
“来人!”声音不大,却是让灵堂之内为之一冷。
“把人都叫到这来......”
“喏。”
内侍大监小心应着,可是应完又迈不出去步,壮着胆子,“敢问殿下...叫谁啊?”
“所有人。”
“喏!”
内侍这回明白了,所有人....
于是,从政事堂的相公到尚书六部的侍郎,三馆学士三阁修撰文书录事,只要有资格进皇城的官员,挨个通知。
将门,左右厢营都帅,再到国公、郡公,只要在京里的也都别落下。
折腾了足有一个时辰,才算了事。
......
等都聚到先帝灵堂的时候,大宋朝只要是管点事儿的都来了,足足有好几百号人。
除了文彦博、富弼,王德用、贾昌朝这些人也都到了。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来,不敢。
几乎都是所谓的太子党,现在傻子都知道那个疯子要发疯,要算总帐了,自然是能躲就躲,各种各样的理由用遍了。
......
人到的差不多了,可唐奕却还是不说话,好像没人一般,依旧不急不徐地往丧盆里添着纸钱。
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茫然,但也没人敢出声。
正好看见老包在先帝灵前跪着,得,干站着也不是事儿,大伙儿一起吧....
于是,全朝文武在灵堂里跪成了一片,谁也不出声,谁也不冒头。
心说,早晚唐疯子得站出来说点什么吧?
......
可是,他们没想到唐奕这么稳得住,一跪就是一下午,眼看宫门就要落锁了,那还是没动静。
可怜了这些老人家啊,膝盖都是麻的,腰都不会拿弯了.....
好几个已经扛不住,彻底晕过去了。
......
文彦博擦着脸上的虚汗,捅了捅身边的包拯,小声儿道:
“希仁啊......”
后面的话还没说出来,就让包拯一个眼神儿给瞪回去了。
“你看你......”文彦博皱皱着鼻子。“这也不是办法。”
“别说了。”包拯长叹一声,看向上首赵祯的灵位。
“这一下午,没白跪!”
“何解?”文彦博一脸的懵逼,他哪知道,包拯一下午的工夫还真没白跪,他跪明白了。
而文彦博,就属于那种跪一辈子也跪不明白的人。
可惜,老包只说了一半,再后来无论文彦博怎么问,也是不出声了。
......
终于。
“都在这儿了?”唐奕开口了。
大伙儿一震,终于出声儿了。
李孝光接话,“回禀殿下,差不多都在这儿了。”
“差不多是差多少?”
“这....”李孝光犹豫着,.最后还是说了实话,“有那么百十来号人吧。”
“嗯。”唐奕点着头。“记下来。”
“今天不来,以后都不用来了。”
“......”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开始了。
不过,有点狠,上来就拿下一百多号京官儿?
以后都不用来了,意思就是,京里也就不用呆了。
将门,还有癫王系的这些文武还好,原来太子党的那些人一个个蔫头耷脑,惊若寒蝉。
他们都知道,那一百多号只是个开始,接下来就该他们了。
......
文彦博摸了一把额前的冷汗,心说,算了吧!!老子也别受这个罪了,自己了结自己吧!
深吸一口气:“启禀官家!启禀镇疆王殿下!”
“老臣,请辞!”
......
那边小赵曙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曹皇后轻轻推了他一把,意思是让他说话。
“准...?”
赵曙显然也不太确定,最后还是带上了问号,应该是准奏吧?
直勾勾地看着唐奕,等着这位摄政王的反应。
......
——————————
唐奕慢慢的站了起来,扫视全场,目光如刀。
“我以为你们会明白,我以为你们会悔悟,结果......”
自嘲的一笑,“你们还是让我失望了。”
众人不敢答话,倒是这“失望”二字一下就刺痛了文彦博,猛的站了起来,“唐子浩!”
文扒皮心说,差不多得了啊,老夫这么低声下气的,你还想怎样?
“适可而止吧!!”
“你还要闹到什么时候!?”
“你还要把你的怒气发泄到什么时候!?”
指着赵祯的灵位大喝,“先帝尸骨未寒,真要把他留下的江山彻底闹的大乱,你才能不疯吗!?”
“你有怒气冲老夫来就是!杀头,还是流放,老夫接着便是!!”
“只求你当得起先帝重托,把这个朝廷撑起来!!”
哪成想,文扒皮来劲了,唐奕更来劲,放声大吼,寸步不让。
“就是因为先帝尸骨未寒!!”
“就是因为我不想他留下来的江山大乱!!”
“老子都躲到这儿来了,你们还要我怎么样???”
“......”
“......”
“......”
全场一滞,皆是愕然。
“你....”文彦博被唐奕这声怒吼说的怔在那里。“你...”
“你”了半天,也没有下文。
说实话,他没明白唐奕是什么意思。
......
只见唐奕红着眼睛,嘴唇都在颤抖。
“老子做不到!!”
“老子做不到为了所谓社稷大业和你们这帮蝇营狗苟之辈,装作没事儿人一样以大局为重!!”
“老子更做不到,和你们这堆只关心屁股底下的位子的蠢货一团和气!”
“老子做不到....”
“所以老子躲了!”
“你们他妈的居然还不明白,居然追到这来要主意!!?”
“居然还好意思说老子懒政怠朝!?”
“要你们干嘛吃的!?”
“摆设吗!?”
文彦博被骂糊涂了,瞪着眼睛拼了。
“摆设?不用你个疯子摆设!”
“老夫自己走!!”
“反正....”
“反正.....”
“反正.....”
包拯、贾昌朝,还有富弼,看傻子一样的眼神让文扒皮“反正”不出来了....
他终于明白唐奕话里的意思了,转而又看傻子一样的看着唐奕。
啥意思?
这是唐子浩说得出来的话,干得出来的事儿?
......
——————————————
昨晚,吃了饭想眯一会儿,结果,就睡到了今天。
梦里更新的。
你们....
看见了吗?
调教大宋 第902章 布衣当国
人活着是有惯性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彻底把自己推翻。
幡然悔悟,立地成佛,那是少数人才能做到的难事,不常见。因为少,所以才会成为佳话。
而文彦博显然没有这个能力。
他悲痛于赵祯的离世,可是,他待人接物的法则依然是几十年为官的“老油条”作派,他以为唐奕会秋后算账,以为癫王系赢了就应该打压对手。
因为,反过来,如果是太子党赢了,他也是不会给将门好日子过的。
无关善恶,这是规则。
但是,他不知道,唐奕也不是能轻易推翻自己的人。
看似唐奕的这些话,这些做法很反常,其实再正常不过。
唐奕把与赵祯之间的感情看的比什么都重,唐奕也答应赵祯来为大宋保驾护航,所以,在党争这件事上,唐奕选择妥协。
那一夜,范仲淹对他说:“你要稳住,大宋还要继续向前。”
不是范老爷怕唐奕因为太难过而失态,而乱了方寸,而是范老爷太了解自己的弟子。
唐奕的难过是劝慰不住的,范仲淹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唐奕冷静,不要大开杀戒。
因为,大宋还需要这些人,朝堂再龌龊,离了它,这天下也照样玩不转。
所以,唐奕听了老师的话。
所以,他才会扔下一切的来给赵祯守灵。
这是一种变向的妥协,为了赵祯的托付而妥协。
整个过程,如果文彦博能换一个思维,很容易就能明白唐奕的用心。
可惜,如此简单的道理,好像真正能明白的人寥寥无几。
至少这灵堂之上,这几百号朝官中,能真正能明白的人,寥寥无几。
贾昌朝明白,富弼可能明白。
范仲淹明白,包拯也是后来才明白的。
......
——————————
此时。
既然已经都在这儿了,既然唐奕的火气已经上来了,那么......
唐疯子真的压不住了。
“如果....”
“老子是说如果!!!”
“如果燕云丢了,或者我没答应先帝的重托....”
“那么你们,有一头算一头!”
“谁也活不了!”
“但是!!”唐奕恶狠狠地瞪着每一个人。
“你们命好,赶上了他这么个好皇帝......”
要是没有赵祯,这种情况,放在哪朝哪代用哪种思维去考虑,也得杀他个干干净净。
“罢了!”唐奕一摆手,颇感心累。
“记住了,这一下午,你们跪的是先帝!!”
“谢的,也应该是先帝。”
“都下去吧......”
颓然跪回赵祯灵前,再不理会这堂上的各色人情。
......
而一众朝官,你看我,我看你,有喜,亦有悲。
喜的,当然是原来太子党的那些文官。原来唐疯子没打算追究,这确实出乎他们的意料。
古往今来,朝堂之争,虽不见血气刀兵,可是残酷程度一点也不比沙场上的人命相搏来得轻巧。
大宋朝的政治气氛确实温和,可是,范仲淹、章得象、夏竦、寇准、丁谓,一个个显赫的名字皆因斗争而陨落......
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而悲的,就是支持唐奕的这些人。
这里面,将门的人,还有庞籍等人还好说些,可是大多数的中底层官员图的是什么?不就是一个从龙之功,晋升之阶吗?
镇疆王对太子党怀柔,就是对他们的残忍。
......
————————
有的时候是这样的,朝堂之上的事情就是一团乱麻。
如果把这场夺嫡之争从头来看,不难发现,这里面没有绝对的坏人,甚至没有所谓的对错。
文官们的迂腐思想是错了,可是他们担心的问题不是没有可能,压制唐奕也非是错。
而癫王系呢?
一部分人了解唐奕,也了解大宋,他们把大宋的未来押在了唐奕身上;另一部将门,则是本能的为求自保。
错了吗?
没错!
王安石错了吗?
做法错了,可是,出发点没错,异姓王当权确实不是好事。
文彦博错了吗?
也没错。千年政斗历来如此功利,他要是不这么苦心钻营,他也走不到宰相这一步。
那狄青错了?
更没错。抗旨不遵,这是为将者的大忌。可是,正因为狄青的血性,保住了大宋的北大门。
谁错了?
没有人错。
错的是人心!
错的是,权力的诱惑。
这是一个没有反派的,没有坏人的,稀里糊涂的...
局!
......
那回过头来,再看看结果呢?
与争斗一样,没有赢家。
太子党输了结果,癫王系也没达到预期。
因为,唐奕这样处理,使得那些眼高于顶的文人依旧压在将门的头上,推着唐奕上来的武人们什么也没得到,反而失去了某些东西。
灵堂之上,一众癫王簇拥不禁要问:
谁的错?
当然是唐奕的错!
他的仁慈,来的不是时候。
......
此时此刻,就连潘丰这种唐奕的忠实铁杆也对唐奕有所怨言,兄弟不仗义。
纵然他知道朝廷还离不开这些文官,可是心里那道弯儿就是转不过去——
不公平!
......
可是又能怎样呢?
将门无依,唯有唐奕。
不管如何,他们没有选择,只能拥护唐奕。
“唉....”
长叹一声,潘丰率先朝赵曙与唐奕一礼。
“臣...告退!”
“镇疆王....辛苦!”
心说,但愿唐奕有别的什么打算吧,别让大伙儿太过心寒。
这个时候,潘丰决定在相信唐奕一次。
不想,唐奕悠悠道:“以后,不要叫什么镇疆王。”
潘丰一怔,随之皱起眉头,下意识出声:“什么意思?”
只唐奕头也不回地看着前向,“这亲王...唐子浩...辞,不授!”
“嘶!!”
不光潘丰倒吸一口凉气,连堂中的文武官员也都登时愕然。
辞不授??疯了你!!
这里面的讲究可就有意思了。
第一,这是先帝遗命,写在遗诏里的,你不得不授。
第二,想想就知道,唐子浩不授镇疆王,那你以什么名义辅政?
癫王?
这算个什么事儿?
癫王这个爵位本来就是被逼出来的,唐奕背着不好听,大宋出这么个王爷也没面子。
结果,癫王还辅政了......
这,这就是一个笑话!!
所有人都不懂了,唐疯子这闹的是哪一出?没道理啊?
不想,唐奕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从即日起,也没有什么癫王了......”
“奕,卸爵从民。”
日!!
潘丰听着脸都绿了,差点直接骂出了声儿,还是特么你玩的好哈!
刚才还在想但愿他有什么后手,刚才还在想他对支持他的这些人不公......
结果,现在唐奕就给他们交待了,辞镇疆王不授,卸癫王爵衔。
从民什么意思?就是白衣。
他这是拿自己开刀,给大伙儿交待,而且够狠,一撸到底!
而文官们也傻眼了,卸爵衔?
大伙儿琢磨了半天,把汉人几千年的历史翻了个遍,好像没什么卸爵的先例啊?唐疯子这是要开先河?
......
文彦博跟傻子似的看着唐奕,不是看唐奕像傻子,是感觉自己就是个傻子,他现在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没脸见人了...
和唐奕一比,高下立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