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下车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阳电
永生,无限长的生命,单纯的修葺身体,企图让意识的栖居之所永续不朽,这是一种自然而然却不尽现实的奢望,取而代之的策略,则是动用生化、电子手段,将意识从朽坏的躯壳中迁移,继而无限重复,实现永生。
那么在西历1502年,gpl大区的生命科学、微电子等领域,进展如何呢。
初冬,西伯利亚一片冰天雪地,在寒冷渐渐加剧的岁末时节,“阿达民”风尘仆仆出现在psk_077研究所,以多年不变的中年男子样貌,出现在研究所负责人——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的办公室内。
psk_077,与原滨海边疆大区的其他研究机构一样,位于要塞化的城市内。
但在1502年年末,这里,已经与西伯利亚大地上的很多要塞一样,民众的房子人去楼空,到处都在大兴土木,野战防空系统枕戈待旦,科学家们,
倒还是一身白大褂,在充裕的研究资源支持下,从事相关研究。
将民众迁徙至其他定居点,节约资源,是一方面的考虑,psk_077从事的研究十分关键,不容任何外界干扰,则是更重要的考虑。
直白的讲,在nep大区与psk大区融合后,身为阿达民而一并获取滨海边疆大区的科技研发力量,方然曾花费几个月的全部空闲时间,认真梳理其研发树,并重点关注psk在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情况。
要从中找到一些创新吗,也不尽然,倒不如说他是好奇,践行公社主义的滨海边疆大区,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安排又会如何。
结论,则不出所料的让他认识到:
李铁兵、管理长,确是言行如一的共生党员。
滨海边疆大区的科学研究,总体上,与nep大区、乃至预测的盖亚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这并不让方然感到意外。
虽然在某些研究领域,一些项目,也颇有独到的建树。
但是令方然印象深刻的,则是这些研究,基本上没有一项涉及到永生,永不下车,无限长的生命;
一项也没有。
生命科学与it领域的相关研究,自然是有,但在接收psk、获得全部资料之后,经由asa的缜密搜索、分析,方然可以确信,李铁兵并未授意开展任何专注、具体的永生研究,至多只进行过一些理论探讨。
不仅如此,就连切实延长寿限、延续生命的研究,都几乎是一片荒漠。
这,明白无误的表示,滨海边疆大区的管理长,深刻意识到了自己所处的现实环境,与psk大区的未来:
既然永生注定无望,那么,也就没有必要研究。
这一抉择,呈现在方然面前,让憧憬永生的自己深受震撼,稍加换位思考,他也不难体会到在做出这一抉择时,同样憧憬永生的管理长、李铁兵,内心会是怎样的感慨万千,又是怎样的备受煎熬。
路,眼看要走到尽头,但要亲手放弃最后一线希望,却又有几人能做到。
不管怎样,到今天接手psk的科研体系,在永生方面,方然的确无法从中得到任何帮助。
&nbs
第六三五章 阶段
当今时代,一提到“计算机”,几乎总是指代“数字式电子计算机”,这是默认的常识。
一个并非显而易见的常识,则是这种计算机,并无法承载意识。
原因,方然很早以前就想明白,也和主流科学界的观点近乎一致,栖居于分布参数模式计算机人脑中的意识,自始至终都在这样一中体系内活动,脑中流淌的生物电,没办法直接迁移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内,这已经为试验所证实。
接下来,要尝试将意识迁移,除一系列的“脑外移植”手术外,便只有另辟蹊径。
现在,阿达民所见的这一套实验机型,就是psk_077相关研发力量的最新成果,尝试用分布参数、模拟式的电子计算机,来承接人类的意识活动。
模拟式系统,在这方面,早年间的理联很有一些技术积累。
虽不知经历剧变后,这些技术,有多少传承至今,又还有多少利用的价值,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滨海边疆大区并不缺乏相关人才,铺垫性的理论、技术探索也卓有成效,这不禁让方然五味杂陈。
李铁兵,虽然从一开始,就没有奢望过永不下车,但,分明对一切看得十分透彻。
他甚至猜测,psk大区的管理长,早已有过与自己几乎一样的思维脉络,明白无误的知道,永生的钥匙,是能承载意识的计算机系统。
不是计算机的自我意识,而是这样的系统,能“承接”人脑中流淌的生物电,进而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待机的“自我意识”,从注定老朽消亡的身体,转移到理论上可以永续维护、永远维持的电子系统中。
一边踱步参观,一边浏览视野中叠加的介绍文字、图表,方然走的很慢。
而教授呢,不紧不慢的跟在身旁,回答问题时,偶尔扫视几眼身材壮实的中年男人,忧心忡忡般若有所思。
“什么时候可以进行‘阶段一’朗道先生。”
“这要问相关人士,我本人,仅负责系统z的理论模型,与相关的技术。”
身为项目的总负责人,事无巨细,对朗道教授而言是一种不可能,事实上在“系统z”原型机搭建完成后,他的主要工作已基本完成,即,结合gpl(其实只是psk)大区的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
至于说,这种理论上可行的方案,是否真能承载意识,一切还需要实验的探索。
不久前在nep_791,人脑与计算机系统的互联,取得成功,但是在意识迁移方面却毫无进展,脑、或者说脑中的自我意识,始终将外联计算机视为“另一思维存在”,继而在潜意识里,尝试与外联机交流、沟通,却始终没有任何意识渗透、迁移的迹象。
这一点,早在方然意料之中,但出于保密需要,并未透露给原psk大区的研究者。
反正要完成手头的工作,并无须知道这一切,封锁消息,避免nep与psk大区科研工作者的接触,才能确保“强人工智能”不为其所知。
至于说,以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的头脑,是否能凭空猜到这一切,
方然就暂且不去理会。
在实验室停留了一刻钟,期间与朗道教授简单交流几句,阿达民要了解的,报告里都有,待在地下掩蔽所也能知晓。
所谓“眼见为实”,通过监控头,也可以轻松视差psk_077的一切。
但方然还是花费时间,驱使“替身”亲临现场,就算是仪式感,或者,对事关自身前途命运之关键的某种特别
第六三六章 妄念
当今时代,一提到“计算机”,几乎总是指代“数字式电子计算机”,这是默认的常识。
一个并非显而易见的常识,则是这种计算机,并无法承载意识。
原因,方然很早以前就想明白,也和主流科学界的观点近乎一致,栖居于分布参数模式计算机人脑中的意识,自始至终都在这样一中体系内活动,脑中流淌的生物电,没办法直接迁移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内,这已经为试验所证实。
接下来,要尝试将意识迁移,除一系列的“脑外移植”手术外,便只有另辟蹊径。
现在,阿达民所见的这一套实验机型,就是psk_077相关研发力量的最新成果,尝试用分布参数、模拟式的电子计算机,来承接人类的意识活动。
模拟式系统,在这方面,早年间的理联很有一些技术积累。
虽不知经历剧变后,这些技术,有多少传承至今,又还有多少利用的价值,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滨海边疆大区并不缺乏相关人才,铺垫性的理论、技术探索也卓有成效,这不禁让方然五味杂陈。
李铁兵,虽然从一开始,就没有奢望过永不下车,但,分明对一切看得十分透彻。
他甚至猜测,psk大区的管理长,早已有过与自己几乎一样的思维脉络,明白无误的知道,永生的钥匙,是能承载意识的计算机系统。
不是计算机的自我意识,而是这样的系统,能“承接”人脑中流淌的生物电,进而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待机的“自我意识”,从注定老朽消亡的身体,转移到理论上可以永续维护、永远维持的电子系统中。
一边踱步参观,一边浏览视野中叠加的介绍文字、图表,方然走的很慢。
而教授呢,不紧不慢的跟在身旁,回答问题时,偶尔扫视几眼身材壮实的中年男人,忧心忡忡般若有所思。
“什么时候可以进行‘阶段一’朗道先生。”
“这要问相关人士,我本人,仅负责系统z的理论模型,与相关的技术。”
身为项目的总负责人,事无巨细,对朗道教授而言是一种不可能,事实上在“系统z”原型机搭建完成后,他的主要工作已基本完成,即,结合gpl(其实只是psk)大区的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
至于说,这种理论上可行的方案,是否真能承载意识,一切还需要实验的探索。
不久前在nep_791,人脑与计算机系统的互联,取得成功,但是在意识迁移方面却毫无进展,脑、或者说脑中的自我意识,始终将外联计算机视为“另一思维存在”,继而在潜意识里,尝试与外联机交流、沟通,却始终没有任何意识渗透、迁移的迹象。
这一点,早在方然意料之中,但出于保密需要,并未透露给原psk大区的研究者。
反正要完成手头的工作,并无须知道这一切,封锁消息,避免nep与psk大区科研工作者的接触,才能确保“强人工智能”不为其所知。
至于说,以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的头脑,是否能凭空猜到这一切,
方然就暂且不去理会。
在实验室停留了一刻钟,期间与朗道教授简单交流几句,阿达民要了解的,报告里都有,待在地下掩蔽所也能知晓。
所谓“眼见为实”,通过监控头,也可以轻松视差psk_077的一切。
但方然还是花费时间,驱使“替身”亲临现场,就算是仪式感,或者,对事关自身前途命运之关键的某种特别
第六三七章 罐头
海鲜大餐,不论“造饭机”如何看待,方然就是这样对自己暗示着。
至于餐盘旁边,绿色马口铁罐里的spam、碎猪肩肉加火腿,就更如其名,只不过是sth_posing_as_meat。
午餐肉,总之是这样的一类东西,在第四次盖亚大战如火如荼的今天,简直堪称珍馐,从gpl到ama,再到其他任何大区都不会再出产的食物,完全依赖“末日避难所”或“战备仓库”的发掘,才能偶有斩获。
对待这些美食,方然,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口腹之欲,就像今天品尝一罐1482年份的spam,完全只是出于好奇。
尽管如此,午餐肉,有时候也会充当一种象征。
西历1502年夏末秋初,“军”与“十字军”激战正酣,迅速推进并清扫乌拉尔大区残存武力、接管大地上一切仍有价值之物的机器大军,陆续恢复了若干设施的运作。
这其中,有发电厂,有炮车工厂,有特殊门类的工业设施,此外还有一些战备仓库。
出现在战备仓库、与“全产机”体系中的一些东西,让方然发现,尽管管理员的总策略趋近于一致,在管理、运行大区的具体机制上,仍会大有区别。
乌拉尔大区,人口众多,执行极端独裁体制,基本上除科技研发人员外,一切民众都在集中营般的居住地里自生自灭,从食物、饮水到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都被严重漠视,甚至连人口的代际更替都困难重重。
这一点,让他猜测乌拉尔大区的管理员,是个只管今天、不管明天的主。
如果是在北大陆,这种人,恐怕没机会从竞争中胜出、成为一名管理员,但在沙罗的土地上,则确有可能。
不管怎样,事实证明这位管理员,多少还是顾及到民众的需求,不仅如此,在物资准备方面,甚至比nep等大区做的还要好,证据便是那些战备仓库里,喷码从1436到1444等不一而足的天量战备罐头。
尤其方罐午餐肉,堆积如山,经工程机器人逐一点数,数量竟高达761,424,000之多。
七亿有余,数量如此巨大,完全在理联时代积累下来,或许是为全面核战与末世之类情况而准备,这固然令阿达民印象深刻,但另一方面,他也很自然的心生疑惑,乌拉尔大区的阿达民既然有如此库存,为何又不将其提供给民众食用。
毕竟根据asa的分析,乌拉尔大区,对民众的食物供应,仍然采取一些相对传统的手段,与滨海边疆大区类似。
既然没有“造饭机”,也没有“食用肥皂”,民众的肚皮,又如何填饱;
答案是罐头,在当年秋天的一系列发现,让方然迅速揭开事件的真相,继而直犯恶心,对乌拉尔大区的民众则深表同情。
身在乌拉尔大区,民众,日常伙食十分糟糕,这是可想而知。
不过在一系列近似“造饭机”提供的糊状食物,大概是谷物、水解纤维素与氢化油脂混合的s……之外,居然也有肉食,小长方体形状的午餐肉,是“军”经常在居住地发现的东西,其中还有一些库存。
一千多万民众,每日三餐,似乎还经常能吃到肉食,这让方然很讶异。
毕竟理联逝去已久,再怎样庞大如山的库存,也绝无可能从14891490年一直消耗至今,还有好几亿在仓库里睡大觉。
民众食用的,并非库存,而是大区内新制造出的午餐肉。
在这样一个时代,肉类,也不可能通过畜牧业、养殖业来获得,这些根本不存在。
&n
第六三九章 破竹
当地时间凌晨,“军”完全解放茅斯考,这是东尤夺还战最重要的一天。
自此向西,数千公里之外的东尤平原,战斗几分钟前结束。
“十字军”残存兵力被完全歼灭,战线,在茅斯考突出部一带被拉平,“盘古”报告西线敌军的规模已跌落到6,772,000,形势对gpl十分有利。
相比之下,几个月的凛冬鏖战,全力进攻茅斯考环带的“军”也付出沉重代价,总规模从一千六百万跌落到一千一百万出头,这是自第四次盖亚大战爆发以来,阿达民手下之机器大军最艰难的时刻。
自西历1497年起,“军”及前身“天堂军”,编制从未如此菲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