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科代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三心二缺
整个过程花费了朱闻天三四天时间,以朱闻天的行动能力,一天之内能够在两三处小部族活动都是正常的,当整个蒙塔部落因为粮草事故绷起了神经的时候,朱闻天则已经兜了一大圈儿,返回了腾龙部落。
其实还是单枪匹马地干更加自由、更加方便、更加放得开一些,不过朱闻天很清楚,当前巨型场景的目的绝对不是让他单干的,而是要将部落发展好,这就需要不断提升部落的实力,而非仅仅依靠他个人。
总体而言,朱闻天这一趟跑,造成了蒙塔部落部分粮食损失,但是并不是真得致命,如果朱闻天继续行动的话,恐怕会影响到两大部落的战事了,届时蒙塔部落抽身而回,紧缩起来的话,可不是朱闻天想要看到的。
削弱蒙塔部落的同时,朱闻天也想到了增强鱼部落的手段,来继续平衡两大部落的差距。当朱闻天返回之后,便立即找了一个陌生面孔进行了一番交代,并派往了鱼部落。
这人是要冒充山脉另一侧其他部落之人,前往鱼部落跟对方谈食物交换的,现在鱼部落最大的危机无非就是被毁坏的一大半作物,这必将影响接下来的战事,甚至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
使者在一天之后便返回了蒙塔部落,不出意外的,鱼部落几乎全盘接受了朱闻天所提出来的食物交易意见。
朱闻天让使者带去的意见是,这边可以提供大量的鱼虾之类食物,以此换取鱼部落的奴隶或者战俘,价格方面按照开战之前正常价格,交易地点则放在由两大部落前往腾龙部落的豁口位置。
此时朱闻天已经不怎么担心腾龙部落的方位会暴露出去,现在的腾龙部落已经建好了三道防御体系,何况指定地点豁口位置距离腾龙部落还有一段距离的。
更不用说朱闻天还冒充了山脉另外一侧部落的名义,只说是找到了一处过来的捷径,鱼部落也没有深入去问。
一切的关键还在食物交易本身,鱼部落能够答应下这些条件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朱闻天的使者过去的时候,鱼部落正在为缺少食物而没有办法呢,这是一个关系部落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别说此时鱼部落正应对着蒙塔部落的入侵了,就算是放在平时没有战事的时候,失去了大半的作物收成,也会引起部落的饥荒。
最有诚意的一点是,使者愿意以战事之前的价格供应鱼部落,这可是为鱼部落节省了好哒一笔花销。此时的鱼部落其实也正在联系外购食物,可是供应价格却是提升了一倍不止。
并不是说其他部落要发鱼部落的战争财,实在是现在的供需关系决定的,各个部落的生产力水平都不高,你买得多了人家就没得卖了,再贵一点也买不到了。
所以价格还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能够买到手中才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在这个时候朱闻天的使者找上门来,提供了一个稳定而实惠的食物供应来源,鱼部落能不高兴吗
“坎德尔,自今日起,由你负责腾龙部落整体防务;小贝,自今日起,由你负责对外掳掠作战;萨来力,自今日起,由你负责捕鱼事宜;适马訇,自今日起,由你负责鱼货交易”
使者带回来消息之后,朱闻天立即进行了一系列安排,将腾龙部落的各项事务做了安排,尤其是最为紧要的防务、掠夺、生产和贸易。
别看只是达成了一项食物交换奴隶的贸易,其作用却是有好几个方面的,首先可以为腾龙部落源源不断地带来人力,再者还可以加强鱼部落的实力,起到平衡两部落的作用。
在蒙塔部落与鱼部落保收、保种战事进行了大半个月的时候,腾龙部落已经私下里与鱼部落进行了第一次食物换奴隶交易。
虽然只是尝试性质的,规模仅限于了10个奴隶,不过这也成为了腾龙部落与鱼部落的食物奴隶贸易标志性的开端,即使鱼部落并不知道自己交易的对象是谁。
而经过了最为激烈的一个多月保收、保种战事之后,掳掠的进行以及后来的贸易达成,腾龙部落的人口数量进行了一次稳定而又迅速的膨胀。
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腾龙部落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4000人。
第八百零六章 第三律条
第八百零六章 第三律条
准确地说是4200多人,这个人口规模比之朱闻天再次登录的时候,已经增长了三倍多,增长的速度算是非常快的了。
唯独存在一个问题,即使朱闻天颁布了鼓励战事和生育两个律条,当前腾龙部落的奴隶数量已经是自由民等其他人的接近五倍数量。
也就是说两个律条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主要是生育方面时间还太短,才半年多的时间,没有超过一个生育周期,自然看不出效果来。
而鼓励战事律条,则因为当前对外战事的规模和性质,并没有投入大量的人员,所以通过该律条成为自由民的奴隶数量也很少。
其实大部分奴隶在进入腾龙部落之后,都在从事着劳作的事务,所以朱闻天反复考虑了很长时间,决定再把第三个律条弄出来,便是关于劳作的。
当前腾龙部落大部分人都是奴隶,其中大部分又是因为战事受俘而转化的奴隶,朱闻天的本意是让他们多从事一段劳作,体会一下作为奴隶的不易,尔后即使变为自由民,也将更加珍惜。
不过也得给一众奴隶们做个标杆出来,优先转化一部分奴隶成为自由民,让其他奴隶也看到希望,促进劳作的同时,也给他们看到希望。
还有一点促使朱闻天开始转化奴隶为自由民的原因,是现在武器水平并不高,这么多的奴隶几乎全部靠奴隶惯例维持着,也就是说那个简单的奴隶印记,一成奴隶终生奴隶的思想约束。
但是这种约束不一定能一直起作用,腾龙部落也不可能耗费大量的精力用来看护奴隶,再说也不一定能看护得住。
所以朱闻天才萌生了制定第三个律条的想法,并立即付之于实践了,现在腾龙部落继续存蓄奴隶的话,再不转化就容易出问题了。
劳作律条凸显的仍旧是转化为自由民这一最高诉求,从劳动量、生产效率、服从劳务安排以及完成的好坏程度等几个方面做了规定。
劳动量以每天的工作量为基础,同时计算奴隶在腾龙部落劳作的天数,前者确定每天劳作是否达标,后者则统计有效天数。
按照目前腾龙部落的情况,朱闻天设定律条,每个奴隶有效劳作50天时间,剩余不达标的天数不超过总天数的2,便可以假定他具备了奴隶转化自由民的前提。
当然了,也只是前提而已,第三个律条与前两个有所不同的是,要全面考核奴隶劳作,而不是完全依靠其中的某一条来决定。
生产效率则统计每个奴隶每天的劳动成果,对建筑物建设、捕捞鱼虾等,按照前期劳作水平设定标准量,每天标准量达标视为合格。
在量化统计方面,劳作效率达到50天时间,同时不合格率不超过2总天数,则视为这一项具备了奴隶转化自由民的资格。
这一项有所不同的是,除了达标量之外,朱闻天还设定了每天优秀标准,以及每天第一名排名标准,达到这两项标准的,将被额外统计,并且作为总体衡量时的加分项。
服从劳务安排就不必多说了,很浅显的意思,只不过朱闻天对这一条很是严格,只要出现超过2次不服从想象的,将被推迟考虑转化自由民。
而且每增加1次不服从表现,则被累积多推迟一次考虑时间,而考虑转化的周期是10天,也就是每10天时间,腾龙部落就将坐下来一次,商量哪些人可以转化为自由民。
劳务完成质量方面,跟劳动量好坏有着很多类似之处,以建设为例,在完成建筑之后将进行评估,如果建设物合格,则取得一次合格评价,如果建筑物优秀,则取得一次优秀评价。
这些评价也将作为评估奴隶转化自由民的重要标准,在每10天一次的讨论之中拿出来评定。
值得一提的是,有鉴于前面青铜冶炼技术的困难,朱闻天提出来凡是具备类似技术的奴隶,包括其他方面有类似技术水平的奴隶,只要不出现不服从想象,都可以直接转化为自由民。
朱闻天制定第三套针对劳务的律条,实际上是为了促进生产并维持腾龙部落人员结构,保持整个部落稳定的。
不过这套律条跟前两套有着很大的差别,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不说,其中需要用到统计和评价的地方很多,朱闻天制定出来之后,才发现当前也只有他自己可以胜任这一工作了。
没办法,朱闻天只能暂时承担这一职责,此时的腾龙部落不但缺少技术人才,连有点儿之事之人都找不出来,这让朱闻天都开始考虑教育的问题了。
第三套律条颁布之后,朱闻天利用夜间篝火鱼宴的机会,开启了第一次针对劳务的讨论,首先确认将20余名奴隶转化为了自由民,并在篝火夜宴之上当场进行了宣布。
20余名奴隶数量算不得多,但是当前能够符合条件之人,也就是表现比较突出的奴隶也就这么多了,是坎德尔、小贝等人共同举荐的,朱闻天对这些人也都有些印象。
此后的适用与劳务律条转化的奴隶,则要主要根据平时的记录了,而不仅仅是通过评议的方式进行,即使评议通过,朱闻天的记录有问题的话,也将不被允许转化。
说实话,统计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朱闻天考虑来考虑去,又在夜宴之上宣布了每次适用第三律条的人数不得超过500人。
也就是说,他基本上只记录前几百表现优秀的奴隶即可,其他人则采用过失记录,只记录他们出现的问题即可。
不管如何,朱闻天暂时是无法离开腾龙部落了,每天结束之前还得到处转上一转,进行相关记录,工作十分繁重。
好在朱闻天马上变找到了简便方法,对每一项工作进行了分组,并暂时固定了组员,每一组之中安排数名自由民系统劳作,同时分别记录一项表现。
尔后朱闻天找他们汇总一下就可以了,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精确,但是当前的场景背景决定了,这些负责记录之人还是相对公平的,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由此,朱闻天也终于得以从繁杂记录之中抽身。
第八百零七章 扩大合作
第八百零七章 扩大合作
有了劳作律条,最初的三次转化就解放了1000多名奴隶,并且为了凸显律条的有效性,这三次间隔时间每一次都是三天时间而已。
这就像商鞅变法招人扛木头一样,通过三次转化,腾龙部落不仅劳作效率飞速提升,而且内部热情高涨,整个部落也更加稳定。
此时腾龙部落有三部律条,看起来缺少了最为基本的,规范自由民、领主和奴隶权责的律条,实际上则并不需要,因为在当前场景背景之下,这些都是通用的法则,是一种共识。
朱闻天没有单独去规定这些律条,也没有去修改这方面的规则,即使要进行改变,也不是现在这个时候,他还没有去改变这些的基础。
其实这些通用法则对腾龙部落也是个保护,就比如一旦成为奴隶就无法恢复身份这一条,若非如此的话,腾龙部落有着大量的奴隶,而且多数都是战俘,他们该有其他想法了。
类似这一条的还有很多,对奴隶的控制非常严格,甚至过于残酷,而朱闻天只能暂时利用这些规则,先发展腾龙部落自身的实力,而要需求改变,则需要拥有足够的实力之后了。
劳作律条发挥作用,腾龙部落自由民稳步攀升,建设气氛非常好,朱闻天再次将目光转移到了更多奴隶的对外掠夺上。
此时蒙塔部落和鱼部落的保收保种战事已经接近了尾声,两大部落冲突的规模逐步趋于平息的态势,朱闻天继续对外袭扰,采取的方式也是规模较小。
不过有着跟鱼部落鱼干交易的存在,倒是也不发愁奴隶得不到补充的事情,如果接下来腾龙部落通过劳作律条平均每天能够转化四五十奴隶,那么腾龙部落奴隶获取和转化基本上趋于平衡。
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就意味着,腾龙部落人数每天都在稳定增长着,而且人员结构也在趋于优化,而且是有序的优化。
如此情形持续了大概有两个月时间,腾龙部落的规模扩大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总人数达到了7500多人,其中自由民数量4六00多人,奴隶数量不足3000人。
此时腾龙部落的人员结构虽然仍旧与两大部落有所差距,但是已经很是接近了,两大部落正常情况下自由民和奴隶的比例大概在2:1左右。
当然了,现在的鱼部落奴隶比例肯定已经大大降低了,即使有着战事存在,可以不断地补充奴隶,恐怕也还没有战前水平高,因为鱼部落拿出来了大量的奴隶跟腾龙部落进行了交换。
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物收成损失大半的影响逐渐凸显了出来,战事虽然有趋于平稳的势头,但是食物方面两大部落都面临着很是严峻的考验。
腾龙部落则不同,每天仅仅石漫滩鱼虾支流的产量就能够满足整个部落的需求量,即使腾龙部落现在人口增加到了7500多人,仍旧没有任何问题。
朱闻天根据每天收获鱼虾的多少,曾经几次进行过粗略的估算,石漫滩支流堵溜子模式每天鱼虾产出量大概可以供应15000人正常吃喝,前提是得有那么多人下手捕捞鱼虾。
实际的情况是,最初的时候由于人手的限制,石漫滩被控水之后,部落领民也仅仅捡取其中最大个头的鱼虾收获,剩余体型较小的则被直接放弃了。
而且控水可是控制不住下游,水干的过程之中总有不少的鱼虾会陆续逃入到下游天然水库,即使安排专人于下游对鱼群进行恫吓,效果也并不一定理想。
因而上游人员收获鱼虾的速度就很重要了,随着河水的退去,应该马上下手进行捕捞,否则即使通过浅水,也有部分鱼虾逃逸。
石漫滩鱼虾产量其实也只占腾龙部落鱼虾产量的一半左右,多也多不到哪里去,日常一些妇孺现在已经不再继续到石漫滩捕捞,而是利用渔网在腾龙部落底格里斯河边下网捕鱼。
腾龙部落所在本身就是冲积平原,虽然处于山谷之内,但是河水流速并不快,非常适合捕鱼,当初朱闻天考虑将部落安放在此地,就是因为捕鱼的方便,那时腾龙部落的渔网已经普遍使用了。
此时腾龙部落的渔网数量自然更多,随着人员的增长,一直都在持续补充之中,只不过对麻绳的消耗也是十分可观的。
本来腾龙部落推广麻的种植,主要便是为了渔网以及衣服,现在制作渔网需求巨大的情况下,衣服只能稍后再考虑了。
在腾龙部落达到7500多人之后,随着两大部落重新进入对峙阶段,鱼部落奴隶提供暂时有点儿紧俏,朱闻天考虑暂时让腾龙部落稳定发展一段,再考虑继续扩张人员的事情。
鱼部落奴隶供应紧俏,但是他们还想腾龙部落这边继续提供鱼虾供应,于是朱闻天借机提出了一些新的交换筹码。
首先便是麻绳和麻作物,腾龙部落这边愿意提供鱼虾食物来换取作物或者成品,这个要求不算什么,鱼部落向来也不怎么注重麻绳之类的生产,甚至很多都是野生状态采集的。
这会儿既然鱼部落需要相关物品,鱼部落那边也乐得答应,在他们看来基本上不花太大代价的事情而已,对方给出的食物交换条件甚至还很优厚。
其次则是技术人员方面,腾龙部落提出来同样可以用食物进行交换,鱼部落那边的反应就不同于第一条了。
腾龙部落这边要的是冶炼、铁匠、木匠等方面的人才,大多数都十分重要,因而鱼部落自然不会轻易答应。
最终协调的结果,鱼部落愿意让这些人过来帮助传授技术,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让步了,朱闻天倒也乐得接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