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椒
在那个并不著名的高地上,苏日双方士兵们的鲜血正一层又一层的铺染在草地上,将原本绿油油的山头变得鲜红可怖起来。
可即便如此,山县大佐却依然没有下达停止进攻的命令,他不是软弱的东八百藏,他心里很清楚,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狠下心来继续进攻。
他相信,在自己这种亡命的打法下,对面阵地的苏军士兵们一定坚持不了多久。
然而,当他又一次从望远镜中看到那个胖胖的苏联军官时,他的眉头却突然不经意的跳了起来。
&
第四十章 燕子
拉赫曼诺夫上尉驾驶着自己的伊—16战斗机,躲藏在高空的云层中,不断向前飞行着。
伊—16是目前苏联空军的主力战斗机,绰号“燕子”。
它的特点是速度快,比未装备计画中发动机的德军主力bf109b,都要快16公里/小时,是二战初期一种较为出色的战斗机。
苏联曾作为军事援助,提供给中国一批,这批伊—16后来成为了中国空军,在危难时的救命稻草。
到武汉会战前,中国空军的原有飞机基本被打光,一下子变成了真的“空军”,就是靠购买的“燕子”等苏制飞机,才得以重新振作起来的。
尽管伊—16战机驾驶起来轻巧迅捷,但拉赫曼诺夫上尉的心情,却一点也不那么轻松自在。
相反,他很郁闷,作为曾经在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作战过的一名王牌飞行员,他对远东空军,现在低下的效率而感到着急。
昨日夜里,陆军在前线的阵地,就跟日军的突袭部队,展开了全面的交火。
据说,在天还没有彻底亮的时候,前线的苏军指挥官,一个旅级政委同志就将请求空军支援的电话打到了指挥部里。
可这一时期的苏联远东空军,管理层人事变动频繁,新上任的领导又很年轻,缺乏足够的经验。
他们不但将老练的苏军飞行员,平均分散到各个中队,稀释了空军的力量,对于后勤的组织管理,也显得毫无预见性。
虽说空军指挥部的高层们,还是全力配合着组成了飞行大队进行支援,可混乱的调配和组织能力,让出勤效率简直变成了一场灾难。
好不容折腾了几个小时,这个临时拼凑的战斗机大队和轰炸机大队,才算是摇摇摆摆的上路了。
结果,部队才刚刚出发,就接到日军飞行战队已经轰炸了苏军前线的通报,这让拉赫曼诺夫差点没急得吐血。
幸好听说前线的那个陆军指挥官,旅级政委同志很厉害,及时的带领陆军躲过了这一次空袭,反而打了个漂亮的歼灭仗。
这让拉赫曼诺夫松了一口气,这种磨磨蹭蹭的事情,如果是在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那时,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虽然苏联参与援助中国的部队并不是很多,第一批只有一个战斗机大队和一个轰炸机中队,总共254个人。
但整个部队显得非常简洁干练,由飞行队大队长直接领导指挥,曾经在突击日军部署在上海的舰队时,将其一艘巡洋舰炸沉,并炸伤了其余的6艘战舰。
让拉赫曼诺夫印象深刻的是,年轻的中国空军虽然条件简陋,缺乏战机,但是官兵们的爱国热情高涨,面对强大的日本空军,他们丝毫没有任何惧意,一个个慷慨激昂的奔赴战场,那
视死如归的精神,让同样英勇的苏联空军也为之钦佩。
拉赫曼诺夫清楚的记得,1937年10月,刚刚抵达中国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年轻的中国空军上校。
他的汉语名字,让初到中国的拉赫曼诺夫很不适应,总是不能准确的记下来,但这并不妨碍这位年轻的中国空军上校,在苏联飞行员们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的军衔虽然挺高,人却很没有什么架子,总是热心的帮助其他人,还跟苏联飞行员们一起,分享了宝贵的对日作战经验。【…最快更新】
拉赫曼诺夫就是在那个时候跟他成为好朋友的,两人曾经约定好,等战争结束了,一定邀请他来苏联玩玩,看看美丽的贝加尔湖。
可残酷的战争,却并不会在意人们的想法,紧紧一个多月后,那个年轻的中国上校,就牺牲在了自己的座机上。
那一天,拉赫曼诺夫突然记住了他的名字,他叫高志航。
………………
 
第四十一章 血洒长空
当苏军的战斗机从云层中快速穿出时,对面的日本战机明显大吃了一惊。
本来这些日军战机隐藏在云层中,是想给苏军轰炸机一个突然袭击的,可没想到在苏军轰炸机的云层上方,尽然还隐藏着苏军的战斗机,日军飞机偷鸡不成,反倒蚀了一把米。
苏军战斗机大队利用高度优势进行的第一次俯冲攻击,就打掉了四架日军的九七式战机。
双方战机很快混战在一起,整个“56”号高地上都布满了苏日双方的战机,好像天空中出现了一大群翻飞的“雨燕”。
战斗机特有的引擎轰鸣声跟航空机枪射击的“哒哒哒”交织成一首生死交响曲。
惹得地面上激战的苏日双方士兵都不时的抬头向天上看去,大家都清楚,这个时候,哪边的空军取得了制空权,哪边的陆军就会得到巨大的优势。
仗着首发击落四架日军战机的成绩,苏军飞行员们士气高昂的主动寻找机会出击。
然而这个时候,战局却开始慢慢发生了逆转,日军九七式战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出色的机动性,在近身格斗的时候,可以飞快的利用回旋动作,迅速绕到对方的屁股后面,进行射击。
而其他国家的战斗机,却根本跟不上九七式战机的回旋速度,一旦陷入近战,就只能被动挨打。
现在苏军的战斗机飞行员们,就面临着这种状况。
拉赫曼诺夫好不容易利用日军飞行员的一个失误,用机枪锁定了目标,可还没等他开火,察觉到危险的日军飞行员,就进行了紧急转向。
为了咬住这个目标,拉赫曼诺夫也扭转了飞行杆,希望能找到一个瞬息的开火机会。
两架飞机呼啸着向右转去,巨大的离心力让拉赫曼诺夫的手臂上青筋暴起,他呼吸也感到困难起来。【!# 最快更新】
然而,只坚持旋转了半圈,拉赫曼诺夫就放弃了这个愚蠢的想法,他发现日军的九七式战机已经即将完成转向,比自己足足快了将近一倍。
拉赫曼诺夫向下使劲的压下了操作杆,身下的伊—16战机呼啸着开始向下垂直俯冲。
不出所料的是,日军飞行员果然已经绕道了自己的身后,开始了疯狂的扫射。
要不是拉赫曼诺夫俯冲的及时,这一梭子子弹就可能将他报销了,即便如此,日军飞行员也不依不饶的追着他的屁股冲了下来。
对于伊—16战机来说,速度正是它的优势,更别说是这种俯冲加速了,很快,身后的日军飞机就跟拉赫曼诺夫拉开了距离。
那个日军飞行员不甘心到手的猎物就这么跑掉,又一次狠狠的扣动了手中的扳机。
拉赫曼诺夫向侧翼使劲的扳动操作杆,身下的伊—16战机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垂直翻滚,再次躲开
了日军飞机的攻击。
可日机仍旧紧紧的咬住他,危险并没有完全解除。
双方就这么纠缠着,拉赫曼诺夫做着各种规避动作,一直将飞机俯冲到了离地面只有几百米的地方。
这个日军飞行员明显也是个狠人,不依不饶的跟着猛冲了下。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从“56”号高地上,突然冒出了一股凶狠的火舌,那是苏军dp27轻机枪,特有的射击声音。
拉赫曼诺夫诧异的扭头憋了一眼,虽说战机已经飞行的离地面很近了,但是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想准确的用轻机枪命中战机,还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谁会这么干呢。
视线中,一个带着蓝色大檐帽,胖胖的苏军军官正将手中的机枪,架在一块大石头上,以快速短点射的方式,不停的对着拉赫曼诺夫身后的日机扫射着。
令拉赫曼诺夫大吃一惊的是,随着机枪火舌的喷射,他身后那架死死纠缠的日机,竟然真得冒起了火光,火光很快转化成升腾而起的火焰。
它机头向下一翘,带着长长的尾焰,像流星一样飞像地面,猛烈的撞击导致了巨大的爆炸,四散出一片壮观的火花,险些波及到了近在咫尺的日军进攻部队。
那名可怜的日军飞行员,连弹射的机会都没有,就一命呜呼了。
拉赫曼诺夫欣喜的向地面上的那名苏军军官挥了挥手,以此表示自己的谢意。
高地上的那名苏军军官也向他伸出了一个大拇指,似乎是对他精湛的飞行技术表示赞赏。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苏军飞行员都像拉赫曼诺夫一样富有经验,恰恰相反的是,很多年轻的战士,都是刚刚从航空学校毕业,在这种近身吃亏的情况下,苏军战机开始出现了不可避免的损失。
一架又一架苏军战机或者被打得凌空爆炸,或者拖着长长的浓烟一头栽倒在地。
苏军的战斗机群开始出现混乱,几架日军战机乘机冲了过去,开始扑向那些个
第四十二章 一击脱离
一时间,正跟苏军战斗机,打得难分难解的日军飞行员们,忽然发现身边的敌人居然消失了。
他们向四周张望着,却发现苏军战斗机们,正夹着尾巴快速的逃向了远方。
日军飞行员们哈哈大笑起来,对苏军战机的胆怯不屑一顾,他们稍微整顿了下队形,就开始全力扑向对面的苏军轰炸机。
既然你们的战斗机都不要你们了,那就换我们大日本皇军来好好招待你们吧,日军飞行员们心中得意的想到。
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就惊讶的发现,那些苏军的伊—16战机们又飞速的向着他们飞了回来。
“八格牙路,竟敢戏弄大日本皇军。”一个日军飞行员愤怒的嚎叫道。
“冲上去,撕碎他们。”日军飞行大队长也生气的下达了进攻命令。
“哈伊”
“撕碎他们”其他的日军飞行员们都被一一煽动起来。
他们开始排成战斗队形,迎着苏军的战机编队,一哄而上。
飞机的速度非常的快,两军之间前看起来还有一定距离,可转眼间双方的飞机就混战在了一起。
苏军又利用自己的速度优势,从高空发起了进攻,第一波就打掉了3架日军战机,
然而,日军飞行员们一点也不畏惧,他们清楚的知道,一旦进入缠斗,就又是九七式战机的天下了。
但让他们再次吃惊的是,苏军飞行员们这次压根就没打算跟他们近战。
他们一路呼啸着飞来,根本就没有减速的迹象,就这么高速的冲过了日军的编队,又迅速的逃向了远方。
这一次,日军飞行员们被彻底激怒了,他们嗷嗷叫着就追了上去,奈何自己的九七式战机,速度上根本就不是苏军伊—16的对手,追着追着就慢慢的失去了苏军战机的踪影。
这让英勇的皇军飞行员们非常的郁闷,他们只好调转飞机,打算回过头来,再去欺负欺负那些笨拙的苏军轰炸机。
然而,就在他们转身那一刹那,苏军的伊—16战机集群,又呼啸着冲了回来。
利用这种“无耻”的战术,苏军战机们将日军的九七式战机打得一架架冒起黑色的浓烟,拖着长长的尾巴向流星一般的坠落下来。
甚至有一架倒霉的日军战机被两架伊—16集火攻击,打得凌空爆炸,那壮观的场景,让在地面上观战的山县大佐都惊得合不上嘴巴。
拉赫曼诺夫终于狠狠的出了一口恶气,替自己的大队长报了仇,紧紧他自己一人就击落了三架日军战机,而刚刚还不可一世的大日本空军,竟然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当天空中只剩下最后1架日军飞机的时候,那名皇军飞行员被彻底打红了眼。
他终于尝到了只能挨打,不能
还手的痛苦滋味。
他趁着苏军伊—16战机呼啸而来的时候,迅猛的提起了机头,摆出了一副空中拼刺刀,同归于尽的架势。
他对面的苏军战机,正是苏军王牌飞行员,拉赫曼诺夫的座机。
拉赫曼诺夫见日军飞行员毫不避让的迎面冲了上来,他也勇敢的拉起飞机,直奔而去。
他要用行动给大日本皇军好好的上上一课,空中撞击的战术并不是日军所独有。【 &最快更新】
早在参加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时,拉赫曼诺夫就亲眼见过,弱小的中国空军为了誓死保卫自己的国家,奋勇的驾驶着性能落后的老式战机,悲壮的冲向了当面的日军战机。
作为军人,拉赫曼诺夫很钦佩这些勇敢的中国人,作为苏军飞行员,他一样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来狠狠的打击这些疯狂的日本法西斯们。
两架战机本已相距甚近,电闪雷鸣间,拉赫曼诺夫的座机就跟日军的那架九七式战机,狠狠的撞在了一起。
其他的苏军飞行员们,看到眼前的这一幕,都发出了悲痛的呼喊声,他们齐声大喊起来:
“中队长……”
然而,让人惊喜的是,拉赫曼诺夫的
第四十三章 装甲铁骑
苏军航空兵们胜利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开始返航。
他们不但消灭了山县联队的远程炮兵部队,还将日军的攻击梯队彻底打乱,赢得了地面部队的一片赞赏。
如果不是一开始,苏军轰炸机群受到了日军战机的攻击,而有所损失的话,进攻的日军步兵下场将更为凄惨。
周逸龙利用这个难得机会,组织起阵地上的边防军战士们,开始清剿突入战壕中的日军部队。
“56”号高地上又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听到枪声,日军后续进攻梯队从各种隐蔽物中,陆续爬了出来,不过他们很快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进攻机会。
在苏军的阵地前,等待他们的,是维克多的装甲部队,他们对刚刚集结起的日军,发起了无情的冲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