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椒
记得有一次,秋叶少佐跟在司令部任职的一位老友单独喝酒。
那位老友喝醉以后,不小心吐露过一些关东军内部的机密要闻。
据说,关东军内部专门有一支秘密研究化学武器的部队,他们在外界不为人所知,对内也只有一个抽象的部队番号,听起来似乎神龙见首不见尾。
可他们的研究成果,随便拿一个出来,据说都能杀人无数,赤地千里。
那位老友神神叨叨的说过,他们曾经在中国的海拉尔草原上做过喷洒实验,结果仅仅只是路过的中国村民,就伤亡了60多人。
听起来这些化学武器,比飞机大炮都厉害,真是骇人听闻的很。
虽然作为军人,秋叶少佐是有马革裹尸的心理准备,可对于这种惨绝人寰的武器,他心中还是充满了敬畏。
他不解的向那名老友发问道:
“他们使用这种武器,难道就不怕,危害到自身吗”
那位老友却哈哈大笑起来,他用一种幼稚同情的眼光看着秋叶少佐,小声的说道:
“你不知道吗他们都是一群疯子。”
随即,老友给自己讲述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
据说有一次,这支部队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
负责授课的军曹及其助手,竟然当场将毒气给释放了出来,可台下的队员们却慑于部队严格的纪律,无人敢动。
当10多分钟后,教室的大门被打开时,讲堂内的人已被毒气呛得拼命咳嗽,头昏脑胀,眼泪、鼻涕横流,甚至有人昏迷倒下。
等大家好不容易喘过气来,却听那名军曹和助手大声喝道:“好好记住,你们这些傻瓜,这就是毒气!”
这个故事给秋叶少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想接着问问,可老友喝着喝着就睡着了。
等到第二天天亮,自己想再接着昨晚的话题聊聊时,老友却借口酒喝多了,啥也不记得,也从来没听过什么秘密部队。
他那一脸坚定诚恳的表情,让秋叶少佐都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昨晚喝多了,听错了
只是在这位老友回家时,临出门的那一刹那,他却突然回过头来,严肃的看向秋叶少佐,说道:
“秋叶君,有些事情还是不记得的好。”
说完,这位相交多年的老友,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本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可没想到,在这次增援诺门罕前线的行动中,秋叶少佐却再一次跟这件事联系到了一起,尽管这并不是他所愿意的。【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当北野大尉
带着“516”部队追上自己的时,曾带来了一封师团长小松原的亲笔命令。
秋叶少佐清楚的记得,命令上是这样写的:
“汇同“516”部队,火速增援山县联队,尽一切努力打通交通线,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轻易使用“516”部队。”
从命令上来看,师团长小松原都对这支神秘的“516”部队,显得极为忌惮,虽然他没有明确说明这支部队的性质,但是从字里行间表露出的意思来看,师团长无疑是不希望自己使用他们的。
秋叶少佐毫不犹豫的委婉拒绝道:
“北野君,要相信联队的士兵,他们很快就会攻下对面的双子坡,暂时还不需要用上那些珍贵的炮弹。”
北野大尉面露不悦起来,虽然他的军衔比秋叶少佐还要低上一级,但显然,当他面对秋叶少佐的时候,却没有丝毫的惧意。
他身材高大,在一众矮小的日军当中显得特别突出,一副宽大的国字脸,让他看起来更是彪悍无比。
本来有这种面相的,多半都是忠诚善良之人,可他偏偏却生出一副阴沉狠辣的样子,配上他那细长的三角眼,让秋叶少佐看了,都觉得胸口似乎有什么东西堵住可一样,沉甸甸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
第五十四章 狂人辻政信
当那架小型侦察机,突然降临在秋叶大队的附近时,由于大队事前并没有接到任何通知,误以为是苏联飞机,阵地上顿时紧张起来,有的士兵甚至开始举枪瞄准,直到一个人影从机舱里走了出来。
让所有增援日军士兵们惊讶的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眼前的第一红人——辻政信参谋,竟会在这个时候,亲自飞抵了前线。
如果说,在昭和时代的日军里,谁的名气最大,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东条英机,山本五十六等等。
可要是换一种问法,在昭和时代的日军幕僚群体里,谁的名气最大,影响力最高,那一定非辻政信莫属。
就连陆军参谋本部的作战课长稻田正纯,也远远不能跟他比及。
因为跟辻政信齐名的,陆军中有东条英机、石原莞尔,海军中有山本五十六、米内光政。
而山本五十六这些人无一不是职位非常高的日军巨擘,东条英机甚至后来做到了日本首相。
唯有辻政信,一辈子都是个参谋。
但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参谋,他几乎靠着个人的影响力,改变了日本的历史走向。
“北攻苏联”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之一,虽然因抗战爆发而被迫暂时搁置,但从参谋本部到关东军都对此耿耿于怀,相关作战方案也一直在秘密研讨和制定中。
作为日本军队的“大脑”——参谋本部,对此构建有一套完整的对苏作战计划,即“八号作战计划”。
按照这一计划,预计到1943年时,日本便可以发展出对苏一击的能力。
至于怎么个击法,作战科长稻田设计了两个方案,一为甲案,一为乙案。
甲案是从苏联沿海边疆开始攻击,而乙案是沿“满”蒙边境进行包抄。
陆军省本来是倾向于“甲案”的,可关东军反复研究了两个方案后,由高级作战参谋辻政信牵头,组织了人员进行调研。
这位“勤恳”的辻政信参谋不畏劳苦,亲自率领一支小部队到诺门罕进行了详细考察,他们一边啃着坚硬的干粮,一边喝着混浊的河水,却硬是将当地的地理情况摸了一个一清二楚。
从气候土质,到河流道路,所有跟作战相关的情报,都被辻政信给一一归类,详细地进行了分析和记录。
辻政信取得这些一手的作战资料以后,利用他跟司令官植田的良好关系,积极推动了关东军对稻田的两个方案进行了对比,最后得出乙案要强过甲案的结论。
苏军在沿海边疆构筑有纵深达200公里的要塞阵地网,还布置有十几个步兵师的强大力量,纵然能从此处突破,皇军也需付出极大的代价,这是甲案最大的缺陷。
按照辻政信的考察,乙案不仅可
以避开甲案的问题,而且从海拉尔到哈拉哈河的路线,正是当年成吉思汗远征中亚及欧洲的进兵路线,史有前例,在日本陆军中素有“皇军之花”称号的关东军,完全有望成为日本的“成吉思汗”。
辻政信的两碗**汤一灌,司令官植田顿时飘飘然起来,便铁了心支持乙案,并成功说服了参谋本部,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但陆军省更倾向于甲案,双方为此在内部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后二比一,甲案输给了乙案。
因为要靠关东军来执行乙案,参谋本部同意今后非特别需要,不再从关东军中抽调部队,以便关东军一心一意地进行备战。
在这场涉及日本百年国运的决策中,辻政信靠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成功推动了“乙案”的顺利通过,为自身的飞黄腾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那你就太小瞧辻政信的野心了。
“乙案”通过没多久,辻政信又迫不及待地搞出了一个苏日“边界纠纷处理要纲”。
在这份“纲要”中,明确的说明了,如果关东军跟苏军发生边境纠纷时,用不着瞻前顾后,完全可以由各个防区的师团长们,自行划定边境线,然后决定是否需要动用武力。
这哪里是什么处理纠纷的预案,根本就是一份找机会打架的战前宣言。
它甚至完全背离了日本军部在苏日边境纠纷上,要暂时息事宁人的初衷,可当这份离谱的“要纲”被送交至参谋本部时,却未遭到任何批驳。
原因无他,就因为这份“纲要”是辻政信亲自起草,然后鼓动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签发的。
不出所料的是,这份“要纲”才出台不到二十天,诺门罕便出事了。
23师团长小松原,就是依据关东军下发的这份“边界纠纷处理要纲”,出兵诺门罕,攻击苏军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整个诺门罕之战,几乎就是辻政信一个人推动的,他实在是太渴望建功立业了,这种狂人怎么可能老老实实的等到1943年呢。
当然,此时的欧洲还有一个跟他一样心急火燎的战争狂人,那就是德国的希特勒,他迫不及待地扩张起领土,甚至不惜在将来对整个欧洲宣战。
在不远的未来,周逸龙也会遇上这个几乎将战火烧遍大半个地球的纳粹第一狂人,并在苏联红军最危难的时刻,扛起胜利的大旗,成为人类反法西斯斗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
不过现在,我们还是先把视线回到正激战不休的苏日诺门罕战场。
辻政信能够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跟他性格中的一大特点有很大关系,那就是极为爱出风头。
早在陆军士官学校读书时,同学们夜间集合行军,其他人总
是希望尽量减少负重,这样跑起来没那么累。
辻政信却与众不同,为了表现自己,他不仅身上一个家当不少,而且还要特意在行军铺盖里,再加塞上几块大大的砖头。
当教官检查时,看到了这几块大砖头,自然要喜出望外地加以极力表扬。
结果,恬不知耻的辻政信,就这么一举成为了“学生们的好榜样”。
就因为他一个人的突出表现,导致后面其他所有的同学们,都要背着砖头上路了,这让大家没少在背地里辱骂他,诅咒他。
可脸皮比城墙还要厚的辻政信,却一点也不在乎,他信奉的是——出名要趁早,面子算个吊。
就这样,靠着拉风的表现,辻政信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士官学校毕业,为此还获得了天皇恩赐的银表,到部队实习后,又接着考入了日本陆军大学。
陆军大学是日本陆军的最高学府,毕业时成绩排在前六名的,可由天皇授予军刀一把,称为“军刀组”。
这把御赐军刀可是“高级从业证书”,一旦拥有,别无所求,在日本陆军中,就是真正的前途无量了。
辻政信在他那一期的“军刀组”中排第三名。
曾经有记者来采访过他,辻政信一脸神秘地对记者说道:“本来,我的成绩是第一的,就因为皇子殿下也在这一期,为了避讳,才排到了第三。”
他口中的“皇子殿下”,指的是裕仁天皇的弟弟秩父宫,当时也在陆军大学就读,与辻政信同期。
好出风头的辻政信,自认为他遭遇了“潜规则”,其实这压根就是件没影的事。
因为按照惯例,日本皇室子弟并不参加名次排列,只是享受下特别待遇。
辻政信极为自恋,好吹牛逼的性格可见一斑。
但学习成绩再好,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后来真正给他上了一课的,还是中国的抗战军队。
从陆军大学毕业后,辻政信加入了日军第9师团,而当时的师团长,正是后来的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
不久,“一二八”淞沪会战爆发,当时担任中队长的辻政信第一次进入了真正的战场。
&nb
第五十五章 辻政信的强硬作风
辻政信不但在关东军基层官兵中颇有声望,除了负责制定那份“要纲”外,还是以朴实清廉著称。
走下飞机的辻政信,一点也没有钦差大臣的架势和派头,他一身士兵打扮,脚上只穿了布鞋,脸上还始终带着微笑。
他的这一形象,立刻得到了所有在场日军士兵们的好感。
可一转过身,他就当着士兵们的面,将秋叶少佐大骂了一顿。
别看辻政信也只是一个少佐,可他成天跟日军的那些巨擘大佬们谈笑风生,作为一个弹指间就能改变日本国运的人,他早就不把日军中的那些虾兵蟹将们放在眼里了。
别说秋叶只是一个区区的少佐,就算是23师团长小松原都得看他几分脸色。
果不其然,尽管秋叶少佐被骂的满脸唾沫,却始终恭恭敬敬地低着头,不敢有任何的逾越。
辻政信是真的很生气,日军出兵诺门罕,可以说是他一手铸造的杰作。
可没想到,23师团才刚刚出兵试探了下苏军的实力,就立刻被打得头破血流,鼻青脸肿的。
东支队全军覆没不说,连实力雄厚的山县联队也眼看着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整个局势如此糜烂,这让身为计划倡导着的辻政信,脸往哪儿搁呀。
偏偏这个秋叶少佐,办事也不给力,前面双子坡的那些苏军,就是全捆在一块,也绝对不会超过五百人,他带着一千几百人的强大力量,却连一个小小的双子坡也久攻不下。
辻政信面色严厉的质问秋叶少佐道:
“为什么攻击这么久,都没有进展
秋叶少佐的脸额上开始渗出了豆大的汗水,他急忙分辩道:
“对面的苏联边防军,提前一步抢占了双子坡的有利地形,他们训练有素,火力凶猛,指挥官也是果敢能战之人,我军尽管奋勇厮杀,一时间也无法迅速将其拿下。”
秋叶的解释,让辻政信更为愤怒,他挥手指向旁边的北野大尉问道:
“不是特意给你配属了特战部队吗,为什么不使用”
秋叶少佐脸色通红,将头压得更低,他小心翼翼地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如果使用特种弹的话,可能会引起苏军的剧烈反弹,我军此时应该还未准备好全面与苏联开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