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椒
之前讨论作战方案时,石井四郎也在一旁用心倾听着,虽然不是很了解陆军的战术,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欣赏大内参谋长的作战理念,尤其是大内的那句经典:
“即便所有战车都损失了,只要能打胜仗,也在所不惜。”
简直就是直入石井四郎的内心啊,这正是他一惯信奉的作战原则,像小松原那种瞻前顾后之辈,放个屁都生怕把自己给振伤了,怎么能有魄力,挑起对苏作战的重担呢
因此,当发现大内参谋长竟然苦闷的在这里消磨时光时,石井四郎及时的站了出来,他用欣赏的语气肯定了大内的想法,并鼓励他继续劝说小松原师团长。
在石井四郎的开导下,大内终于重新鼓起勇气,再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结果就是
,一直到这次攻打38号高地前,大内参谋长还在苦苦的哀求小松原派出战车大队,突袭苏军后方。
&nbs
第一百二十二章 压着鬼子打
小松原中将一脸懵逼的,看着变态到极点的苏军炮火,狂轰滥炸的,将日军步兵们打了个焦头烂额。
从对面苏军的部署来看,兵力应该至多只有两个团啊,怎么这炮火猛烈的,比一个步兵师的苏军还要凶狠。
如果让他们继续这样打下去,不要说发起进攻了,连山上的那五百多名勇士,能有多少在炮火中幸存下来,都成问题了。
小松原心急火燎的叫来野炮兵联队的指挥官,让他迅速对苏军的炮兵进行压制射击。
可怜的野炮兵联队长,只是稍微抬头看了下对面打来的炮弹弹道,就知道苏军的炮兵阵地部署在,远远超出日军75毫米野炮射程的地方。
要知道,苏军的m1930/37式122mm榴弹炮最大射程,可是接近20公里的,而日军的明治三十八年式75mm野炮射程,只有可怜的11公里。
至于还没有拉上来的明治三十八年式105毫米火炮就更惨了,口径虽然变大了不少,但最大射程反而减少了1公里,变成了10公里左右。
日军的这些火炮,光听名字就知道不是什么新科技了,头上居然还带着“明治”天皇的烙印,如此古老的年号,按辈份算的话,裕仁天皇都要喊这些大炮一声爷爷了。
可就是这些老掉牙的设计,日军还奉为经典,一直生产到现在,说到底,还不是因为成本低嘛,这就跟日军习惯用步枪,而不习惯用冲锋枪是一个道理,不是不喜欢冲锋枪,而是实在“突突”不起啊。
冲锋枪消耗的弹药量,轻易都能超过步枪的十倍以上,这对向来勤俭节约惯了的日军来说,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要知道,就算是生产轻重机枪,日军也是严格控制了射速的,比如九二式重机枪,身为一把重火力支援武器,其每分钟射速,竟然只有可怜的450发,远远低于世界主流水平。
就算是国民党仿制生产的,民二十四式重机枪,都有每分钟600发的射速,日军的抠门吝啬可见一斑。
当然,现在还是1939年,如果战争再继续几年,按照历史的发展,日军会穷的连中国城市大街上的下水道井盖,都拿去融了,作为军备物资使用。
这就是一个岛国的悲哀,四面靠海,除了海鲜,那是啥都缺啊。
了解了这些,对日本陆军为何还大量装备着廉价的过时产品,就很容易理解了。
当然,日军也是有研发新产品的,比如新式的九二式105毫米野炮,最大射程达到了18公里,是完全可以反击苏军炮兵的,但问题就在于九二式105毫米野炮成本太高,只有日军的精锐师团才可以装备。
而23师团嘛,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是轮不上这种高
级货的。
野炮兵联队长支支吾吾的,硬着头皮解释道:
“我们……我们的射程不够,无法打击到对面的苏军炮兵阵地。”
“八格牙路,什么叫射程不够,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友军,覆灭在苏军炮火下吗”小松原是真的气急了,竟然说出这种有违军事常识的话来。
见到师团长发怒,野炮兵联队长吓得更厉害了,他结结巴巴地说道:
“办……办法还是有的,不过……。”
“不过什么有屁快放,苏军的炮弹可不会在那儿等着你。”小松原大声地咆哮道,将唾沫星子喷了可怜的野炮兵联队长一脸。
那位野炮兵联队长却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往下说道:
“第7师团的26联队出发时,我看到他们随行携带了一个九二式105毫米野炮大队,这种大炮的射程足够反击苏军炮兵,如果,如果能请他们出马的话……”
这位联队长说得一点也没错,为了给自己的部队装面子,顺便在穷酸的23师团面前好好摆显一下,第7师团长园部和一郎,特意给自己送出的26联队,加强了不少好宝贝,那个装备九二式105毫米野炮的大队,就是其中一样。
可小松原听到这话,却突然镇定了下来,他脸上一会儿白一会儿青的,闷头想了半天,最终还是犹豫着没有吱声。
让他去求第7师团的那帮家伙,还不如让小松原拔刀带队,亲自冲锋算了,至少这样死得痛快啊,免得又去受那些糟心的窝囊气了。
算了,算了,至少从兵力上来看,23师团还是占有绝对优势的,还没到那个死皮赖脸非要去求人的份上。
小松原放下心结,当即指示野炮兵联队集中火力,要将苏军的增援通道也给彻底切断。
第一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左勾拳
说起来,让步兵170团团长叶菲姆很惭愧,在他看来,陆军才是这次作战中的绝对主力,而那些内卫军们,应该是临时上来协助陆军的。
可结果倒好,本应该充当主力的陆军170团,很快丢掉了自己的阵地,而原本应该受到陆军庇护的内卫军,却独自守住了自己的阵地,不但守住了,还派出增援来协助170团收服失地。
这真是一种让人颜面扫地的体验,为了一雪前耻,叶菲姆团长决定亲自率领一个主力营,联同周逸龙的内卫军,一起反攻收服38号高地。
步兵170团是57师三个团中,当之无愧的头号主力团,他们最擅长的本领就是进攻,不然也不会被朱可夫当做预备队,放置在前线后方,随时待命准备出击。
虽然在刚刚的防御战中,170团表现不佳,但叶菲姆自信,至少在这次的进攻战中,他的部队一定能表现得更优秀,在内卫军的面前,好好的露上一把脸。
在进攻打响前,周逸龙命令马克西姆的152毫米火炮对38号高地,进行了半个小时的火力急射。
由于步兵170团是匆匆赶到的,只来得及构筑了1个小时左右的临时工事,连战壕都只挖了一半,就算勉强蹲下来,也是顾得了屁股,顾不上脑袋。
山上那些可怜的日军们,几乎就是在这种毫无遮蔽的惨状下,面对着“众生皆平等”的152毫米火炮的猛烈射击。
在巨大的压力下,日军士兵们终于受不了了,他们挥动起随身携带的工兵铲,顶着苏军凶猛的炮击,疯狂的挖起战壕来,将那些苏军还未完工的战壕,不断的加深加固。
这些日军士兵在死亡的威胁面前,爆发出了惊人的效率,竟然只用了半个小时,就顶上了苏军一个小时的工作量。
等到炮击结束时,除了那些被炸毁的地段以外,很多地方的战壕居然几乎接近完成了。
这让带领内卫军们,冲上高地的周逸龙,都不得不伸出大拇指,为皇军士兵们的爱岗敬业精神点赞。
随即,他就扣动了手中的冲锋枪,向那些被炮火打懵了的日军部队们,展开了疯狂的射击。
在苏军中,政委历来有带头冲锋的传统,这是以身作则的最好表率。
直到苏德战争爆发后,交战双方投入的火力惊人,苏军政委在作战中死伤惨重,最高统帅部才明令禁止了这种大无畏的行为。
所以,即便周逸龙贵为一名高级指挥员,但他率队冲锋的行为,仍然没有受到任何人的质疑,在崇拜英雄的苏联国民看来,这才是真汉子的最佳表现,就算是在几十年后的现代,俄罗斯的那位勇猛总统,不一样亲自开着战机冲上了前线吗。
不过,周逸龙作为旅级
政治委员,一上来就是如此热血地做派,反倒让170团团长叶菲姆,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就算同样都是苏联军队,热血的男儿们也都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他不希望自己的队伍,被内卫军们给轻易比了下去。
因此,当周逸龙带着内卫军从左侧冲向山头时,叶菲姆也亲自率领他的主力营从右侧攻向了38号高地。
是骡子是马,大家拉出来遛遛,看谁的部队更能打,能更快地攻下日军阵地。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妖娆。
战斗才刚刚开始,叶菲姆团长就感受到了双方部队之间的巨大差异。
步兵170团是57师的主力团,在配属的机枪,迫击炮等武器方面,比一般步兵团要优越得多,可要是跟周逸龙的内卫军比起来,170团突然就变成叫花子团了。
比如,在进攻火力上,170团主要依赖部署在后方的机枪和迫击炮支援,士兵们大量装备的步枪,却根本无法适应,边跑边射击的进攻战术。
为了加强前线火力,叶菲姆团长不得不将攻击步兵们,分成几个波次,交替射击掩护着,向前冲锋。
整个右侧战线上,就一直贯穿着叶菲姆团长的焦急呐喊声:
“快射击,动作再快点,赶快装弹,保持火力,继续射击……”
但周逸龙的部队就不同了,除了留在后方提供火力支援的,机枪,迫击炮和部分步枪手外,前线主攻的部队,竟然清一色的全是冲锋枪。
这些内卫军们边跑边向前,进行着疯狂的扫射,凶猛到爆炸的冲锋枪火力将日军阵地,打出一片飞散的烟尘来,可怜的日军步枪手们,不要说开枪还击了,就连露出脑袋向外面看上一眼,都要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
整个左侧战线上,也一直贯穿着周逸龙的焦急呐喊声。
不过,跟叶菲姆催促士兵们抓紧射击不同,在内卫军中,由于很多士兵都是第一次上战场的新手,他们拿上冲锋枪这种大杀器后,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按住扳机就“突突突”的打个不停,几次差点不小心误伤到自己人。
&
第一百二十四章 被胖子支配的恐惧
就在叶菲姆团长,目瞪口呆的注视中,周逸龙端着冲锋枪,带着这帮虎狼之师,一路“突突突”地杀了一个大圈,眼看就要冲到他跟前,前后夹击那些为数不多的幸存日军了。
这一次,阵地上仅存的那些日军们,主动跳出战壕,发起了果敢的白刃战,他们一路鬼哭狼嚎地冲出了阵地,攻击方向却是选择了叶菲姆的170团。
毕竟打到这个时候,就是傻子也知道,柿子肯定是找软的捏啊。
日军的这一举动,差点把叶菲姆团长的鼻子都给气歪了,之前劳资找着你们肉搏,你们偏要羞答答的不干,现在被人追着屁股打了,就知道往我这里冲了
他妈的,劳资的170团就是后娘养的,这么不入你们的法眼
盛怒之下,叶菲姆团长率领同样怒气冲天的170团,勇敢地迎了上去,用刺刀跟日军展开了面对面的凶猛搏斗。
170团不愧是57师的头号主力团,跟日军肉搏起来,竟然几乎不落下风,他们依靠人数上的优势,迅猛的解决掉了,那最后的几十名小鬼子。
这一场漂亮的白刃战,多少为陆军弟兄们挽回了一些颜面。
山上的鬼子被彻底肃清,只可惜了那些白匪特务们,在完成任务后,他们已经先行撤离了高地。
不然,周逸龙还真想再会会,这些神出鬼没的渣子们,将他们干净利落的一网打尽。
叶菲姆团长主动走上前来,向周逸龙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虽然他的级别比周逸龙低,主动敬礼也是应该的,但叶菲姆的这个军礼,却跟军衔的高低没有任何关系,他是发自内心的敬佩,这位身先士卒,又英勇善战的政委同志。
看样子,有关上次诺门罕之战的传言,很多都是真的,米哈依尔同志无愧于伟大的苏维埃英雄。
幸亏他是我们这边的,如果日军中出现了这么一个人物,那可真的是让人欲哭无泪,绝望透顶了。
…………
秋叶中佐现在就很欲哭无泪,明明一片大好的形势,怎么转眼间,就灰飞烟灭了呢
可怜自己的那500多名勇士啊,要是再算上刚刚死于炮击和进攻战的士兵们,仅仅一次战斗,秋叶联队就报销了近800多名忠勇的皇军战士。
即便整个联队经过了实力上的增强,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按这样打下去,岂不是再来个五六次拉锯战,秋叶联队就变成秋叶小队了
这一刻,秋叶中佐终于回想起了,被那个胖子支配的深深恐惧来。
难道那个传说中的米哈依尔,真的就在对面吗怎么苏军战力爆发的感觉,偏偏就这么似曾相识的熟悉呢
小松原中将也满脸不可思议地张大了嘴巴,上一次诺门罕大战时,
他并没有亲自领教过周逸龙的厉害。
虽然听逃回来的秋叶中佐哔哔了不少,把那个胖子几乎说成了能够飞天入地的战神一般,但在小松原的眼里,那只是秋叶中佐被吓破了胆的表现,哪有那么厉害的指挥官啊,既能运筹帷幄,又能决胜战场,这还是个人吗
至少,小松原打了几十年仗,从未听说过这种逆天的存在。
但今天不行了,当小松原中将在望远镜中亲眼看到那个胖子,凶猛地端着冲锋枪,一路将皇军武士们杀得尸横遍野时,他觉得自己坚守了多年的信仰,彻底的崩塌了。
原来人厉害起来,真的可以这么牛逼啊。
小松原之所以放心的,让那500名皇军勇士坚守在山顶上,就是因为他自信,苏军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的消灭他们。
要知道,那可是半个大队的兵力啊,在1939年以前,半个大队的皇军士兵们可是能做很多事情的,想把他们吃掉,也要看看你有没有一副好牙口。
可没想到,那个无耻的胖子,不但牙口很好,连带着肠胃也很好,一口气吃下了那么多的皇军勇士,也没见他放个屁出来,消化消化的。
早知道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小松原就是打死,也不会命令炮兵那么快转移啊。
这个时候,要是能对着山顶打上一排炮弹,把那个可恶的胖子,给活活炸死,那就真是大快人心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