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野性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王梓钧

    由于人手不足,销售团队急速扩张,宋其志和张国栋都把身边的骨干撒到各省。其中就有三人干得顺风顺水,有一个甚至全凭自己的本事,直接把徽省的销售渠道给打通理顺——这家伙小学毕业,当初是顶替父亲进厂当工人的,偷奸耍滑,表现欠佳,没想到放去跑市场居然大展拳脚。

    随即,张国栋又建议在每个省会设立经销处,相当于喜丰在各省的销售前哨站。

    在获得宋维扬首肯,杨信签字同意的同时,张国栋也汇报了一下情况,他苦笑着说:一些经销商在品尝了冰茶样品之后,愿意尝试帮我们卖新产品,但提出了一个非常古怪的要求。

    什么要求?杨信问。

    张国栋说:经销商提出,要我们在打广告的时候,尽量宣传饮料的保健功能。

    杨信还在考虑,宋维扬就直接说:不可能,我们自有宣传方案。

    张国栋无奈道:没有保健功能的新品饮料,他们都不愿意代理经销。

    宋维扬也很无奈啊,中国市场已经被那些保健品给搞疯了。

    健力宝虽然从一开始就玩保健概念,还自称是东方魔水,但它至少也从科学出发,归根结底属于一款运动保健饮料。

    但就在今年,健力宝的宣传变味了,从科学变成了玄幻。他们专门研究三株口服液的广告文案,随即宣传收到了消费者的感谢信,一些常年患病不起的老人喝了健力宝,居然神奇的痊愈了。还把饮料送去医院进行临床观察,得出的结论是:服用健力宝可以改善体内环境,恢复精神,消除疲劳,改善胃口,促进体内电解质平衡,对增强精力体力消化力宫缩力有明显好处。

    嗯,宫缩力俗称产力,宫缩力强的女人生孩子都更好生健力宝居然还有帮女人生孩子的功能。

    健力宝直接从东方魔水变成了包治百病的江湖药水。

    这种转变,是不得不为之,因为销售人员总是向李经纬抱怨:如果我们不做保健品宣传,就没有经销商愿意卖健力宝了。

    幸好李经纬及时发现这种广告的危险性,只搞了几个月就连忙停止,否则等到保健品信用崩溃的时候,健力宝直接就要完蛋,都不用等跟地方政府出现矛盾了。

    至于未来的饮料巨头娃哈哈,头几年都在做保健品,专门生产儿童营养口服液。直到去年,娃哈哈终于开始做饮料了,并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大肆攻占乡镇饮料市场——娃哈哈饮料此时在大中城市并无影响力。

    在两可乐水淹七军之后,中国饮料市场已经丢了大半壁江山,而娃哈哈也是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崛起的。

    同时崛起的还有乐百氏,同样也在做保健品,目标刚好跟娃哈哈相反,专攻大中城市,乡镇市场暂时还看不到踪影。

    杨信说道:现在就健力宝娃哈哈和乐百氏是我们最强力的竞争对手,但这三个品牌都在做保健品,或者是在宣传保健概念,为什么我们就不行?

    因为没必要。宋维扬说。

    张国栋急道:很有必要!娃哈哈靠营养口服液铺渠道,乐百氏靠生命核能打响名气,健力宝一直都是保健功能饮料,现在都包治百病了。我们如果不宣传保健功能,拿什么跟他们竞争,又拿什么赢得经销商的青睐?不搞保健宣传,我们连货都铺不出去!

    宋维扬有点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这疯狂野蛮的时代,把做饮料的生生逼去卖保健品,这不是逼良为娼吗?简直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但是,名不见经传的旭日升,能够靠冰红茶一炮而红,人家也没宣传保健啊,为什么老子就不可以?

    宋维扬想了想说:先继续跟经销商接触,能谈就谈,不能谈就等我的广告投放之后再说。

    好吧。张国栋感到一种深深的挫败和无奈感。

    杨信和张国栋离开办公室,陈桃又突然进来了,她一脸神秘笑容说:董事长,你看看这个!

    宋维扬接过来一看,却是一封快件,问道:谁寄来的信?

    中国罐头食品营养学会,陈桃说着突然哈哈大笑,董事长,我们的罐头获奖了,还是慕尼黑国际食品展会的金奖!

    宋维扬一头瀑布汗。




087【开派祖师】
    自马博士金盆洗手后,颁奖骗术就迅速在江湖流传开来。

    首先,浙省有8家啤酒厂宣称自己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当地媒体热情报道,视之为无上荣誉。怎奈获奖的企业越来越多,竟渐渐达到了两位数,浙省报界一提起这玩意儿就当笑话。

    同时,苏省也有6家味精厂获得了国际博览会金奖,当地媒体正准备报道,就被粤省和浙省同行的前车之鉴给提醒了。

    骗子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已经无法成功行骗,于是又把目光投向了北方和西部。

    东北那边被骗了好几次后,明显被榨干市场潜力,竟有骗子直接给一家只有100多人的小厂发去喜报:境外费用2万,获奖费用1万,代理费用8000。另外可加钱,亚洲金奖5000,全球金奖1万,终身大奖2万,再缴5万可安排领奖仪式并拍照。

    明码实价,爱买不买,各种奖项大派送。

    马博士可谓颁奖诈骗的开山祖师,已经形成了一个流派,直到21世纪还有人在变着法使用。比如给私人颁奖,摄影奖文学奖发明奖掏笔钱就能发证书,还能把作品印刷成册,拿来送人倍儿有面子。

    等再过几个月,全国企业都知道是咋回事儿了。他们也学得更聪明,用不着骗子帮忙,自己就弄出一堆金奖,然后在电视报纸上疯狂打广告。

    如今中国的广告市场也是群魔乱舞,政府没有什么硬性规定,也不存在什么广告欺诈,前些年甚至香烟广告都可以上电视。在如此法律环境之下,广告商各种脑洞大开,比如给木乃伊吃速效救心丸,一下子就活过来了,还特么能缠着破布条跳舞放在十年后,这种广告根本不允许播放。

    反倒是未来一些看起来很常见的宣传手段,此时是被明令禁止的。

    比如情人节促销。

    去年二月,几家外企在京城投放广告,宣布情人节前后一周内有优惠活动,送玫瑰花,送情人优惠卡什么的。这玩意儿太新鲜了,立即引起强烈的市场反应,搞得国营饭店也推出了情人节晚会,足抵工人一个月工资的座位票,竟然还供不应求。

    一些老干部表示非常不满,认为情人这个词汇太过暧昧,有伤风化。于是有关部门下发通知,严禁在广告中使用情人节一词,今后每年2月份工商部门都会下发类似通知,直到1998年才解禁情人节宣传活动。

    宋维扬把诈骗快件扔到一边,笑问:怎么,你想去把奖领回来?

    陈桃笑嘻嘻说:这种金奖,我亲手发了不少,还真没有在别人手里领过。

    宋维扬说:你要是有兴趣,可以回信联系,说不定还能骗点零花钱过来。

    真的?陈桃眼睛发亮,感觉好有趣的样子。

    宋维扬说:嗯,你可以带人带钱过去领奖,获得对方足够的信任。在领奖的时候,就说咱们厂要举办一次罐头行业的发展讨论会,请求对方进行组织协调,并决定一次性支付对方100万活动费。谈的时候不能急,处于一种每次都要给钱的状态,吊他们胃口。然后,你又表示联系到了一家食品协会,打算跟食品协会合作,而且已经邀约到几家大型罐头厂,每家厂子都愿意出10万元的参会经费。他们肯定被钱搞得眼红,这时你又说,还要请国家食品机构的领导出席,需要一大笔邀请费,引导那些骗子主动掏钱跟食品协会抢主办权

    宋维扬还没说完,陈桃就打断道:太复杂了。

    并不复杂,只要掌握控制了对方的心态,非常轻松就能把钱骗来。就算骗不来钱,被对方识破了,他们也不敢报警,反正没有任何损失,宋维扬说,记住,领奖的钱不能给他们,防止他们随时跑路闪人。你抛出的诱饵越大,他们就越不急着要钱。现在的骗子还不专业,没有职业素养,一个比一个贪心。

    陈桃笑道:要是你愿意亲自出马,我肯定给你当助手。

    宋维扬摇头说:撑死了骗他们几十万,我现在哪有闲工夫搞那个。

    那还是算了吧,我一个人做不来,就算把郑大哥也叫上,估计多半也会露馅,陈桃遗憾道,又补充了一句,搞诈骗还是你在行。

    宋维扬就不乐意了:嘿,搞得我像职业骗子一样!

    陈桃笑道:你比职业骗子更会骗人。

    这话说得很对,从80年代到2000年以后,99的诈骗手段都非常粗糙,基本靠广撒网骗傻子捞钱。这些人真要遇上宋维扬,绝对被骗得裤子都不剩一条,分分钟到大街上当乞丐去。

    传销说起来很可怕,但里面全是一群二货。

    有个新闻是这样的,一个人被朋友骗进传销组织,他积极上课,积极参加活动,很快取得众人信任。然后他反向洗脑,天天吹嘘自己在银行有关系,可以办大额透支的信用卡,这种信用卡流水越大,就能获得更多的业务返利。于是,一整个传销窝点都被骗了,连传销干部都傻乎乎的请他办信用卡,一口气刷卡套现传销人员几十万,并且以业务沟通为借口成功脱身。

    被骗的传销人员异常愤怒,于是选择了报警!

    还有一个新闻,一个少女被中年妇女拐骗,意外发现对方的真面目。少女不动声色,在前往山村的一个小镇上,借口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临时出去找了个老光棍当客户,把那个想拐卖她的中年妇女给卖了。

    以上,都是真实案列。

    要是哪天宋维扬落入传销窝点,至少有几十种方法可劲儿忽悠,不把那些搞传销的家底儿骗光他就不是马博士!

    两人讨论了一番诈骗业务,都没什么兴致,宋维扬问:葛忧联系到了吗?

    联系到了,他的广告费报价是20万,我们谈到15万就再减不下来。陈桃说。

    那就15万吧。宋维扬道。

    陈桃提醒说:我让人打听了一下,内地明星的最高价也才十万,只有港台明星能出到30万,甚至50万的广告价。葛忧咬死了15万不松口,估计是嫌我们企业小,品牌也不够响亮。再继续谈下去,可能10万就能拿下来。

    就15万,没那个时间谈了,冰茶饮料最迟5月中旬就要投放市场。宋维扬拍板说。

    葛大爷绝对值这个价,花15万请他打广告,绝对比请30万的港台明星更有效果。

    十年之后,葛大爷站出来一声吼,可是帮亿霖木业轻轻松松骗到10多亿啊,民间号召力杠杠的。



088【万事俱备】
    90年代初的广告界有个奇怪现象,那就是电视广告的(金钱)价值被远远低估。

    在十多年后,央视1套的广告基本不会超过75秒。这个75秒,是指单个产品每天黄金时间的广告总和,你掏再多钱,央视也不会让你超过75秒。

    但在此时,央视广告的算法为30秒多少钱。

    就拿去年来说,即便央视广告涨价了,但30秒黄金时间段广告依旧不足《中国青年报整版广告费用的三分之一。

    于是,央视的广告费今年又涨价,连带着各省台也跟着涨。

    央视广告合约分为半年约和一年约,宋维扬打算签半年,再多就资金紧张了。

    宋维扬这次不准备搞什么垃圾时间轰炸,去年被他那么一搞,各电视台的垃圾时间广告涨了一倍有余,而且全都是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广告。喜丰冰茶必须以堂堂之师出阵,在央视打广告,这样才能确立自己的品牌地位。

    广告合约是宋其志去京城谈的,每天中午10秒下午20秒傍晚10秒天气预报后5秒八点档黄金时间5秒九点到十点10秒。每天总计有1分钟的广告,半年约合同价为550万元。

    看似不多,其实很恐怖,毕竟这是1994年。

    后续还要在各个省台投放广告,即便只在10个比较重要的省份投放,半年下来也得2000万以上,加上央视就是2550万。如果再算上报纸杂志,宋维扬估计半年就要花3500万元来做广告——单从广告投入来说,已经能排入国产品牌的前三名了。

    不管是宋其志郭晓兰杨信,还是郑学红陈桃张国栋,他们在得知宋维扬的计划后都有点心虚。

    太狂野了,完全是孤注一掷,如果冰茶饮料卖得不好,那大家可以直接宣布破产。

    宋其志还在京城发回来一个重要消息,冀省已经出现冰茶饮料,品牌名称为旭日升,而且销售情况还比较好。

    宋维扬颇感惊讶,没想到旭日升这么早就出现了,连忙让大哥派人进行详细调查。

    几天后,宋其志又发回信息——旭日升冰茶是从去年底开始卖的,但只局限在冀省的两三个小城市。由于市场反应良好,旭日升公司顺利拿到银行贷款,于今年春节后投资建厂扩大规模,现在产品已经抢占了冀省的省会。不过也仅限于此,旭日升的销售渠道铺设很慢,广告投入也小,出了冀省就见不到影子。

    但是,根据京城的经销商反映,旭日升冰茶正准备进军京津市场,估计可能会在五月份跟喜丰冰茶撞车。

    四月底,由宋维扬亲自策划葛大爷出演的广告,在京城制作完毕。

    容平市总厂这边,已经生产了半个月的冰茶,陆续发货到各地。鲁省分厂的生产线也调试完毕,正在加班加点生产,为即将打响的战争囤积弹药。

    各地经销商虽然大部分在观望,拿不准这种新品茶饮料是否畅销,但依旧有一些愿意冒险——前提是先货后款。

    央视广告将在5月中旬播出,但黄金时间段广告还得延后,因为已经排满了,得等到7月初才能腾出空缺。

    广告产品渠道都已准备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段时间,公司所有人都在连轴转,郑学红直接被派往鲁省分厂担任厂长,还带走了一个大学生和10个罐头厂骨干。

    宋维扬来到杨信的办公室,拍出一份稿件说:联系《中青报《工商报《经济报《文汇报《新民报《京城晚报《羊城晚报和《南方周末,我要买他们一个星期的整版广告!

    杨信惊道:除了几份周报以外,你说的其他报纸都是每天一发,而且全是大报,一个星期的整版广告加起来得100多万啊!

    这年头的报纸就是如此牛逼,广告费贵得吓人。

    你先看看稿子再说。宋维扬笑道。

    杨信低头一看,只读到开篇前几句,就忍不住倒吸凉气,提醒说:你这是讨贼檄文,而且讨伐的还是洋商,跟政府倡导的不一致。我估计吧,《中青报《工商报《文汇报和《经济报都不会刊发,给再多钱他们也不敢。

    宋维扬道:不管能不能刊发,先联系再说,总有一两家会答应的。

    我是怕出事!杨信捧着稿件,咂舌道,你这回剑走偏锋,可是在跟政府唱反调。

    宋维扬满不在乎:现在唱反调的多了,只要不惹到具体的官员和部门,根本就不会有人站出来管闲事。
1...4849505152...3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