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江湖尘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江南剑




第九章 侠义之心
    在三条岔路中间,是一片片广阔的农田,农田被垄沟分成了一块块的,垄沟既可以用来区分农田的所属,也可用于灌溉,此时正是小满,小麦已经齐膝高,到了芒种,这些绿油油的麦子就会成熟进而被收割,刘苏儿不知道这里都是少林寺的田产,田中有几位农人正在给小麦浇水,值此时节有“小满不满,麦有一险”的说法,此时如果不浇足了水,小麦的收成就会受到影响。

    看到田里的农人,刘苏儿走过去施礼询问:“这位大哥,最近几日可是一直在这里”

    这位农人点了点头说道:“这四五日我都在这里给地浇水,不知可有什么事”

    刘苏儿说道:“不知大哥可曾见到过什么奇怪的人从这里经过”

    农人想了想,说道:“从这里经过的人多半是去少林寺拜佛的,什么人都有,要说特别奇怪的,我倒没有注意。”

    刘苏儿道了谢,一连问了几个人,都说没有看到什么奇怪的人,刘苏儿问他们不过是聊以,并没有真的想从他们这里得到什么结果,所以什么也没有问道,也不感到失望。

    既然没有结果,他便决定沿着官道向洛阳方向去打听,如果那名夜入少林杀人的凶手有什么企图,绝不会其他两条路来,但这条路上来往之人,有许多都是过来求佛和还愿的,他委实分不清楚什么样的人有嫌疑,他只记得那身影瘦俏,可是通河南的人,经过前几年的两次灾害,一次延续数年的旱灾和一次黄河决堤后的洪涝,人们大多吃不饱饭,看起来都很瘦俏,路过的人,刘苏儿感到他们都有嫌疑,仔细看过,又都觉得不像。

    午后下山的人较多,这些人都是早上过来,有的自带干粮,有的在食肆打过尖,晌午过后再上山的话,等到下山天就黑了,因此路遇之人,多为从少林寺出来的人。

    在田间劳作的农人,他们孩子没有钱送去私塾读书,而婆娘若是忙些别的挣钱的行当,孩子便没有人看管,一般都是大人在田间劳作,孩子在路上玩,大大小小衣衫褴褛的孩子就在官道上打闹嬉戏,有的在过家家,有的在玩泥巴。

    顺着官道再向前行不远,就是一片杨树林,官道本来向西北方向,过了树林就折而向西,沿着路一直走上四五十里地,就能到洛阳。

    这时,从杨树林后,忽然驶过来一辆马车,马车并非富人家乘坐的拉着车厢的马车,而是一辆拉柴禾的马车,被扎成捆的柴禾高高地堆在一架木板车上,车辕架在马背上,一名老汉坐在车头。

    看他的方向,沿着这条路走过去,只能是通往少林寺,想来这些柴禾就是送到少林寺中的。

    彼时的官道不过是一种好听的称呼,比起其他的路略微宽了些略微平整些,其实都是土路,车轮子轧着年深日久轧出来的车辙印子缓缓前行,那马虽非老马,看是看样子也是被生活的重担压得疲惫不堪,精瘦的马身子上皮毛斑驳,失去了这个年纪的马应有的风采。

    一些孩子见到马车,都围过来观看,一名调皮的孩童将手中的泥丸扔向马儿,那老汉空挥马鞭呵斥孩子,但说巧不巧,这孩子扔出去的泥丸正好打在马鼻子上,马儿受了惊,忽然不受控制,不再沿着车辙前行,而是向一边跳开,木板车的轮子卡在车辙里,随着马的一拽,木板车摇晃不定,堆得高高的柴禾向一旁倒去,而在柴禾歪倒的方向,恰有一个孩子,见到事起突然,来不及有什么反应,又像是被吓呆了,竟不知逃走。

    眼看着扎成捆的柴禾就要砸在这名孩子身上,刘苏儿距之颇远,但还是向那边冲去,希望能赶得及,但他心知自己来不及到达,那柴禾就会掉下来,前来拜佛的一些人都被此事骇得叫出声来。其中一名下山的男子忽然一掌拍向柴禾,另一只手迅速地扯过孩童,那跌落的柴禾被他拍向一边,擦着孩子的身子跌落,而马儿也在赶车的老汉几鞭子下逐渐老实了下来。

    知道此时,这孩子才知道大哭起来,田中的农人纷纷赶来,对于此事吵吵嚷嚷,无外乎感激那名救下孩子的汉子,以及责骂那名向马儿扔泥丸,惹怒马儿的孩子,其他人纷纷议论,对于这名男子的侠义之举,纷纷称赞。

    刘苏儿见这名男子的手被柴禾刺得流出血,一根细枝几乎将他的手掌穿透,看他笨拙的身手不像是习武之人,而行事却有不顾自己安慰,勇救他人的侠义心肠,刘苏儿不禁心生好感,他虽不懂医道,可是封住此人手上的几处穴道,减轻他的疼痛,减缓流血,又帮他拔出了树枝,从衣服上撕下以条布帮他粗陋地包裹了一下。

    这名老汉讪讪地有些不好意思,尽管此事是一名孩子招惹来的,不过他的柴禾因为他的偷懒没有捆缚好,他不免也有一些责任,刘苏儿怜他年迈还做着赶大车的活,同时柴禾又是送往少林寺的,便让他走吧,这男子手上的伤由他带着去看大夫。

    老汉千恩万谢地赶着车走了,其他的围观的人见没事了,也都散了,惹事孩子的父亲也打够了孩子,在这名受伤男子再三表示不再追究的情况下,农人又训斥了几句孩子,也回田中去浇



第十章 深夜访客
    刘苏儿问大夫,只不过是随口一问,就像他刚下山时问田中的农人一样,本也没有期望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谁知大夫却说道:陌生人有两拨,一拨就是你们喽,还有一拨是夫妻两个,男的胳膊折了,陪他来的应是他的媳妇,我问他胳膊怎么折的,他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他媳妇说是到屋顶晒棉花,不小心从屋顶摔下来摔折的,我看过这么多骨折的病人,他的胳膊绝不是摔折的,倒像是被人打折的。

    一听到打折二字,刘苏儿留上了神,尽管那名夜闯少林的人胳膊没折,也没和他进行打斗,可是这毕竟是在少室山下,少林寺脚下,竟然有人敢发生打斗,那的确很奇怪了,更奇怪的是此人还遮遮掩掩,若是摔折的胳膊,又有什么好隐瞒的呢

    刘苏儿对大夫说道:“多谢相告,还请大夫告知这对夫妻长什么样子。”

    大夫点了点头:“若非你是从少林寺来的,就算是官府的人来询问,我一般也不会说,没的给自己惹麻烦。”

    刘苏儿问道:“不知大夫怎么能看出我是从少林寺来的我又没穿缁衣,也没剃光头。”

    这话非要问个明白不可,刘苏儿记得第一次被人认出自己是师从少林,还是在郑州城中,被一指神丐郭百结认出,当时他说一个人习了相应的武功,通过此人的一举一动,就能看出此人的门派,郭百结是江湖中的老手,能看出自己是少林的,也还不奇怪,这大夫并非会武功的人,又怎么看出来的若不问个明白,自己调查夜闯少林的人,中间少不了会乔装成普通人,这大夫既然能看出来他的来历,别人恐怕同样也能看出来。

    大夫指了指他的鞋,说道:“少林寺的僧人都穿芒鞋,你若非少林寺的,怎会穿少林寺的鞋我从没见过别人穿这鞋的。”

    刘苏儿低头看看了脚上的草鞋,天气渐暖,少林寺的僧人都换成了这种鞋,一时这种鞋穿着舒服,又符合僧人的身份,而是这种鞋上下山都十分方便,少林寺建在少室山上,穿别的鞋还不如芒鞋实用,而且便宜,刘苏儿一向喜欢穿,没想到会让人从这方面认出来,看来到了洛阳城后,一身行头都要换了。

    大夫随后告诉了他这对夫妻的模样,刘苏儿记下了,和李希声两人辞别大夫出来。

    刘苏儿问李希声:“不知你本是去往何地”

    李希声说道:“我是去洛阳,咱们就此告辞吧,多谢你替我付的诊金。”

    刘苏儿笑道:“一点银子,算不上什么,只是我的目的也是洛阳,既然顺路,何不同行”

    李希声点了点头:“好吧,孤峰顶上要同行,同行自古不相肯,你习武,我学文,虽是同行不同步,也能分明携手同行处。”

    刘苏儿愕然:“你说什么咱们在山下,你怎么说孤峰顶既然同行你不答应,你我各自前去便是,我又没有逼你。”

    李希声哑然失笑道:“你真是没有学问,才会误会,我说的是你们释家诗人所作的诗,你扯哪去了你连这几首诗都没听说过,我真有些怀疑你在少林寺学的什么。”

    刘苏儿脸一红,说道:“我小时候家境不好,没上过学堂,所知有限,哎,你跟我说说,这什么同行不同步,也算是诗”

    李希声听他不避讳自己书读得少,没学问,也同情他的出身,他耐心解释道:“第一首诗是释道颜的诗,其中两句是孤峰顶上要同行,十字街头还共坐。说的是贫富以共之意,第二句是释道枢的一首诗,同行自古不相肯,峰顶老人何足论。第三句是释惟一的一手偈颂,开门待知识,知识喜来过,两两不成双,一一无回互。共卧不共床,同行不同步。昭然在目前,目前不可睹。虽则不可睹,我独知其故。圣容菩萨来西天,庐仙夏人在东土。我以为你是知道的,以后我说话注意点便是。”

    刘苏儿点了点头:“原来如此,你把诗念完了,我听起来还有些诗的感觉。”

    李希声转过话题:“你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吧,听说你们俗家弟子要过什么铜人阵才算学成下山,能过了那个阵的,武功都非常高明,看来你年纪不大,武功练得倒好。”

    刘苏儿说道:“你知道得挺多的,可是我下山却是另有原因,对了,你说的那个太室山上的什么嵩阳书院又是干什么的卖书的吗”

    李希声摇了摇头:“是个做学问的地方,并非卖书的。”

    &nbs



第十一章 初衷不改
    刘苏儿本想说出来,转念一想,自己都没有想通对方的身份,告诉了他又有什么用说不定会他会以为是贼,吓得他睡不好觉,想到此处,他说道:“或者是我眼花了,觉得好像有个人出去,你既然没有看到,应是我眼花了。”

    李希声看了看大门,嘟囔着:“大门都好好地关着,怎会有人出去定是你眼花了,对了,我正想跟你说,我在洛阳有为朋友,文武双全,到了洛阳后我带你过去看看。”

    刘苏儿摇了摇头:“我又不认识你朋友,去见他干什么没的感到尴尬。”

    李希声说道:“他非常仰慕少林寺的武功,可是他又不愿去少林寺习武,说少林寺太闷了,你既然到洛阳去,就顺便去见见他吧,就当是冲着我的面子。”

    刘苏儿无法,只得先答应了下来,同时想到,李希声的朋友若是武林中人,自己也好打听打听有没有什么人提到过少林,或者是想去少林寺找什么东西,前些日子,一名叫做公冶非的老人,就从少林寺偷走了金钟罩的秘籍,此人到少林寺行凶杀人,说不定也是为了什么武功秘籍,但为何要杀人呢而且用的暗器,又是什么阴毒的暗器。

    刘苏儿问李希声:“你这位朋友叫什么名字”

    李希声说道:“我这个朋友是个世家子弟,名叫常癸风。”

    刘苏儿愕然,原来是洛阳常家的人,从名字就知道常癸风排行第十,刘苏儿曾和常甲风以及常满丁两人去对付唐门的掌门,对这位常癸风却似乎没有什么印象,没想到李希声所说的竟然会是他,真是料想不到。

    李希声说道:“怎么,你认识他”

    刘苏儿说道:“算不上什么认识,只见过几次面。”

    李希声叹道:“有些人一出生,就什么都有了,胜过别人一世甚至几世的辛苦所得。”

    刘苏儿问道:“难道你的家境也不好么怎会有如此感慨”

    李希声说道:“我小的时候家境还算可以,当然没办法和常家相比,我和他同是一位先生所教,后来我家道中落,常癸风和我要好,常常从家中偷拿财物送我,否则我未必能有今日,可能早就出来为生计奔波了,我非常感激常癸风,也跟羡慕他,所以由此感慨罢了。”

    刘苏儿没想到常癸风竟然还有如此心善的一面,印象中,常癸风似乎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常眼道为富不仁,可是在常癸风身上却看不出此点,他说道:“你还用感慨的话,我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是个孤儿,四五岁时,爹娘还在世,爹爹叫我认了字,因为穷,连一天学堂也没上过,至于书么也只是在少林寺中念过基本经书。”

    李希声说道:“和你比起来,我还算幸运的。”

    刘苏儿问道:“既然你和常癸风一起上的私塾,怎么后来没有在一起你又去了什么嵩阳学院”

    李希声说道:“我就是因为穷,所以发奋读书,企图考取功名,但世道败坏,我几次落榜,打听后才知道,上榜的人不是这家有钱人的儿子,就是那家有权人的儿子,虽然没有因此取得什么成绩,但当年科考的一位监生知我有真才,所以举荐我到嵩阳书院,我这才有了着落,而常癸风又怎么一样呢他没有我这样必须要靠读书出人头地的压力,天天不好好学习,先生问起来,他就说他爹喊他回去练常家拳,先生无奈,只得听之任之,他兄弟十几个都是如此,可是常戊风和常庚风两人虽然没有好好读书,却因为托了人花了钱,一路榜上有名,据说都做到四品官员了,你说我能不感慨么”

    刘苏儿说道:“你也知世道败坏,干什么还非要考上榜去做官呢”

    李希声说道:“做了官,我才有改变现状的可能,既能改变我自己,又能改变我想改变的事情,事已至此,再说这些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刘苏儿说道:“我想你不该放弃你的目的,你要是做了官,一定是个好官。”

    李希声说道:“你怎的知道我是个好官”

    刘苏儿想了想说道:“我能看得出来,对了,既然当官能挣钱,你何不让常癸风借你一些钱,等你做了官,你再还他。”

    李希声问道:“我要钱干什么”

    刘苏儿说道:“你不是说有钱人才能考取功名么”

    李希声说道:“哪有这么简单的有钱的人多半也有关系,才能够打通其中的关节,又岂是只有钱便行的,别说了,就当那只是少年时做的一个不切实际的梦吧。”

    刘苏儿依然执着地劝他:“我认识一个人,小的时候教武功先生就给他摸过骨,说他习不得武功,这是天生的缺陷



第十二章 话不投机
    三人在厮仆的侍候下洗了手,来到餐厅分主宾做好,正准备吃饭,家丁来报,有常癸风的两位好友前来,家丁是认得的,因此先请到厅堂上去候着,常癸风致歉一声,过去看看,让两人先吃。

    两人自然不会这么失礼,便等着常癸风回来再一起吃,刘苏儿看着一张桌上琳琅满尽各种菜肴说道:“只有我们三人吃饭,怎的却摆了这么多菜咱们怎能吃得完”

    李希声说道:“富人家吃饭哪里是简简单单地只是为了吃更是一种炫耀摆谱,既可表示看重我们,菜多显得招呼得殷勤嘛,又在表示他们不会这么小家子气,听说南方人请客吃饭,一条尺把长的鱼就能做出四样菜,四五个人吃那条鱼,主人还不停地招呼吃呀吃呀,在北方就不会,穷人来客都是宰鸡买酒,富人家还不是更厉害。”

    刘苏儿说道:“即便如此,也太浪费了,你看这条烤乳猪,只这一道菜我们三人都吃不完,这碗蹄膀,还有这鳖,咦,怎的一个瓷盆里放着两只鸡”

    李希声笑道:“这不是鸡,这是鸳鸯,这道菜叫做鸳鸯戏水,没有两只怎么成”

    刘苏儿只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道菜,心中对于富人家的奢侈感到有些大开眼界,舌桥不下地说道:“菜多我还没感到如何奇怪,我奇怪的是像这蹄膀不得炖两三个时辰么咱们突然造访,这菜怎够时间做出来”

    李希声叹了口气,说道:“这你就不懂了,常癸风朋友众多,每日几乎都有朋友造访,这些菜他们家中的厨子是每日都提前备好的,若是临时再做,哪里来得及。”

    刘苏儿对于他们天天这么吃更是不知说什么好了,李希声说道:“看到有钱人的好处了吧,对于衣食之物,他们不需再亲自去追求,所以就要么会在学术上技艺上有足够的时间去钻研,更容易有成就,但若没有目标,失去追求,也比常人更容易产生空虚,空虚就会让他们做出一些古怪的事,甚至是没有道理的事,而穷人正日为一口饭食活下去,哪里有闲去做什么事呢”

    刘苏儿问道:“所以你就是为了过上这种生活,而去读书,进而做官”

    李希声摇了摇头:“当然不是,你看咱们坐在这里吃着这些注定吃不完的饭,可是出了门就能看到乞讨的人,这就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做官,不是为了朱门的酒肉,而是为了不让路边有冻死骨。”
1...102103104105106...5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