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一家之主之农家女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晚起的太阳

    雪见一边写画着一边讲,一会儿就把沈家村给画出来了。然后雪见又道:

    “我再画一个梁家村的。”

    说着用同样的办法把梁家村的也画出来,然后把两张图能连起来的地方连起来。指着那空白处道:

    “这里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按我平时的目测,这一片应该是山和一些田土,但我没去过,不乱画下来,但这个路是汇在一起的,都是去回山镇上的路。说得重点一点。这个三叉路口就很重要了,是大家的必经之路,当然,不怕难走的也可以去爬坡上山下山的。这就是地图的用处,这种画法,是不是就把一个地方轻轻的就画到了纸上,如果是整个皇朝,你就得用大一点的纸来画。要想画得越明细,就得更大的纸。或是更大的布。可是要画皇朝,那可不是小事,得走上好几年吧。才能把各个地方都画下来,然后还要及时的汇总拼起来。主要是城市,村庄。高山,大河。以后,我就想啊,要是有人去全皇朝各处走走,把各地的风俗习惯都写下来。读了这本书的人,就等于去了一趟全皇朝!那是何等的丰功伟绩!”

    雪见说着画着,而听在胡先生耳朵里,如晴天霹雳,一个雷在他的头顶炸开了。他活了几十年,好象突然找到了目标,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一样。胡先生呆愣在那里,也不知道他的脑袋里在想什么,只是愣愣的看着雪见画的东西,似乎都听不到声音了。

    而梁声越却是看出来了雪见画的这个东西用在军事上会有很大的作用的。就自己不懂的地方再问问雪见。雪见也一一解答了。等自己搞明白了,转头却看到呆愣的先生。梁声越想出声叫他,雪见却拦住了他。胡先生一个人在那呆愣愣的站了好久。才发现雪见和梁声越都走到一边去坐下去了。胡先生满面喜色的转过身来,再次冲着雪见一行礼激动说道:

    “沈姑娘,多谢沈姑娘,你这一堂课把老夫讲明白了。老夫知道我这辈子该做什么了。”

    胡先生的话让雪见和梁声越愣了愣,随后雪见有些急切的说道:

    “胡爷爷,你这是打算....你不去赶考了吗”

    “不去了。老夫可恨早些年没遇到你呢要是老夫早点遇到你,就不会误了这些年了。还好还好。不迟不迟!”




第二百九十九章 别拿自己的骨气来争
    第二百九十九章别拿自己的骨气来争

    雪见转头又看看小舅道:

    “小舅母那边我们只有先瞒着了。到时你考了回来,只告诉她胡爷爷被我大师兄派去做事去了。这样就好了。”

    梁声越转头看看胡先生。胡先生想了想,还是点点头道:

    “行,这样多少有个人帮我一起看看。也好。”

    雪见十分佩服这种读书人,一旦决定做什么事,就不管不顾的去做。其实胡先生也知道这一出发,结果怎么样谁都不能预料。但他还是去做,就想做出一件事来,让自己一辈子的书没有白读,做一件让自己到老都会自豪的事!

    想到这里,雪见理了理自己的衣服,站到胡先生身前,深深给胡先生行了一个礼,道:

    “先生!雪儿把这个事说给先生听,且是听一听,没想到先生做下如此重大的决定,雪儿只能说十分佩服先生!这是一件很伟大的事,但为这事付出的牺牲也是很大的。雪儿在这里先预祝先生成功!等着先生回来时,雪儿一定恭敬迎先生!”

    胡先生却回了一礼道:

    “古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雪儿,你就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师者。你的这个建议让我找到了我活着的目标!是我该谢谢你才是,出门在外,肯定有很多不便,放心,一路上我都会及时同你们联系!”

    看着这一老一小的互相行礼,梁声越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就是一对忘年交了吧。雪见再次回到书案前道:

    “先生请坐,我还有几句话要说。”

    胡先生也过来坐在书桌前的一个椅子上,雪见认真道:

    “先生,你一路行来,生活上你不用担心。我自会叫大师兄叫人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还有个二师兄是在江湖上行走的人。想来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向他求救。但我也没见过二师兄,这事还得让大师兄帮忙。这是其一。”

    “其二,你本来这趟出行是想去画这个地图,但是,先生如果都走出去了。那就一路上多看看,多写写,各地的民俗风情,各地的天气变换,各地的山川美景。走一路,写一路,最后会留下千篇绝世篇章,相信最让学子们追捧的就是这些了。也是先生你后半生的财富了!不过如果你一路边写边走,会背负很多。我有个建议,先生每写好一篇,就抄一份寄给小舅,这样也有个保险。你看呢小舅给你整理起来,最后等你回来出书立著,先生,一个人的功名,不一定是去考了状元才是,如果你把此事做了,你的功名是无人能比的。学子们定会奉你为师长!”

    胡先生认真的听着雪见之言。连连点头道:

    “好,你所言极好!”

    雪见叹口气道:

    “很多羡慕先生这一趟的出行!哪怕高高在上的皇上,也没有如此确定的走遍他的江山大地。”

    “雪儿!”

    梁声越一听到雪见又拿皇家来说事,总是有些无可奈何的样子。雪见低头一笑道:

    “先生放心,你这行一盘缠算我的。钱我有,你尽管用,出门在外,怎么舒服怎么来!”

    转头又叫道:

    “半夏,烤好了吗”

    “小姐,烤好一个了,我又在烤一个。”

    “好半夏,真能干!你先去找来小草姐,叫她把我的红盒子拿过来。”

    “哎!”

    胡先生一听,忙道:

    “雪儿,这可不用,我这还有些银钱呢。”

    一会儿,小草就抱着雪见的一个红盒子过来了。雪见当面打开,从里面拿出几张银票道:

    “这是二千两银票,胡爷爷,你先带在身上,我是分开给你拿的,有百两的,有五百两的。你可以分开兑换来用。这些回头我让小草姐把你的内



第三百章 我就是你们以后的主家
    第三百章我就是你们以后的主家

    能想到的都叮嘱了一下,雪见又坐下给大师兄写了一封信。把情况给大师兄说了一下,之后又把信交给了梁声越。

    第二天一大早就要送走他们。吃过早饭后,胡月娥红肿着眼睛先是把父亲送上马车,回头被梁声越拉着手,拉到雪见面前道:

    “雪儿,我可是把你小舅母放你这里了。你可得给我照看好!”

    雪见点点头。应下了。把往京城的人都送走了,这宅子里就空了下来,只留下了几个人了。胡月娥自然还是眼泪停不住,章氏就拉着她回屋去了。

    接下来,就该是春耕的事了。这是大事!

    刚把沈二柱等人送走,仇远又带着管家带了些菜肉啊这些来。本来雪见还打算叫大姐夫上府城去买半边猪回来,反正现在的天气冷,这肉放哪都是放冰箱一样。冻得硬硬的。仇远送来了。这倒是好了,省事了。

    雪见见仇远来了,马上就叫大姐夫鲁成去佃户的村子上通知,说下午全体人员都有,老少都有,雪见要去村子里见见大家,要跟大家说说事。要求就是每家每户的人都得来。当个面,认一个人。

    然后雪见就接着仇远和管家道:

    “三师兄,你和管家下午可得帮我撑着场面。”

    吃了午饭,这边的人就留下了章氏和小胡氏,临要出门时,老沈头儿却退了回去,还把特意换了身新衣服的王氏也留下来了,老沈头儿道:

    “雪儿,你们去就是。我们老人就留在家里,我们去也做不了什么,你今天是办正事。等你办好了回头我们再去看看。”

    王氏想说什么,老沈头儿轻轻看了她一眼,她就没说话了。就跟着老沈头儿回屋子去烤火了。

    雪见穿得很厚。看看提个篮子跟在自己身后的半夏道:

    “半夏,你太小了,你也回去吧,把篮子给我。”

    半夏看看雪见,默默的把篮子交给了雪见。自己也退回屋里,那管家懂事,立马上前接过篮子道:

    “小姐,这个让老奴来拿。”

    雪见想想,也就由着他拿了。这个黄管家原来是跟着郡主的父亲长孙将军征战沙场的,只是那时只是一个亲兵,负责着长孙将军的生活安排,却没想到一次出征他因为去后方帮着照顾伤员去了。将军却一去不回了。回到京城后,老王爷就把他安排到这里来做了这个别院的管家。黄管家就一直忠心耿耿的管理着这个别院。

    其实这个别院从郡主得了名号封赏后就开始修起来,但郡主从来没来过。这里离京城太远了,还是老王爷来过两次,一次是来规划怎么修,一次是替皇上来查个事。就在这里落了一下脚,但黄管家并没有因为主子不在,就肆无忌惮的。而是一直兢兢业业的管理好这边,每年两季收获了都给京城送去。老王爷也是吩咐过。每次京城里过年过节的都会对这里的下人进行奖赏。以说明主子没有忘记她们。

    黄管家毕恭毕敬的跟在雪见身后,微躬着的身子恰到好处的体现了他对雪见的尊敬。雪见今天要在这些人面前立个威,所以也就仗了一下黄管家的这份心思。

    众人来到这个小村子里,村头上有棵很大的树,不过现在是冬天,都没什么叶子在上面,树下不同于上次来还看到的有几个老头儿在这里聊天,今天一到村里发现都安安静静的。

    雪见直接走到那个宋根土家的门前,因为在他这个门前有一个很宽的晒坝。雪见看了一下,然后叫石春前去叫门。其实宋家的门开着,看到雪见一行人来了,那个洪氏就站了出来。热情的招呼道:

    “主家来啦,老二,快把凳子搬出来。”

    雪见也笑道:

    “洪氏,不是说你身子不方便么,你不用忙了,我们的人来,从你家搬一个桌子和几个凳子出来就是。”

    洪氏笑笑道:



第三百零一章 别拿你们家丑事在这里来搅和
    第三百零一章别拿你们家丑事在这里来搅和

    听到雪见喊话的人都慢慢的静了下来。但还是尽量的往前面挤,想来看看这个桌子前在写什么或是算什么,会不会有什么赏吧会不会是先到先得

    雪见皱一下眉头,一跃而起站到桌子上,再次大声道:

    “各位,请大家都站好或是坐好,不要挤过来。宋根土和庞大虎站过来,把这些人按排下去坐好。大家坐好好说事。”

    于是大家退开了一点点,大家都知道今天来这里是要说事的。这可是关系到自家一家人一年的吃喝拉撒的问题。男人们都后退了,只有些妇女还在往前挤。雪见再次喊到:

    “一家人一家人的站在一起或是坐在一起。我们这里只是登记一下名字,有了你们家人的名字,我也认一下你们一家人,方便以后认识。”

    就这样,一家人一家人的登记后,雪见算了一下,一共有四十三家佃户,各人租种的地也不一样,最宽的就是庞大虎家,种了近三十亩地。最少的是一家没有男主人了,只种了四亩地,但看那女人也是一个好强的。

    统计下来。这四十多户人家里,五岁到十五岁的孩子有五十来个,都没读书,就在家帮着做事,早早的就被带到农田去帮着种地了。

    雪见初初看了一下,然后让大家都坐下,每家人都自带了一两根凳子来,大家坐了下来。雪见人小,站到了一个凳子上说话:

    “现在,我们有了个初步的认识。我叫沈雪见,是这个庄子的主子了。以前你们怎么佃的地我不管,但现在在我这里,我得把这些地重新规划一下,每一家人都有,你们都听着,每一家人都派一个代表出来,到这边来,衡量一下,你们自家能佃多少地。登记一下,回头我会把这些地重新分配一下。”

    正说着,就听有人叫道:

    “凭什么重新分配啊,回头我家种熟了的地分给别人了,分一些边角地给我。”

    那人一发言,好多妇女也就跟着吵吵起来。黄管家站出来:

    “都闭嘴,主子说怎么搞就怎么搞,你要不愿意佃的就不佃了就是。”

    那些人才慢慢的收了声,但都在下面交头接耳的说着。雪见又道:

    “你们会有意见的,但我是主家,我的地我还不能做主了我要怎么规划就怎么规划。有能力,你就报上来,你能佃上百亩都行。但我这里做个要求,我要是发现了佃给你的地,你再转佃给别人来种,那你就别想收成和呆在这里了。所以,你们都想好了,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就种多宽,别担心我有余地,我本来就是想余下地来做其他的事的。当然,也不是你说你佃多少我就给你多少,我得看看你家的劳动力情况来。”

    庞大虎和宋根土都与自己家的人说了一下,然后宋根土站出来道:

    “我家原来佃了二十一亩,今年我大儿子去学打铁去了,那今年我就佃十亩就是了。”

    有人接口问道:

    “根土,你俩口子的劳力大家都看着呢,你只佃十亩啊”

    宋根土呵呵笑道:

    “今年不行,我媳妇有了。得养孩子呢。我种十亩地都就可以了。放心,这个主家好着呢,不会让我们饿着的。”

    雪见赞赏的看了宋根土一眼。这个人看着憨,实是很精明,自己的打算都还没说,他都在为自己宣传了。看来他算是能看到下一步的人了。

    庞大虎也站起来道:

    “主家,我家原来佃的是二十八亩,我家倒是有劳力,年前



第三百零二章 一亩只要一斗
    第三百零二章一亩只要一斗

    接下来的人就老实了,个个也是与家人商量好了来登记了。轮到那个家里没有了男人的女人来的时候,女人还没开口。雪见就道:

    “顾大嫂,你不用登记了,今年不佃田给你们家,你先等一下,我会另外给你安排事做,不会饿着你们家人的。”

    这个顾氏,其实也才二十多岁,人也长得清清秀秀的。只是生活的压力使得她看上去有些苍老了一样。丈夫在前年得了重病死了,现在家里就她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才六岁,小的才三岁。上面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婆婆。这一家人就她一个劳动力,就是给她一亩地,她也种不好,还照顾不了家人。雪见决定把她另外按排了。

    听到雪见这样说,顾氏很惶恐不安,她怕,怕是东家不要自己家了。那自己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和一个病了的老人怎么办顾氏呆了一下,拉着两个孩子扑通一声跪在桌子前,连连磕头道:

    “小姐,求求你。给我点地吧,我能种。我...我...不能让我的孩子饿死啊。”

    雪见一愣,连忙下得桌子来,和过来的小草一起把顾氏扶起来,可是顾氏不肯起来,看来是雪见不答应她,她就不起来了。
1...7071727374...2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