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跃马大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纸花船

    殊不知,这完全是清军的缓兵之计,就是想把明军主力往坑里拽啊!

    徐长青想了片刻,忙道:“曹叔,您,能不能把咱们主力的驻兵位置,和清军的位置,在地图上重新帮我标准下”

    曹变蛟一愣,也是明白了徐长青的意思,拿起笔,开始重新精确的在地图上标注起来。

    看完了曹变蛟的标注,徐长青稍稍松了一口气。

    明军此时的战阵,以松山城为依托,以乳锋山南部为核心屏障,两翼串联,布局还是相当规整的。

    这种状态,就算是清军主力,也很难冲破,正面打就算能打赢,却也绝占不了太大便宜。

    徐长青记得,历史上的松锦之战中,清军几乎没有硬碰硬的取胜明军,只是运气好,上来便是轰死了杨国柱,后来皇太极亲临之后,又把多尔衮、多铎兄弟的能量发挥到了最大,抄了明军的后路,毁了笔架山粮路。

    又使出了诸多诡计,无数心理攻势打压,这才是逼的明军溃败。

    但即便如此,洪承畴还是在松山城坚守了一年多,等待朝廷救援,直到崇祯十五年,大明实在是没有余力救援了,城内粮草消耗干净,这才是选择了投降。

    此时,状态显然是比历史上要好的多!

    徐长青也是放下心来。

    明军内部此时徐长青很难改变,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但,清军如果再想像是历史上那般,




第91章 七月三十!
    “咚,咚,咚……”

    辰时,略有清冷的海风浮荡而过,巍峨肃杀的锦州城内,传来悠扬的钟声。

    这是城中宝刹大广济寺中辽塔的报时钟声,已经流传五六百年。

    此时,随着这悠扬钟声的响起,城中无数布满菜色的僵硬身影,或兵或民,恍如一排排死尸一下子全都活了过来,纷纷冲向各自周围有烟火味道的地方。

    这辰时的钟声,也是锦州城开早饭的提示。

    与宁远城差不多,锦州城也是一座军城,占地很庞大,周长有几十里,城墙高度都在十米以上,墙高城厚,极为雄浑。

    明朝的锦州城,是吸取了前人诸多的宝贵经验汇总而来,始建于洪武二十四年,正好处在小凌河和女儿河交汇的交叉口,位置十分险要,随后,又历经了几代的扩建改造,基本上是一座完美的军事要塞。

    很大程度上,锦州城的防御,比宁远还要更有底蕴,除了没有宁远城那么多的红衣大炮。

    此时,锦州已经被清军围困一年了,城内的粮饷贮备早已经耗尽,真的是草根子都吃的没的吃了。

    “哇。我说怎么这么香呢,这是肉啊。咱们今天难道有肉汤喝了吗”

    “我的亲娘来,咱们已经多久没吃到了肉了今天如果能吃到一顿肉,那真是现在就死也值了啊。”

    “你们他娘的都急什么,让军爷们先吃,军爷们吃完了才轮到咱们呢。”

    “额,是是……”

    今天与往日有些不同。

    以往,这些守城的民夫们与城中军兵是分伙开饭的,但今天或许是大明主力到了,他们这些民夫们居然能跟那些军爷们一起吃饭。

    关键是,今天居然还有肉。

    这让的一众人群顿时躁动的兴奋起来。

    很快,一个个比民夫明显要强壮许多的军兵们,快速打完了饭,便是回到他们的驻地吃。

    终于,轮到了这些民夫们。

    “我的老天爷哇,这是什么肉啊,好香,真是太香了啊,我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香的的肉汤啊。”

    “看,快看我的,我这碗里居然还有颗肉星子呢。真是佛爷开恩啊。”

    “香,真他娘的太香了啊。祖军门都让咱们吃上肉了,今天大家伙得多卖力干活啊。”

    “……”

    终于轮到了民夫们打饭了,看着碗中布满油水、飘着浓郁香气的肉汤,许多人都是喜极而泣,仿佛第一尝到了做人的喜悦。

    可惜,这些可怜的老百姓们并没有注意到的是,在他们前面打饭的那些军兵们,一个个都有些面无表情,许多人看着碗中的肉块,都是止不住有作呕的感觉。

    而那些火兵们,更是犹如一颗颗木讷的木雕……

    被围困这快一年了,城内半粒米都没有进来过,此时人他么都快死绝了,更何况牲畜

    但此时,谁还在乎这些呢

    诸多民夫们,很快便是一个个吃的满嘴流油,意犹未尽,都在感恩的嚷嚷着今天要多出力,报效大人大量的祖军门那。

    …

    此时,锦州城高大的南门之上,祖军门祖大寿,正挎着腰间宝刀,在几十个亲卫的护卫下,迎着清冷的海风,面无表情的查看着四面的动向。

    因为明军主力的到来,此时清军对锦州城的围困规模有所减小,尤其是镶黄旗部和两白旗部。

    之前,围困锦州城的镶黄旗部有三十几号牛录,一万多人,简直让人窒息。

    而多尔衮的正白旗和多铎的镶白旗,更是高达六十多个牛录,两万多人,犹如一群饿狼将锦州北、西、南三线围的水泄不通。

    但此时,豪格部镶黄旗已经只剩下十几个牛录,多尔衮、多铎兄弟的两白旗,更是不到三十个牛录了。

    就恍如笼罩这片天地的那遮天蔽日的乌云,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下子消失了大半,让的久违的阳光渗透进来。

    不过,已经久历战阵的祖大寿并没有轻松的感觉,整个人反而是更加凝重与阴郁。

    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是没有退路了,就算不想做出选择,却是也必须得做出选择的时候了啊。

    身为将门虎子,已经临近知天命之年的祖大寿这前半生可谓是波澜壮阔。

    他几乎是完整的经历了后金女真兴起的过程,当然,在这其中,也是收获巨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对各种手段,各种套路,各种猫腻,那更是驾轻就熟,炉火纯青。

    但此时,真到推演无数次、有了完整应对方案的这一刻就要来临,或许是人肉吃多了的缘故,祖大寿忽然有些木讷,说不出的不舍起来。

    毕竟,就算他和他的祖家早已经脚踏两条船,在明清双方面都是有着精准布置,但说白了,唯有维持此时这个状态,才会让祖家得到最大的利益。

    他们祖家才能真正一言九鼎,成为这片广袤肥沃土地的真正主人。

    可,现在这战事,如果大明胜了还好,依照天子的宽宏(傻.逼),保持现有状态似乎问题不大。

    可关键是……

    大明那种颓败,能是如狼似虎的满洲大兵们的对手吗

    祖大寿一时有些僵硬的无力。

    这时,不远处的阶梯上有数人快步攀登上来。

    为首之人与祖大寿有着三四分相似,肩宽背厚,精良的银甲外罩着一身大红色的官袍,银色的头盔上,红缨子随风飘舞。

    就算因为营养不太均衡,脸堂比较消瘦,眼窝有点塌陷,但端的是威武霸道。

    正是祖大寿的兄弟、锦州参将祖大乐。

    “大哥。”

    “大哥,南边有信过来了。”

    祖大乐风风火火冲过来,快步来到祖大寿身边,低低耳语几句。

    “今天今天就要开战吗”

    祖大寿听完,眉头陡然一拧,忙是看向祖大乐。

    祖大乐四下扫了一眼,摆手屏退了周围的亲卫,这种事情,就算是这些好几代的家生奴亲卫都是不能知晓。

    忙低声道:“大哥,南面气势很盛啊,已经在乳锋山扎下根子了,只要咱们一鼓作气,打通西侧的女儿河航道,万事便可大吉啊!”

    “……”

    祖大寿眉头拧的更紧。

    他当然明白祖大乐的意思。

    如果能选择,他们祖家肯定也不可能投靠鞑子,鞑子能每年给他们祖家这么多的粮饷,给他们这么大的权利吗

    不能!

    但是,鞑子武力凶猛,请神容易送神难,又怎可能轻易就把他们弄走

    尤其是女儿河一线,是多尔衮、多铎这两个猛男兄弟的防区,想打开通道运送物资进来,哪有这么简单

    万一事情崩坏,他们祖家可就只有那一个最下乘的选择了。

    “咱们的‘粮草’,现在还能撑多久”

    祖大寿冷眼看向祖大乐。

    &nb



第92章 松山报功
    “驾,驾!”

    百多匹战马如风般奔跑在这片充满绿色生机的广袤土地上,卷起无数新鲜草屑。

    徐长青被赵增金、王安山等近五十名好手拱卫在正中,眼神一片冷毅。

    此时的徐长青,真的是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两世皆为军人,既然穿上了这身军装,那肯定要承担起其责任,更要有这个觉悟。

    纵然此时自保更为有余地,更为安全,但是,徐长青真的无法坐视自己的民族,沉沦于深渊!

    即便这真的是飞蛾扑火,他徐长青这只小飞蛾,也要把这火苗子给扯碎了,最次也是玉石俱焚!

    很快,徐长青一行人便是奔出了十几里地。

    本来徐长青已经做好了应对艰难战斗的准备,但让的徐长青意外的是,这片区域内,并没什么鞑子游骑。

    按照曹变蛟给徐长青的精准情报,此地距离松山城东线,大概三十七八里路,不到四十里,皆是平原,小丘陵都是不多。

    可这里怎么会没有鞑子呢

    徐长青看向来过附近南线区域的王安山。

    王安山一时也有些雾水,他来的时候,鞑子游骑可是有不少的,现在怎么就没了呢

    一时间,徐长青众人精神不由都是更为紧张,牢牢关注四周,警惕各种变动。

    可徐长青此时不知道的是,因为之前那一战,他已经被那些镶黄旗、正蓝旗的鞑子妖魔化了。

    这种东西越传越玄乎,现在几乎传的徐长青真的有妖法神通,能百步之外取人首级了。

    此时明军主力已经来了,这些负责这片防区的鞑子,谁又是傻子

    就算不得已被派到这边来监视徐长青,却也是由主动骚扰转变为了防守,又怎会来徐长青这边找不自在

    谁都不傻啊。

    一路狂奔,直到隐隐看到了松山城的轮廓,徐长青一行人这才是看到了熟悉的鞑子游骑。

    可这里已经是明军的地盘,这些鞑子游骑就算是想搞事也晚了,徐长青一行人,直接冲到了明军营地前的安全区。

    最东线,赫然是王朴的大同兵部。

    而王朴部往里面一点,就是曹变蛟部了。

    王朴此时正在他的营中观看这边的鞑子游骑,他之前已经通过关系对洪承畴、张若麒、邱民仰等大佬们都使了银子,他的大同兵并不会第一时间上阵,而是作为预备队。

    可看到现在明军形势明显很好,王朴正有点后悔,想拿这些清军游骑开开刀,先搞几级首级来稳固他的位置呢,却穆然看到,一个他最熟悉、也是最期待的身影,正被数十骑兵拱卫着来到了这边。

    “徐兄弟”

    王朴顿时大喜!

    忙是招呼亲兵,快速出来迎接徐长青。

    这些天,他的心里一直被吊着几架大鼓,真的是七上八下的,完全没有方向,找不到目标。

    不曾想,在这个时刻,徐长青居然过来了!

    很快,两边人便是接上了头。

    王朴这时也是看到了徐长青周围儿郎们携带的镶黄旗、正蓝旗鞑子首级和他们一些旗帜、战甲,顿时下巴都要掉在地上:

    “兄弟,你,你这是,这是……”

    王朴真的是无法用语言形容此时的感受了。

    他从昨天下午开始,便是与他的心腹们商议了十几次,讨论冲击这些镶黄旗游骑的可能性。

    可得到的都是一个结果,难!

    镶黄旗是奴酋皇太极亲领的底子,就算是其中汉军旗的奴才,也是层层选拔,有过多年弓马经验的老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许多蒙古人甚至都是科尔沁部的王族出身。

    王朴麾下虽是也养着千把号真正的好手,包括不少蒙古好手,但,如果跟这些鞑子硬刚,真的是没有几分胜算。

    这也使得王朴极为犹豫,摇摆不定。

    毕竟,这些好手,才是他的本钱,是他能够在这场大战中活着的保证,肯定不可能轻易乱来的。

    可此时,他的这位徐兄弟,不显山不露水的,居然一下子搞到了这么多镶黄旗、正蓝旗鞑子的首级

    依照王朴的眼力,自是一眼就看出来,这都是老剃发的真满洲啊!
1...4445464748...6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