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隐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石闻
一口下肚,刘秀看向卖糕点的小孩说:“好吃”
“多谢公子夸奖,还望下次再来”小孩腼腆的回应道,动作不停的忙着给他人捡糕点。
刘秀也不打扰人家做生意,拿着热乎乎的糕点吃着去别处。
兰花面,香脆莲花瓣,凉拌三花,油炸花骨朵……
接下来,刘秀走了不到三百米肚子就吃撑了,他也才吃了四五中万花城的独特小吃而已,每一种小吃都很有特色。
这里的小吃大多都和花有关,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看着前方热闹起来的街道,刘秀意犹未尽,虽然还能吃下更多的,但他还是打道回府,接下来还有半个月时间呢,一天就吃完所有小吃明天还有何惊喜可言
他也不急着把万花城彻底逛一遍,没能第一时间喝到百花酿他没什么心情,干脆回去看书得了,等到品尝过百花酿再说。
回到租住的小院,刘秀给自己泡了一杯清茶,拿出老和尚给的二十三本医术坐花开满枝头的石榴树下慢慢翻看。
“《白云行医纪要一册》……”拿出第一本书,看着封面上的文字刘秀轻语。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白云尊者一生行医的总结,一共二十三册。
翻开第一页,刘秀慢慢品读起来,看得很认真,记忆力超群的他看一遍差不多就能记住里面的内容。
一册医书一公分厚,但里面的内容却着实丰富,蝇头小字记载,单页的字数就有数百,单一本书下来怕不是有上百万字的内容!
刘秀虽然看得认真,可浏览的速度却着实不慢,可谓一目十行,一册医书看完也才花了一二十分钟而已。
看完第一册之后,刘秀合上书籍微微沉吟。
第一册内记载了数百种简单的医案,从分析病理开始,望闻问切,直到最后治愈,包括用药等等,每一个医案都有完整记录。
不可否认,这一部医书是难得的瑰宝,然而刘秀在看完第一册之后却有些纠结。
没办法,医书是医书,得到医书不可能就掌握了高明的医术,别以为按照上面的医案就可以照瓢画葫芦跑去行医了,可拉倒吧,若真那样的话,十个里面能治好一个那都是踩狗屎了。
很简单的道理,同样的病在不同的人身上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每一味药的用药多少也有区别!
看了第一册医书,抛开客观因素,刘秀真心不得不佩服白云尊者的医术之高明,其中简单的伤寒感冒就记载了四十多个医案,每个人的治疗方法都有区别,用药的多少,甚至什么时候服药都很有讲究。
这些经验,可不是单凭看医书就能掌握的。
还有一个更实际的问题,医书上虽然每一个病例都有明确的治疗过程,甚至药方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可是,刘秀连很多药材都不认识啊,拿着医书怎么给人治病
比如其中的一味治疗感冒的干草,根据病情不同在药方上的分量也是有区别的,一钱干草配合其他药材治疗什么程度的感冒,两钱干草治疗什么程度的感冒……
不说这个,一个药方岂止一种药材各种混合没有深厚的积累想行医别被人打死才好。
这会儿刘秀由衷的庆幸,还好当初洛桑的生命力顽强,自己胡乱给他吃了一些药材居然就那么挺过来了。
如今知道了厉害关系,再来一次的话,刘秀都不知道敢不敢给他吃药了。
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医者,首先要熟悉各种药材的特性,其次是熟悉人体结构,再次是熟悉病例,最后积累治疗经验……
<
br />
想到这些,刘秀都觉得一阵头大。
此时他估摸着,若是有人接受白云寺的传承的话,压根就不用那么麻烦了,恐怕白云尊者直接就如同灌顶一般赋予传承者一生的行医经验!
难怪白云寺能屹立千年不倒,每一位传承者都有那么高明医术的话,找几个拥护人还不容易
“算了,先把医书看完再说……”
摇摇头,刘秀不去想那么多,再度拿起第二册医书开始翻看,然后第三册……
他看书认真且快,沉寂于其中的他甚至都忽略了时间的流逝,翻看一本本医书,越到后面他的表情越动容,因为其中的很多案例简直匪夷所思,甚至刘秀还在其中看到了癌症的治疗方法!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下午,
第九十八章 医者父母心
夜幕降临,万花城宛如一座不夜城般再度徜徉在五彩缤纷的‘花灯’之中。
刘秀先去填饱肚子,然后专门去了一趟清香糕店铺买了一小包清香糕,这是用来拜访商松年的,登门拜访嘛,也不能空着手不是,送太过贵重的东西也不适合,关系没到那个份上。
回到住处后,刘秀听到隔壁房东商松年已经回来了,不过正在吃饭和他老伴拉些家常,刘秀等了一会儿,估摸着他已经吃完了,这才带上医书第一册和清香糕过去。
虽然他是要拿医书当敲门砖争取一个短暂的学习机会,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医书都带过去,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商松年年级大,第一册内容就足够他琢磨一段时间了,多拿几册过去万一他爱不释手沉寂于书中内容对老人家的精力也是有害的,虽然他是医者应该懂得克制,但这种事情谁说得清楚呢,再一个,也不是刘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总得观察一下商松年的人品,万一人品不行的话,济世救人的东西也有可能带来不好的一面。
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刘秀才只带了第一册。
站在门口,刘秀敲响了房东家的院子门,话说刘秀估摸着房东应该是有两把刷子的,否则的话,也不可能在这万花城中挣下几间院落的家业,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曾经治好的病人送的也不一定,这个世界的医者应该没有不能‘收红包’的说法。
脚步声响起,门开,出现的是商松年的老伴,一个慈祥的老妇人,她是认得刘秀的,当即笑道:“原来是小刘啊,什么事儿若住着不舒服的话,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夜晚叨扰还望见谅,大婶,是这样的,我有点私事儿想要拜访一下商老伯,不知道方便不方便”刘秀很客气的说道。
老妇人把门拉开说:“这样啊,那进来吧,没什么方便不方便的,反正也还没睡下,实际上啊,我家老头子很少有安生的时候,有时大半夜出去行医的情况也很常见……”
不知道是不是上了年纪的人都这么健谈,刘秀微笑的听着老妇人絮絮叨叨跟着她进了院子。
院子打理得很清爽,毕竟是医者家的住处,绕是万花城充斥着花香也无法掩盖这里一股淡淡的药材味道。
“老头子,昨天刚来的小刘找你有事儿,别看你那破书了,一把年纪也不怕眼瞎……”老妇人来到客厅,冲着还在看书的商松年没好气道,然后转身看着刘秀慈祥说:“你们聊,我去倒杯茶水”
在老妇人离去后,那边商松年放下手中书籍看向刘秀摇摇头道:“小刘啊,来,坐,你别介意啊,老婆子就那样,一辈子就很少给我好脸色看,不是针对你的”
“相濡以沫一辈子,难免磕磕绊绊,难能可贵的是一辈子不离不弃,倒是让晚辈羡慕,诺,今早听老伯你喜欢吃清香糕,就给你带了点,赶紧收起来,我都没给大婶看到,否则恐怕又要念叨你了”刘秀举了举手中的清香糕笑道。
这会儿老妇人端着茶水来了,故作生气实则带着笑意道:“老头子吃了一辈子清香糕,那味道我熟悉得很,怎能瞒过我小刘你也是,来就来吧还带什么东西,来,喝茶……”说道这里,老妇人瞪着商松年说:“知道你一辈子都忘不了这口,我可告诉你,每天只能吃一块,否则别怪我念叨你”
然后,他看向刘秀说了一句你们聊就进里屋去了。
刘秀尴尬一笑,把清香糕放下转移话题问:“商老伯,就你和大婶住这里吗”
“可不是,我家那些儿孙都受不了这里的药味住其他地方,不过倒是经常来看我们老两口,哎,那些臭家伙,愣是没有人肯跟我学医术,要么想练武要么去学养花,也不知道那些东西有什么用”提起这个商松年就是一副复杂的语气说道,有对儿孙孝顺的欣慰,也有他们不肯学医的无奈。
闲聊片刻,刘秀适时提出自己此行的目的说道:“商老伯,是这样的,晚辈今早听你提及本身乃是医者,所以想跟你学习一段时间的医术,不知您意下如何”
“你想拜我为师”商松年看向刘秀诧异问,表情认真了很多,不待刘秀回答,他又自顾自的说道:“虽然年级大了点,但若诚心学习的话,倒也未尝不可,医者济世救人,多教会一人就能救更多人,医家可没有藏拙的说法,难得你有这份心”
商松年的话让刘秀有点尴尬,待到对方说完,不好意思道:“额,老伯听我说,拜师的话,倒也未尝不可,只是晚辈在这万花城呆不了多久,所以……”
达者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若是商松年肯带刘秀学医的话,哪怕时间短暂,称他为师刘秀也是愿意的。
听到刘秀这句话,商松年脸色一沉说:“胡闹,行医问药岂是儿戏,你既然在万花城呆不了多久何故来此消遣老夫”
这种情况刘秀早就料到了,此时只能硬着头皮说:“商老息怒,晚辈诚心而来,绝非消遣,只是晚辈家住临江城,离此很远,家中琐事颇多,无法长时间逗留,只能趁这段时间能学多少是多少”
听刘秀这么一说,商松年的表情倒是缓和了些,却依旧摇摇头道:“既然无法长时间学习,老夫还是劝你算了,这么给你说吧,老夫在怀仁堂八岁开始跟着师傅学医,用了五年时间分辨药材,其中心酸不必多说,又用了十年时间打下手观摩师傅诊治病人,其后在师傅的旁观下花了五年时间试着治病,待到师傅认可之后方能单独行医,二十年时间才出师成
为一个最普通的问诊大夫,后又经历了三十年的积累,如今才成为怀仁堂的坐堂医师,前前后后近五十年蹉跎啊,老夫并非是要阻你学医之心,如今你一句诚心而来却只学半个月时间,让老夫如何教你”
商松年记得刘秀租住了半个月时间的院子,听到刘秀学不久,推测出半个月时间也合情合理的。
听完商松年这番发自肺腑的话,刘秀难免脸上发烧,他不得不佩服商松年养气功夫好,换位思考,若是自己站在他的角度,有人来向自己学医却直说学半个月时间,恐怕当场就要赶人了。
然而问题是刘秀真的抱着诚心前来,无奈之下他只好祭出杀手锏,从怀中掏出《白云行医纪要第一册》放在桌子上轻轻推过去说:“商老勿恼,晚辈
第九十九章 怀仁堂
回到租住的小院,刘秀依稀能听到隔壁商松年被他妻子训斥的声音,类似于你居然给我脸色看是不是长胆儿了之类的。
一辈子有一个吵吵闹闹却又不离不弃的人陪伴似乎也不错……
摇摇头,刘秀抛开这些对自己来说还很遥远的东西开始忙碌起来,先是把第二天需要服用的药剂熬上,然后趁着夜色来到小院中,把数百斤重的石桌移开,地上挖了个洞,将金币和医书包好埋了下去,再把石桌恢复原样。
明天他要和商松年去医馆,带着这些东西可不方便,为了防止偷窃,他也只能如此了。
隔天一早,刘秀练习完养身功后,听到隔壁商松年出门的动静,也收拾收拾出现在自己租住的小院门口。
“每天都起这么早”商松年关上自家院子门看向刘秀笑道。
尽管两人才认识不到两天时间,可商松年为人和善,刘秀也并非心高气傲之辈,双方倒是相处融洽,一如接触多年似得。
刘秀上前两步,将商松年放在脚边的医药箱背在自己身上说:“习惯了早起,到了时间就睡不着了”
“嗯,这是好习惯,朝阳初升乃一天之伊始,人体也如同万物一样换发活力,保持这种习惯,自然能延年益寿,走吧,随我去医馆”商松年捋了捋胡须说道。
刘秀主动帮他背医药箱他并未说什么,但显然这样的举动让他颇为满意,很多时候,从一些小细节中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
“先生,你似乎没有休息好”见商松年打了个哈欠,刘秀开口问,其实心中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商松年笑道:“还不是你给的那本医书给闹的,虽然只看了一部分,却是夜不能寐啊”
“医书已赠与先生,什么时候看都可以,何必急于一时,当以身体为重”刘秀善意提醒道。
商松年笑道:“你这小家伙倒是教训起我来了,我当然知道身体为重,可那医书中的内容实在是让我惊为天人,作为医者,你以后会明白我的心情的,这样一部医书,那是能活人无数的宝典啊,我真恨不得立即就将其吃下领悟通透,可惜哦,人老了,只能慢慢来,可惜……”
说道最后,商松年欲言又止道,却是摇摇头并未说具体可惜什么。
刘秀当然知道他在可惜什么,他可惜的应该是医书只有一本,毕竟从封面上看自己给他的医书就不是完整的。
虽说和商松年接触时间不长,但刘秀也差不多摸清楚了他的心性,他真的是以医者自居,那种‘医者父母心’的胸怀可不是简单就能装出来的。
将余下的医书给他,刘秀相信一定能发挥出医书应有的作用,但刘秀并未急于这样做,才一本他就夜不能寐了,若是‘全’给他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儿呢,慢慢来吧,反正还有半个月时间。
“先生,昨日我在前面闲逛,一家面馆做的面条颇为不错,要不顺道去吃点东西”刘秀转移话题道。
商松年摇摇头说:“那倒不用,医馆有提供早食,加了滋补药材的,味道或许一般,却比单纯的满足口腹之欲对自身来得有利”
刘秀点点头,不再坚持在外面吃东西。
接着商松年又说:“我们并非师徒,你不用太过拘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我会尽量的指点你医学的入门之道,能学到多少就看你的造化了,我是怀仁堂三个坐堂医师之一,还是有些许特权的,接下来我会安排你以学徒的身份进入怀仁堂,虽然只有半个月时间,但该你的工钱却也是不会少的,你不要推迟,我知你或许不差钱,但那是你应得的”
“全凭先生安排”刘秀回应道。
商松年点点头又说:“接下来我要说一些注意事项,你且记在心中,去了医馆之后,多看,多听,安排你的事情动作麻利一点,不懂的不要胡乱插手,医馆毕竟是人命关天的地方,事后有什么事情问我即可,你是我安排进去的,若是出了什么事情你我都要担责任,担责任事小,若是出了事故导致病患加重,无论是对患者还是东家我们都不好交代”
“先生放心,晚辈知道轻重”刘秀点头道。
听得出刘秀是真的把自己的话记在了心头,商松年也不再说什么。
两人在环境优美的万花城中走了半个多小时才来到怀仁堂,这里位于繁华街道,是一栋很大的三层建筑。
之前在路上商松年给刘秀介绍过这里,怀仁堂有一个掌柜,负责统筹一应大小事物,东家具体是什么人他并不清楚,哪怕在这里大半辈子行医也只见过东家几次,还是不同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