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闲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舟行水上
他这一抬头,喉间肌肤自然绷紧,林慧早已看准位置,立时将的金针刺入,一边轻轻捻动,一边缓缓和李家少爷小声说话:“你既然喉咙不舒服,就不要强行说话才是,只有身子好了,才能想说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做什么。你是不是怕你娘发落你院子里的人连眨两下眼睛表示是。”
少年听了这话,微微露出笑意,果然连眨了两下眼睛。
林慧坐直身子,看向身旁的少妇,淡淡道:“贵公子这病,来的凶猛,却是最忌心急,须得稳住心神畅情志,方有利病情缓解。到底为何发病,还需仔细查考,身边还是用熟悉的人服侍为好。等最终发现是谁的错儿,再下处置也不迟么。”
从少爷病情需要的角度说话,不轻不重容易接受些。那少妇脸上带了两分讪讪,看这大夫虽然年轻,底下颇有章法,心底升起几分希望,叹了口气,道:“毅哥儿一下子病得这么重”
刚说了一句,语音已是带了呜咽,停了停,稳了稳心绪,接着道:“也不知是不是有人下黑之前我想着,不管是有了坏心,还是服侍的不周到,这些身边的人都有不是,先屏退为好。既然毅哥儿不愿,那就回头再说罢。”
说着,少妇冲身边的嬷嬷吩咐了一声:“让刘奶娘进来服侍吧。别的人也先起来吧。”
那嬷嬷张了张嘴,最终没说话,转身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刘奶娘才跟着那嬷嬷进来,站在床尾。原来便是刚才挨打的女子,已换了一身衣服。屋里灯光暗,看起来还算正常。
李家少爷见了奶娘,显是十分高兴,知道林慧正在施针,乖巧地没有乱动,也没出声儿,只冲奶娘笑了笑。
林慧细心体察,觉得差不多了,边捻边提,先将喉间的长针取了,随后双齐下,将其余的针都起出。
李家少爷自觉呼吸顺畅了许多,奇道:“咦,好像好些了。”
虽然声音仍是极低,却比之前好太多。
少妇和奶娘等人均面露喜色。那少妇便上前俯身问候。
林慧拦住她,道:“如今只是略有起色,少爷虽然能开口,但最好不要讲话,让喉咙休息为好,先好生睡一下再说。”
说着林慧站起身来,索性直接走到外间敞厅,意思显然是不要有太多人在屋里。
少妇在内吩咐了几句,不外是让人好生瞧着,有变动赶紧禀报之意。之后便与众人一起也来到外间。
林慧意外地见到了两位熟人,松鹤堂的王杜仲和闵氏药房的闵芝毅赫然也在场。刚才忙着救治,根本没留意。
应是病急多投医,故此请了几位医生过来。
能请到王杜仲和闵芝毅,这李家也有些门道。
王杜仲和闵芝毅却不认得林慧。
之前在黄家不过是打个照面儿的事情,并没有人正式介绍相识。王、闵二人都有四十多岁,算是“老”大夫了,在南邬城里也颇有几分名声,自持身份,只将林慧打量一番,并没有主动开口。
按常理来说,大夫都是男子,应该是由李家少爷的父亲,也就是李翰林的长子出面才合适。如今看样子少爷他爹似是不在,他娘又心急,故此也顾不得许多了。
李胖子一直守在正房的门口,此时蹭了进来行礼。
林慧是他请过来的,由他间说话比较方便。
李胖子介绍了一番,自然主要是说给林慧听。林慧仍是自称林辉,随后大家才坐下来说话。
那少妇果然是少爷他娘,李家的长房长媳,一般称作大少奶奶,娘家姓赵,是本地的富户,也算是大族。身后跟着的嬷嬷也姓赵,原是家生子,从娘家跟过来做了陪嫁媳妇。
小少爷今年十一岁了,进学的时候起了名字叫做李生毅,大家称作毅哥儿。
既然病情已经暂时缓解,可是起因尚不清楚,大少奶奶自然是放心不下。再者找到病因,才好对症下药以绝后患。
林慧看了看王杜仲和闵芝毅,决定先听听这二位的看法。
这情形也就相当与病情会诊,自己毕竟年轻,是小字辈儿,还是低调些的好。
闵芝毅却也不说话,看向王杜仲。
看来这王杜仲隐隐有领头儿的意思。
王杜仲长得和父亲王老神医有分相似,一双眯缝眼半睁半闭,颌下略留了点儿胡子,修剪得十分整齐,此时逐一看了看闵芝毅和林慧,嗯哼了一声,道:“林先生到来之前,毅哥儿的奶娘已经将今日毅哥儿的行止饮食都述说了一番,似是和平日没什么大不一样,到底为何发病,咱们要好生参详参详。”
几句话说得四平八稳,林慧听到他称呼自己为“林先生”,心便有了几分好感。
虽然描粗了眉毛,染暗了肤色,毕竟看起来还是相当的年轻,正是“嘴上没毛儿,办事不牢”的年纪。老实说,外人看来,自己这个所谓的小林神医,多半儿还有两分娘气,本就是女儿身,这也实在没办法的说。
“先生”乃是尊称,被称作“林先生”,也就意味着平等相待,这是个好现象。
闵芝毅慢吞吞地开口道:“若说是毒,入口封喉的毒不是没有,只是并不会只有咽喉肿胀这一种症状,多半儿还有腹痛如绞,冷汗淋漓等等,而且通常病程会更快”
闵芝毅说得含糊,其实意思就是说,真要是毒药,这么小的少爷早就翘翘了,那有会大家还在这儿商量啊。
林慧和王杜仲不约而同点点头,对闵芝毅的说法表示同意。
位大夫说话,大少奶奶坐在一边儿旁听没有插口,听到排除了毒,神色缓和了不少。看来大少奶奶可能会放过这院子里的人了。
林慧忍了忍,还是决定管一回闲事儿。
极品闲医 第十二章 高贵的小狮子
林慧看了大少奶奶一眼,垂下眼睛,冷声道:“这次虽说看着不像被下了毒,可是,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小少爷身边的人多,难保没有心量窄爱记恨之人,若是待之过严,说不定真有狠下心来拼个鱼死网破的,到时岂不是悔之晚矣。大少奶奶还是仔细想想罢。”
这些富贵人家,不将下人的命当回事儿,殊不知下人也是人,也有情六欲,那里会真的随便搓扁揉圆。泥人儿还有个土性,被冤枉了,打得狠了惹毛了,和你的命根子拼个同归于尽,可没有后悔药可吃。
王杜仲和闵芝毅心下有些诧异,这大宅门儿的事情水很深,做大夫的,穿门入户给人家看病,经常能知道些,装聋作哑乃是基本功夫,别说是责打下人这样的小事儿,就是出了人命,也绝对是没看见的,看来这林大夫还是年轻啊。
大少奶奶脸色阴晴不定,林慧说的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当着这许多人脸上却有些下不来,勉强笑笑,没有接话,问道:“既不像毒,还需请教一下,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为何病情如此迅速”
林慧也就没有再说,别人的家事,自己也不可能掺合太多,话说到了,自己心安就是。
王杜仲问道:“今日小少爷可有见过生人吃过不常吃的东西,或是摆弄过什么新奇玩艺儿”
这是向着过敏的方向查询,林慧暗暗点头,她也觉得应该是急性过敏性喉炎。
王杜仲多年行医,也是有那么两把刷子的。
过敏这个东西,起病急,来得快,不过若是弄清过敏原的话,日后只要注意便不容易复发。
大少奶奶让赵嬷嬷将小少爷身边儿的两个大丫鬟弄了过来。
这两个丫鬟是被架进来的,二人面青唇白,都是先前被打得晕了过去的,才被扶去躺下不久又被叫了来,跪在地下只是发抖。
大少奶奶也有些懊悔,不该心里着急拿下头的人撒气,让外人看着好像自己严苛,儿子身边也没了熟悉的人服侍。此时脸色愈发和缓了许多,让人将那两个丫鬟扶起来靠在春凳上回话。
两个丫鬟你看我我看你,各含着一泡眼泪,也不敢当真落下来,半天没开口。
赵嬷嬷便在旁柔声道:“如今你们已是吃了挂落,便是有个什么,也没有罚两遍的道理。只管将心放在肚子里,好生想想,到底今日有什么特别没有若是想得周到,夫人还有赏。”
其一个穿着水红褙子的丫鬟低声回道:“回奶奶的话,自打少爷身子不爽,奴婢便将今日少爷的吃穿行止都寻思了一回,实实没有什么与往日不同之处。”说着便将少爷早晚餐所食报了一遍,又将一日所去之处、所做之事都说了一通。
难为这丫鬟记得清楚,想来本也是因为是个灵巧的,才放在少爷身边。
说完这丫鬟看向另一个头上插着珍珠钗子的,那丫鬟点点头,道:“红玉姐姐说得不错,今日少爷确实是吃得这些,也没有出院子,不过是和奴婢们玩笑一回。晚膳前奶奶屋里的珊瑚姐姐过来送橙子。少爷那时精神还好,还缠着珊瑚姐姐,让从奶奶屋里拿两本话本小说来看。谁知用了晚膳,便不爽利了。”
想了想又补了一句:“那橙子少爷也并没有吃。”
大少奶奶看向赵嬷嬷,奇道:“怎的让珊瑚送东西过去”
那嬷嬷笑道:“珊瑚虽说是拨过去专负责照顾小狮子的,小狮子如今还小,睡觉的时候多,故此珊瑚时常得闲。晚膳时分大家伙儿都忙着,故此打发她过去。”
一时几人都暗暗思索,想不出问题所在。
林慧倒有些好奇,问道:“贵府难道还养狮子么”
那嬷嬷拿比划了一下,大约有半尺长,道:“小狮子是个猫儿,不过一个月大,昨日才送到奶奶屋里,因通体金黄,所以取名叫小狮子。”
昨日才送进来。
林慧和王杜仲、闵芝毅对了一下眼神,心下都有些怀疑。
王杜仲便接口问道:“毅哥儿之前养过猫么”
大少奶奶答道:“猫的性子难捉摸,从前怕挠了毅哥儿,府里头从来没有的。这小狮子是重阳县主屋里的猫生的,据说母猫性子极好,又养得干净,故此要了个小猫过来,有趣儿而已。毅哥儿如今大了,不用顾忌这许多。再说,毅哥儿并不曾见过小狮子。”
林慧摇头道:“不用当真见到这猫,珊瑚既然是照料这小猫儿的,身上难免沾上猫毛,说不定便是猫毛的缘故。”
王杜仲和闵芝毅都没有表示反对。他们行医多年,见多识广,小孩子对猫毛过敏不算少见,特别是有喘症的,猫狗鼠兔之类都是禁忌。
其实像李家小少爷这种情形,他们也并不至于束无策。只是病情来的危急,总有几分凶险,必是等到万般无奈之下,病家反复哀求,才会拿出段来。
届时说上许多死马活马之类的话,即便无效也不会落下埋怨,而不是如林慧这般,上来便二话不说直接动。若是见效,病家固然感激,可一旦失,后果也是极严重的。
所以王、闵二人看着林慧,都带着些后生可畏的表情。
年轻,就是本钱啊。
大少奶奶的脸色不太好,自己在儿子院子里怒火冲天,打的打、罚的罚,最后弄半天,倒是自己屋子里丫鬟带过来的猫毛惹的祸,心里像给猫抓的一般,说不出么滋味。
既然有了怀疑对象,接下来就比较好办了。不外乎两个办法,一个是等小少爷好了,用极少量的猫毛试验一下,若是再次诱发过敏症状,那就可以直接确认;另一个就是从此与猫及其他带毛动物一概远之,若是过一段时间不发病,也可以大概确认。
大少奶奶毫不犹豫选了后者,她可给吓怕了,儿子那种一呼一吸都极费力的样子,实在不想再体验了。
至于那只猫唉,真是猫比人还难弄啊。
若是一般的猫,大概凶多吉少,可小狮子的出身好啊,县主家的猫生的
极品闲医 第十三章 童叟无欺
想着那只猫,取个“小狮子”的名,想来也是个样子威风的,放在现代,应也能算是名贵品种了。估计人道毁灭的会不高,大概会被解释一番送回去吧。
虽说夜里少行人,车夫将马车赶得飞快,回到自家小院也还是差不多更了,老周夫妻和小可儿都还没睡,老周守着大门,小可儿在正房门口鸡啄米一般直打盹。
林慧进门便看到门口的桌上摆着整整齐齐的铜钱。
铜钱为了便于使用,一般十枚穿起称一串钱,百枚穿起称一吊钱,一千枚便相当于一两银子,穿起来可背可扛,称为一贯。
赵大福赵班头还真是不含糊,不知从那里找来崭新的细绳,将被他打得四处散落的铜钱全部重新穿起,几枚散的也整齐的摞着,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的。
林慧心知这是赵大福有心讨好,暗暗笑了一回。
这衙役的班头,大概相当于派出所所长。县官不如县管,班头也算是地头蛇了,她并不打算为难赵大福。
第二日一早,林慧先将身边几个人叫过来,好生叮嘱了一番。
自己今后要以林辉、林慧两个身份行事,各人千万不能露出马脚来才是。
头一样儿,银钱不少,又打算在南邬城长住,得赶紧买套像样的宅子,必得有内外院儿之分,不然自己这男外女内的戏就没法唱了。
再有,男装也得好生置办一些。之前男装只是为了出入便利,平日都还是女装,现在既然打算让“林辉”这一身份发扬光大,还是得在行头上下下功夫才是。
至于车马轿子等各项杂务亦须逐渐备办起来,院子里头还需要添些人,内外规矩也得立起来。
林慧直忙得晕乎乎的,好不容易安排的差不多了,黄厚东带着一位本家过来了。
与黄厚东一道过来的,便是黄老太爷之前提过的黄厚达,他比黄厚东的年纪还要大,大概相当于远房表哥,只是相貌和黄厚东一点也不像,眼睛细长,声音也尖细,若不是下巴上蓄有两寸来长的胡须,林慧简直怀疑这位是太监。
黄厚东带来了新的户籍纸,一份林辉,一份林慧。黄厚东还略带点儿好奇,略张望了一下,向林慧问道:“林兄,你家小妹也在这里住么这院子似乎有些小了,回头我找人帮你弄个大些的。”
呵呵,所谓小妹,不也在你面前站着呢么林慧肚子里暗笑,口道:“初来此地不久,小妹出门购置些衣裳物品去了。”说着将户籍纸仔细看了看。
这年头没有照相技术,户籍纸上除了姓名出身等信息之外,只是简单字描述了一番外貌,类似身高六尺,面白无须等语,女子的愈加含糊。
黄家确实给力,林慧发现林辉的户籍纸上居然注明是“童生”,这倒令人有些惊讶。
自己连县试和府试的大门都不知道朝哪儿开,居然能是童生
看到林慧指着童生二字,面露疑惑之色,黄厚东露出八只整齐的大白牙,笑道:“县尊和府尹大人都与我家有旧,简拔一名童生还是不难的。”
听黄厚东解说了一番,林慧渐渐明白了。原来按规矩读书人必须通过县试和府试,合格者才能成为童生。但是府县两试,出题和主考都是正堂的堂官,所以县尊和府尹有相当大的自主权,既使没有参加考试,也可以直接简拔。
说白了就是类似保送生。
保送生当然也是有名额的,所以林慧也十分领情。有个童生的身份,至少是被正式认可的士人了,地位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比不上仕宦一族,但比医者要高。
黄厚东和黄厚达的来意,一个自然是介绍黄厚达给林慧认识,另一个便是充当地头,带着林慧在城转转,特别是考察一下几家医馆,确定传授针法的人选,好兑现林慧之前的承诺。
林慧并不急,但黄家却是不敢怠慢,一旦这小林神医回过味儿来,不愿意传授了,那就麻烦啦。
一行人,略收拾了一下,按着林慧的意思,既没有带随从,也没有乘车马,安步当车四下游逛起来。
黄厚东性子直,说话也爽快;黄厚达细声慢气的,倒也见闻甚广。林慧自是藏拙,只引个话头,仔细听二黄说些城的典故。人走走说说,渐渐熟络起来。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眼看到了城北的闵家药房。
黄厚达如数家珍,将闵家介绍了一番。
闵家世代从医逾百年,历年来出了好几位名医。闵家老祖当年人称闵一针,一根银针包治百病,据说可以行寸针。就是说银针可以入体寸,直达深处。
正所谓“病轻宜刺浅,病重宜刺深”,这行针的深浅,绝不是看力气大小的,并不是看准地方猛戳就行的。要行寸针,其所需的功夫,简直不足为外人道。
只是自闵家老祖以降,闵家渐渐向药品方向发展,如今是南邬城首屈一指的草药大家,不禁供应城里,连四下的府县,甚至远方的京城,都有业务往来。
闵家药房相当的大,大概占了小半条街。
药房兼营医馆,用的是前医后药的结构。
进门先是一溜儿间开六间房,每间都有坐堂医在内。门口挂着木制的长条牌,写着医者的姓名及擅长的范围,诸如大方脉、小方脉、风科、疮肿兼折疡科、正骨、杂医等等。
后头则是极长的药柜,密密的药格上头写着药品的名称。药柜看不出是什么材料制成,但显然是年代久远,已是通体乌沉,常用的地方磨得发亮,显出世家的底蕴来。
大门口两侧挂着一副对联,写着:火兼武调元,药辨君臣济世心。
门边儿有一张迎客的长桌,桌上竖着一座小屏风,上书:进门是客、童叟无欺。
桌子后头站着一名穿长衫的少年,生得浓眉大眼一副老实相,迎上前来问道:“请问几位是寻医还是问药”
极品闲医 第十四章 不晓事的人
帕累托法则说的好,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的百分之二十的人。
自己还没混出个模样来,林慧并没有伟大到以成为特蕾莎修女类似的人物为己任,先多弄点儿银子傍身保住小命要紧,若是一不小心挂掉,大概没有那么好运气能再穿越了。
凭借自己的医术,林慧还是相当有信心银子滚滚来的。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居家旅行、日常急救、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等等各类成药还是要制备一些的。
从小不知道读了多少医书,林慧肚子里的成方简直可以用箩筐来装。
这单子上只是列出了最常用的药材而已。
一口吃不下个胖子。
咱慢慢吃。
那老实相的少年接过单子,憨憨笑道:“这位公子好眼光,咱这闵家药房别的不敢说,各类药材绝对齐全,连京城里都有人过来采购呢。就是成药,也有上百种,好些都是我们东家花大价钱买来的方子,下的都是好料,童叟无欺”
看着老实,嘴巴还挺利索的。
看来这套话儿每天大概也得说上好些遍。
单子上列明了所需草药的名称和数量,大概有四五十种。
黄厚达也凑过去看了一番。
那少年一路看下去,忽然指着一项道:“咦这个草药是什么好像没见过。”
那一项写着“”。
乃是伤科圣药,对血症有极好的效果。
林慧瞪大了眼睛,这里居然没有
商大大的有
好在别的药都是有的,少年便带着林慧等人向内而去,将单子交给药柜上的伙计处理。
这许多药品挑拣称量需要不少时间,林慧和二黄便一边等候,一边四下里走动。
林慧渐渐看出门道来。
闵家药房的规矩很大,店里的人可以分成若干等级。
能见到的,明面儿上最高等的,是坐堂的大夫和药柜的掌柜,基本上都有说一不二、直接吩咐其他人等的权力。
其他人基本上都是学徒。学徒又按经验分成好些层次,比如随侍在大夫身边,可以跟着学习、打打下的,是比较有经验的。药柜里能独立抓药的,自然也是熟,类似师兄级。
四下跑腿传话搬东西,切药包药之类的活计,便由初级学徒来做。
还有若干人负责接待来人,提供类似导医服务的,经验大概介乎间。
再详细的情形,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出来。
黄厚达一向对医术极有兴趣,不仅自己读过不少医书,还曾跟一名老医学过一阵子针灸。只是作为读书人,终究放不下身段从低做起,所以也没办法成为真正的医者,不过对医馆药房还是十分熟悉的。此时跟在林慧身侧,时不时给他介绍一番各人所司的范围,倒也妥帖。
黄厚东却渐渐显出不耐来,四处乱看,忽然指着从一间坐堂医的房间里出来的两个人,道:“哎,你们看,那个小孩儿长得好标致”
标致这词儿用的
看来这黄家少爷可能经常流连某些场所啊。
林慧转头看去,却是一名年过半百的老者和一名八岁的男童。
两人都穿着细棉布的衣裳,看起来是小康人家。那老者肤色甚黑,似是常在户外活动。男童却生得粉白,一双眼睛黑葡萄似的,果然好相貌,只是表情有点儿发僵,眼圈泛红,似是刚刚哭过。
老少二人出了房门,便有学徒迎上去,要接过老者的药方,好帮忙抓药。
那老者抓紧了里的药方,不肯松,一副犹豫的模样。
黄厚东简直是唯恐天下不乱,步两步凑过去,瞄着那药方想看看。
那老者索性将药方递给黄厚东,苦笑道:“这方子实在有些吓人”
黄厚东接过来一看,也吓了一跳,只见上头写着:全蝎一只、蜈蚣两条、僵蚕、地龙
这是百虫方么
那学徒在旁却笑道:“老丈无需担心,这些毒虫都是制过的,只有治病之功,没有毒之虞,譬如这蝎子,若是活的,给蜇上一下,那可不得了,可等制成了药材,却是息风镇痉的良药。齐大夫既然开了这个方子,必定是有道理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