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妻控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绿药
陆佳萱拉着方瑾枝的手,悄悄地说:“等一会儿上课的尤先生最是严厉,你可要小心了。”
“嗯。”方瑾枝弯着一双月牙眼感激地望着陆佳萱。
“尤先生快到了,七妹居然还没有来。”陆佳蒲望向门口。
陆佳茵阴阳怪气地说:“还不都是尤先生宠的,哼。”
说着,陆佳艺就匆匆赶进来,瞧得出来一路小赶,脸上还带着一层红润呢。她刚想跟方瑾枝打招呼,就从半开的窗户瞧见尤先生的身影,她也不敢多说了,急忙在自己的座位坐好。
尤先生年近古稀之年,脸上不怒自威。没有多少学者的儒雅,更多的是师者的严厉。他走进屋子里,看了一眼屋子里的几位学生,目光在方瑾枝身上落了一瞬,便移开。
有了五表姐陆佳萱的提醒,方瑾枝可不敢马虎大意,规规矩矩地坐在后面,大大的眼睛一眨不眨地听课。
可是……
方瑾枝惊愕的发现,尤先生教的东西,三哥哥早就教过她了。
温国公府里给姑娘家们安排的课程主要是四书五经和《女书》、《女诫》、《女德》。
《女书》、《女诫》、《女德》这三本书先不说。单说那四书五经,陆无砚早就教过方瑾枝四书,至于那五经,也背完了五经之中的《诗经》,《礼记》也学了一小半。
而温国公府里的学堂应该是刚开始学《诗经》。
方瑾枝有些茫然。
陆家的这些表姐妹们不是从三岁开始启蒙吗?怎么……学得这么慢?
方瑾枝却是不知道,陆家的学堂安排府里的姑娘们学的东西比较杂,除了读书之外,还有刺绣、插花、点茶、形体、琴棋书画也是必修课。当然,还有更花费时间的一门技能——应酬礼仪。她们自小就要背下皇城贵族的家谱,弄清楚庞大而复杂姻亲关系。
而这其中很多东西都是陆无砚不曾教过她的。
更何况,陆无砚教她的时候,那是从早被缠到晚的一对一式教导。就算是个笨的,也要受益匪浅,更何况还是方瑾枝这样天资聪慧的小姑娘。
方瑾枝在这种迷茫中,有点走神。
“表姑娘,”尤先生抬眼,“‘我徂东山,慆慆不归’的下一句是什么。”
陆佳茵幸灾乐祸地看了她一眼。
方瑾枝规规矩矩地站起来,脆生生地接下去:“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那你可知道是什么意思?”尤先生居高临下地看着方瑾枝。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方瑾枝顿了一下,“这首名《东山》,是讲述了在战火纷纷的年代,一位普通的战士,叙述东征后归家前的思虑,抒发战争对百姓之灾。”
屋子里的其他人都很安静,只有方瑾枝稚嫩而清脆的声音。
陆家的几位姑娘眉宇之间都有几分诧异。一年前,方瑾枝刚来陆家的时候还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全呢……
这只不过过去了一年的时间,而且其中有小半年,她的手可是伤着的。怎么就……令人刮目相看了呢?陆家的这群姑娘们有些难掩心中惊讶。
“嗯,你说得都对。”尤先生点了点头,“《诗经》你已学过?”
方瑾枝点了点头,规矩地回答:“回先生的话,《诗经》是已经学过了。”
尤先生又考了方瑾枝几首诗,方瑾枝无一答错。她甚至在背诵的时候连一丝停顿都没有,并且将每一首诗都吃透了,理解了其中各种暗喻、隐喻、借代。
至少,唬住了屋子里几位陆家的表姐妹们。
其实方瑾枝倒不是把每一首诗的意思都理解了,只是陆无砚在教她的时候,会将每一首诗词的含义讲解一遍。偏偏方瑾枝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就把陆无砚的解释给记下来了。如今尤先生再问她,她就从记忆里把陆无砚的解释复述一遍。虽然,其中有很多含义是她并不明白的。
“会默写吗?”尤先生抛出最后一个问题。
“会。”方瑾枝点头。
她岂止是会默写。
她可以左右手同时默写,并且笔迹不同。
当初陆无砚为了锻炼她右手手指头的灵活性,故意加大了抄写的量。方瑾枝当初知道自己右手手指头不能弯、没有知觉时,她偷偷哭过以后,便拼命练习用左手写字。所以,在陆无砚加大了任务量,她又抄写得累了,就耍起小聪明,左右手同时抄写。
到如今,她已经可以一心二用,两只手抓着笔书写出不同的内容来。
“很好。”尤先生将手里的书卷放到桌子上,“你既然都会了,那就不用再来上课了。”
“尤先生……”方瑾枝睁大了一双眼睛,愣愣地望着尤先生。
怎么……太聪明了也会被嫌弃吗?
“你听不懂我的话吗?我让你出去!”尤先生的话音之中已经有了一丝愠怒。
方瑾枝一惊,怔了好半天,才缓缓弯下腰收拾书桌上的东西。她将桌子上的东西都一一收拾好,放回小书箱里,然后在陆佳茵幸灾乐祸的目光中,走出去。
虽然是被赶出去的,可是她的脸上并没有什么羞恼的神色。临出屋的时候,还规规矩矩地给尤先生行了一礼。
“表姑娘……”阿星和阿月有些茫然地望着她,两个人想要劝,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虽然方瑾枝一脸平静,嘴角甚至还噙着一抹似有似无的端庄笑意。可是毕竟是上学堂的第一天就被赶了出去,她心里怎么可能好受?再说了,这对方瑾枝的名声也不是什么好事,府里的人指不定要指指点点。
几位姑娘在屋子里上课,而她们贴身伺候的丫鬟们就守在外面候着。是以,这些各房姑娘们的丫鬟们都将屋子里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方瑾枝将怀里的小书箱递给阿星,她转身朝着垂鞘院而去。路上遇见一些温国公府里的仆人对她行礼,她都微笑着点点头。
直到到了垂鞘院。
一进了垂鞘院的院门,方瑾枝小跑起来,她一股脑小跑着钻进堂屋、又钻进陆无砚的寝屋,都找不见陆无砚。还是入烹从厨房里走出来,告诉她陆无砚难得今天起得早,在阁楼顶层呢。
方瑾枝点点头,踩着木楼梯,“蹭蹭蹭”地跑上顶楼。
顶楼的门一推开,入眼就是大片白色的鸽子。
陆无砚正坐在一把交椅里,扎着手中一个风筝。见方瑾枝跑过来,陆无砚抬起头,有些惊讶地看着她。
“三哥哥!”方瑾枝穿过白鸽,小跑到陆无砚身前,“呐,你一手教出来的学生遭到嫌弃,被尤先生从学堂里赶出来了!”
陆无砚滞了滞,眸光之中有半瞬的思索。他转瞬又笑开,然后将手里的一把小剪子递给方瑾枝,说:“正好,咱们来做风筝。”





妻控 第46节
第51章 夺回
第二日, 尤先生没有来温国公府。听说前一日回家的路上,他所乘坐的马车出了事故,马儿受了惊, 将他的腰摔坏了。本来就一大把年纪,这下直接辞去了温国公府里教书的差事, 回家安心养着了。
方瑾枝惊讶地把这事儿告诉陆无砚。陆无砚轻笑:“那个仕途不得志的老东西,让他教书也是误人子弟。”
方瑾枝歪着头,古怪地打量着陆无砚。
陆无砚大笔一挥,又为温国公府里的学堂请来了一位新的教书先生。新来的孙先生,虽然就快到花甲之年, 可是大概因为脾气很好,又总是爱笑的缘故,竟是瞧上去分外年轻。
他教书的时候很和气,手里也没有尤先生不离手的尺子,陆家的姑娘们都很喜欢他, 除了方瑾枝。
方瑾枝一天都闷闷不乐。等到傍晚下学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快要变天的缘故,天色十分阴沉,似随时都能天黑一样。方瑾枝和几个表姐妹一起走出学堂。学堂前面的院门口站了几个陆家的少爷们。
陆无砌和陆子均在等四姑娘陆佳蒲和六姑娘陆佳茵,陆无硕和陆子境在等七姑娘陆佳艺, 陆子坛和陆子坎在等三姑娘陆佳莲和五姑娘陆佳萱。
都在等着自家亲妹妹一同回去呢。
姐妹们道了别,分道扬镳,跟着自己的兄长回各房。
方瑾枝站在院门口,突然觉得有点孤单。她以前也有哥哥的, 以前每到傍晚的时候,她哪怕从前院走到后院,她的哥哥都不放心地跟着她、护着她。
“走,我送你回去。”陆子域突然走过来。
方瑾枝愣了一下,才规规矩矩地说:“谢谢八表哥,不用呢。”
“天马上就要黑了,一会儿你要害怕了!”陆子域坚持。
“有丫鬟跟着我呢,我不怕。”方瑾枝说着,转过头来看了一下身后的阿星和阿月。
陆子域急了。
他挠了挠头,说:“你就让我送你嘛!”
方瑾枝蹙着眉,心里有些疑惑。为什么呢?八表哥为什么突然提出要送她回去呢?之前八表哥可并没有表现出对她格外关照的意思来。
方瑾枝朝着前方望了一眼,看着几位表姐妹走远的身影,她突然想明白了。陆家的姑娘们都被自己的兄长接走了,只有方瑾枝孤零零的。陆子域这是可怜她?恐怕也不是……
陆子域没有亲妹妹。
想明白了陆子域突然提出要送她回去的缘由,方瑾枝微笑着甜甜地说:“好,谢谢八表哥。”
府上二爷成婚最早,一共两儿一女,长子早已成婚,长女也是府里的大姑娘,去年秋天就出嫁了。剩下的陆子域就显得格外孤单。尤其是听着堂兄弟们时常说着自家妹子的事儿,他羡慕不已!
眼瞅着方瑾枝的小院就在眼前,陆子域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说:“以后再遇到天不好,你就喊我!”
“好!”方瑾枝乖巧地答应。
等到陆子域走了,方瑾枝弯起来的嘴角却耷拉下来。
这个时候天已经黑了,三哥哥告诉她以后都不许晚上出门。而且这个时辰,大舅舅一定又摆了一地的军事图给三哥哥讲解。方瑾枝跺了跺脚,不甘心地回了屋。
“表姑娘,”入茶站起来,“今日还要继续练习点茶吗?”
“练!”方瑾枝重重点头。
花朝节可要近了呢!
花朝节,是温国公府里的姑娘们向长辈们展示才华的好机会。攀比之心人人有之,更何况博一个“多才多艺”的名头,对于将来的婚事也是大有益处。
府里的几位姑娘们打算拿出来比试的才艺可多了,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将身上学会的十八般武艺尽数展现出来。相比于她们,方瑾枝则要逊色多了,她只准备了一件才艺——点茶。
点茶这件事儿,比的是技艺,比的也是艺术。
那点茶的手艺算八成,还有两成要算点茶之人行动之间施展出来的美感。——这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太难了。
练就一手好的点茶本事需要很多心血。身为贵族,府中的长辈们品过太多的茶,观过太多的斗茶。陆家的这群半大的姑娘们自然也都要上一门专业的茶艺课程,可是她们年纪太小,身量都没长开,那点茶的手艺都没学到手,更别说给人以美感。所以,陆家的这群姑娘们根本不敢拿出来卖弄。
茶,在大辽是雅事。
外面茶肆林立,官老爷们议事时喜欢美人再侧,点冲一盏乳白的茶。那公事也变成了雅事。更不说那些艺子、花魁每隔一段时日就要举行斗茶。后院的夫人、姑娘们也喜欢点茶。她们自小接受茶艺熏陶,时不时也要在家中或小圈子里比上一比。
茶艺,是分离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烹、绣、花之外的雅事。
其他的才艺,即使稚嫩,也不过是博得长辈们一笑,夸一句“有进步”、“孺子可教”。而茶艺,却因为其更高一格的“雅”,在没有将本事练到家的时候,极少有人拿出来卖弄。
免得惹人笑话。
陆家的大姑娘陆佳英倒是有一年在花朝节上露了一手。她身为陆家这一代的嫡长女,虔诚拜了师,钻研五载,才敢在花朝节上表演点茶的手艺。
也不过,得了一个“尚可”的评价。
是以,当大家发现方瑾枝居然准备了茶艺时,都免不得惊上一惊。且不说别的,就方瑾枝那小胳膊,她拿得动水壶吗?
“这孩子是谁来着?”温国公本来就对这些小姑娘家的表演没什么兴趣,忽见方瑾枝站在长案前竟是要表演茶艺。他倒是拿出了几分兴致。
老太太嗔他一眼,“你又忘了!她是三房的外孙女!”
温国公恍然大悟,笑着说:“是她啊,也不比那桌案高多少。”
老太太没接话,她知道温国公的恍然大悟是装出来的。等下回再见到方瑾枝,肯定还是不认识!
“居然是点茶,”三老爷颇为感慨地说,“阿蓉就喜欢点茶,那一手好的点茶手艺,陆家挑不出来第二个。”
三太太不爱听三老爷提起那个处处比她生的嫡女都出彩的庶女!她勉强笑了一下,附和说:“可是这孩子有点太小了。”
三老爷也不由皱了眉。
入茶领着米宝儿和盐宝儿,把点茶所需的器具一一摆上来。那摆在桌案上琳琅满目的器具竟是有些古怪,仔细瞧看了才发现原来是比寻常的茶器小了一些。
“啧,听说是专门找瓷玉轩专门打造的,咱们府上这位表姑娘可真有心!”刚刚表演了琵琶曲的陆佳茵看了一眼懒洋洋坐在温国公身边的陆无砚,有些阴阳怪气地说。
她说完了以后才发现陆佳蒲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替方瑾枝说话。她有些诧异地侧首望着身侧的陆佳蒲。陆佳蒲皱着眉,目光落在桌案前正在摆放茶器的两个丫鬟身上。
“姐?”陆佳茵扯了一下陆佳蒲的袖子。
陆佳蒲不由说:“你觉不觉得表妹身边的那两个丫鬟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有吗?”陆佳茵皱皱眉,“谁要关注两个低贱的丫鬟啊!”
陆佳蒲向来是个心细的,她隐隐觉得方瑾枝身边的那两个丫鬟身上起了很大的变化。瞧着那两个丫鬟行动间举止得体,哪里还像刚来温国公府时的毛丫头?
五姑娘陆佳萱微笑着站出来,“点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不如佳萱弹一曲《点绛唇》,也好伴个音。”
她又微笑着转过头去问方瑾枝:“表妹说好不好?”
“当然再好不过了!”方瑾枝甜甜应着。
陆佳萱虽然只有九岁,可是已经显露出过人的容貌来,又是个温柔得体的。她穿着一身妃色的襦装坐在一旁,十指轻捻慢捻间,自成一道风景。
陆佳茵翻了个白眼,嗤笑着说:“方瑾枝这个傻的还谢她!她只能穿素色,五姐倒是穿了一身亮丽的妃色在一旁抢风头!”
陆佳蒲有些无奈地看了一眼自己的亲妹妹,想劝,又把话咽了回去。
是,陆佳萱是在抢风头。可是抢的并不是方瑾枝的风头。点茶时,有音律为伴本就是添彩之举。更何况陆佳萱弹奏的这首曲子平缓柔和。
陆佳萱抢的是刚刚表演了琵琶曲的陆佳茵的风头。
方瑾枝看了一眼远处的陆无砚,才低下头捶打包在绢纸里刚刚烘焙过的团茶。然后将捶碎的团茶放在茶碾里,仔细研碾成细末。
她接过入茶递过来的罗,轻轻筛滤细粉。碎小的细末浮起来,在她黑色的眉上覆了一层。她浑然不觉,只用一双小胳膊不停晃动手里的罗,生怕留下粗的茶屑。
米宝儿将加热过的茶盏递给方瑾枝,让方瑾枝将筛滤过的茶末置于茶盏中。
盐宝儿将装满沸水的茶瓶递给方瑾枝,小声絮絮一句:“姑娘小心烫。”
这也算到了点茶最关键的一步。在场的众人也将目光移了过来。陆无砚脸上的表情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仍旧是懒洋洋的。
方瑾枝偷偷吸了一口气,才举着茶瓶,对准茶盏中一角,用力注水。这注水时,最是要注意力道,轻一点、重一点,可能都会导致破坏了茶面的“美”。
方瑾枝的手不敢有一丝的发颤,干净利落地收起茶瓶。不让残余的水滴再落入茶盏中。可是方瑾枝毕竟人小,茶瓶之中的沸水还是洒出来一滴。幸好是洒在茶盏旁边的桌面上。
方瑾枝又一次偷偷舒了口气。
她放下茶瓶的时候,入茶已经及时将茶筅递了过来。
这个时候是最耽搁不得的,慢一点恐怕要影响汤花哩!方瑾枝心里刚有点急,陆无砚轻轻咳嗦了一声。方瑾枝一愣,刚刚抬起来的手缓缓放下。三哥哥跟她说过,她学点茶不到四个月,并不能学到点茶的精髓。但是一定不能慌乱,要做到最起码的从容。
方瑾枝握着茶筅,回忆入茶平日的动作,开始击拂茶汤。让茶末和沸水交融如一,那黑色建盏茶碗中绿色的茶末颜色一点一点变浅。随着方瑾枝握着茶筅击拂的速度越来越快,泛起的汤花逐渐变成雪白之色。
方瑾枝睁大了眼睛,死死盯着茶盏的边缘,直到汤花逐渐紧咬盏沿。
咬盏一现,对于如今的方瑾枝才说就已经万分不易。她小心翼翼地收起茶筅,那目光仍旧落在茶面上,生怕出现一丝的水痕。
站在方瑾枝身后的入茶、米宝儿和盐宝儿也紧张得不行。如果汤花不能咬盏,汤花与茶盏相接的地方裂出水痕,那便是最大的败笔。
还好。
“你倒是如你母亲一样喜欢点茶。”老太太慈祥地笑了笑。
“就是啊,我瞧着瑾枝击拂茶汤的动作和她母亲一样一样的呢!”三奶奶附和。
五奶奶没插话,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三奶奶。
方瑾枝悄悄抬头瞄了一眼陆无砚,陆无砚对她轻轻点了点头。
方瑾枝心里有了谱,她端起茶托缓缓走到三老爷身前。
看见方瑾枝的脚步停在三老爷身前,大家都有些惊讶。怎么说,温国公还坐在这儿呢。就算三老爷是她的外祖父,也不该将这茶敬给三老爷。
三老爷也挺意外。他以为方瑾枝年纪小,不懂规矩,刚想告诉她应该将茶敬给温国公。却惊讶地看见方瑾枝小小的身子在他面前跪下。
她端着茶托,小心翼翼地跪下。那一双澄澈的大眼睛始终盯着茶托里的茶盏,生怕打翻了它。
“这……”三老爷有些摸不着头脑。
“外祖父,这一碗茶,是瑾枝代替母亲敬给您的。”方瑾枝清脆的声音清晰地落入每一个人的耳中。谁都没有想到她会突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你母亲……是个好孩子……”听了这话,三老爷心中五味杂陈,瞧着方瑾枝端着茶托辛苦。忙亲自把茶托接过来,放在一旁的矮桌上。
方瑾枝的母亲未出嫁时,三老爷还是颇为疼爱她的。此时见着外孙女小小的身影跪在他面前,又说出这样的话来,三老爷心里一时想念早亡的女儿。
方瑾枝说:“其实母亲不喜欢点茶。”
此言一出,大家都有些惊讶。毕竟方瑾枝的母亲当初在陆家姑娘们中点茶的手艺那可是数一数二的。
“但是外祖父喜欢!所以母亲才拼命去学。从小的时候,母亲就跟瑾枝说,她以前还没有出嫁的时候最幸福的事儿就是听见外祖父的笑声。每次外祖父吃了她点出来的茶,笑着夸她手艺好的时候,就是母亲最最开心的时候!”
庶女讨好父亲是理所应当的事儿,但是这事儿从外孙女的口中直白的说出来,就更多了几分父女情深来。
“快起来,起来说话。”三老爷去拉方瑾枝。
方瑾枝却摇摇头,她用一双干干净净地眼睛望着三老爷,非常诚恳地说:“外祖父,瑾枝的父亲经营各种生意,其中对茶庄最为上心。您知道是为什么吗?”




妻控 第47节
三老爷当然不知道。
方瑾枝也不等他说话,就继续说:“因为母亲说,她出嫁了就不能如以前那般侍奉在您膝下。所以她嘱咐父亲更加用心地管理茶庄生意,努力找出最好的茶!外祖父最喜欢的茶!然后……等到您生辰的时候,她就回来再点茶给您吃,博您一笑。可是还没等到您寿辰,母亲她就……”
方瑾枝的声音越来越低,说到最后的时候,一滴泪珠儿从眼眶里滚落下来,落在她膝上的衣裙里。
“阿蓉……”三老爷心中顿觉苦涩。他的脑海中不由浮现陆云蓉的一颦一笑,那是多么懂事、乖巧的女儿啊!可惜那么年轻的时候就去了……
方瑾枝用手背擦去脸上的泪痕,她仰着头望着三老爷,言辞恳恳地说:“外祖父,母亲没有完成的心愿,瑾枝一定会代替她完成!瑾枝知道自己点茶的手艺很差劲,连母亲的一丁点都没继承来。可是瑾枝会努力去学的!很努力很努力地去学!不仅要学点茶,还要去学经营茶庄!以后外祖父的每一年寿辰,瑾枝都给您点茶吃!”
方瑾枝起身,去拉三老爷的手,“外祖父,您说好不好呀?”
“好!好!好!”三老爷拍了拍方瑾枝的手,眼中竟是有一点湿。也不知道是想起了早亡的女儿,还是被懂事的外孙女感动。
起先的时候,三奶奶还像看戏似地听着方瑾枝讨好着三老爷。可是等到这时候,她觉察出不对劲了。学习点茶的手艺是应当的,可是学习经营茶庄是怎么回事?
她心里忐忑,扯出一抹得体的笑容来,说:“咱们瑾枝就是个懂事的孩子。学习点茶可是好事!真是一片孝心。可是……瑾枝,你还小呢。这管理茶庄哪有那么容易。还得你再长大一些才行。”
三奶奶脸上的笑容真亲切。
方瑾枝也不去看她,只是仰着头,愣愣地望着三老爷,慌张地说:“不可以吗……”
1...2526272829...1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