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道无疆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世无声
而现实中的明孝陵,确实位于钟山玩珠峰中峰之下,既有靠山,又有水口。两边地势左右形成拱卫环抱、呈朝揖之势。
明孝陵之龙穴庇佑明朝二百多年,可谓功不可没。姜楚看完明孝陵,转而看向了中山陵
。
中山陵位于紫金山南麓钟山之内。钟山是紫金山三座主峰之一,被认为是龙脉的龙头所在,其尾拖至镇江而入海。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说法。
从表面上看,乃是整个紫金山的精华聚集之地,也是气脉最旺的风水宝地。但是,姜楚心中有一个疑问。
以一统天下刘伯温的惊世之能,为何没有选择此处作为明孝陵的穴眼,而是选择了独龙埠玩珠峰呢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幕
想到这里,姜楚自言自语道:“民国时期,文风盛行,风水术士屡遭排挤,难道,这中山陵的选址和修建,没有风水大师坐阵”
&
第434章 龙脉断层
太公令的地字篇有云:“入山寻水口,证穴看明堂”。
明堂又称堂局,后山之玄武,前案之朱雀。左青龙右白虎之四水归聚处。明堂局要求自然洁净,切忌人工妄自改动。
明堂最忌陡泻、忌旷野、忌动杀、忌反背。而中山陵的明堂近则陡泻、远则旷野。堂无藏水、气散不聚。很明显不是个好的风水局!
看完了这两个超规格的陵寝,姜楚一路向下,朝着秦淮河的源头走去。站在高处,姜楚凝神望着蜿蜒入江的秦淮河,心中又是一阵感叹。
秦始皇为了泻掉紫金山的龙气,从紫金山脚下开始引流,一直连通了长江。区区一条紫金山分支龙脉,又如何能与长江水龙脉相比。
千百年来,紫金山的龙气被长江尽数吸收,顺流而下,从而融入大海。
由此推断,大明几百年的江山,如果不是有明祖陵和明孝陵同时庇佑,恐怕早就断送了。而这其中,明祖陵的功劳,可能要比明孝陵大上很多。
想要恢复紫金山的龙脉,对如今的姜楚来说虽然比较困难,却也不是做不到。不过,他可不想为某些人的后代,做了嫁衣。
姜楚要做的,是恢复龙脉,而不是让龙气滋养某一个家族的后人。如此一来,也为姜楚增加了不少难度。
姜楚看了看表,才是下午四点多。按照姜楚的计划,要到晚上才动手,布置风水局,恢复紫金山的龙脉之气。既然时间还早,当然要去逛一逛这秦淮河一带的名胜古迹。
意念转动,白灵和岳银瓶出现在他的身旁。姜楚呵呵一笑,说道:“你们两个有口福了,我们去尝尝金陵的名吃。顺便转转。”
姜楚之所以唤出白灵和岳银瓶,是因为晚上布置风水局的时候,还要这两人给他护法,以免被人打搅。
听到有的吃,还有的玩,岳银瓶立刻眉开眼笑的说道:“太好了,这段时间一直在空间中修炼,简直闷死了,还等什么,快走吧。”
白灵也是咯咯笑道:“银瓶。今天咱们可得放开了吃。我都一个多月没有好好吃过饭了。”
真是到了秦淮河,才能体会到杜牧《泊秦淮》的感触。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诗也写出了当时秦淮烟花之地的真实写照。
位于秦淮河岸边的南京孔庙、南京文庙、文宣王庙,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乃是华夏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也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
自古以来就是文化枢纽、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是孕育金陵古老文化的摇篮,内秦淮河全长五公里,史称“十里秦淮”。夫子庙也是秦淮风光带精华所在。
逛了一圈,姜楚几人也品尝到了正宗的金陵
小吃。
鸭血粉丝汤,煮干丝,小笼包,牛肉锅贴,盐水鸭,各类糕点等等,吃的白灵和岳银瓶两女直呼痛快。
晚上九点半,姜楚三人乘船来到了秦淮河尽头的曲桥。姜楚四下看了看,对白灵和岳银瓶说道:“你们在这里等我,我要到下面看看。”
姜楚说完,口念避水诀,纵身跳入水中,消失在两女面前。
岳银瓶低声娇嗔道:“这姜老二搞什么,好好的跳水里干什么”
白灵微笑道:“二哥做事,自由分寸。既然他安排我们守在这里,我们就看着好了。”
&nb
第435章 恢复龙脉
见到断层,姜楚既是欣喜,又是郁闷。如果断层只是几十公分宽,他略费手脚,就可以将龙脉连接起来。
可是如今断层的宽度竟然有两米来宽,这可要令他大费周章了。姜楚正在郁闷,忽然灵机一动,暗骂自己笨蛋。
土龙可是在凤凰空间中,有他出手恢复龙脉,自然是最好不过。到时候,只要自己将龙之法相的龙气灌输进这条龙脉中做引子,用不了多久,这龙脉就能不断的滋生出龙气。
想到这里,姜楚意念一动,土龙化作一条迷你小龙,出现在姜楚身边。见到眼前巨大的裂缝,土龙骂道:“我靠,这是谁干的。竟然将这条龙脉给斩断了。”
姜楚轻叹口气,说道:“几千年前的事情了。我唤你出来,是想让你看看,能不能将这龙脉断层给恢复了,也好给这条龙脉一线生机。”
土龙又骂了几句,才信心十足的说道:“没问题,虽然费些功夫,但是还能做到。”
土龙说完,身形一晃,直接钻入了裂缝之中。一声清脆的龙吟响起,土龙巨大的身躯出现在裂缝之中,瞬间将裂缝填的满满的。
随着土龙散发出来的微弱黄光,裂缝的边缘开始出现了和周围一样的岩石层。就好像无缝焊接一样,逐渐的往外延伸。
随着土龙身体逐渐变的透明,那条巨大的裂缝也在缓缓的合拢当中。
足足用了两个多时辰,土龙才将那条巨大的裂缝给修补完成。完工以后,把土龙累的跟狗一样,呼哧呼哧直喘粗气。
土龙对姜楚说道:“我不行了,剩下的事情,你自己来吧,我已经法力耗尽了。这缺德的玩意儿,要是被我发现是谁斩断了龙脉,我一定活撕了他。”
姜楚呵呵笑道:“估计你是没这个机会了。除非那人是出窍期的强者,要不然,肯定早就死了。如果是出窍境的强者,你也没那个能耐杀他。”
将土龙收回空间,姜楚身形一晃,龙之法相出现在身后,随着姜楚的意念转动,一丝丝的龙气从法相身上溢出,侵入到紫金山的龙脉之中。
一个时辰后,龙之法相变得虚幻起来,好像会随时消散一样。
而姜楚也明显的感觉到,眼前的龙脉已经开始复苏,就好像加入了汽油的发动机一样,开始自动运转起来。
姜楚刚想将龙之法相收回体内,却发现紫金山龙脉所蕴养出的龙气,开始朝着龙之法相反哺过来。
这个发现,令姜楚大为惊喜。难道,这就是天道循环紫金山龙脉被自己盘活,龙脉心存感激,从而反哺自身
姜楚念及此处,立刻凝神静气,开始吸收龙脉所反哺回来的龙气。一时间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秦淮河曲桥处,岳银瓶一脚踢在栏杆上,骂道:“这个姜老二,到底在搞什么。这都半个月了,他究竟什么时候才出来。”
白灵也是
眉头微皱,喃喃道:“二哥不会出什么事吧,这都十多天了,还没有见他出来,我们也无法进入地下,这该如何是好。”
“白灵姐姐,要不然,咱们通知古老爷子他们吧。只有老古头和赖平云才能找到二哥。”
白灵摇了摇头说道:“我觉得还是再等等吧。以二哥的实力,应该不会有事。而且,我母亲他们还在凤凰空间中,我不相信在这里有谁能够对二哥构成威胁。”
“那你说他怎么这么久还没有出来。”
“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是二哥遇到了什么离奇的事情,说不定是好事。我们还是在这里等着吧。”
两女这一等,又是十多天过去,算算时间,已经是一个月了。
龙脉之
第436章 袁家金蛙宝穴
解决了紫金山的问题,姜楚一路向西,直奔项城。他要去看看那个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祖坟的格局。
姜楚之所以挑选这几个地方,是因为这些地方的历史距离如今时间比较短。
从北宋开始,距今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由于时间更迭,地壳多次运动后,很多地方已经是面目全非,对考证历史上曾经的风水格局,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
风水一道,博大精深,而又牵一发动全身。所以,没有必要去追寻那些千年以前的历史。
袁世凯,字慰亭,号容庵,豫省项城人。是华夏近代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他曾担任过清朝内阁总理大臣、华夏帝国的皇帝、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北洋军阀的领导人、朝鲜国总督。
据说袁世凯得势后,曾有取大清王朝而代之的想法。为此,他还曾经扒掉了自己的祖坟围墙。想从而更进一步。
袁世凯自幼就十分迷信,做事经常看相问卦。袁世凯认为,自己之所以不得志,可能是祖坟风水出了问题。
于是,袁世凯请了很多风水师给自家的祖坟“会诊”。这些风水师堪舆了袁家祖坟后,确定这里乃是真龙结穴处,贵不可言。
但是,因为祖坟四周筑起了围墙,因而龙身被压、气脉不畅。会诊最后,风水师拿出一个方案。那就是拆掉祖坟的围墙,让龙脉复苏。
袁世凯信以为真,立刻派人拆掉自家祖坟的围墙,让祖坟看起来更加有气势,让龙脉更加强大。
民间的歇后语“袁世凯刨坟头儿--祖坟不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关于袁世凯的传说,还有很多。其中就有袁世凯真龙附体的故事。
袁世凯在担任朝鲜国总督时,有一只朝鲜国王赐给他的碧玉茶杯。
有一次,负责沏茶的茶童给袁世凯送茶,见到袁世凯睡着了,就要将茶杯放在桌子上。
结果,忽然看到袁世凯身上盘着一条五爪金龙。
惊慌之下的茶童一不小心,将茶杯摔在了地上,当场粉碎。袁世凯被惊醒后,见到茶杯摔碎了,当场就要枪毙茶童。
惊慌失措的茶童慌忙说道:“刚才我看见大总统身上盘着一条金龙,正要腾空飞起,所以才乱了手脚,请大总统饶命。”
袁世凯听后不仅怒意全消,还重重的赏赐了那个茶童。嘱咐他不要外传。
后来,项城袁家祖坟看坟的坟丁进京来报,说袁世凯生身父亲袁保中的墓旁长出一条血色紫藤,长逾丈许,蜿蜒曲折,形似蟠龙。
袁世凯收到消息后,再三嘱咐坟丁严加看管,不得对外人谈起。随即便派长子袁克定回乡查看。
袁克定回乡查看后,在给袁世凯的汇报中写道:“藤滋长甚速,已粗逾儿臂,且色鲜如血,或天命攸归,此瑞验也!”
袁世凯看信后心中大喜,立刻回信让袁克定招募人
手,严加看管祖坟,不让任何人靠近。
时隔不久,京城一位知名的天文学家也呈文给袁世凯,说夜观天象时,发现三更时分有帝星高照,经过堪舆,正是袁世凯老家,河南项城。
而且,帝星已向北转来,月余后就可到达京城上空。大喜之下的袁世凯在各界呼吁下,终于决定登基称帝。
除此之外,袁世凯为了打破自己家族寿限不超五十七的宿命,还将自己的坟墓定在了河南安阳北门外五里处的洹水之滨。
这里是袁世凯原来被贬职后居住的地方。慈禧为了安抚袁世凯,
第437章 芙蓉嶂宝穴
从项城袁家祖坟故址离开,姜楚一路南下,朝着粤省驶去。他之所以选择那里,是因为他想起了近代历史上另一个重要人物,夺了满清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
洪秀全,原名洪仁坤、洪火秀,广东花县,也就是如今广州市花都区福源水村人。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起义军领袖,建立了太平天国,封号“天王”。1853年以南京作为首都,改名天京。
洪秀全在历史上属于褒贬不一的人物。孙中山曾在《太平天国战史》序中称:“朱元璋、洪秀全各起自布衣,提三尺剑,驱逐异胡,即位于南京。朱明不数年,奄有汉家故土,传世数百,而皇祀弗衰;洪朝不十馀年,及身而亡。无识者特唱种种谬说,是朱非洪,是盖以成功论豪杰也。
而当代专家对太平天国的研究,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太平天国宗教是邪教。
洪秀全的祖上只是普通农民,按理来说,是没有条件请风水大师点穴的。为何洪秀全会荣登九五之尊呢?
这是否跟洪家的祖坟有关系?洪秀全的败亡又是否与祖坟被挖有关系?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姜楚的心头。
等姜楚来到粤省花都的芙蓉嶂山上,已经是次日的傍晚。站在芙蓉嶂山的高处,姜楚可以将附近的情况看的清清楚楚。
芙蓉嶂虽为风水宝地,但长期以来,却很少有人知道。姜楚在修真秘境中,曾听赖布衣提过此地。只是,当时姜楚并没有将这里和洪秀全联系在一起。
赖布衣云游至粤省北部时,发现南龙脉向南蜿蜒,气势磅礴,于是便沿着龙脉一直南下,最后来到了芙蓉嶂。确认此条龙脉分支最后在芙蓉嶂山“结穴”。
在向姜楚说起此地时,赖布衣如下总结。
“头顶芙蓉嶂,脚踏土地坛。右有覆船岗,左有莺蜂窦。鳌鱼把水口,狮象守门楼。谁人葬得中,世代王公侯。
等姜楚放眼望去,才彻底明白这其中的意思。
芙蓉嶂山下,有三个小山包突起,居中最大的名为土地坛,左右两边的分别是莺蜂窦和覆船岗。
在正南大约一公里的地方,又正好有三座山岗与土地坛,覆船岗,莺蜂窦相对。中间一座名叫鳌鱼岗,左边的名为狮子岭,右边的名为象山。
在清朝嘉庆年间,洪秀全的先祖洪氏一族全家才迁来花县福源水村定居。不到两年的时间,洪家先祖便与世长辞。最初葬于福源水村附近,而并不是芙蓉嶂脚下。
洪家先祖的二儿子洪英伦略懂风水之术,当他得知芙蓉嶂下有个宝穴之后,便亲自到芙蓉嶂察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