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拯救明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任国成

    所以这个冬季注定会比较艰难,王业泰想尽办法,也只能选择打棒子国的主意,希望能从棒子国搞到一些粮食,能使得辽南百姓和新解救的汉民能渡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等到明年开春冰雪融化之后,必须立刻出兵登州,越早平定孔有德之乱,辽南的日子才会越好过。

    而接下来的这个冬天,王业泰也闲不住,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比如军械制作,比如募兵。

    辽南的军械司已经颇具规模,每月能制作火铳千余枝,各式火炮数十门,其他的火箭轰天雷等火器无算。今年平辽军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和军械司的功绩分不开的。

    不过辽南产的火铳质量依然有待提高,射程近和射速慢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为了尽快研究出来新式火器,王业泰终于把自己的神器汉阳造步枪交给了军械司。军械司的工匠们研究了多日后,得出一个结论,这种子弹他们根本无法制作出,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王业泰也知道,是因为子弹的底火在这个时代暂时没法解决,必须等到化学进展到一定程度。而大明本身是缺少能进行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的。

    不过工匠们的研究也没有白费,他们进一步优化了枪管制作工艺,并且发明出了一种能在枪筒内刻制螺旋形膛线的办法,而且会进一步改变弹丸的工艺,准备采用圆锥形弹头。

    线膛枪,锥形弹头,若是这一成果能研制出来,火铳的射程和准确度将会大大的提高!对这一研究,王业泰非常的期待,他拨付了大量的钱财给军械司,责令负责研究的工匠以后不须再做其他的,务必把这种新式火铳尽早研究出来。

    王业泰能够想象,只要这种新式火铳的射程超过三百米,面对弓箭手将取得压倒性优势。毕竟子弹的破坏力远不是弓箭所能比拟。

    而王业泰要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便是募兵,而募兵必须他亲力亲为全程关注。

    平辽军采用的是军镇制度,属下全民皆兵都是军户。但在王业泰心里,只有那些战兵才算是军队,而从事生产工作的辅兵根本算不得士兵。

    现在辽南军有战兵七营,其中四营老兵三营新兵,两万多人。

    这么多的军队守卫辽南是足够了,可进取却是不足。现在建奴的势力降低到了极限,除了辽阳附近,沈阳建州以及和鸭绿江相邻的东南地区都在自己手中。这么大的地盘王业泰不想轻易放弃,相信建奴也不会放弃,所以也许是这个冬天,也许是来年春天,战争必将再起。

    所以对辽南来说,尽快扩充兵力增强实力是最当紧的事情。也许新募的军队无法派上战场和建奴八旗野战,但用于守城却是可以的。

    至于征募军队的对象,当然是从被解救回来的汉民百姓中挑选了。

    在王业泰的印象中,在另一个时空,就在大凌河之战不久,皇太极便大肆扩充汉军旗,组建了汉军八旗兵,人数多达三四万人,有效的补充了建奴旗丁的不足。

    而这些生活在建奴统治下的汉民,和内地的明人百姓本质上有了很大不同,也许是在建奴的野蛮统治下,也许是生活在辽东苦寒之地,他们要比关内的明人百姓彪悍的多,身体也强悍的多。这点也能想象,凡是身体差有病的人,绝对无法在关外苦寒之地生存的。

    现在迁往辽南的汉军约有八万人,大都是青壮的男女,还有就是孩童,以及一万多被俘虏的女真年轻女子,她们会被配给平辽军的光棍们为妾。

    八万人中,壮年男子约有两万多,王业泰决定从中征募五营新兵,约一万五千人,并趁着这个冬天彻底整编完成。新兵训练的工作,王业泰决定交给周遇吉负责,但他自己也没法闲着。






第154章 募兵和封侯
    


    新兵训练的工作,王业泰决定交给周遇吉负责,但他自己也没法闲着,因为很多事情需要他才能决定。

    军队的编制,各级军官的任命,这些都需要王业泰自己拿主意,人事大权必须操在自己手中才能放心,不能假手于人。

    随着军队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等到沈阳的彻底稳定之后,再把沈阳的汉民编制起来,辽南镇军队总人数肯定会超过五万人。这么大的军队规模,再以营为基本编制已经不成了,必须在营之上建立更大的单位。

    王业泰已经筹划组建镇一级的编制,每镇包括三到四个营一万多人,镇的主将称为总兵。当然王业泰自己现在才是总兵,自然无法任命总兵职位。

    不过也快了,两拨朝廷检验功绩的使者都回了京师,方正化的密折也已经送回,北京朝廷已经确认了平辽军的功劳,那么以王业泰这次所立下的旷世之功,封侯是必然的事情。

    斩首过万,攻克建奴城池超过二十座,复地两千里,解救汉民百姓二十多万,几乎以一己之力把建奴打垮。现在建奴虽然还有数万军队,却只能萎缩在辽阳一地苟延残喘。这么大的功劳,整个大明二百多年来,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如此大的功劳,封侯又算得了什么啊!

    王业泰已经接到了京中密信,是他老爹新建伯王先通所写,说是封侯已经是必然,不过朝廷现在正在考虑具体的封号,还有就是其他方面的事情,比如该不该派遣流官前往辽南,管理新收复的国土等等。

    只要能够封侯,控制辽南和大半个辽东的王业泰便真正成为了一镇军阀,手下设立几个总兵自然算不了什么。到时军制改革便可立刻推行下去。

    就在王业泰着手进行募兵以及训练之时,北京城中,崇祯皇帝和整个朝廷都处在惊喜之中。

    朝廷派出检验战果的使者已经回归,确认了王业泰上报斩首数量的事实。上万级首级堆在辽南,经过详细检验,每一级都确定是建奴男丁无疑,并没有什么杀良冒功的事情。

    由此可见,王业泰并没有夸大军功。

    而且朝廷使者们详细询问了参加远征镇江宽甸的官兵,对王业泰的征途有了详尽的了解。锦衣卫甚至冒险潜入到了镇江堡和宽甸地区,看到了那里残破的情景以及大量正在从建州向南迁移的被解救百姓。

    至此,事情的始末已经全然清楚了,王业泰并未夸大功绩,这惊天战功竟然是事实!

    王业泰部下张旭和李彦直竟然真的率部攻入了建州,据说已经攻破了沈阳,正在建奴数万八旗的猛攻下死守。

    原来平辽军真的扩地两千里,攻克了凤凰城镇江堡宽甸五堡甚至整个建州三卫、沈阳铁岭等长城内外的土地。

    这样的事情若不是人数百人之多的使者队伍共同证实,又有谁能够相信?

    恍然间,威胁大明十多年的建奴竟然被打击的如此凄惨,仅仅剩下了辽阳一处地盘,这让刚刚经历了大凌河之败四万辽西援军被全歼的大明朝廷如何能够相信!

    正因为不信,所以才派人详细查证,而新被任命的平辽军监军方正化还带人守在旅顺,他的另一个任务便是验证战功的真假。

    正因为不信,才不惜风险派出了数百的锦衣卫密探,深入到辽东腹地甚至辽中沈阳探查,查探战功的真假。

    这功劳太大,必须的谨慎查验,否者一旦有误朝廷又公布天下必然会闹出笑话。

    而现在虽然往沈阳派出的锦衣卫密探还未把那里的情况带回,但朝廷已然确认,王业泰奏报的大部分战果不虚。

    原来是真的大胜了啊!

    结果确认之后,整个北京朝廷都陷入了欢欣鼓舞之中。十多年了,东虏之乱扰动了大明的神经,牵动了大明大部分的精力,靡费了大明国库大部分收入,甚至连北京城都被建奴围困,京畿百姓饱受肆掠。这已经成了整个大明的耻辱!

    而现在,东虏之乱终于有了平定的希望!虽然建奴还有四五万的军队,但只剩下辽阳一地的他们,便是想养活这么多军队都无比的困难。接下来明军不需要大规模的动作,只要守住沈阳建州等地,从北东南西四面对建奴进行封锁,封锁物质的流入,严禁任何粮食铁器流入沈阳。

    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仅仅封锁便足以把建奴困死饿死。

    而且,此时大明朝廷可以采取的手段还有很多,比如联系蒙古各部,驱使蒙古人对建奴展开进攻。当建奴强盛的时候,蒙古各部不得不屈从于建奴的淫威,现在建奴势穷,而明军却如日中天,向来惯于见风使舵的蒙古人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只需要稍加引诱,必然会对昔日的宗主建奴挥舞起刀子,哪怕是对建奴忠心的科尔沁蒙古也不会例外。

    这些草原上的蛮子,从来都是欺软怕硬,都是一群喂不熟的狼崽子,根本就没有什么情谊忠诚可言。

    而对使用分化拉拢各个击破这样的手段,朝廷有的是擅长这些的阴谋家。

    恍然间,威胁大明十多年的东虏就这样垮了,让朝廷大佬们不敢相信的同时,又都是浑身的轻松。虽然现在还有登州孔有德之乱,大半个山东都陷入战火,虽然现在陕北的流贼之乱愈演愈烈,已经从陕西扩展到了大半个山西。

    但是在朝廷大佬们看来,这些流贼根本成不了气候。只要大明没有了外患,便能集中精力对付这些乱民,剿灭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中兴可期啊,中兴可期!这一时间,几乎所有朝廷官员心中都生出了这样的念头。

    而对于带来这一切的王业泰,朝廷的官员们难得的给了极大的宽容,哪怕以前对王业泰不感冒曾经攻击过他的那些御史,此刻也闭上了嘴巴。不再说王业泰昔日的龌蹉和跋扈,而开始交口称赞了起来。

    对带来这一切的大功臣自然要封赏,所以封侯的决定几乎没人有异议。





第155章 大封赏
    


    崇祯四年十一月十日,朝廷封赏的圣旨终于到了辽南。

    趁着海面还未彻底冰封之时,三艘海船从天津卫港口出发,跨越整个渤海来到了旅顺口。

    随船除了宣旨的朝廷使者,还有三十万余两纹银、一万五千匹各式布匹,还有一些其他物品,都是用来赏赐平辽军的。

    连年的战争,内忧外患,国库早已入不敷出,根本拿不出赏赐的银两。

    为此崇祯不得不拿出内库不多的银两用来犒赏。

    天启时代,魏忠贤为皇家积攒的家底本来不少,皇家内库有不少银子,可经过了这几年的折腾,内库已经空空如也。

    不赏赐不行,所谓赏不逾时,立了战功便得及时奖赏,否则会寒了立功将士的心,以后恐怕再没有人愿意为朝廷卖力。

    王业泰和平辽军立下如此大功,若不及时奖赏,天下人又怎么看。

    所以哪怕砸锅卖铁,崇祯也不得不咬着牙出了这笔银子。

    随着奖赏而来的,还有立功将士升官的圣旨。此次大战,立下战功的将士数不胜数,王业泰列了名录随着捷报送到了京师。

    而朝廷派出的两拨使者检验了功劳首级后,便按照了名单进行封赏。

    像立下大功的周遇吉和张旭,分别被封为旅顺总兵和沈辽总兵的官职,都挂上了都督同知的官衔,相当于正二品的武将。

    其中攻下建州沈阳的张旭因为功劳太大,被朝廷给了个世袭沈阳卫指挥同知的恩萌,他的儿子出生下来便是从三品的武官。而周遇吉则加了一个世袭千户。

    而徐敷奏因为没有参加袭击建奴腹地也没有增援大凌河,只是守卫了金州关,立下的功劳自然远不如两人,不过王业泰依然为他请功,被封为金州总兵,世袭百户,为从二品武将。

    王业泰属下三员大将都被封为总兵,其他人也都鸡犬升天,一直跟在王业泰身边的王猛被封为副将,还是指挥亲卫营。其他如杨小磊李小明张良斌等也都被封副将,至于封参将游击将军的更是多达三十多个。

    陡然间,王业泰手下多了三十多号将领,但军队就这么多,并未因为他们升了官就增加军队,原来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原来率领多少人还是多少人。

    文官系统,王业泰手下第一幕僚李彦直因为有平定建州沈阳之功,被朝廷直升了辽东监军道加按察副使衔,一跃成为正四品文官。李彦直有举人功名,又立下大功有此封赏也不为过。

    至于王业泰属下的葛洪、宋仲平等人也在封赏的名单上,分别被封为六品,七品的文职,不过暂时没有实缺,依然在王业泰麾下效力。

    而在此战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敌情司孟洛夫却没有在此封赏名单上,一是因为孟洛夫固辞,再就是考虑到孟洛夫工作的隐秘性,加以封赏不太合适。

    但辽南一系高层都知道,孟洛夫率领的敌情司地位是何等的重要,相当于朝廷的锦衣卫一般。

    孟洛夫不愿抛头露面王业泰也不勉强,他授命孟洛夫继续扩大敌情司,逐渐把触觉延伸到关内。

    军官们加官进职,普通士兵也有奖赏,或者升为低级军官,或者获得大笔的赏银,凡是跟着王业泰出征鸭绿江的,最少也有十两赏银。而镇守金州关城没有参战的也都有五两以上的奖赏,相当于他们过去三个月的饷银,自然是皆大欢喜。

    当然以崇祯拨付那点钱财根本不够,王业泰又私下从缴获的钱财中拨出了二十万两银子,便连运送粮食物质的辅兵,每人也获得至少三两的赏银。

    大肆犒赏的结果,便是辽南催生出来一大批有钱人,每户家里都趁几十两上百两银子。于是结下的几个月,辽南的物价必然会腾飞,各式货品非常的畅销。

    考虑到这种情况,为了使得辽南的钱财不至于外流,王业泰命商业司紧急在各地开设自己商铺,整个辽南实行垄断,外来商人运来的货物只能卖给商业司。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手下都得到封赏,便连普通的军户辅兵都得了好处,圣旨上唯独没有提及王业泰,没有加官也没有进爵,连钱财奖赏都没有。

    但辽南众人都知道,疯传已久的封侯已经成了定局,因为朝廷让王业泰安排妥当军务之后,择日进京述职。封侯是何等大事,作为受封者自然要亲自前往京师,这是应有之义。

    手下的三员大将都成了总兵,在理论上已经和王业泰这个平辽总兵官平级,所以王业泰这个平辽总兵官也做到头了,必须得升一升了。

    总兵已经是地方武将最高军职,再往上升便只能是负责一方的总督或者督师。督师一般是文官,会加上兵部尚书衔或者干脆以内阁学士充任督师。王业泰是武将是勋贵,只能当总督,以侯爵充任辽东总督,这极有可能是王业泰未来的职位。

    侯爵已经是超品,再充任总督,这妥妥的是独霸一方的军阀藩镇,权势实在是滔天。而辽东镇也势必成为独树一帜的存在!想想,王业泰的一帮属下们都感到激动。

    不过王业泰并没有急着动身进京受封,而是有条不紊的安排着辽南的事务。

    新兵募兵工作已经完成,又从新迁入的汉民之中招了一万五千军队,编为了五个营,营官及各个中级军官的人选也都确定了下来。接下来便在周遇吉的总理下练兵便是。

1...4243444546...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