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硕鼠就是我
“你现在急缺一个嫡长子。”
……
大周隆道元年十二月二十。
大都督徐睦河在泉城都督府召开年度会议。
选在这个时候召开年会,是因为这个时候今年所有工作都已经完成:
军事方面,这段时间自然不会再发动新的攻势。
民政方面,隆道元年的税收工作早已完成,各主要工厂也已经提前发放了最后一个月的薪水和年货,让工人们回家过个好年。
公务人员此时还在加班,今年的各种数据已经可以出炉,那么提前几天开会,对今年的工作做个总结,再给明年一个大概计划,也是理所应当。
提前几天做完这最后的工作,一切妥当之后官员们也可以得到一个轮休的机会。
……
都督府第一届全省年会分为几个部分:先是军队和民生各部门自己开一个总结会,然后各部门代表前往都督府开一个综合会议。
也就是说,都督府年会是由一连串小会和几个大会组成的。
徐世杨作为跨界高官,军事民生的很多会议都得参加,可谓忙的马不停蹄。
二月二十五,第一届年会第一次综合大会才正式召开。
这次的主要议程是总结。
徐世杨作为军队方面的最高领导人发布隆道元年《国防报告书》。
在报告的第一部分,徐世杨非常坦然的向年会所有代表发布了齐省军力报告:目前为止,齐省新军共有十个野战旅以及部分独立特种单位(工兵、骑兵、炮兵、镇抚、医疗)、司令官近卫队、陷阵营、蓝军营等单位,合计约两万人。
另有新军训练营部队五千余人,海军三千余人。
不算民兵,齐省武装力量现有28000人,隆道元年的军费(包含武器采购费用和伤亡者抚恤金)合计折算15000万斤粮(所有物资全部折算粮食,下同),额外支付的特别战争费用5000万斤。
合计20000万斤粮。
军队方面的战争缴获,不算土地,仅计算上缴的物资,包括金银财帛、各种珠玉宝石、牲畜家禽、粮食布匹、推车船舶等等合计折算,总价不低于5000万斤!
也就是说,齐军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不仅没有亏本,反而盈利了差不多一亿斤粮食!
这个数字统计上来之后,各民生部门甚至惊讶的有些合不拢嘴:这太违背常识了,打仗居然还是能盈利的!
徐世杨在会议上指出:通过战争获利其实是很正常的,鞑子这么喜欢劫掠,不就是因为战争能够获得大量经济收益吗
实际上这种计算方式还是少算了,毕竟辽南的土地和人口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军事方面的总结之后就是对明年的计划
第373章 财政2
听着财务部门的说明,看着手中纸质财政报告,章明义皱皱眉头。
如果这份报告没有错误,那么齐省目前的财政状况可以说好的太过惊人了。
按照华夏传统士大夫对财政方面的想象,所谓“三年丰储有一年足”就可以算得上好年景。
如果能达到“九年丰储有三年足”的水平,那么这九年在史书上就能得到一个治世的评价。
可实际上,即使号称富甲天下的大周朝廷,财政方面也是年年有亏空的。
而齐省这边,今年一年财政剩余都够一年半财政支出了!一年丰储一年足
这还是在齐省大量兴劳役修水利,且一直与辽东鞑子打仗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
嗯,如果考虑到齐省没有人丁税,农业税平均维持在十到十五税一,农民手中还有大量余粮的情况,那么,齐省现在的财政状况未免……,
未免好的太夸张了!
‘怎么做到的’
章明义一直信奉“足兵足食足饷,甲坚兵利”即可得天下强军的理念,因此一直对粮饷财政方面的问题十分看重。
今年齐省财政的成绩这么漂亮,他当然想搞清楚这是怎么做到的。
于是他一边听财政代表继续说下去,一边自己思考查找关键点。
那代表说道:“今年人口统计,辖下男女合计万户,155万口,另有奴隶8万余口;预计明年人口可能达到200万,奴隶有多少得看战争胜负情况,当然人口是多多益善。”
‘齐省人口少。’这是章明义的第一印象,不过提起奴隶,他翻了翻之前军队方面的报告。
‘嗯,大周7、8成的支出是冗兵冗官耗费,而齐省这边,打仗虽有耗费,却因为不断打赢,缴获的物资同样很多甚至还有很大利润。’
‘至于官吏,齐省这边似乎是官奉加工厂分红的两部分,因此官奉显得不高……,嗯,工厂分红……,这工厂好赚钱啊!’
真的仔细看一眼,齐省工厂今年上缴收入是亿斤,承担全部官奉、教育以及新工厂资本金还有盈余!
而且这是在工厂已经把给各级文武官员的分红算进成本之后得出的数字!
章明义自己也有工厂股份,今年也拿了一份工厂分红,那并不是个小数字,不过他之前以为自己是齐省最高层官僚之一,得到了额外照顾。
现在想来,恐怕工厂还真是严格按受益和个人所持有股份分红的。
‘有机会的话,得去搞清楚,到底是那些工厂赚到这么多利润。’
“明年我们希望把土地增加到1800万亩的水平。”那财务代表继续说道:“财务部门制定的计划是收入应该提高三成以上,达到12亿8千万或9千万左右的水准……。”
“至于明年部队能得到多少缴获,以及江南来多少援助,这个不是我们财务能管的了的,有就用,没有也没什么。”
‘对,还有援助。’章明义恍然。
齐省的经济状况这么好,从江南要援助他们还是一点都不客气,折15亿斤粮食呢。
这大都督府还真挺贪婪的。
……
会间休息时,章明义专门去找那财务代表,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更加详细的财政报告,但被那人拒绝了。
章明义突然意识到,大部分齐省官员恐怕根本没把自己当做“自己人”看待。
这也难怪,毕竟自己实际上是江南摊派来的监军,不受信任可以理解,许多关键细节对自己隐瞒同样也是正常的。
不过章明义实在压抑不住自己的求知欲,于是他转头去找徐世杨,希望能从这个齐省“太子”一样的好友那里得到一些答案。
“细节报告书很厚的。”
徐世杨双手比了个足有小臂长度的姿势,苦笑着说道:
“所以才会事先要求各部门先总结啊。”
“章兄想知道什么,可以在都督府的档案室查阅,我这也只能告诉你我关注和了解的细节,很不全面的。”
说到这,章明义反而开始好奇另一件事了。
“你将来一定会继承大都督职务,若是不了解细节,你怎么管理你的领地”
&
第374章 忧心
章明义身为进士,起码的知识储备还是有的。
实际上目前齐省也就徐睦江、徐睦河以及章明义三个进士而已,他们都出面,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具体到章明义掌管的刑部,实际上他相当于齐省的最高法官,法律的具体条款依旧维持原状——仍旧以军法通行全省。
除此之外,徐世杨希望章明义能把更多时间用在巡视齐省下属地方的各级官员工作上。
准确的说,以章明义为首,成立一个巡视组,在都督府领地内巡回视察各级官吏的工作。
毕竟章明义实际上是个监军,那就干脆监军到底吧。
章明义本人对此有些犹豫。
刑部尚书,确实是个很大的官,一旦接下来,他实际上就是都督府辖下继徐睦河父子之后,与徐睦江并列的第三高官。
但问题就在于,这个尚书是都督府任命的,不是朝廷命官,自然也不会得到朝廷的背书。
将来若是有一天……。
呵,接下这个工作,章明义岂不成了早早站队了到时候他怎么回江南
“章兄不用急着做决定,过几天再给我答复也不迟,反正六部筹建还需要些时间。”
徐世杨看出他的犹豫,善意的说道:
“章兄若是不想接这个工作,我们绝不强求。”
“不过啊,章兄可以自己仔细看看如今的齐省是个什么模样,再对比一下江南,谁更有希望一些,章兄是个明白人,不会搞不清楚的。”
章明义点点头:“让我再考虑几天吧。”
“对了,章兄想不想投资工厂”徐世杨突然问道。
“投资工厂我个人吗”
“也可以是章兄的家族,甚至可以是江南与章兄交好的朋友,我们这边来者不拒。”
徐世杨笑道:
“这边有几个明年计划新开工工厂的明细,章兄可以拿去看看,喜欢哪个都行,投资比例不能超过4成9。”
徐世杨递给章明义一个名录。
他大概瞄了一眼,上面包括全省府城都配备的纺织厂、工具厂、日照的烧酒工厂、在崂山引种茶叶的茶厂、辽南的晒盐工厂、在泉城府下属莱芜县的新钢铁厂、转移到兖州生产新式马车的车辆厂以及一个搪瓷工厂等等。
章明义惊讶的道:“盐和铁,也开放给民间”
“将来会的,现在还不行。”徐世杨回答:“现在只是吸纳民间资本而已,投资者只分红,如何经营和产品流向还是都督府掌管——现在咱们毕竟还在打仗。”
“这样啊……。”
章明义觉得,这似乎是齐省都督府在向自己,以及江南亲主战派士绅让利示好,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可行,这个给我吧。”章明义轻敲新工厂名录,淡淡的说道:“我会派人去江南,跟那边有兴趣的士绅商议一下。”
“那就麻烦章兄了。”
徐世杨笑的很开怀。
……
年会在腊月二十八结束,随后各级与会官员回家团聚,准备过年。
按都督府的要求,除了值守军官和轮班官员之外,其余官员在正月初六正式开始进入新一年的工作。
时间虽短,不过战争期间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年假,新上任的官员们倒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今年,徐世杨与他的妻妾儿子们一起留在都督府过年。
如今徐家可谓如日中天,但几个出色的世字辈年轻人都在四方奔波,就连人在齐省的徐世杨已经两年没有参加过年时的祭祖活动了,这让急着向徐家列祖列宗炫耀一下的族长徐睦河先生非常恼火。
徐世杨没辙,今年也只能留在泉城。
大都督已经把徐家宗祠转移到泉城府,他花了将近五百万斤粮票,修建了宫殿一般的新宗祠,过年的时候,徐家在齐省的男丁全体出动,一起进行越来越繁琐的祭祖活动。
徐世杨并不反感祭祖活动,这本来就是汉人特别重视的文化风俗,甚至他觉得可以把这种活动归纳为“寄托对先人的哀思,
第375章 威胁
最近五、六年,齐省徐的名声实在太响亮了。
先是歼灭鞑子一个谋克;
后来是一个猛安;
再后来鞑子全军被打退;
现在齐军都反攻到辽东去了!
若齐军是朝廷的经制之师倒也能让人稍微放心一点(只是一点),可他们实际上就是一个超级军阀!
人家军权政权财权都是独立的!
这样一个怪物,继续发展下去,对大周来说,与鞑子有多少区别
不,甚至比鞑子还危险。
毕竟胡运不过百年,而齐省都督府是典型的汉人政权。
隆道皇帝当太子的时候,可能会视这样一个充满生机,天天找鞑子麻烦的地方军阀为英雄,对他们取得的每一次胜利欢喜鼓舞。
但他登基之后,权位改变了他的视角,现在隆道天子已经学会了站在自家政权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并且顺理成章的把不受控制的大军阀视作对自家皇权的威胁。
怎么解决这个威胁呢
首要做法当然是提高自身的实力——这也是文及甫一直向他输灌的观念。
若是朝廷经制之师能威压天下,那么一切宵小都不足以为道。
很简单很真实的道理,完全无从反驳。
于是隆道天子同意了屯田江淮的计划。
可是朝廷中唯一有胆量率领上百万以流民为主的军民过江北上的,居然也是个齐省徐!
徐世松,隆道皇帝的妹夫,大周的驸马。
按道理来说,这样的身份应该避嫌,不去充当实权官员的。
可朝廷无人啊。
特别特别缺乏能独当一面,不怕鞑子的武夫。
猜你喜欢